古代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有各自不同的苦楚与无奈——穷人需要为一日三餐发愁,而有钱人则要考虑如何维持家业,总之各有各的无奈。而对于立身处世,穷人和富人的处事经验也截然不同,比如这句话就是典型:穷不走水,富不涉淫。
现代人有所谓“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营销。但是真相是,富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穷人。比如说贷款创业,富人首先有一套运营的技巧和经营,而后才会贷款创业,而穷人盲目照搬富人这个经验,只怕富还没致,自己先深陷泥潭。古人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根据贫富条件不同,总结出不同的人生经验。
先说“穷不走水”。在《聊斋》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清朝的广西,发生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连续十多年,都有外地客商在过河的时候莫名其妙失踪。当地官府接到报案,但总是因为没有调查线索而让案件搁置。后来新来一位地方官,通过特殊渠道了解到,这十多年失踪的客旅,都在过河的时候,被艄公给杀害了。艄公杀完人以后,将被害者的肚子割开,而后填入石头沉入水底,这样,可以保证让被害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先生是山东人,对于这件发生在广西的往事想必也是道听途说,但是,在古代,水路不太平,时常容易遇到水匪,这倒是一个事实。而穷人赶路的时候,如果走陆路绕远,就会考虑走近路从而节省路费和盘缠。有时候在水路较近,他们会选择走水路,但是这个选择很容易不慎遇到水匪,最终近路没有遇到,反而赔进去自家性命,因此古人不主张穷人为了赶路而走水路,因为这样容易因小失大。
再说“富不涉淫”。很多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会理解成有钱人不要留恋烟花之地。从价值观角度来说,这个价值观是对的——因为留恋烟花之地会成为悲剧的开始。但是,“富不涉淫”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如此。所谓“富不涉淫”的“淫”指的是贪得无厌。所谓“富不涉淫”的意思是,一个富人不要过分沉迷贪得无厌。因为人生在世的核心在于幸福度。一个被贪欲奴役的富人,很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从事永远没有结束的劳役。这种心态会给富人带来痛苦,让富人事实上成为欲望的奴隶,其幸福指数,也并不比穷人高。因此古人主张一切适可而止,包括在赚钱态度上——毕竟即便拥有金山银山,自己的人生也不过几十年,何必那么看不开。
在当下,交通十分便利,治安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因此所谓“穷不走水”,可以视为过时的经验,不过引申意义上,穷人子弟不要因小失大这一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而“富不涉淫”,则是永恒的经验——毕竟,时代再怎么变,总会有人因为欲望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