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清明节放假,祭祖扫墓,这是总所周知的节日,标题之问似乎略显多余。然而,这里面关系到文化传承的延续,值得我们追根溯源,还原文化习俗,回归历史传承,弘扬节日内涵,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因此,有必要正本清源。
提到寒食节,如今很少有人了解,只有在少数地区还在保留着这个节日,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已经快消失殆尽,让我们沿着历史轨迹,来寻找寒食节的起源,唤起尘封的记忆,希冀可以维系历史文明纽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之邦,以孝治国,百事孝为先,孝道分别为生前尽孝,逝去追思。关于孝道有专门的《孝经》传世,规劝人们的行为准则,成为儒家经典之一。生前尽孝典籍浩繁,这里就不赘述,我们谈谈追思,追思的目的是为了慎终追远,寄托哀思,从而净化心灵,归化民风,《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效法先古圣贤,人们的道德自然就会敦厚了。
远古时期,人们去世后“不封不树”(《礼记》),也就是没有坟丘,不知树木,祭祀在家庙进行,春秋时期,墓祭之风开始风行,据《礼记》记载是从孔子开始的,因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去世的早,孔子母亲去世后,想要和父亲合葬,但却觅不到父亲的坟墓在何处,经“郰人袂父之母”指点才找到。孔子认为子孙祭祀祖先必要酌礼节, “忘宜”就是“失德”,于是便在父母墓穴上培土垒坟作标志,从此墓祭便成习俗。
而寒食节的来历,则和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有关,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因“骊姬之乱”在外流亡十九年,介子推忠心耿耿,“割骨奉君”,历尽磨难,一直辅佐在身边,晋文公复国后,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介子推。对此,介子推没有他人一样主动请赏,并且不屑与屑小为伍,不食君禄,携母入绵山隐居,晋文公发觉后入山寻找,为了让介子推出来,便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拒之不出,与母同时焚身绵山。晋文公悔恨不已,便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食寒食,结合墓祭,于是形成了在寒食日祭祀祖先和先贤的节日。
介子推逝世为公元前636年,距今已有2654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忌日为冬至后一百五日,寒食节人们祭祖扫墓,认祖归宗,刚开始习俗只是在中原一带流行,到了汉代,寒食墓祭之风渐盛,“扫除墓地”(《汉书·酷吏传》)成了常规,到了三国魏晋时期,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习俗掌故特别垂青,于是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比如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就有“去冬节一百五日, 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
到了唐朝,寒食节更为隆重,成为法定节日,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寒食节已经成为民间祭祀祖先的第一大节日。这在唐代诗人王冷然的《寒食篇》中就有体现:“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说明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
古代钻木取火示意图
唐朝寒食节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传火”,据《荤下岁时记》记载,由于寒食禁火,很多家庭就没有了火种,因此需要引火种,而钻木取火较难,宫廷便令内官用宫殿钱钻榆木取火,并在过了寒食日将榆柳薪火赐给亲近大臣,以示宠幸,达官贵族将传火的榆柳火条插于门前炫耀,亲临争相引火种,这就是“薪火相传”的来历。后人争相效仿,一直到后代还有此风俗。这在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中有体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汉宫为比喻,喻唐朝皇宫)。
寒食节放假的律例在后代一直得到延续,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金元时期,寒食节放假三天,《金史卷十一·大金集礼卷三二·休假》记载,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年)规定,寒食节休假三天。元朝《通制条格卷二二·假宁·给假》记载,寒食放假三天。到了明朝,官员基本上不放假,三大法定节假日仅仅是元旦(正月初一)、元宵和冬至。清朝追寻明朝旧例,也不放假。虽然不放假,可是一到寒食节,民间祭拜祖先的习俗已经约定成俗,寒食节依然得到官方和民间认可。
到了民国,将清明节定为节日,从此,寒食节逐渐退居清明节之后,清明节反而成了祭祀祖先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后,2007年颁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寒食节的认识逐渐模糊。
反观清明节,清明节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在古代只是节气,因为和寒食节相近,一般在寒食节后第二日,因此人们在寒食节放假的时候,自然会同清明节气一起放假,因此人们经常会把寒食清明一起来讲,这在唐宋诗词里面多有体现,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就是二者并用。
然而,古代清明主要是踏青节,因为和寒食节相近,因此难以避免会经常混用,纵观唐宋诗词,关于寒食和清明的诗词多达几百首,其中寒食诗词无一不是关于扫墓祭祀之词,而清明诗词大多是游玩踏青之语。比如孟浩然《清明即事》:“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白居易《清明夜》:“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杜甫的《清明二首》等等。
关于清明的诗词最著名的莫过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事实上,这首诗里面的“清明”只是指出清明时节左右,人们祭扫祖先,是一个时间范围的概念,并不是指出清明节为祭扫之日。
关于寒食节,还有个大寒食和小寒食之说,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词就有明例:《小寒食舟中作》:“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宋《岁时杂记》也有记载,寒食节第一天为大寒食,第二天小寒食,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山西大部分地区依然有小寒食一说,只不过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这是因为清朝汤若望的历法改革的原因。
汤若望对历法进行改革前,清明节气是在寒食节后第二天,第一天为小寒食,历法改革后,以清明节为依据,前一天成了寒食节,以后人们沿用汤若望历法,因此寒食节其实是小寒食。经过民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寒食节逐渐式微,只能存在于民间,很少得到官方宣传。
寒食节虽然甚少得到宣示,然而在民间却因为寄托着人们许多美好愿望、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别说国内,就连韩国现在都过寒食节,倘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抢注之类的事情再次出现,那就悔之不及。
韩国四大传统节日之寒食节
因此,从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来看,寒食节比清明节承载着更多的文化血脉,寒食节为了纪念介子推默默奉献的忠贞之气、不与屑小为伍的铮铮钢骨、不贪名利的高尚品德,再加上寒食节祭祖扫墓,慎终追远,追思前贤的优良传统,在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之际,有必要大力宣传寒食节,而清明节自然回归二十四节气之本位,或者退一步在宣传清明节之时,勿忘寒食节,这样才能更好的继承发扬历史文化。
2018-4-6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