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成祖放弃对承德的管辖,并将承德一带的原住民强行迁徙到今天的北京、保定和廊坊,人为地制造了“无人区”,使得承德出现了200年的历史空白,自身故有的方言传承消失殆尽。
NO.181
Humanitas/文
异口同声
—
校/一条人文主义狗 画/捕风者 图/地缘谷
定义普通话时我们会说“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但是全国最标准的普通话却不在北京,而位于承德,特别是承德市滦平县。承德方言在谱系上属于北京官话——怀(怀柔)承(承德)片,与普通话极为接近。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承德方言又是如何走向全国的?
滦平县
﹀
地缘相近
承德方言与普通话极为接近首先是有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帕默尔认为:“决定语言接触的社会交际,从根本上来说,是在空间中进行的接触和运动。所以言语像一切文化现象那样,为地理因素所决定并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
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与辽宁省交界,西南紧依北京,地理位置决定了承德方言与北京方言、东北方言相接近,其对语言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同样是邻近北京,天津、唐山、保定等地的方言就远不如承德更接近普通话,其中还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历史上的承德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缓冲区,且常年人烟稀少,“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明朝初期,出于对抗蒙古的需要,明成祖放弃对承德的管辖,将长城以北的承德地区让给了蒙古,并将承德一带所有的原住民强行迁徙到今天的北京、保定和廊坊,人为地制造了“无人区”,使得承德出现了200年的历史空白,自身故有的方言传承消失殆尽,但这反而为清朝北京官话的扎根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蒙古经历过几场明初的失败后,
也同样难以有效实际统治承德地区
﹀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逐渐形成。满族虽然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在满族形成的时候,汉语早已在东北广泛通行,且满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通过与明朝的战争,使得满族治下的汉人越来越多,由于有较高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且不少汉人自愿加入满族或者与满族通婚,有所谓“生于辽不如走于胡”的说法,汉语就逐渐取代了满语的地位。
承德避暑山庄的随驾狩猎画卷中,
就可以看出很多并非满人的汉族官员
﹀
满清入关后,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清廷鼓励广大满人学习满语汉语,直至康熙末年,北京的八旗满洲子弟皆能汉语,“间巷则满汉皆用汉语,从此清人后生小儿多不能清语。”
1644年满清入关,为了解决八旗兵丁的生计,顺治帝下谕:“今我朝定都燕京,期于久远,凡近京州县无主荒田及明朝皇帝亲属、驸马、公、侯、伯、太监等,凡殁于寇乱者,无主田地甚多。田主或有或无,其田地尔部(户部)概行清查。若本主尚存,或本主已过世而子弟尚存者,量口给予。其余田地尽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八旗贵族开始大量圈占北京城郊的土地,建立皇庄、王庄和八旗官兵庄田。承德就是八旗子弟圈占土地的主要地区。后来康熙皇帝废除圈地实施“占田立庄”政策,鼓励旗人到古北口外开荒种地,建立“口外庄田”。
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众多庄园之一
﹀
承德是北京通往东北及蒙古的要道,背靠长城,有着重要的军事地位。气候上,由于承德四面环山,冬季能部分削弱了西伯利亚寒流,使得这里比同纬度地区更为温暖,夏季也能阻挡海洋季风熙皇帝称赞这里:“风清夏爽,宜人调养之功。”
为了“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在此修建热河行宫,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避暑山庄竣工,承德一跃成为了清朝第二个政治中心。大量的满族移民进入承德,彻底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也使得满式汉语成为这里的正统语言。
滦平县,因乾隆皇帝亲题“滦水无患、民得平安”而得名。位置正处于承德与北京的中间,素有“北京北大门”之称。是清朝皇帝来往两地的必经之路。皇帝在滦平设有行宫、御道、驿站并派兵驻守,大批的八旗子弟从北京迁到古北口外的滦平,直到清末,滦平共有皇庄24个,王庄、旗庄130多个,而“口外建庄”的过程,恰好与清朝政府推行北京官话的政策同步,北京官话被旗人带往滦平进行了有效的辐射。且滦平正位于燕山山脉之中,更加闭塞的环境使得当地的官话最为纯正。
滦平县如今被改造成农家乐的“大清皇庄”
﹀
群山环抱中的滦平
﹀
满族人的汉语,大体上融合了东北方言词汇和北京方言词汇。北京话的语音和语调,直到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仍然带着满语语音、语调的残存影响。儿化、轻声等语言特征也有满语的影子,今天的京腔也是满族北京话的体现。
在地理环境上,承德更是一块相对封闭的皇家区域。满洲贵族及其随从家眷、留守行宫的护卫就成为了当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北京官话在此扎根以后就成为了这里唯一的方言,其封闭性也使得周围地区方言的影响力非常薄弱。这就与北京的开放和流动迥然不同,所以我们会发现北京话有明显的儿化音、省字、尾音,仍然带有清以前北京话的色彩,而承德方言相比就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清脆,这完全符合雅音的要求。而它一旦被统治者标准化,则自然成为全国人模仿学习的官话。
承德方言之所以能走向全国,并最终成为现代普通话发音标准的基础,是与雍正乾隆年间的官话运动、晚清民国的国语运动分不开的。
走向全国
雍正六年(1728),皇帝发现广东、福建两省的方言不可通晓,认为语言不通不利于统治。因此下达正音上谕,清政府推广了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官话运动,主要目的就是克服语言障碍,“期于全国语言统一,民志因之团结”。特别是把掌握官话作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八年之外,如生员不能官话者,暂停其乡试;举人不能官话者,暂停其会试;童生不能官话者,不准送取学政考试,俟学习通晓官话之时,更准其应试。”直接在仕途上要求各地的士人学习北京官话。
岭南地区
﹀
为了配合官话运动,热河也相继设立正音书院、义学、文庙等机构专门传授官话。这场运动尽管受限于历史条件及封建制度的种种弊端最终宣告失败,但它是普通话推向全国的第一次尝试。也正是在官话运动期间,承德方言得以剔除了满族人东北口音中的土语,也减少了北京话土著人的省字和儿化音,字正腔圆的“热河官话”体系逐渐形成。
晚清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普通话的推广也被赋予了推动国家近代化的任务。光绪二十八年(1902),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访问日本考察学政,日本教育家伊泽修二告诫道:“欲养成国民爱国心,须有以统一之。统一维何? 语言是也。语言之不一,公同之不便,团体之多碍,种种为害,不可悉数。察贵国今日之时势,统一语言尤其亟者。”吴汝纶对此深以为然,回国后建议学习日本普及国语(东京话)的经验,在中国推行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国语。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省桐城县人,
晚清文学家、教育家。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并创办桐城学堂。代表作《东游丛录》
﹀
光绪二十九年(1903),学部大员荣庆、张之洞、张百熙等人在制定《学务纲要》时指出:“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语,办事动多扞格,兹拟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科内附于官话一门。其练习官话,各学堂皆以用《圣谕广训直解》一书为准。将来各省学堂教员,凡授科学,均以官音讲解,虽不能遽如生长京师者之圆熟,但必须读字清真,音韵朗畅。”
当时的京师大学堂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口音,
第一要务就是确立学科语言
﹀
宣统元年(1909),清政府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正式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宣统三年(1911),清政府颁布《统一国语办法案》,但清政府没有来得及开展推广国语的工作就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了。
中华民国时期,“国语”继续在全国推广,并且系统接收西方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使用西方的注音字母和音标。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召开了读音统一会,用每省一票的方式议定了“国音”标准,规定“京音为主,兼顾南北”,这种标准音习惯上称之为“老国音”。
但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军阀割据,北洋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推行。1924年—1926年,“增修国音字典委员会”修订了“老国音”,将汉字读音改为“以北京的普通读法为标准”,即“新国音”。1932年5月,中华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并出版《国音常用字汇》,为确立国语的标准提供了范本,为现代汉语标准第一个系统——国语系统。1932年之后的国语广播,都采取了以《国音常用字汇》为标准的形式,各地的国语标准一致化。
《国音常用字汇》
﹀
随着电影、广播、留声机等新式传媒工具的普及,承德方言随着国语逐渐走向全国,成为今天普通话的基础。但由于战争的爆发,国语统一工作陷入停顿。
抗日战争的爆发打断了国语的推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普通话的推广。1953年,我国以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主要采集地。
1955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这场会议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出于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尊重、突出民族语言文字上的平等精神,名称上改“国语”为“普通话”,并确定普通话的内容:“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最终普通话作为、现代标准汉语在全国通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
现在的承德市滦平县已被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确定为“全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县和“普通话体验区”,是普通话标准语音主要采集地,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是承德的文化名片,也依然对全国普通话的推广起着推动的作用。
参考资料
语言学概论 . L.R.帕默尔
北京官话溯源 . 林焘
清代的推广官话运动考析 . 邓洪波
正音书院与清代的官话运动 . 邓洪波
试论承德方言与普通话接近的历史成因 . 戴克良
热河官话推广及滦平普通话标准音形成的思考 . 高淑莲
满族话与北京话 . 赵杰
旗人语言才能探因 . 赵杰
“声入心通”: 清末切音字运动和“国语统一”思潮的纠结 . 王东杰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