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龙是什么龙?
一说:龙就是龙王爷,这段时间雨水多,所以是龙抬头。
二说:龙是蛇、蚯蚓、青蛙各种冬眠的虫子,二月二在惊蛰节气附近,蛰虫醒来活动了,所以叫龙抬头。
这三种是流传比较广的说法,不要问哪个对,因为一个节日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发展,各种内容都会被整合进去,最后形成的是一个“二月二,龙抬头”的民俗共同体。
节日嘛,过得开心就好,能放假最好。
不过,在各种龙抬头的说法里,最古老的应该是苍龙星宿的说法。有研究认为《易经》乾卦里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就是描述苍龙星宿在一年里的位置变化的。
东汉许慎为解先秦经典而作的《说文解字》中,解释“龙”字: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你可以认为许慎是在认真描述传说中的龙,但也可以认为许慎是在描述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称为“二十八宿”,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又分为四组,每组七个星宿,叫“四象”: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这东南西北的苍龙朱雀白虎玄武也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东方苍龙由“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个星宿组成,这七个星宿中的星星被古人用超级想象力连起来,画成了一个龙的形象,就叫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春天,苍龙星宿自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苍龙星宿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
龙抬头的意思是说在春天,太阳刚下山,星空刚呈现的时候,这个时候古人称为初昏,在春天的这个初昏时刻,苍龙星宿的龙角——角宿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随后慢慢往上升,大约一个小时后,亢宿,即龙的咽喉,也升出地平线,到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爬出地平线了。这就是一个晚上里的“龙抬头”。
在这一天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时间,即角宿爬出地平线的时间都会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在初昏,整个龙头就全都出现了,这叫龙头全部抬起来了。
到底在春天的哪一天苍龙的角宿会在初昏出现在地平线呢?
许慎《说文解字》的答案是“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苍龙在春分的初昏开始登天,这是乾卦里的“见龙在田”。龙头开始沉下地平线的日子,在初昏时看不到龙头,只看到龙身子的“群龙无首”的时间是在秋分,这就是开始潜渊,潜渊的这半年时间叫“潜龙勿用”。
从春分到秋分,这是一年里天气最暖和的半年,是阳的半年,所以是乾卦。
古人观天象定四时,初昏龙角现,就表示春分到了,要准备耕种了,所以龙抬头也叫“春耕节”、“农事节”。
不过,天上星象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形成的,什么时候苍龙星宿从地平线露出,取决于地球的公转位置。所以,苍龙的角宿在初昏时刻出地平线的日子是阳历里的日期。
但二月二是个农历日期,这个日子在公历的日历表里会在前后30天里挪动,它在雨水节气之后到春分节气前,所以,农历二月二在不同的阳历日期里时,这一天苍龙抬头的时间就不一样,不一定能在初昏。
农历二月初二很少能在初昏看到龙抬头,但是晚上基本还是可以看到苍龙星宿出地平线的,如果二月初二在公历的3月1号左右的话,那么角宿出地平线是在晚上9点半左右,在3月8号左右的话,是在8点半左右。如果二月初二在春分前,角宿出地平线的时间更早些,会在7点多。
龙抬头作为阳历的天象为什么被定在了农历的日期里?
因为好记啊。二月一、二月二、二月三,这些日子里,当然二月二最好记了,也最招人喜欢。看看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乃至现在的十一月十一,十二月十二,你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是二月二了。
另外,还因为适合看星星。农历二月二,月亮细如钩,甚至细得看不见,而且太阳一下山,月亮也很快从西边落下了,没有月亮的晚上,才适合看星星啊!所以,在春分附近的龙抬头,就被弄到了农历的二月二。
不过农历二月二日,成为一个节日是在唐朝以后的事情,它把农历二月里的各种民俗,包括祭土地神的春社,踏青,挑菜,以及龙抬头,等等,都慢慢融合到了二月二这一天,最后形成了这个二月里的综合节日。
中国有好些阳历里的节日最后都被固定在农历的日期里了,这是属于太阳的年周期和属于月亮的月周期之间的拉锯战,有时太阳完胜,节日就按照太阳的位置来定,比如冬至;有时月亮完胜,节日就按照月亮的圆缺来定,比如中秋。春分龙抬头的太阳周期,输给了月亮。
节日总是这么流转变化得让人分不清它的来历。不过,有什么关系呢?事物总是在流变发展的,还在变化,还在发展,才表示它是活着的,活着的节日,我们才能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