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文化”?
(一)现在学术界对“文化”一词的解读。
1、《汉语辞典》【解释】“文化”:(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2、《辞源》【解释】“文化”:文化,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在考学上“文化”则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有时文化也指文明。
3、当今人们对“文化” 一词之理解:文化(culture)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并概括为“广泛的知识并将之活学活用与根植内心的修养”。
4、“文化”一词,现在没有公认统一之定义,不同领域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各异,不同的学科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
(1)从哲学角度解释文化,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由于哲学的时代和地域性从而决定了文化的不同风格。一般来说,哲学思想的变革引起社会制度的变化,与之伴随的有对旧文化的镇压和新文化的兴起。
(2)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们存在于自然中,同时也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时间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会、国家和民族(家族)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文化是指人们在这种存在过程中的言说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为方式、意识或认知方式。文化不仅用于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为,文化特别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的心灵意识和感知方式。一个人在回到自己内心世界的时的一种自我的对话、观察的方式。
(3)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文化,即使是意识形态,也不是绝对排他的。对葛兰西来说,文化霸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赤裸裸的压迫和被压迫关系。“统治集团的支配权并不是通过操纵群众来取得的,……统治阶级必须与对立的社会集团、阶级以及他们的价值观进行谈判,这种谈判的结果是一种真正的调停。……这就使得意识形态中任何简单的对立,都被这一过程消解了。”它成为一种从不同阶级锚地取来的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动态的联合。
(4)文化是人类创新活动永恒拓展的载体、创新水平提升的工具、传播的手段。
(二)本人对“文化”一词的解读。
1、对“文化”一词,现在没有公认统一之定义,这是不争之事实。对“文化”一词,现在没有公认统一之定义,就足以说明,当今之国人确实不知什么是“文化”?这又如何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由此可见,要想“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必须首先对中华传统的“文化” 二字正名,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2、伟人毛泽东对“文化”一词之注释:他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文中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4日13版上,杨耕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一文中,对此予以引用。伟人毛泽东对“文化”一词很明确,那就是一种“观念形态”。但杨耕先生则未对这种“观念形态”予以阐述。杨耕先生认为“文化的作用”,就是对个人和社会的“教化”。用什么去对个人和社会的“教化” ?不清楚。但他说,“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中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仍然起作用的那些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此论似是而非。
3、对“文化”一词的解读。
(1)“文化”一词,现在没有公认统一之定义,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对“文化”一词,要给一个公认统一之定义,否则就说不清楚什么是“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看:“道”以文教化,就是“文化”,“道”以文释明,就是“明文” 。中华传统文化所传的就是一个“道” 字。如若不知“道” ,也不知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2)伟人毛泽东对“文化”一词,所说的“观念形态的文化” ,说明文化就是一种观念的形态,这种观念的形态,是一种文化精神之体现。有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观念的形态之文化,是由相应之哲理形成的,所以哲学则是一切观念的形态文化之内核。中西方文化精神之差异,源于对中西方哲理之差异,中西方哲理之差异,又源于对万事万物认识上的差异。
(3)华夏传统文化之核心就是“道” ,“道” 是华夏古代之哲理,中国古代文化,在“道” 之哲学理念上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就是“道德”文化。遵“道”就有“德” ,背“道” 就无“德”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之就是“道德” 文化。知此,就知中西方文化精神之差异所在。
二、什么是“传统”?
( 一)对“传统” 一词之注解
1、《国语辞典》对“传统”一词之注解: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
2、《百度汉语》对“传统” 一词之注解: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
《字典》对“统” 字 之注解:总括,总起来。正因为如此,对“传统” 一词不得其解。“传统”一词,“传”传递、传送、传承好理解而无争。而“统”字,仅作“总括” 解,“传统”就是“传”的“总括” ,明显说不通。
(二)本人对“传统” 一词之注解:
1、“传统”一词,关键在“统”字,传统文化用什么去“统”?是其关键。要知什么是传统文化,就必须知其“体统”二字。《国语辞典》将“体统” 注解为:指体制、格局、规矩等。“传统”一词,关键在“统”字,而“体统”二字,关键在“体”字。这个“体”字专指“主体”,没有“主体” 则无从之“统”,所以才有不成“体统”之说。“体统”就是一种有系统的“体制”,所以才有“体系”、“体制” 之说。 “传统”就是传承的“主体”,传统文化之“主体”,就是传统文化之“精神”,是其哲理之体现。
2、传统文化体系与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之关系。 传统文化之“主体”,就是传统文化之“精神”,所以,两厅《通知》中才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继承宏扬的是传统文化内在之精神,而不是外在之形式。要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必须继承宏扬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体系,因为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体系,其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
三、传统文化之“精神”
(一)华夏之“道” 是传统文化之“主体” 。
1、华夏“道”之含义:
(1)“道”之本义是“物”:《老子》第二十一章专论 “道之为物”,说明 “道”之本义是“物”而非它。“道” 是一体两面之“物”其象征,“物”之分化伴随“道”之分化。“道” 字伴随“物”之分化,它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之含义。
(2)“物”分“物”质(本)与“物” 象(末),“道”分阴、阳,无、有。 “道”是“物”一体两面之象征。象征“物”一体两面之“道”,其无形一面不可见,为“无”为“阴”,为“无”为“有”,其有形一面可见,为“有”为“阳”。一体两面之“物”不可分,象征“物”一体两面之“道”, 其“阴、阳,无、有”不可分,一旦分割“物”灭“道”亡。所以《易传》才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3)“物”分有形与无形,“道”分体与用。一体两面之“物”,不可见之一面“无形” 为“道”体,可见之一面“有形”为“道”用,“无形”之“物” 质, 主宰“有形” 之“物”象,“有形” 之“物”象, 服从“无形” 之“物” 质。 相应的“道”体决定“道”用,“道”用体现“道”体。这就是华夏古代在对“物”之认识中,形成的“道”之体用关系哲学原理。由此可见,华夏古代“道”之体用关系哲学原理,源于大自然中,“无形”之“物”质,主宰“有形” 之“物” 象,有形”之“物” 象,服从“无形”之“物” 质之自然哲理,而不是人为伪之“我认为” 之哲理。
(4)“物”因动静而有“事、物” 之分,“道”因动静而有“非常道、常道”之别。 一体两面之“物”,有形” 之“物”象,千变万化之“恒动”,名“非常道”;“无形”之“物”质,“独立不改”之“恒静”,名“常道”。“物”之质为抽象之“物”, 谁见过“物” ?“物”之象其运行变化之过程为“事”, 其运行变化之结果,就是我们常见之具体的“事或物”。“物之象其运行受“物”之质所驱使,所以“常道”主宰“非常道”,就叫“以静止动”,以不变应万变。
(5)“道”之体用关系,是万事万物运行变化之终因终果关系之代名词。事物之因果关系错综复杂,从而出现“有因必有果”、“有因未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有果未必有因”、“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之现象。只有终因终果,才能对一切事物找到“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之因果律。所以华夏古代哲学,其“道”之体用关系原理,能解释天下一切之“象”。
(6)“事物”变化之因分内外,“道” 也分内道与外道。“事物”之变化,内因起决定作用,出了问题首先是找内在原因。“道”体为内道主内因,“道”用为外道主外因,因为内道为“主体”,简称“道”体,外道“道”之组成部分,简称:“道”用,“道”体决定“道”用,“道”用服从“道”体,并形成一种体制。“道”体统率下之“道”用,形成一个系统,所以才有“体统”之说,遵循这一“体统” 规则,才能形成有机的内在体系 。华夏古代哲学,就是在这一“道”之体用关系下,对万事万物之运行变化,有层次地展开论述自成体系的,这种体系就是古代哲学体系。
(7)“道之为物”之“道” 字总结。“道”体主宰“道”用:“无”决定“有”,“阴”决定“阳”,“道”体决定“道”用,“道”用服从“道”体。无形之“无”、“阴”之道“体”,是唯一恒定不变动的,有形之“有”、“阳”为道“用”,具有多样性是变动不居的。道“体”主宰道“用”,以不变应万变。“道”体决定“道”用,“道”用服从“道”体,这一“道”之体用关系,就是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终因与终果之关系。阐述这种“道”之体用关系,就是“道”之理叫“道理”,故庄子说“道,理也”。知其“道”体决定“道”用就知“道”,否则就不知“道”。把这种“道理” 表达出来也叫“道”, 故“道” 又有“说” 的意思。
四、什么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华夏“道”之起源。
1、华夏“道”之起源于盘古母系社会。《老子》第三十八章在论华夏之道德时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华夏盘古母系社会,遵从大自然其“自然无为,为而不争”之自然属性,这是华夏“道”之起源,它体现了“道”之本质。遵“道”自然有所得,得者“德” 也,故“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盘古母系社会时代之人,“行”“自然无为,为而不争”之自然之“道”, 所形成的“文化” 叫“龙”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 形态 ,那时就有了象征“道”之太极图。正是这一因素,才有后来的“伏羲创八卦”之记载。所以中华夏“龙” 是“道”之象征,也是华夏“道德”文化之象征。
2、太极八卦图是宇宙模型。华夏上古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因权利之争,社会出现不道德之“相争”,就开始讲道德。“女娲补天”,就是补因人们“相争”而所损害的“天”道,“女娲造人”就是通过“补天”造就一批守道德之新人。而伏羲用八卦对太极之演绎,就是对“天”道原理之演示,其目的就是为人们守道德,奠定“道”体决定“道”用的理论基础。遵“道”才不失“德” ,背“道”就失“德” ,这叫“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伏羲用八卦对太极之演绎,其依据就是《易传》所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华夏古代哲学原理,就源于太极八卦之“道。”
3、“图像”文化形态。在没有文字时代之“文化形态”,是以太极八卦之图像为标志的“图像”文化时代,太极八卦图是华夏“道”之象征。“道,理也”,这个“道”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就知道人是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这个“来去”路线之轨迹就就叫“道路”。华夏在没有文字时代,是“道”以“行”教化之身教,表现为“神道设教”的“不言而行,不为而成”,这种“图像”文化形态,也叫“行为”文化形态。上古之祭祀祖宗及祭拜天地,就是其“行为”文化形态之体现。
3、“字文”文化形态。华夏自殷商之未,源于象征“道”的太极八卦图形的文字成熟,上古“道”以“行”教化之身教,就开始向“道”以文教化之言教转化。殷商之未“文王拘而演周易”,就是“道”以文教化言教之始,“字文”文化形态出现。“文”字本义为“言”,故,中古时期之典籍叫“文言文”。“字”字本义为“图形”,它是基于太极八卦之图形演化而来,因而汉字是“道”之载体,其基础是“象形会意”。“六书”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知道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就能读懂先秦经典之“文言文”,并能悟出其中之“道”。
由此可见,从华夏七千年文化发展史看,“文化”一词其准确定义,“道”以文教化,就是文化,“道”以文释明,就是文明。正因为如此,才有“文以贯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之论。
4、“文以贯道” 之演变,“道” 没了。 “文以贯道”,语出韩愈门生李汉《昌黎先生集序》:“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较准确表述了韩愈关于文与道关系的基本观点。韩愈提倡古文,重视恢复古道,南宋朱熹反对这一观点,认为遭、文是源与流的关系,“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文是文,道是道”,“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文以贯道”之意是说,文章之器要体现形上之“道”。而朱夫子则错误认为“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 ,并错误认为这种“道器”关系,颠倒了“本末”,说明其远“道”而去。
古人所说“文以载道”,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答〈新观察〉记者问》时说,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由此可见“道”没了,所以对什么是“文化”、“文明”,当今之学术界才难于给出一个准确之定义,从而失去对传统文化之自信。如若对“文化”、“文明”二词都弄不清楚,又如何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卜筮”是一种传“道”方式。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上古“道”以“行”教化之身教,其标志是圣人“以神道设教”,“以神道设教” 就是原始的“拜神教”。秦汉之后之道教,是建立在“道”以文教化之言教上的宗教。其区别:“拜神教”是“不言而行,不为而成”之身教,而“宗教”则是有其教条及经文之言教;前者是“道”之内化,后者则是“道”之外化,绝不能混为一谈。在以殷商之未西周之初,出现“道”以文教化之言教时,古之“拜神教”脱变为“卜筮”。这种“卜筮”是一种传“道”方式,则被现代学者错误的认为,是“封建迷信”。正是这一错误的认识,才把《周易》说成是一部“占卜”之书。如若不知这种“卜筮”是一种传“道”方式,又如何去识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两种“道统”。
1、文化“基因”。“传统文化”,其关键在于“统”。用什去“统”?“统”什么?前已述。华夏“传统文化”起源于华夏盘古时代的原始母系社会,表现为“自然无为,为而不争”之精神,是纯粹的“行为文化”,这种“行为文化”被称之为“龙文化”。这个“龙文化”之精神,就是“传统文化”之“基因”。所谓“传”就是“传”的这个“行为文化”之基因,其本意是遗传。
2、文化“基因” 遗传之变异,导致两种“道统”。所谓“统”,就是以“道”相“统”,所以叫“道统”。“统”什么,就是“统”其不同之文化形态、类型,正是这一点,才有“文以贯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之论。“文以贯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所贯、所载、所明之“道”, 是外化之“道”。 而文化“基因” 所遗传的则是内化之“道”。 所谓文化“基因” 遗传之变异,就体现在“内”道“外”化。知此,就知什么是“优良的传统文化”,“内”化之道与“外”化之道是划分,“优良的传统文化”, 与非“优良的传统文化” 之标准。
可当今之学界只知儒家之“道统”,而不知老庄之“道统”。所以学界才认为“道统”,指的是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孟子认为孔子的学说是承接尧、舜、禹、汤、周文王等先代圣王的,并且自命继承了孔子思想的正统。可老庄之“道统”,则是继承的盘古时代原始母系社会,“龙文化”之“道统”,这有《老子》第三十八、八十章所论,及《庄子缮性》篇所论为据。所以中国传统文,是以“龙文化”之“道统”为正统,儒家之“道统”为偏统,是文化“基因”遗传之变异所致。
因为“儒家文化”,是“道以文教化” ,其“道”的走向是外化,是“外圣内王”之人“道”。而“龙文化”是纯粹的“行为文化”,其“道”是内化,是“内圣外王”之天“道”。所以学术界才认为,孔孟之道主论人“道”,而老庄之道不但忽视人“道”,还说“圣人不仁,视百姓为刍狗”,而主张“绝仁弃义”。殊不知“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胠箧》),这就是论的其“道”的走向外化之结果,导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叹!而其“道”的走向内化,则是“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道“体”统道“用”。“体”无形不可见,而“用”有形则可见,“体”无形不可见,故“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3、老庄学说才是对正统的文化“基因” 之传承。老庄学说体现“内圣外王”,是“内”道,“内道内求”, 重道体,轻道用“重本息末”。老庄学说追求的是天下公平公正,只有遵循“天道无亲”这一“道” 之基本属性,才能实现天下公平公正。孔孟学说是“外圣内王”之人“道”,是“外”道,“外道外求”,重道用,轻道体“重末息本”。 “外道外求,求外不道”, 其仁义礼智信,才被人当“敲门砖” 使用。正是这一原因,才出现打倒孔家店之不幸。孔孟学说虽然是外化之道,但毕竟还是“道”,毕竟还有正统的文化“基因” 成份,只是不纯正而已,毕竟还是传统文化之组成部分,绝不能一概排斥在优良的传统文化之外,要批判性的继承。用什么去“批判”?只能用正统的文化观之老庄学说去“批判”,绝不能用西方的文化观去“批判”,因为西方的文化毕竟不及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