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泛指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没有褒贬色彩,但在古代小说之中,往往带贬义。起初是指宗教或学术上的流派,通俗一点就是古代的各种职业。
1.三教
对于三教,最初是指忠、敬、文,在西汉《白虎通·三教》中记载:
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之。
汉代这群儒学大家认为:夏尚忠,商尚敬,周尚文,因而把忠、敬、文所带的道德规范与礼仪文饰,统称为“三教”。
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三教又有了变化,在《北史·周高祖纪》中记载:
帝(武帝宇文邕)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佛教从外传入,那总会与本土的儒、道发生冲突,于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组织了一场辩论大赛,让他们“辨释三教先后”,结果也不言而喻。
自此,三教往往就指儒、道、佛。
2.九流
对于九流,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
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
外加小说家,组成“九流十家”。
这是指发展成学派的先秦诸子百家。
在《汉书·艺文志》中对该十家非常推崇,对此,它说: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也就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后来,在民间,人们以社会地位又分: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军官)、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二)五花八门
五花八门,起初是指“五花阵”(五行阵)和“八门阵”(八卦阵),后来又指各行各业的人。现在指事物繁多。
五花是指:
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
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
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人;
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
八门是指:
一门巾:相面算卦的;
二门皮:卖药的;
三门彩:变戏法的;
四门挂:江湖卖艺的;
五门平:评书的;
六门团:说相声的;
七门调:搭篷扎纸的;
八门聊:唱大鼓的。
(三)三姑六婆
在古代,这指民间女性的职业。
三姑分别是尼姑、道姑、卦姑;三婆分别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其中,牙婆是指人贩子,做奴婢、妾侍的买卖;师婆是指巫婆;虔婆是指鸨母;稳婆是指接生婆,还可指验查女尸贞节的人。
还有“八婆”之说,分别是媒人婆、接生婆、挽面婆、舂米婆、洗衫婆、担担婆、食奶婆、姑仔婆(巫婆)。后来特指“长舌妇”或者“三八”。
(四)五行八作
这起源于南宋,分别是指:
车行、船行、店铺行、脚行和衙役行;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和石匠。
泛指各行各业的人。
现在推崇专业,行业细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不只三百六十行。但不管怎样,也都是行行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