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眼里,“道”是万物之母,
它无物、无色、无相、无声,
为域 中 四 大(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之一。
道法自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从无到有,玄之又玄,负阴抱阳,冲气为和,
此众妙之门。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是谓道纪。
什么是道?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寂 兮 寥 兮 , 独 立 而 不 改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地 母 。吾 不 知 其 名 , 强 字 之 曰 道 , 强 为 之 名 曰 大 。大 曰 逝 , 逝 曰 远 , 远 曰 反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宇宙先于天地而生,里边的物质按照自己的轨迹静静地、深远地、准确地周而复始的运行着,可以被视为地球的母体。我把促使宇宙产生极其运行的力量叫做“道”,她无边无际又力大无比。所以说,道是伟大的,天、地、人也是伟大的。宇宙中的这四大按照人遵循地、地遵循天、天遵循道、道遵循自然的规则运转着。
怎样命名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道是可以寻找到运行轨迹的,是非恒定不变的常道不可。道的名称也是可以概括的,也非得是普遍的、准确的常名不可。未有命名之时,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混沌状态,我们把它叫做认识的的开始。待到认识事物之后,并给它取了名字,那这个事物就有了认识的最初状态,也就是事物的起源。所以,时常抱有万物无名的心态,观察事物起源的奥妙;常怀万物有名的心态,去探查事物丰富多彩的变化。无名和有名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很玄妙的,从无到有的探寻过程是我们认识万物的大门。
道的产生及运动
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
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无 。
道往往做的是周而复始的往返运动,也就是有开始、经过、返回、原点这一过程或者是产生、生长、衰落、消亡,而在运动过程中道又是自然而然的在发生作用,看上去是很弱的,不显眼的。天下万物来源于“有物混成”后的有,而“有物混成”的有又是从无的混沌状态下演化而来。
道生万物
天 下 有 始 , 以 为 天 下 母 。
既 得 其 母 , 以 知 其 子 ,
复 守 其 母 , 没 身 不 殆 。
天地从无到有生成后,形成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既然知道了万物之母产生的根源,也就知道了天下之母的孩子们即万物产生的原理,然后仍然回归万物之母生成的大道。这样,万物及万物之母就会生生不息的运转了。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道是恒定的、唯一的,里面装着阴阳、正反两面,阴阳或正反与道本身构成了“三”的关系,三者相互作用孕育天地万物。而每个事物都是背负阴气,拥抱阳气,阴阳两气相互作用,以求达到事物自身的和谐。
道的特征及运用
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
听 之 不 闻 ,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JIE二声) , 故 混 而 为 一 。
其 上 不 皦(JIAO三声) , 其 下 不 昧 。
绳 绳 兮 不 可 名 , 复 归 于无 物 。
是 谓 无 状 之 状 , 无 物 之 象 , 是 谓 惚 恍 。
迎 之 不 见 其 首 , 随 之 不 见 其 后 。
执 古 之 道 , 以 御 今 之 有 。
能 知 古 始 , 是 谓 道 纪 。
道,看不见听不到抓不到,是无物、无色、无相、无声的,追逐它、揣度它、却无法表述命名它,像什么也没有一样,很是恍惚。如果按照古时的大道处理当今的一切,就能了解古来的大道怎样开始运作的,这样也就进入现今的大道运行过程了。
老子在道德经中把他对世界的认识展示在众人面前,并认为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这样就告诉我们他要把自然之道、天道、地道和人道分别讲给大家听,只是在道德经中这四方面是散见在各章之中,需要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