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南岑吴氏宗谱》重修的刍见

《南岑吴氏宗谱》自民国丁巳年(1917)续修以来,将近百年。本次重修,自2010年腊月十二召开第一次重修宗谱会议以来,迄今已快七个年头。由于族大人众,居处分散,认识不一,加上其他种种原因,修谱面临着其他族不大有的许多困难。经过各方努力,我们终于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现在已进入文字编辑阶段,也是修谱最重要的阶段。七年来,兆震、兆宁、兆生等年高德劭的宗亲大力支持,带头捐资,十分感人;胜彪、望新、兆吉、望皋、洪大等许多宗亲付出了辛劳。初伟大师、小伟老总等43位我认识或不认识的宗亲为修谱慷慨解囊,捐款45万多元,268位宗亲购买宗谱。有了上述宗亲的努力和支持,我们才克服了种种困难,迎来胜利的曙光。

为了修谱的圆满,我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未必正确,请大家指正并补充。

一、力争将宗谱修出我们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换言之,就是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这是我们的目标和工作中心,我们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应当服务于这一目标和中心,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宗谱的质量上。只有这样,七年来所付出的努力,宗亲们的大力支持,才不致前功尽弃。否则,就对不起为此出钱出力的宗亲们,也对不起祖宗和子孙后代。

修谱是一项文化工程,借用时髦的说法,也可以说是一项民心工程。耗资百万元,涉及上万人,历时长达七年,应该算是一项大工程。为了完成这一大工程,应当具有文化意识、时代意识和质量意识。可以这样说,修一流的家谱,这是百年大业,千家大计,万人大事。

文化意识,就是重视文化,对老谱有足够的尊重,在新增补的文字上讲究与老谱的衔接与匹配。大凡留传的文字,都要不断地接受历史和后人的评判,因此,我们应当对文字心存敬畏,一笔不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时代意识,就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历史,正确而客观地记录历史,并且因应时代的变化,在谱牒体例上有所突破或创新。我们的老祖宗泰伯的精神就是“谦让开拓”四个字,突破和创新就是开拓。质量意识其实是精品意识,具备了精品意识,才能字斟句酌,慎重下笔,仔细校对;在版式、用纸、装订等环节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以使修成的宗谱少留或不留遗憾。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我们南岑吴氏的这套新谱,放到东阳乃至浙江和全国的新谱中比较,应该毫不逊色,甚或超过它们。时隔几十年或上百年后,后人看这套宗谱,会觉得21世纪初的那一代南岑先辈能修出这样的宗谱,是有见识、有担当、有水平的,是相当了不起的。就族内而言,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中对得起广大的宗亲,尤其是捐资、出力、购谱的宗亲。否则,马虎了事,粗制滥造,质量低劣,错误百出,变成新的文化垃圾,谬种流传,贻害子孙,修了还不如不修。

至于具体操作上如何进行,如何达成这一目标,还请各位宗亲出谋划策,以便集思广益。

二、谱是人修的,必须建立健全的负责任的组织机构——董事会、编委会、财务管理小组、财务监督小组,制定章程和条例,照章办事,以规章来管人、管事、管钱。

宗谱的纂修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事,涉及全族一万多宗亲,凡事要站在一万多宗亲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且,这项大工程,也不是仅仅靠几个人、凭几个脑袋瓜子就能办好的。只有运用集体的力量,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智慧的贡献智慧,团结一致,把谱修好了,也用具体的行动达到了门匾上常挂的“光前裕后(为祖先增光,为后代造福)”的要求。如果再把目光放远一点看,是为我们南岑宗族争光,让其他宗族的人看到南岑一族的人确实有能力,有水平,不愧为吴宁老城第一大族。同时,也为其他各族修谱提供较好的范本,为东阳的谱牒编纂和文化事业添彩。再进一步说,也是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添砖加瓦。

因此,组织机构的成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定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精诚团结,把宗谱修好,以不负万余宗亲的重托,也希望参与者业绩留于后人,芳名传于后世,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三、新谱需要增添的内容。

借鉴他人的做法,增补新的内容,是时代意识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任何人或事都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必须与时代同步合拍,才能不落后。东阳大多数宗族都已修了宗谱,有的已完成了第二轮纂修,我们应充分借鉴和吸取其他宗族的经验教训,利用后发优势,后来居上,修出一流的宗谱

这就需要增添如下旧谱所无的内容——

1.列大事记。宗谱的体例往往长于横陈百科,忽略纵述古今,列大事记将宗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列叙,可以补此不足。大事记的基本内容和范围,旧谱所涉及的古代和近代,一般为始祖迁徙,重要支派的分衍,重要族人的重要任职、功业和生卒,续修重修宗谱,宗祠及重要厅堂的建修,办学,族人中举、成进士、点翰林,宗族遭遇的重大天灾人祸或变故,宗族重大庆典。现代而言,一是宗族在政治上发生的大事,二是在经济上足以影响宗族乃至更大范围的大事,三是宗族成员领导、主持或参与的重要活动,四是在本地区乃至全国首创、第一或名列前茅的要事,五是对社会或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六是对本族或本地区有着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瘟疫、战事、重大案情等突发事件。祭祀祖宗、整修祖墓、纂修宗谱、建修祠宇等旧时认为的大事固然应当重视,救亡图存、抵御外侮、社会变革、经济开发、兴学育才、发明创新等更应作为新时代着重记述的大事。

希望宗亲们提供线索,提供时请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等要素尽可能了解得详细一点——虽然写到大事记中只有几十个字,但素材越详细,概括起来就越准确。

2.增列村史。将族人聚居的村落予以全面而简要地介绍。内容一般为村庄沿革、始迁之祖、人口构成、地理环境、交通水利、土地物产、文化教育、杰出人物、工商诸业、百工技艺、典型建筑、文物古迹、非遗文化、重要诗文、特有民俗、故事传说等。村与村之间情况不同,不必面面俱到。村史不仅可以让族人了解本族成员的生存和分布状况,也为村人和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为史家研究某一时段的社会横截面提供翔实而可靠的依据。

为了便于操作,我们将提供一个范本。每个村子情况不一,但都应将基本情况写出来,字数控制在300-500之间。

3.以人为本。写史应当以人为中心,修谱自然不能例外。一个宗族的成就和辉煌,必然通过族人的业绩来体现。为已故有成就、有地位、有贡献的重要族人立传,使之成为榜样和标尺,是宗谱通行而且必备的做法。一个宗族的地位和影响,主要看这个宗族的人才和代表性人物。我所了解的百年内的重要人物,认为应当替他们立传的有以下11人:东阳火腿营销业先驱吴嘉芝、创办广益小学和东阳中学的吴友梅(允让),主持修建石狮桥的吴望松(金松),从事禁烟和实业的民国中将吴望伋,从事军事教育的民国中将吴望春(允周),中共东阳第一任县委书记、经济学家吴兆莘,寓台著名集邮家吴兆园(乐园),中医名家吴兆祥,寓台书法理论家吴君逸,画家吴汉、东阳首任教育局长吴兆春(吴靓),南京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革命军347团营长吴治康。由于见闻有限,还望宗亲们提供,提供时需要以下材料:传主先辈情况,传主的乳名、字号、生卒、生平简历及主要事迹,传主的著作,舆论或名人对传主的评价,传主后裔情况。当然,也不大可能面面俱到。值得注意的是,介绍人物时以事实说话,多定量,少定性,勿夸大其词、拔高人物,尽量避免使用“很”“十分”“非常”“优秀”“卓越”“广泛”等副词形容词以及“名列前茅”“举世闻名”等成语。

不能列传的名人,编列《名人录》或简介,增补自旧谱编纂迄今百年间有地位、有级别、有贡献的名人。有一定职务、职称、学位、学历、著作者都应谱上有名(掌握合理的尺度,暂定职务在正局级以上、军职在正团级以上、职称在高级以上、学位在博士以上、荣誉称号在地级以上、著作有一定价值和影响)。

宗谱还应重视文化,应当增补百年来族人的重要诗文。

谱牒犹如人的身体,各个部位都应匀称协调,不能只发育某一部分。就谱牒而言,世系接续确实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还有其他许多部分。应当防止断层、断档或空白,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人物传记和诗文这两部分。至于像赞、祠记、祭文、奏疏、寿序等,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已被新社会淘汰,若百年内有,则予以增补,没有则罢。

4.增加图片。利用现代照相技术,对村落、建筑、胜迹、人物、庆典等以图片形式存史。图片具有文字难以企及的功能,不仅直观,而且信息量大。

5.刻录光盘。在纸质谱牒发行的同时,附以光盘或U盘。此类电子产品成本低廉,容量大,且便于携带,利于保存和传播。

6.编《圆谱录》。将编谱者、捐款者、庆典、存疑、纠错情况等文字及图片资料均纳于此集,作为宗谱的首卷、末卷或附卷。像安文陈氏,将现代人对该宗族研究整理的文字全部放在卷首,使族人开卷即能对宗族情况有个大体的了解,也不失为比较好的处理办法。可以避免将今人全家福置于祖宗像前面的乖谬状况,以保持宗谱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两个需要共同商讨解决的问题。

1.外纪世系是否接续问题。外纪世系的衔接是一个既重要又麻烦的问题。老谱是从唐代吴进开始的,他是泰伯66代,从杭州迁到遂昌,遂昌马埠还有很多吴进后裔;75世吴全智从遂昌分衍仙居;84世吴洪(吴芾次子,也就是南岑吴氏的嫡祖)定居东阳县衙前面。从黄帝到泰伯、从泰伯到吴进的世系世传是否接上,需听听大家的意见。

外纪世系的远祖部分,目前没有一种是完全可靠的,成百上千万人同一个祖宗,未必完全合乎情理。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唐代和北宋部分还是有比较大的进展。我们的同宗、吴芾四叔吴师南的后裔、瑞安吴松金宗亲,跑遍了浙南闽北,查看了吴氏的许多宗谱,得出许多比较可靠的结论。唐代以前的世系,全国也有许多人在研究,几大支系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大多数宗族新修宗谱,将外纪世系尽可能接到先秦。去年,东阳康氏曾请我将世系上接黄帝,因为他们的得姓始祖康叔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幼弟。宗谱放在我这里一年多时间。我认为,康姓的外纪世系如果远接黄帝,就需要对目前各种各样的说法研究比较,选择一种相对合理的说法,并取得全国性的康氏研究组织——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首肯,才能放到宗谱上。我们南岑吴氏也与此相类似,首先要与仙居祖地接轨。另外,搞出这个世系后,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注说明其来源和可靠性,以供后人甄别和研究。

2.宗谱内古文是否需要标点的问题。在东汉蔡伦造纸以前,古人早期的书写材料是竹简、木简、布帛,材料过于珍贵,加工也不容易,能多写一个字,就多写一个字,让标点符号占个地方不划算,因此没有标点符号,文辞也特别简练。如果要说有,也只有句读两类,“句”相当于句末点号问号、叹号、句号;“读”相当于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冒号、分号。现代标点符号20来个是舶来品,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内的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才诞生。不加标点符号不分段的文章,不要说古文,就是现代语体文,读起来也费劲。对古文加标点符号并且划分段落,利于阅读,利于了解本族的祖先和历史,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历史上许多名人与本族有交往,留有诗文,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南岑吴氏曾经的荣耀和辉煌。如 “东南三贤”的朱熹、吕祖谦,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明代重臣“三杨”,理学名家“金华四先生”。另外,王十朋、柳贯、黄溍、曾棨、陈循、于谦、商辂、章懋、张国维、吴伟业(梅村)、査慎行等在中国历史或学术史、文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科举上取得突出成就的5位文状元、5位文榜眼、4位文探花、2位文会元、2位文解元,与本族有诗文交往。陈樵、卢睿、孙扬、金淛、许弘纲、王崇炳、赵衍、叶蓁、楼上层、赵睿荣、卢标、徐大酉、李品芳、吴品珩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乡贤,也留有诗文。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献,属于南岑吴氏特有的宝藏。加了标点以后,初中文化水平的人能连蒙带猜大体看懂;不加标点,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阅读都相当困难——那些古文就等同于废纸,宝藏在眼前却不加以开发。改革开放后,加不加标点符号已成了衡量宗谱质量的重要标准,东阳凡是修得比较好的宗谱都加了标点符号,虽然这其中水平有参差。名人的文章、重要人物的传记应当加标点符号,一般人物的传记也应当加标点符号——因为对全族而言不是很突出,但对他的子孙后代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同时,加标点的过程也是校对的过程,容易发现其中的谬误,利于提高文字的正确率,从而提高宗谱的档次。当然,占宗谱主体的世系、世传部分不需加标点符号也能看懂,就没必要加,我们《南岑吴氏宗谱》2009年重印本的第二至第十二卷共11卷属于世系世传,就不用加,第十三卷墓图也不必加。因此,2009年的重印本,只需加第一、十四、十五、十六这4本。

                       吴立梅2016.10.9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南岑吴氏宗谱》重修的刍见  吴氏  吴氏词条  宗谱  宗谱词条  重修  重修词条  
综合

 中国古代对颜色的称呼都是什么?

说到颜色其实大家都知道,是什么红黄蓝啊,再就是丰富一点的就更多了,白色啊,黑色啊,紫色啊,绿色啊都有,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假如我们到了古代,我们叫这些颜色叫什么呢...(展开)

综合

 珊瑚简笔画怎么画

画珊瑚,先按照画树枝的方法画,再将线条描粗,这样画比较简单,下面就来画珊瑚。工具/材料纸、彩笔操作方法01:准备一张纸和一支彩笔。02:先用笔在纸上画一个不封口...(展开)

综合

 2020年大寒是什么时候 大寒如...

马上就要到2020年大寒的时间了,大寒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是最后一个节气,但是并不代表着大寒结束之后气温就一定会上升,而且有些地方大寒还没有小寒更冷。而大寒因为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