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语:
“九九尽,人已归”,最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我们正在穿过一个正值美好的春天。
只要向前,就是希望。
古人常道:“九九尽,春已归。”
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里,
“九”为极数,
是为最大、最多、最长久,
九个“九”则更是一个至极至高的数。
旧时御寒条件简陋,
北方的冬季显得尤为漫长。
所以每到冬至,
在最冷的时节里,
人们便会把每九天分为一九,
一日一日地数着,
盼望着等数到九九八十一天的时候,
春天便会如期而至。
老北京还流传着“数九”民谣: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
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为了挨过这漫漫冬季,
人们便想出了“九九消寒图”这一方法来消磨时间。
在纸上准备九个双钩空心字,
从右往左,依次写上: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每个字都是九画,
每过一日,
便添上一笔。
女孩子们玩得也精巧,
在窗前贴素梅一枝,
枝上嵌着九朵梅花,
每朵梅花上又有九瓣花瓣。
晨起梳妆时,
便用胭脂染上一瓣。
每添一笔,每染一瓣,都藏着人们对于美好春天的向往。
正值冬至,北半球进入了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有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但是只要熬过了这漫漫长夜,接下来的每一天都会比前一天多一点光明,少一点黑暗。
天像是积蓄已久了一样,扑簌扑簌地往人间洒满了雪花。人间镀上一层素装,人站在雪地里,像是水墨画的一个墨点,走近一看,脸却是通红。一群人笑着闹着把雪球投在对方身上,堆起一个雪人,热热闹闹地在冰天雪地里生出了一团红火。
三九时节,最为寒冷。人一到冬天就喜欢犯懒,待在温暖的家里,不愿意出门受这冷风吹。好不容易出了门,路上遇到熟人,也只是面对面地匆匆唠几句家常,双手始终笼在袖子里,任白气从口中呼哧呼哧地冒出来。
世间万物肃杀一片,满眼都是天寒地冻,水面的冰结得最厚,而且冰面坚硬。
人们不甘于躲在屋里瑟瑟发抖,纷纷拿上滑冰工具,跑到已经冻得瓷实的冰面上滑个痛快。直到滑得身体暖暖的,才满足地停下步伐。这才是最好的御寒方式,比什么暖气火炕来得还要暖和得多。
经过了最冷的寒冬,天气也逐渐暖和起来了。在南方过冬的大雁似乎感觉到了北方的阳气,开始向北迁移。喜鹊也寻寻觅觅,衔着树枝在为自己筑一个巢。野鸡看到了,在山间自顾自地鸣叫着,想要唤醒山里过冬的动物们。
天气渐暖,沿河的柳树生出了细叶,在微风吹拂下,婀娜谦逊地兀自摇摆着。
好友准备离开故乡,在河边相送,折下一枝垂柳,既希望你深造远方,更希望你留在身边。一枝折柳,一笔离人思,却始终无法挡住离别的脚步。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枝上的一朵花欣欣然地醒来,一抹粉色唤醒了春天。一朵先开,千朵万朵也簇拥着绽放,明艳艳地绽放在人间烟火里,让人始终无法把目光从她身上移开,多看一眼,就多一份欣喜。
“似曾相识燕归来”,燕来还识旧巢泥。燕子早已经感知到春意,在杨柳间肆意穿梭,在桃花林里来回停憩,然后回到屋梁上叽叽喳喳地叫个没完,好像要把过去的冬天没能讲出来的话,都要在这时候讲完似的,热热闹闹的春天好像就要来了。
树光秃秃了一整个冬,悄悄地在枝头鼓起了小小的包。趁着过路人忙着赶路,自顾自的抽出了一点点嫩芽,用新鲜的绿色重新装点了这棵毫无遮蔽的树,然后一天比一天绿得放肆,绿晃晃地乍人的眼,好像在宣告:春天已经到了。
怀着郑重且欣喜的心情,
在“九九消寒图”上画下最后一笔,
抬眼望望窗外,
已经是春意满人间了。
“九九尽,春已归”,
漫长的冬日已经过去,
我们正在穿过一个正值美好的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