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经典《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周成王姬诵初为太子的时候,其父武王姬发分别安排了周公、召公、毕公三人伴其左右以保其纯正的根性。不仅如此,武王还特意将其周围的邪人一一逐去,让其不见恶行,再从天下广纳品性纯正的博学之士与其朝夕相处。如此一来,太子前后左右俱是正人,所见俱是正事,所闻俱是正言,所行俱是正道,太子又如何不正。不仅如此,相传太子小学分四处,东边小学学习尊亲,西边学贵贤,南学尊老,北学尊爵,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太子在年幼的时候便具备了极好的道德基础。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可谓是用心良苦,而民间有句俗语正好道出了古人为何如此这般看重孩子的教育,说的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正是因为孩子小时候的表现往往折射了他的未来,又如何不让人慎之又慎。
孔子说“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更是深刻地揭示了年少时后天所养成的性格就和先天的天性一样重要。为了能够让孩子在年少的时候便养成良好的性格,以便其在未来成人后能有一番成就,古代的严父慈母无不为此绞尽脑汁。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孟母三迁”,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归根到底终属于外部环境,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自古便有深刻的认识。正是因为孟母的远见与果断,才使得“亚圣”能够从我们一样的起点却抵达了我们难以企及的终点。想必孟母在孟子小的时候便已经看出其非凡的志向,所以在往后的抉择上处处都是透着高瞻远瞩。
题中俗语所说的“三岁”和“七岁”实乃虚指,强调的是孩子幼年的举止言行往往体现了其未来的品德与成就。从字面意思来看,说的是三岁孩童的心理与个性往往是其成年后个性养成的雏形;而七岁的时候便可以从其言谈举止看出其未来的功业成就。听起来不免觉得玄乎,不过近代科学却证实了古人所言非虚。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姆对一千名刚出生的婴孩进行了数年的跟踪观察与分析,原来婴孩出生后的头五年是智力飞速发展的时期。他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17岁的常人智力是一百,那他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一半,4岁到7岁会再获得30,7岁到17岁获得余下的20。这和古人强调的3岁和7岁提不谋而合,如果几个关键的年龄点,我们没有给孩子良好的环境,未来想要在纠正怕是难上加难。
这句俗语形象地概括了人在幼年的心理发展规律,三岁前被称为婴孩,不仅是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段,同时也是心理发展的迅猛期。此刻孩子的父母及身边的其他人的一切举止言行都会被孩子所内化成自己的规则,加上三岁时大脑发育飞速,大脑的潜能在这个时段自然而然的充分爆发,而古人从来强调的言传身教在这个时候的作用尤为明显。
七岁的时候孩子的基本认知和观念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直接反映了其往后的行事作风,如果端正就加以保护维持,如果不端就加以教导纠正,正如荀子所言“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如果此时疏忽将大势已去,叛逆已成朽木难雕。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未来,养而不育,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