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
说到商朝的服饰,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脑中闪现出90版《封神榜》,商朝从上到下的男人都穿一条妖娆的小短裙(裤),打仗时再披上一件拉风的披风,头箍、手环、脚环,简直是时尚界的先锋,领先世界男装潮流三千年。
54.1《封神榜》90版剧照
可惜事实并非如此,90版《封神演义》之所以给男演员都配这种行头,一是因为剧组经费紧张,必须在服装上节省;二是剧组的服装设计参照了古罗马时期的服装特点。
54.2古罗马角斗士日常服饰
其实这种服装设计并非无的放矢,实际上在商朝时,中原地区的气候温暖(河南甚至有大象、犀牛出没,河南简称豫,分明古代盛产象牙),服饰简单些也合理。不过电视剧里的服饰终究是臆造的,今天为大家展示真正的商朝服饰。
54.3成年雄性亚洲象,体型较非洲象小
1、考证方法
首先明确,商代距今时间过于久远,成衣制品实难保存,而古代文献中关于商代服饰的记载又非常少,所以现在研究商人服饰,主要依靠商代的玉、石、铜、陶人像雕塑上所显示的衣冠来推测。
所幸这种人像在商朝考古发现中数量不少,大多制作精良,可以通过人像纹饰推断出商代服饰的原貌来。
54.5妇好墓出土跪坐玉人-女
2、原材料来源
商朝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皮革使用由来已久,无需赘述。丝、麻的使用更能体现商代的纺织技术的进步,当时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主要有丝、麻、葛三类。
54.6甲骨文的“帛,丝,桑,蚕”
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桑、蚕、丝等字,说明商朝已经开始种桑养蚕、缫丝织帛(顶级白色丝织布条)了。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曾发现过半个蚕茧,郑州青台遗址、浙江钱山漾遗址发现的丝织品,均说明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就已经开始养蚕。到商朝时养蚕技术已经成熟,殷墟考古发现的玉蚕即是一有力的佐证。桑、蚕、丝是丝织的前提,种桑、养蚕、抽丝技术的兴起,为商朝丝织业奠定了发展基础。
54.7苏州丝绸博物馆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丝织业是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三角一带的特产,到苏州、杭州、湖州等地出差或旅游,总想买点丝织品回来。殊不知,中国丝织业最早是在北方发展壮大起来的。
史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沂泗水以北,宜桑麻。""(鲁)地狭民众,颇有桑麻之业。""齐、鲁千亩桑麻。"
54.8齐鲁风范,儒家传承
虽然记录不多,但是已可说明商周时期山东地区桑蚕养殖业繁荣,到两汉时期,北方的丝织业更是一度达到鼎盛。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有"齐鲁冠带衣被天下"的说法,意思山东出产的衣服够全天下的人穿。之后因为区域气候变化,中国纺织业才逐渐南移。
著名学者李剑农曾说:"中国固有之服装原料,以丝麻为主。普通丝织物为绢帛、麻织物为布。两汉时期,桑麻并产于北方,尤以丝织物为盛。长江南岸则以麻葛织物为主。东汉时期,桑蚕业虽然开始南移,然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普通服装,似乎仍以麻葛织物为主"。
54.9苎麻品种众多,用途不同
54.10采摘苎麻后将麻皮与麻杆之间的纤维抽出
54.11苎麻成丝
丝虽然贵重,但麻才是当时最主要的制衣原料。麻,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称"麻"。麻类植物因适应性强,种植简单,产量也比较大,纤维可以织布,所以成为古代纺织的首选。古代的麻绳、麻袋等也都是由麻纤维织成。
54.12苎麻面料
葛是一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南方地区,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茎可编篮做绳,根可提制淀粉,纤维可织葛布。古代应用甚广,葛衣、葛巾均为平民服饰,不过葛布比麻布更粗糙,耐磨性也差一些。
54.13现代人可能更了解葛根(粉)
3、纺织技术
商代时,丝、麻、葛原料充足,与此有关的纺织业也随即发展起来。资料表明,商代工匠已经掌握了缫丝技术,并且掌握了为麻、葛、蚕丝纤维脱胶的方法,经过脱胶处理的纤维相当结实耐用,达到纺织的物理标准。
54.14古代纺车
商代的纺织工匠纺线主要使用石质和陶制纺轮,织布技术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发明了有简单提花装置的织机,能织出暗花绸一类的高级丝织品牌。
商代主要有以丝织、麻织、葛织,已经会使用天然染料(如朱砂)为布匹染色,成衣对应为丝衣、麻衣、葛衣。当然麻、葛制品主要是下层人民使用;商代贵族更喜欢丝衣和裘衣。
54.15古代缫丝图.
《说苑·反质篇》说:殷纣王"锦绣被堂?非惟锦绣、絺、紵之用邪!"《帝王世纪》也说:殷纣王时"妇女衣绫纨者三百余人",此两则记述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商代丝织的发达情形,考古发掘证实商朝的丝织物品类繁多。
如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商中期)发现的粘附于青铜器上的丝织物,就包含有平纹纨、皱纹縠、绞经罗、菱纹绮等等;殷墟妇好摹铜器上粘附的丝织品有纱纨(绢)、朱砂染色帛、双经、纬缣、回纹绮等;殷墟武官大墓三件铜戈上也发现绢帛痕迹,殷墟其它地点的墓葬也经常发现有丝绳、丝带和覆盖尸体的丝帛片等。
54.16.1古代缫丝图浴蚕,炼丝,攀华,成衣
商代的麻织更具有广泛性、大众性,其发达情况丝毫不逊于丝织。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约7000—5000年前)中就发现了苘麻痕迹和纺车等,说明麻织业在中国渊源甚早。商代麻织品的发现,主要见于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和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等,这些发现共同表明,商代麻织的技术水平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54.17我国少数民族擅于制作毛纺制品
商人是否掌握了用动物的毛制作毛织物的技术,目前还有争议。目前商代的毛织品仅见于新疆哈密五堡遗址(商晚期),该遗址出土的毛织品有平、斜两种组织,并用色线编织成彩色条纹的罽,表明毛织技术已具一定水平,但新疆非商朝传统控制区域,严谨的说法是,商代时期中国大地上就已经有了毛织技术。
54.18木棉袈裟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木棉制品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福建崇安武夷山船棺葬(商中晚期)中,出土的青灰色棉布经鉴定是联核木棉。同样福建非商朝传统控制区域,严谨说,在商代中国大地上的古越人已经掌握了木棉纺织技术。
4、服装样式
商代的等级制度分明,贵族与平民、奴隶的服装材质差异很大。大多数奴隶实际上没有衣服穿,只能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束一条麻布带;平民的衣服大多是植物草茎编织品(麻衣为主),手工粗劣、色调单一;而贵族衣服相当考究,主要分为"衣"和"裘"两种。
54.19汉墓考古中多见丝绸服饰
"衣"是纺织品的统称,又细分为丝帛、麻布、葛布。商朝贵族非常喜欢丝帛(即柔软舒适的丝绸织物),对丝帛的染色、刺绣十分关注;"裘"是兽皮制成的衣服的统称,在商代属于贵重的服装,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含义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
54.20裘皮大衣在现在也是奢侈品
商人穿衣打扮最基本的模式是"衣"和"裳"。与现在"衣裳"泛指衣服不同,商人的"衣"专指上衣和上装,"裳"则指所有的下装。商人的下装是没有裤子的,男女统一穿裙子,上衣下裳,在腰间束一条宽带。
贵族们的服装样式精致讲究,不同等级的贵族服饰也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上衣的长度和领口的样式上。
54.21.1商朝贵族服饰1
中原地区的高级权贵们衣服一般都带着华丽的图案或花纹,上衣的长度到达臀部,袖口比较窄,袖子盖住手腕,无论男女,下身都系一条带褶的短裙,他们的衣领和衣襟与现代西装相差不大,两边已经交叠在胸前,只不过商代人的右襟要压在左襟上,与现代正好相反。
54.21.2商朝贵族服饰2
中小贵族们所穿的衣服样式和高级贵族们大致相同,只是上衣的长度稍长,前襟在膝盖以下,后襟要达到足部,而且衣服上一般没有花纹。下层平民更简陋,衣领一般是圆领,下摆一直拖到地面。
除形制外,商朝贵族也很关注衣服的纹饰,强调夸张和变形,结构以几何框架为依据作中轴对称,将图案严紧地适合在几何框架之内,特别夸张动物的头、角、眼、鼻、口、爪等部位,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轮廓线表现出一种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美学风貌,象征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威严和神秘。
54.21.3夏周时期贵族服饰j
另外,商朝服饰严格的等级制度还体现在颜色的使用上。贵族的礼服,上衣多采用青、赤、黄等纯正之色,下裳多用间色,如缁、赭、绿等经过数次浸染的颜色,并且衣领,衣袖处还有镶边,日常家居则常穿缟衣,绿衣和缁衣。平民百姓的衣服基本不染色,就是麻布的原色。
商朝服饰的具体款式类型本文就不一一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欣赏。
5、腰带饰品
商朝贵族穿衣时还通常是搭配腰带和饰品。商人喜欢在衣襟上镶上漂亮的花边,在腰带上悬挂各种配饰。腰带的宽窄、质地、镶嵌玉石和绣纹都具有区别身份等级的作用。而玉佩是商人使用最多的饰品,殷墟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精美异常,大多数配饰以各种小动物形象居多,其中鱼形配饰最多。商朝官方甚至制定了一整套的佩玉制度,用以区别阶级和等级。
54.22殷墟墓中的玉质鱼形配饰
商朝贵族夫人还会佩戴手镯,项链等饰物,材料也多种多样,除了有玉质和骨质外,还有石头、蚌、贝壳等许多种材料,制作的工艺也颇为精致。
54.23商代玉质饰品
6、鞋袜
商人已经开始逐渐摆脱光脚走路的习惯,高级贵族的鞋子多是皮质的,鞋帮比较高,鞋尖向上翘,鞋底是平的;中层贵族的鞋子多为丝面布底,平底高帮;下层贵族多用麻葛布做鞋,样式大致相仿;平民和奴隶大多仍是赤脚,也有用树皮、草、麻等材料编成草鞋来穿,样式简单,是用绳子将鞋底穿起来系在脚面上。
54.24古代男皮靴
54.25古代草鞋
商朝时已有袜子(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当时的袜子是用熟皮和布帛做的,富贵人家可穿丝质的袜子。袜高一般一尺余,上端有带,穿时用带束紧上口。其色多白,但祭祀时所著袜,则用红色。袜最精者用绢纱,并绣有花纹。
54.26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女袜(又称:足服)
7、帽子
除了衣服和鞋子,商人服饰中也出现了帽子,不过当时的帽子样式很单调,带的人也不多,他们更注重发型和首饰方面的装饰,当时的人喜欢使用玉质或骨质的簪子来别住头发,已经能做出很多种别致的发型。
54.27妇好墓出土跪坐玉人男,可见帽子样式
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殷商时期的服饰确实样式繁多、美轮美奂,说明当时的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才有可能为社会提供众多的服饰,但受商朝社会的政治形态影响,商服无所不用其极地表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
54.28标准汉服,现在多见为改良汉服
正是这种等级差异和历法制度相结合,奠定了后世的章服制度,也为未来汉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可称得上是"汉服"的前世。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没有商人对美丽服饰的追求,就不会有后来的"大美汉服",汉服的审美标准数千年来影响着中国周边的大部分国家,我们可以轻易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传统服饰中找到中国服饰的元素。
54.29奥黛是越南传统服饰,类似中国的旗袍
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富强,国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近年来的汉服热早已取代了国外时装周、时装发布会的热度,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化魅力,让中华文明之光普照万世九州。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如果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