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上说:“言必行,行必果”。
陶行知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说话如水,滴水穿石,柔中带刚,要绵要柔;做事如山,要硬要稳,巍峨不动,雄伟有力。
说话,像春雨润物无声,像清风化解矛盾增进情感;做事是人的能力水平,做事沉稳有力,不骄不躁,坚定能够事半功倍。【微信公号:老子微言V】
1:
说话之道
有的人,天生就会说话,有的人则天生不会说话。生活中,往往是能说会道的人更受人们喜爱。
俗语说:“话不投机半句多”。生活中很多的人,心肠是好的,话也是好话,但是却输在了表达上,以致常常得罪人,这就是说话的方式方法上有毛病了。
《论语》上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意思是说,有些话需要跟人家说,却不跟人家说,就会失掉朋友;有些话不能跟人家说,却跟人家说,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鬼谷子也曾说:“口者,心之门户”。从一个人的说话,可以窥到他整个人的精神面貌。
所以,说话不可过于自大,不可洋洋得意,无论是以命令的方式说话,还是以低声下气的样子说话,都会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让人避而远之。
曾国藩早年劣迹斑斑,在京师做官的时候,口无遮拦,句句带刺,得罪了朝中的权贵,见到他就远远的就躲开了。
有一次,曾国藩的父亲过生日,同乡郑小珊前来祝贺,因为关系亲密,郑小珊在曾国藩面前说话比较随便。
因为双方言语不和,曾国藩大骂郑小珊。郑小珊受辱当即拂袖而去。后来,曾国藩经过反省,觉得自己犯了大错误,后悔万分,于是主动到郑小珊家里道歉。
我们在平时为人处世时,说话切不可图一时爽快,要在内心盘问一下,站在对方角度思考,揣摩听话者的心理感受。
自己说出口的话会不会伤人?自己说这话有没有必要?这话该怎么说更容易让人接受?
为了增进感情,说话要用聪明劲,有些话要绕着圈子说,直接说就伤感情了。
说话就像是绣花,好不好看,全在功夫上,话说好了锦上添花,说的不好则雪上加霜。
好好说话,态度真诚一点,语气绵柔一点,让自己说出口的话更有质量一点。
感情是需要维护需要经营的,再好的朋友也要注意说话上的分寸。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很多的灾祸都是从说话不检点引发的。
曾国藩做人讲究“君子之道”,即“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曾国藩吃了不少说话方面的亏,每次吃亏,曾国藩都会面壁思过,开始反思自己的过错,后来他就慢慢地养成了说话过脑、做事体贴他人的好习惯。
说话不可恣意妄为、全凭性情,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微信公号:老子微言V】
2:
做事之道
俗语说:“行的正,坐得端,此乃大丈夫。”
要想有端正大方的品性,那就应该先把自己稳定下来。就如同涓涓细流,不能称之为大海,所谓的大海,一定是博大宽广的,因为它能聚得住。
现在很多人工作,不求长期稳定,总是跳来跳去,到头来哪家公司也待不长,对自己也造成了学艺不精的现象。
这种人,心比天高,往往欠缺培养能力的耐心。只有能力稳定,有了能力才能有长远的未来。
一个人没有能力,就是如同一只纸糊的灯笼,腹内空空,没有结实的内在。光凭好架子,再怎么漂亮也干不成大事。
做人要有真才实学,当机会来临时,你就能抓住,别人也会信任你。
曾国藩从一开始,就稳定自己的方向,他立志考取功名,但是连考七次,都没考上秀才,他把屡试不第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够。
此后,曾国藩更加发奋读书,虚心向他人请教学问,不断积累自己的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因为自身本领过硬,才能建立起湘军,才能成为清末四大名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一旦放弃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永远不能让机会看到你。
做事要有底线,要有原则,不要在两头都做好人。
古人最看不起的就是左右逢迎的人,这种人平时看似人缘不错,但在关键环节大家都不听从他的建议。
做事要守住底线,有底线的人,不会胡来,能够让人敢靠近你。做人一旦没有的底线,就会成为地痞无赖,就容易走向歧路。
冯骥才说:“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老话也说“一步错,步步错”,人一旦失去了原则,再想找回就难了。
曾国藩在京城官做的风生水起,就得益于他做事讲原则,他始终秉持做人的底线。
在生活中,我们做事要有能力,有原则,有底线。
俗话说得好:“说话如水,做事如山”。
说话要软要柔,措辞要恰当,语气要真诚;做事如山,要硬要稳,能力要提升,原则要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