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酒桌上,总会有人站起来举杯,说:“我不能喝酒,让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这句“以茶代酒”看似平常,其实是一句成语,即不想喝酒而又盛情难却,就用喝茶来代替喝酒,这是不胜酒力之人的一种礼节表示。
那么,这句“以茶代酒”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此语出自《三国志》,而且有一段命运悲惨的故事。
公元252年,吴主孙权病逝,将皇位传于年仅10岁的第七个儿子孙亮,即吴废帝。孙亮15岁亲政后,仅过了一年,权臣孙綝(chen)就发动宫廷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即吴景帝。可孙休命不长,临终时遗诏:儿子做接班人,让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当“顾命大臣”,以辅佐幼主。可两位“顾命大臣”及朝中其他大臣都感到孙休的儿子(不到10岁)太小,于是改立23岁的“长君”乌程侯孙皓为帝。公元264年,孙皓登基。登基之初,他还能抚恤百姓、开仓赈贫。可时间不长,他就变得专横残暴,终日沉浸于酒色,致使民心丧尽。
孙皓有个嗜好,就是好喝酒。他经常摆酒设宴,而且群臣必须作陪。他的酒宴,还定了个规矩:每人以7升为限,不管会不会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须见底。如果换算成现在的量,这酒起码得3斤多(按:三国时期酒的度数没有现在的高)。哪个大臣喝不掉,就硬灌进去。如此“规矩”,大臣们都崩溃了。每到参加宴会,大臣们都如同上刑场。
群臣中,有个叫韦曜(公元204年―273年)的大臣只有二升的酒量。韦曜原来是孙皓的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也就是"太傅"。他博学多才、为人正直,颇得景帝孙休的赏识。可宠臣张布忌惮他,总是搬弄是非,说他的坏话。为了顾忌张布的面子,孙休就没有重用韦曜。等到孙皓登基后,韦曜一路升迁,封为高陵亭侯,任中书仆射(中书令的主要属官),而且正在奉命撰写孙和传,孙皓还指望着他在文中美言自己几句,不想为难他。当然,孙皓也不想看他一个人喝不下酒,而扫了大家的兴。于是,孙皓命人偷偷地换上茶。让他“以茶代酒”,不至于因喝不下酒而难堪。
没想到韦曜是个耿直磊落之人,对这个嗜酒如命、贪图享受、平庸糊涂之主,越来越看不惯,对孙皓的所谓“照顾”根本不领情。不仅如此,韦曜还时常批评孙皓,说他在酒席上总是“令侍臣嘲谑公卿,以为笑乐”。而孙皓不仅听不进韦曜的劝阻,反而于公元273年把他投入大狱,不久杀了他。
多行不义必自毙。仅仅过了7年,公元280年,吴国就被西晋所灭,孙皓也做了俘虏,四年后病死,时年42岁。
史学家评论说,孙皓是以酒误国的典型。他没做过什么好事,只是留下了个“以茶代酒”的典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