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千禧之年,仿佛就在昨日。
那一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才 1600 多万辆。而转眼间,汽车已飞入万千寻常百姓家,成为这个时代最常见,也最靓丽的科技风景线。
20 年时间,中国汽车行业扶摇直上,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外资品牌到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虽然较晚,但市场活跃、参与感强。时代变迁,行业变化日新月异:汽车消费主体由企事业单位转变为私人;国有汽车企业完成体制转型与变革;造车新势力不断崛起…
整个发展势头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之后,开始式微。增长放缓、增速乏力,现实的残酷,终于在 2018 年得到爆发。那一年,中国车市在保持了连续 28 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出现首次下滑。直至今日,中国汽车行业依然在“停摆、复苏、爬坡”中缓慢前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 2 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0. 3 万辆和145. 5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7.1%和41.9%。专家预测, 2021 年,中国车市持平或微增长,增速难达3%。
很明显,中国汽车行业已经从增量市场进入到存量市场阶段。
如果说增长变缓是近些年来才有的“时代病”,那么社会化资源集中度低则是中国汽车行业自孩童开始就有的通病。比如在制造环节,中国光是整车生产厂家就达 70 多家,而美国除了后起之秀的特斯拉,只有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 3 家。
市场增长乏力、资源相对分散,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必将加速行业洗牌的速度。事实证明,过去五年内,很多中国汽车企业因为缺乏竞争力,不得不走上了“关门大吉”的道路。
流通环节困难重重, 20 年的行业积累又使得中国汽车保有量居高不下,整个环境的变化给了汽车后市场得以爆发的土壤。据统计,中国仅是汽配经销商,就已达 50 万家左右,下游服务商更是有 100 万家之多,由于进入门槛低,各类玩家还在不断涌入。
对比汽车保有量与中国相对接近的美国,他们的从业人员明显更少,但行业优质资源相对集中,产品与服务能够做到工匠化、精细化。而中国汽车后市场,由于玩家良莠不齐,乱象严重,不诚信经营现象蔚然成风。
从消费端出发,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与“一次性买卖”的快消品不同。客户购买汽车之后,需要商家持续不断的后续服务,比如维修、保养等。所以,客户除了注重汽车本身的品牌与品质之外,也非常关注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十年的长尾服务。如果经销商与汽修商长尾服务做的够好,客户就会继续复购与口碑推荐。
那么,如何才能提供客户理想型的长尾服务呢?很简单,看他们关注什么。很明显,客户最关注的是价格和保障。也就是说,你的价格低、服务有保障,你就是客户理想型的。反观当下的4S店,虽然服务有保障、可信任度强,但是由于需要分担整体运营成本,定价远高于客户的心理预期;而独立的汽修店虽然价格低,能够满足客户价格心理预期,但是因为缺乏合规的技术标准体系、原厂配件等必要的资源,服务不能保障。总之,现状就是:客户无论是去4S店,还是独立的汽修店,都找不到他们理想的消费场景。
客户期待性高,玩家却又鱼龙混杂,中国汽车服务市场处于一个“服务严重跟不上需求”的不健康状态。
在意识到行业的问题后,很多“专业人士”开始试图改变当下的现状。如雨后春笋般,各类创新平台层出不穷,行业外入局者,如“猫、“狗”、“虎”等;行业内的玩家,比如博世、华胜、快准等,遍地开花、屡见不鲜。但就目前来看,这些创新平台都面临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他们都没有真正掌握行业的核心资源和价值,所有核心经营都停留在汽车品牌配件的供应与流通上面。
依托于优质资源的整合能力,以“汽车优质产业资源社会化”为出发点,弘巽科技致力于通过构建一个诚信的经营生态圈,对汽车产业链价值进行重塑,最终使C端客户享受到买得起、有保障的产品。
当下,汽车服务市场正不断迎来利好政策与发现机遇,这对于刚刚进入这个赛道的弘巽科技来说,无疑是一次起飞的风口。
2021 年的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业绩复苏的双重压力。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客户的自主选择权充分回归。因此,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技术驱动,还要洞察客户变化,尊重客户参与感,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这点上,弘巽科技虽然是服务于B端企业,但是最终受益者却是广大汽车消费者,“重塑行业价值链,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弘巽科技能否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汽车产业带来足够的创新和变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