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点,在上海做建筑设计师的江铭刚下班到家。
在简单洗漱后,她坐到了书桌前,撕开刚刚快递员放在门口的包裹——那是她在拼多多的“多多读书月”上买的6本书。她取出其中的一本,撕掉塑封,打开台灯,在暖黄色的灯光下读了起来。
那是一本《我弥留之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的长篇意识流小说。
“现实中让你感受最为深刻的阅读场景”,这个话题在豆瓣上火了起来。女孩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读书,保安在图书馆认真做笔记,男孩在湖边长椅上阅读,奶奶在高铁上戴着老花镜读书……
在这个疯狂进化的时代,人们拼尽全力低头赶路,阅读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代奇观”。
那么,到底都是谁在埋头读书?为什么他们还要阅读?
“阅读是我对抗平庸生活的利器”
刘梦达是一名大三学生,就读于南京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的是财会专业。除开课业和休息,小说阅读占据了刘梦达大部分的时间。
《飘》《杀死一只知更鸟》《马可瓦尔多》《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刘梦达捧着这些书度过了一段段睡前时光。
“我觉得我的生活非常单调,阅读是我对抗平庸生活的利器。文字的魅力是很独特的,在读这些小说的时候,我的体验感是非常强的,它们会带给你很多震撼,你好像在这个故事里又活了一次。”
尽管阅读了大量的虚构小说,但是刘梦达最爱的作家却是一位纪实旅行作家——刘子超。
那是一个在图书馆准备期末考试的下午,复习累了的刘梦达在书架间一排排浏览,一本《沿着季风的方向》吸引了她的注意。这是刘子超出版的第二部旅行文学作品,讲述了作者从印度到东南亚的旅程。
被地雷包围的古寺、雨林深处的火山、古老的运米船、成群的鲸鲨……这一切都太让刘梦达着迷了。读完这一本后,她在图书馆找来刘子超的第一部作品《午夜降临前抵达》。
刘梦达的目光随着刘子超的旅途从亚洲转向欧洲。布拉格午夜的小酒馆、布达佩斯的旧书店、苏台德的森林、的里雅斯特的港口……这一幕幕奇幻场景在刘梦达的眼前徐徐展开。
从北回归线到靠近北极圈,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到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位青年作家的描述带着刘梦达穿越大洋、直抵腹地,用被印度洋和地中海的氤氲水汽浸润过的目光凝视世界。
“在我自己的生活里,我无法获得刘子超的那种真实体验。我当然喜欢旅行,但是我没有那么多资金。读书是我为数不多消费得起的爱好,通过阅读刘子超的书,我努力去想象他在当地的感受,就好像我也在做这件事一样。”
听了朋友的介绍,刘梦达知道拼多多正在搞购书补贴活动。她打开拼多多,在“多多读书月”活动首页的“超级补贴区”,刘梦达第一眼就看到那本深蓝色封皮的新版《午夜降临前抵达》,在“多多读书月”补贴后只需要13.7元,接近两折的价格让她毫不犹豫地组团拼单。
“我想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午夜降临前抵达》,这是一本我会读很多遍的书。”
2021年4月,拼多多推出了第一季“多多读书月”,投入了5000万元读书基金进行百亿补贴。
2021年8月,第二季“多多读书月”启动,拼多多再次投入5000万元读书基金。这一季,合作的出版商数量从10余家增加到60余家,官方补贴的书目从100万册跃升到200万册,进一步推动“平价好书、全民悦读”的理念。
经济的有限是否必然带来生活的贫瘠?阅读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我的阅读史就是一部个人史”
每天至少阅读1个小时,这个习惯王恒熠坚持了10年,陪伴他经历了三份职业旅途。
2011年硕士毕业后,学公共管理的王恒熠去了一家研究所从事国际关系的研究工作。在这份工作中,领导和王恒熠讲的一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人和人的差距基本上都是从晚上8点之后形成的。晚上8点后做什么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深以为然,觉得就算工作了我也要每天拿出时间来看书,拓宽自己的眼界。”
在第一份工作中,王恒熠主要阅读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国际政治类书籍。在工作两年后,王恒熠开始对这些纯粹理论性的探讨感到疲惫。带着对真实政治环境的强烈好奇,王恒熠毅然转行,进入了公务员系统。
在进入公务员系统后,王恒熠的阅读兴趣从国际关系转向国际历史。“那个时候我特别喜欢读中国和国外的同期历史比较,比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是什么样,而国外是什么样。”王恒熠想回归到历史中去寻找未来世界发展的秘密。
但是,在做公务员的三年时间里,王恒熠愈发意识到政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经验指导的,系统性和机制性较为欠缺。
与之不同的是,在他看来,工商管理学科在科学化和技术化上都要更为成熟。因此,他开始阅读经济管理类的书籍,比如创新理论大师克雷顿·克里斯汀生的《创新者的两难》、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
这些书不断强化他对于工商管理的兴趣。2016年,王恒熠辞去了公务员工作前往英国攻读工商管理硕士。2017年,王恒熠回国在某大型国企从事财务工作。
现在,王恒熠最感兴趣的图书类别是人物传记。
“这些人物在传记里非常坦白地自我剖析,我可以看到他们在自己左右为难的时候都做了什么抉择,在他做决策的时候到底会有什么考量,这会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有一些传记早些年看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比如《乔布斯传》,第一次看只觉得要活出自己人生的色彩,但是现在再看,能明白他的一些精细的‘算计’,以及这样的‘算计’是怎样影响他的人生的。”
在这次“多多读书月”,王恒熠买了一本《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情》,还买了一本人物传记《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
王恒熠的拼多多订单
与王恒熠类似的,阅读同样陪伴着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孟度过了十多年的职业生涯。
在职业初期,李孟主要阅读财会方面的专业书籍,主要是为了提升工作能力和考取资格证书。随着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李孟的阅读领域逐渐转向文学、历史、社会相关的书籍。
《自私的基因》《枪炮、病菌与钢铁》《尘埃落定》《昨日的世界》,这些书都在李孟“多多读书月”的购书清单中。
有一本书在这些人文类书籍中显得格格不入,那就是《Python编程从入门到精通》。
“整个商业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你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去适应它。比如现在的工作中越来越强调数字化,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将这些技术与传统的工作结合起来,同时这里可能会存在全新的项目方向。”李孟解释道。
究竟什么样的书能陪伴我们度过漫长岁月、经历人生成长?究竟什么样的书能够历久弥新、不断启发灵感?究竟什么样的书才能够成为指引未来的明灯、影响我们前进的航向?
在“多多读书月”活动中,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补贴“好书”,拼多多成立了由十余位资深编辑组建的图书挑选组。图书的挑选范围既有国内外权威奖项,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雨果奖,也有各类畅销书榜单。再结合出版社的推荐,图书挑选组在第二季“多多读书月”中,最终从数万册书目中遴选出1000多个SKU。
经典、正版、平价、普惠,是“多多读书月”在遴选书目时的四大标准。进入读书月补贴的书目,需要至少达到三条要求:来自国内外权威奖项及优质榜单、来自权威出版社或图书出版公司在拼多多的官旗、作者为国内外优质创作者。
在“多多读书月”期间,刘梦达还买了历史学家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和历史学者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我看的虚构类书籍比较多,就有意识地读一些历史类的书籍,想把缺失的部分补回来。我现在还不够了解这个领域,但说不定我了解之后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兴趣。”
无限的可能性藏在了字里行间。在这座由人类文明建造起来的花园中,读者们自在探索,在分叉路口大胆选择,用书标注自己的成长轨迹。
“这岛上众声喧哗”
李苓是成都的一名文案策划,阅读的书籍大部分都是推理小说。李苓有三个书友,一位是同样做文案策划的闺蜜,一位是做程序员的好友,一位是做律师的发小。
这三位书友有截然不同的阅读口味:闺蜜喜欢外国文学,程序员好友喜欢中国近现代史,发小喜欢言情小说。
“我们四个彼此之间都是好朋友,我们经常在聚会的时候分享一下最近看的书。我会和他们介绍推理小说的各个流派,比如本格和变格。有一段时间,那个程序员朋友特别喜欢读毛邓选集,他就和我们讲毛主席的一些思想。我自己不会主动去看,但是他和我讲了后,我就能多了解一些。”
在“多多读书月”期间,李苓给程序员朋友买了一本《苦难辉煌》,这是由曾任国防大学教授的金一南所作的纪实文学,讲述了1917到1936年间的中国革命史。
李苓的拼多多订单
书本在流转,知识在传递,故事在延续——“传播”和“分享”是内嵌在阅读里的文化。
在“多多读书月”期间,拼多多发起了“众声创作者计划”。这一计划的初衷是做成一个公益项目,倾斜平台流量,建立专业运营小组,为作家们直连读者提供一个公益平台,让更多的创作者被读者看见。
具体来说,拼多多为加入该计划的作家免费开通专属品牌页,读者可以通过搜索作家关键词直连该页面。目前,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青年作家刘子超等近30名知名作家已经入驻“众声创作者计划”。
这一计划的确也让更多优秀作家的作品让更多读者看到了:刘子超代表作《失落的卫星》在“多多读书月”的第一季中达成5个小时售出1000册的成绩,在第二季“多多读书月”里,他的新书《午夜降临前抵达》迄今已售出了4500余册,登顶相关畅销书类目的榜首。另一位“众声创作者计划”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人生海海》则在读书月落地页售出了上万册。
值得一提的是,在入驻作家的专属主页上,作家可以推介其他直连读者的优质作品,让这一页面成为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拼多多会客厅”,例如刘子超就推荐了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和许知远的《青年变革者》。
和这些作家一样,李苓也有一个专属自己的“主页”,只不过这个主页不在拼多多,而在小红书。在小红书上,李苓以“星序Irene"为网名和网友们推荐自己喜欢的书、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如今,这个账号已经收获了将近400位粉丝和1.2万的获赞与收藏。
李苓的小红书主页
“我喜欢的书能够被更多人知道,这件事本身就很让人开心了。有的时候还能在评论区和读者互动,交换阅读感受,我非常珍惜和享受这个过程。”李苓讲道。
尾声:月亮还是六便士?
尽管刘梦达学的是财会,但是她根本不喜欢这个专业,这一专业选择是当初在填报志愿时父母要求的。热爱文学的她真正想做的是一名语文老师。
“我觉得能将兴趣和职业结合起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刘梦达说。
在“多多读书月”,刘梦达一共买了4本书。除了《午夜降临前抵达》《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和《万历十五年》之外,还有一本是《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我之前在图书馆看过,但是第一次看的时候带了很强的情绪。我就想,为什么主人公一定要抛家弃子去实现梦想呢?为什么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呢?这一次,我想摆脱这种气愤的情绪,站在文学和艺术的角度再去读,看有没有新的阅读体验。”
“目前我的生活状态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平衡点——专业课该学的我还是得学,但是有时间的话,我要多看一些书。”刘梦达说。
用“六便士”换得的书映照着心底的“月亮”。
除了《我弥留之际》,做建筑设计的江铭在“多多读书月”还买了5本书,分别是《山旅书札》《看不见的森林》《前往阿姆河之乡》《我的探险生涯2》和《发现之旅:历史上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
江铭的拼多多订单
“如果我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的话,我可能就不会喜欢看这些书了。我很清楚,如果要过上我理想的生活,我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江铭说。
“在我的理想生活中,我可以住在一个更加靠近大自然的地方,周边有河有花,我每天会花一上午的时间打理我的花园,和狗玩一玩,下午的时候再去处理一下自己的工作。”
“我现在还没有勇气去过这样的生活。但是我想,如果这辈子能有十年是这样生活的,我就非常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