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裁员风波四起,一年一度的“行业寒冬”又来了?

年底了,真的有必要那么焦虑吗?

每到年底,都会有许多互联网从业者惴惴不安。仿佛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新年欲扬先抑似的,你总能在网上看到一些焦虑发言。比如“行业寒冬是不是又来了?”“现在跑来得及吗?/现在加入是不是掉坑里了?”抑或是简单明了的一个字——“润!”(也就是run)

在今年,游戏圈的这种气氛似乎也被渲染得更加浓厚:从下半年开始,政策收紧、版号停发,再到随后接连而至的大厂裁员消息,都让不少人绷紧了神经。

在10月份,先是字节跳动旗下游戏平台Ohayoo在知乎上被曝出裁员消息。官方此后回应道:裁员的79名员工中包括30名校招生,在校招生中,“23名同学已内部转岗,3名同学在内部协调中,另4名同学未转岗选择离职,我们提供了离职补偿。”

其后在12月初,脉脉上又有多名员工传出了爱奇艺比例高达20%-40%,可能是史上规模最大一次裁员的消息,其中也涉及到游戏部门。

其他大厂方面,尽管还未经过查证,但脉脉上已经有人曝光:快手、百度的游戏部门,同样有精简人员、缩减开支的迹象;与此同时,被停掉的项目也不少,比如网易仅上线一年多,便发布停运公告的《幻书启世录》。

大厂如此,中小厂商更不好过。比如贪玩游戏就在9月之后,在脉脉上传出了在两月内陆续大规模裁员的消息;点触科技官方也明确表示,他们在下半年实行了“快速瘦身”战略。而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2月2日,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的游戏公司有7000家吊销、超2万家注销。

在脉脉上,你甚至能看到有人在帖子中贴出在线表格链接,试图收集游戏公司年底裁员的信息。不过这一表格的信息尚未证实,目前也并未传播开来。不过到这一阵为止,恐怕你或多或少地,都从各种信息中感受过一些焦虑。

年底了,真的有必要那么焦虑吗?

从整体来看,小团队或许是最为难捱的群体,尤其是小游戏团队——在新规上线后,所有小游戏都必须经过实名认证才能游玩,这让许多产品的用户大幅度缩水,也导致了许多团队的裁员、搬迁,甚至注销。另外,研发能力弱、相对依赖买量的手游团队,也不得不面临流水下跌的处境。

中小团队的另一个难题,则是年底跳槽问题。一位在11月底从小团队跳槽的从业者告诉葡萄君,年底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求,甚至比平时更顺利——由于年终奖留不住人、项目自身情况等原因,中小团队往往会有许多空缺的坑位亟待填补。

在这种时候,花钱挂出岗位信息的大部分都是急招。对于中小团队的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竞争者少、高风险高回报的时机;而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身处大厂或好项目的从业者,一般都会选择在拿到年终奖之后再考虑跳槽,简单来说就是“不差这两个月”。

网传的大厂年终奖信息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大厂能在年底“减脂增肌”的底气之一。与此同时,不少大厂还会通过发放签约奖金、股票、期权等奖励,招收在年底跳槽的人才,补偿他们错过年终奖的损失。

不过即便如此,大厂也并非能为所欲为。一家游戏行业猎头公司的负责人豆丁告诉我,他在今年明显感觉到,在招聘需求变化不大的同时,许多客户的投融资一类动作,都没有上半年那么激进了;另一位研发朋友则告诉我,有大厂停掉了“赚快钱”的IP手游项目,让项目组转而研发元宇宙项目——原因是元宇宙项目“赚得更快”。

而对于从业者来说,无论是裁员还是跳槽,硬实力仍然是减少焦虑的最大因素。像是一位专攻技术、美术赛道的游戏猎头就告诉我,他接触的候选人,几乎不存在被“干掉”的情况。在将来,游戏行业的精细化分工和工业化流程都会越来越卷,人才也是绝对的刚需。

正因如此,单纯由于年底的裁员、跳槽风波,就将互联网行业的“寒冬”用在游戏行业身上,似乎并不完全合适——一方面,游戏行业的人才缺口一直都相当大,人才流动是难以避免的情况;另一方面,一位技术向的策划告诉葡萄君,许多新兴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复合型人才、T型人才的重要性,从业者专业深度、广度门槛的逐渐拔高,同样是大势所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四起  四起词条  裁员  裁员词条  一年一度  一年一度词条  寒冬  寒冬词条  风波  风波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