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有一些媒体在讨论,互联网广告开始“疲软”,收入放缓。
根据《 2021 中国互联网数据报告》显示,2021 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总体收入仍在提升,同比增长 9.32%,但增幅较上年减缓了 4.53%。
数据来源:《 2021 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
这些信号和数据表明,互联网广告行业已经不再“肆意生长”,而是进入了“成熟期”,总体大环境日趋稳定。
今天运营社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01:
互联网应用广告“冰火”两重天
如今的互联网广告应用大环境,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那就是“冰火”两重天。
在互联网广告行业中,主要有两个角色 —— 广告主和流量平台。这两个角色互相组成了一个供需关系:
移动互联网广告“降温”、出现“冰冷”的原因,和供需关系改变有关。
首先,从供应端来看,近年来受到疫情和行业相关政策影响,广告主数量变少。广告主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移动互联网 App 的收入增长放缓。
例如,2021 年“双减”政策的实施,在线教育企业受到巨大影响:K12 教育业务骤减、开始大量裁员。
再比如,伴随着疫情反复和“三道红线”的指标出现,加盟招商、房地产行业也发生剧烈动荡。
当这些企业自顾不暇时,需要将更多的预算重心放在核心业务上,在广告投放的预算上会减少。
从《 2021 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中可以印证上述企业在「广告投放」上的变化:
数据来源:AppGrowing
其次,从供应端来看,各家平台的用户流量价值有所降低。
根据@极光推送的报告,排名前 20 名的 App 用户流量价值中,有过半的「用户流量总价值」都在下降。
导致移动互联网 App 流量价值下降的原因,运营社认为主要在于 ——用户时长激烈竞争,流量价值下降。
根据 12 月 3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表的《 2021 年 1 - 11 月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显示,国内 App 应用数量达到 272w。
但人们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长并没有显著增长:三年仅增长 0.7 h,大量 App 在争夺有限的网民注意力。
数据来源:QuestMobile
外加“超级 App ”的虹吸现象,大多数网民会把时间放在头部 App 上,进一步压缩了大部分 App 的用户停留时长。
不过,运营社也注意到,互联网 App 广告不单纯有“冰冷”的一面,部分平台和 App 呈现出了增长态势,表现出“火热”。
一方面,需求端层面,尽管广告主预算总体有所降低,但在部分细分赛道投放增速快。另一方面,从供应端来看,细分赛道领域的平台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流量,帮助广告主找到目标人群。
拿字节举例,需求端层面,根据新榜发布的《 2021 年新媒体内容生态报告》,抖音商单年均涨幅 1.6 倍。
在「电商」这一细分赛道上,抖音在过去的 1 年也表现不俗。据中信证券传媒报道:
其次,供应端层面,在「直播电商」这一细分赛道中,抖音可以为广告主匹配更多的流量。
此外,运营社还发现一些用户规模较少的 App 的广告业务也呈现增长趋势。比如,一款时间管理的 App,月收入同比 2021 年 1 月增长 69.16%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再比如,“国民食谱”下厨房 App,月收入同比 2021 年 1 月增长 13.2%。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打开这些 App 会发现,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体验都比较“在线”,并且抓住了一波新的广告主需求:
鲨鱼记账(一款记账类移动App)的创始人@杨磊,就目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环境对运营研究社明确表示:“我们不焦虑。专心做好产品才是眼下重要的事。”
02:
在新的环境下,
App该如何做好商业化?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移动互联网 App 的广告,需要从本质出发,寻找新出路。
运营社观察到, 1 月 25 日穿山甲(巨量引擎旗下的全球开发者成长服务平台)平台负责人@赵祺发了一封春节家书《2022 年,我们如何突破》。
细读这封家书,运营社发现这里面提到了一个核心观点:开放更多以「广告资源,内容资源,技术资源」为核心的商业化资源,促进整个互联网广告的生态繁荣。
更具体来讲,App 开发者想要脱离「变现困境」,共有两种解法:在供给端,移动互联网应用要持续提升效率;同时,通过产品创新,抢广告主的预算“红利”。
1)精细化运营,提效率
移动互联网应用广告的商业模式,主要在买量和卖量之间赚价差 ,即 App 低成本增加用户体量(买量),再将较高的价格卖给广告主(卖量),从而获得利润。
App 想要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主要可以在“引流-留存-变现” 3 个环节提升效率。
①引流环节:用数据做渠道分层,买对量。
在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的年代,很多 App 为了实现大范围获客,采取了“广撒网”的投放策略,通过多家平台来获取流量。
然而,互联网现如今获客的成本开始逐步攀升,若 App 们依然采取「粗犷式」投放的老方法,显然性价比不高。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精细化的投放策略,让钱“烧”得更加有价值。
比如,企业可以对每个渠道数据进行监控,掌握获客成本和收益等数据,并计算各个渠道的 ROI,从而对投放渠道进行优化。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花同样的钱,买到真正有用的量。
②留存环节:用数据做需求分层,做留存。
想要提高留存率,可以从三步着手:
第一步,根据渠道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分清哪个渠道的用户价值度最高 —— 投放过后,对每个渠道的数据进行分析:
第二步,引流过来的用户匹配产品后,对用户的需求做分层,推送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
比如,从下厨房App 引流过来的用户,给其推送生活类内容;从 bilibili 引流的用户,给其推送二次元或者年轻化的内容。
第三步,针对留存用户做 A/B test,并不断迭代,不停做出精细化、高效化决策,进而提升用户留存。
③变现环节:用数据做消费分层,促营收。
在变现过程中,要对广告的内容和用户画像进行数据分析,将不同的广告分发给不同人群,实现“千人千面”。
此外,还可以预估用户付费能力,对用户进行消费分层,并针对不同类型用户采用不同营收方案,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
比如,针对付费意愿度高的用户,App 可以开发“内购”机制,引导用户在 App 里面消费;针对付费意愿度低的用户,可以在 App 里贴“广告”让用户观看,从而提高收入。
2)产品创新,匹配广告主需求
近几年,知乎、小红书、百度等大厂 App 都开始增加视频板块。
这背后的原因是,短视频内容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留存和活跃度,而且还能更好地匹配当下的广告主投放预算和需求。
运营社发现,在穿山甲的家书中,提到可以为开发者提供内容资源。
这意味着每一个想要通过内容和短视频留住用户,以及产生变现的互联网公司,都可以比较轻松地在自己的 App 里搭建一个“小抖音”。
比如,工具类软件里添加视频模块,成为“工具 + 短视频”型 App。
在产品创新层面,有不少互联网公司,针对细分人群的需求,搭建起了产品矩阵。比如,早在 2018 年,360 就建立起了丰富的 App 矩阵。
产品矩阵的好处不言而喻,矩阵内 App 之间可以进行互推,在无需额外花钱买流量的情况下,扩大自家产品的用户总数。
03:
结语
在运营社看来,现如今行业的“颓态”,只不过是互联网广告业务终于越过了「爆发增长期」,进入了真正开始比拼产品实力的「稳定期」。
一方面,用户永远有优质产品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广告主用投放实现获客和增长的需求永远不会消失。
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有效率意识的企业,不论在什么时代,都可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