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不是偶像是朋友,运动员在抖音秀出另一面

“我不是你们的偶像,我是你们的朋友。”在抖音开启赛后的第一场直播中,面对粉丝的热情表白,谷爱凌如此说道。

谷爱凌不经意的一句话,道出了当下运动员明星在公共话语中形象的转变。在大众媒体时代,运动员是遥不可及的偶像。站在运动场上、聚光灯下,运动明星身披光环,被粉丝所追捧、膜拜。看台与中心场地的区隔,将运动员和粉丝之间的距离拉开。

但随着社交媒体的渗透,尤其是短视频和直播的出现,消弭了运动偶像和粉丝之间的距离感。赛场不再是运动员展现自我唯一的场域,观众的焦点也从运动成绩本身,更多投射到个体运动员的生活状态中。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曾提出过“拟剧论”,认为人的社会交往如同角色扮演,“前台”表现用以示人,“后台”则是一个人隐匿起的深层行为习惯。在短视频的放大镜作用下,运动员将原本属于“后台”的私人生活、个体性格展露在了用户面前。

运动员的形象不单单只与赛场成绩挂钩,呈现出的样貌也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多元立体。刚刚结束的冰雪盛会上,这样的现象尤为明显。

B面冰雪冠军

谷爱凌在抖音的 45 个短视频,就像一幕幕故事的脚本,拼凑出了一个立体、完整的 00 后少女的日常。赛场上光彩夺目的冠军,在场下也有着属于“普通女孩”的另一面,任意挥洒着青春。

大跳台项目夺冠后,谷爱凌发布了一则视频。如大多数登上领奖台的运动员一样,咬奖牌的动作早已不鲜见,但紧接着,她拿起了一个包子咬下一口,满意地点点头后,流露出俏皮的笑容。视频配文“好吃!”,说的是包子,更是那枚珍贵的金牌。抖音用户也评论道,这则视频简直是“沉浸式凡尔赛”。

在关于谷爱凌的叙事中,这位 18 岁的女孩身上有着多重身份,她是世界冠军,是粉丝心中的宠儿,也是一位即将踏入高校的学生。在所有的身份中,无疑运动员是最夺目的一个。雪场上的点滴,也是谷爱凌抖音中最多的内容。

挑战了从未完成过的高难度动作后,谷爱凌跪在雪地喜极而泣;风雪交加的天气里独自训练打磨技术,在健身房中挥汗如雨提升身体素质,这是一个职业运动员的自我修养,谷爱凌为这项热爱的运动倾注了百分百的激情。

雪场之外,谷爱凌喜欢分享生活点滴、也会搞怪“凡尔赛”、不吝于和粉丝热情互动。卸下冠军光环,她也是一个 18 岁的普通女孩。

谷爱凌的生活瞬间

情人节当天,她会手捧玫瑰,让大家猜测她会如何过节,结果陪伴她的是一只可爱的冰墩墩;获得银牌当晚,她在房间里跳舞庆祝,“浮夸”的表情,打到房顶吊灯的尴尬瞬间,就像一个邻家女孩一般天真活泼;如同所有爱运动的年轻人,谷爱凌看到悬挂的标志物,也总会习惯性地跳起摸高。

更难能可贵的是,谷爱凌身上没有包袱,从不会顾及所谓“出糗”的瞬间,训练中险些滚下魔毯,狼狈中也不忘自嘲“幸亏我的滑雪技术比魔毯技术好”。

短视频里,谷爱凌被点滴日常拉回到“人间”,不论何时她都会以“爱凌”自称,接地气的样子就像每个人身边亲近的友人。就连用户都在评论区里带着看热闹的心态,开玩笑地说:“听说你长青春痘了,我们来看看。”

不同于大众媒体显微镜般的视角,在抖音里,谷爱凌自己书写着自己的剧本,亲和、有趣。短视频在此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渠道,让用户能以平视的视角,与谷爱凌的日常生活“对话”,得以让用户看到一个更加立体、丰满的谷爱凌。她的喜好、她的情绪,与普通人无异,更让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整个冰雪盛会期间,谷爱凌的抖音账号涨粉超过 1600 万。

今年的冰雪盛会,成就了不少少年天才,有 18 岁的谷爱凌,还比她小一岁的苏翊鸣。

巧合的是,谷爱凌与苏翊鸣早在年少时就有过同框出镜的经历,纪录片《少年志》的镜头中,两人一同训练,还互相交换过雪板。今年二人都获得了金牌,也难怪网友会感叹,两位天才又在顶峰相遇。

苏翊鸣同样也是一位抖音的“重度”用户。虽然他的主页基本都是滑雪相关的内容,但视频BGM显示出了这位刚满 18 岁男生不错的音乐品味。用户的一致认可,让“苏翊鸣抖音账号每首歌都好听”成为了抖音平台的热门话题。不少用户甚至专门到他的账号下听歌打卡——“让我来听听到底有多好听。”

苏翊鸣帅气的滑雪短视频,也引得了不少用户的跃跃欲试,“好向往这种运动”、“我的单板什么时候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偶像的示范激励作用正体现于此。

在赛场成绩之外,运动员的个人生活、喜好等因素开始为人所关注。

四届元老徐梦桃,即便在摘除掉70%的半月板后,依然在为金牌梦想而奋斗,关于她的励志故事早已广为流传。而在她的抖音主页中,我们还能观察到她在生活中的另一面。

“我的包上永远都有徽章”,运动场上她是坚毅的战士,在场外则有着极为少女心的一面。在视频中,徐梦桃展示着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各类徽章,当举起美国队员相送的Hello Kitty徽章时,嘴角不住地上扬。一个个徽章,徐梦桃如数家珍,视频最后还发起了互动,将自己珍藏的徽章送与抖音用户。

固然,运动员的生活相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加单一、辛苦,日复一日的训练比赛是永远的主旋律。但在业余时间,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小情小趣,也要过和普通人一样的简单生活,年轻的运动员们,也爱吃爱玩,爱笑爱闹。

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搞笑的东北人“人设”一早就深入人心。他会让队友拉着手推车载着自己去训练,还说这是自己的”半自动敞篷跑车”,也会和队友一起合拍搞怪扮鬼脸短视频。一张嘴,浓厚的东北口音更让他多了几分幽默感。

专业性的运动内容激发观众热情,这些生活化、个性化的内容也同样能使人共情。整个冰雪盛会期间,中国运动员的抖音总涨粉量突破了 4075 万,其中武大靖涨粉 362 万、苏翊鸣涨粉 253 万。活动相关视频总播放量更是高达 1645 亿,创造了 2257 个抖音热搜话题。

鲜活接地气的运动明星,不仅可以成为被人仰视的偶像,更能成为日常生活的陪伴者。运动员通过人格化的视频内容,塑造和传递了个人魅力的同时,也助推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始于日常、陷于才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到了冰雪运动的熏陶。

与冠军玩在一起

短视频呈现了运动员的人格化形象,而直播则是通过深度的互动,让运动员和用户、粉丝之间产生了真切、直接的关联。丰富的媒介形式组成的传播矩阵,给了用户更为多维度的冰雪体验。

“我的眼睛就是尺”,王濛一句石破天惊的呐喊,成了贯穿冰雪盛会的热点。王濛的抖音账号半个月的时间粉丝数量突破了 680 万,她一己之力制造了 60 余个热点话题。敏锐的抖音还上线了同款特效。

除了比赛解说,抖音直播成了王濛另一块高密度输出的平台。在直播栏目《濛主来了》中,作为曾经的短道速滑名将,王濛不仅带来了专业的分析视角,同时还发挥出了丝毫不逊于速滑实力的语言表达能力,“短道大魔王”变身“喜剧人”。

在《濛主来了》栏目中,除了有世界冠军、体育界人士,还有众多跨界艺人参与其中。在与篮球明星马布里、美食博主ABD的聊天中,面对两位外国友人,王濛还秀了一把东北味英语:“韭菜盒子英语怎么说?Nine Vegetable Box!”网友直呼王濛的英语太上头,此话题也登上了抖音热榜。

与女足球员唐佳丽的连线中,王濛激情解说女足比赛。从张口开始,她就站起身来手舞足蹈,说到一半,意犹未尽的王濛还要继续:“我觉得上劲了,赶紧给我放下一个球。”整个解说过程中,连线嘉宾笑声不断。

当然,作为专业的运动员,王濛在直播中少不了要带来专业的赛场分析,也给用户讲述了不少难忘的回忆。谈起中国冰雪项目的发展,王濛和当年的搭档周洋记忆如新。从 2002 年中国在冰雪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开始,几乎每届赛事,中国队都能在 2 月 16 日这一天有金牌入账,从时间、到项目再到夺冠的选手,王濛一一细数。

站在运动员的视角上,王濛也对这项职业有着更深刻的共情。短道速滑男子 5000 米接力赛中,孙龙失误摔出赛道。王濛作为前短道速滑教练,站在更理性的视角帮助观众分析失利原因,并呼吁观众更宽容地对待运动员的表现,为运动员减压。直播中,王濛也表达了希望短道速滑项目完美收官的祝愿。

另外,抖音还推出了一档名为《冠军驾到》的直播栏目。不仅冰雪项目,夏季项目的冠军也参与到连线中,彼此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

在乒乓球冠军许昕、射击冠军杨倩与武大靖的连线中,队友许宏志爆料武大靖的运动软肋是乒乓球。许昕和武大靖两位体育圈的搞笑担当梦幻联动,在直播间聊起了如何打乒乓球,武大靖开玩笑地表示自己再也不打乒乓球了。

众多不同代际的冠军运动员齐聚直播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最早在王濛直播过程中,武大靖来给前辈刷火箭,被王濛敦促休息,并被踢出了直播间,“武大靖被王濛踢出直播间”话题也登上了抖音热榜高位。当武大靖首播时,王濛还兑现了给武大靖刷火箭的承诺。

两代运动员的互动,为用户带来了欢乐。

众所周知,冰雪项目一直是东北人的天下,当几个自带幽默基因的东北人聚在一起,气氛想不活跃都难。武大靖等三名短道速滑队员与许昕、杨倩的连线中,就互相飙起了东北话。许昕、杨倩在遇到“扬了儿怔”、“提溜算卦”等表达时,完全摸不着头脑,而东北人陈德全和许宏志用东北话解释东北话的方式更令人“抓狂”——“艮就是不撒冷”“虎就是愣的喝的”。

两档栏目,高密度的内容输出,全方位地覆盖了比赛之外的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内容选择。直播这种强互动的内容形式,营造出了浓烈的冰雪氛围,赛事和泛娱乐内容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抢占用户心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冰雪文化。而在直播过程中,嘉宾、冠军造梗不断,热点不停,在赛场之外制造了更多新鲜有趣、贴近普通受众的话题。

整个冰雪盛会期间,抖音发起了一场以运动员资源为核心的差异化冰雪营销,在有限的操作空间里,深度挖掘现有的资源和自身的优势,打造了一个独树一帜的冰雪内容阵地。短视频+直播的多矩阵联动,呈现出了运动员丰富多彩的样貌,也给用户带来了多元的冰雪体验。

为期半个月的冰雪盛宴结束了,但赛场内外,可爱的运动员留下的点滴记忆依然会久久印在人们心中。体育的魅力不光体现在赛场之上,场外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更能为观众带来长久的激励作用。

媒介传播形态在变、运动员的形象变得丰满立体,观众与运动员之间的关联,也在发生着积极的转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运动员  运动员词条  一面  一面词条  像是  像是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朋友  朋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