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欢迎来到真实的公务员世界

宇宙的尽头真的是考公?

从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0日,我的工资总收入是43591 元,在北京上海,估计就是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而已。

这一届年轻人追求“上岸”人生,稳定压倒一切,考编、考公、考研,成为毕业后的主流选择。

官方数据显示,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逾200万人报名,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5万,国考平均竞争比为59:1。

今年各地的省考,行情一样火爆。年轻人站在岸边,焦急的等候上岸。已经顺利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人,也要面临新的问题。

稳定不只是金钱,还有背后的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人脉。那些顺利登岸的前辈,收获稳定,也被稳定“套住”,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01 老职员的韭菜

公务员系统工作,情商得高,要会处理人际关系。

有时候一个称呼,都得反复斟酌。像我,上班最初的尴尬,不知道应该称呼人事科的科长是姐,还是姨。

她年龄比我妈小两岁,儿子跟我同岁,还是高中校友。按辈分应该叫姨,但是单位不能有“姨”,同事都叫她姐。我也只能随大流,叫她“姐”。每次开口,都觉得别扭,觉得自己“装大人”,又不懂礼数。

有一次,跟我妈逛超市,看见了人事科长,我脱口而出叫“某姐”,那一刻,我感受到我妈直射到我脸上的,诧异的目光。

我在四线城市当公务员。小地方,就是熟人社会。

你能想象你的父亲和你的直属领导喝过酒吗?我有,这种经历非常社死。关键是这话还是领导说的,当时,旁边还有其他科室的同事。那一刻,我恨不得飞奔出屋子给我爸打电话,让他别管我的事儿。

小地方,有时候工作和私交分不清。像我领导,有时候喝多了,我得给他买护肝的保健饮品,还得开车送他回家。甚至,替他接过他孙子放学。

换来的,也不过是他在其他人面前说一句,“这小孩不错”。我都工作四年了,领导对我的认知还是小孩。

因为是“小孩”,很多时候,就得听话。我们隔壁科室有一位大姐(实际上是阿姨),她女儿开了一家针灸按摩馆。那时候我脸上长痘,她成天找我聊天,核心主题,就是让我去她女儿那里针灸。说的天花乱坠的,把她女儿夸的跟半仙一样。

我不愿意去,但是也扛不住她不间断的游说。最终,我花了1500元,办了卡,去针灸了几次。这还没完,后续她还推荐给我电疗,灌肠、颈椎按摩之类的,我就扛着,不接受也不拒绝,一直扛到她退休,我终于松了口气。

像我这样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就是其他老员工的“韭菜”,我们单位另外的大姐,找我做瑜伽,最终也是帮她亲戚推销卡。

这种事儿防不胜防,也防不住。我们才去几年,他们在单位都二三十年了,一口吐沫星子,也能淹死我,人言可畏。

为了和气,就得花钱。

02 清水衙门没存在感

我在文广体局当科员。其实,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没有出版、广播、体育产业。我们单位的一些执法职能,没什么施展空间。如果硬要说有,也就是一些打印复印店、网吧、游戏厅、KTV等等。单位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当地宣传。

简单说,我们单位是花预算比创造收入多的部门。就是执法,一年也就创造一、两百万的行政综合收入。受疫情影响,很多文娱场所的日子不好过,这笔收入更少了。

钱袋子决定话语权,我们给市财政创造的收入少,跟很多职能部门相比,我们单位也显得有一些边缘化。同样是公务员,在财政、税务工作和在文广体局工作,掌握的资源是不一样。

像我们单位的女生,一般都很好看,搞文娱的,形象底子在那里。但是在相亲市场,还是比不上税务、财政、公检法等部门有吸引力。

我们的职能也偏虚,主要是完成省级部门交代的事情,靠写汇报。省里发过来的文件,我们签收、归档、一部分需要回复,也就完了。没有预算,谈什么都是奢侈。

以我们科室为例,做宣传活动,先得想清楚,怎么搞到费用。也不能图省事,不做活动,不然,一年的工作汇报,没法写,对局里、对省里都不好交差,好像我们没干活。

所以,要创造性的有技巧的少花钱。实际工作中,创造性体现在寻找要钱的需求上,活动做起来像复刻似的,除了易拉宝上的年份和主题有变化,其他的地方没什么变化。

不像市政府,或者其他部门,有很多事情处理,经常加班,我同学在市政府秘书处工作,加班跟吃饭一样,每天必备,加班到后半夜也是有的,他们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同样是公务员,我的待遇,社会影响力,跟他没法比。参加同学聚会,能明显感觉到,围着他敬酒的人可太多了,我呢,就是一桌吃饭的。

公务员工作稳定,这种稳定,意味着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一成不变的。

我的办公室在楼的阴面,全天没有太阳。楼又老又旧,供暖系统一般,冬天需要穿羽绒服办公,脚底还得放一个小的暖风机。夏天冷,是那种阴冷,墙体带来的凉,而不是通风带来的凉爽。

都不用跟A级写字楼比较,就是我们市财政、税务、质检的办公楼。条件都比我们好。

清水衙门就是这样,给你什么用什么,好的东西,自然是轮不上的。

03 王炸组合也歇菜了

据说在深圳,家庭职业的王炸组合是“公务员+老师”,工作稳定,对于物质要求不高的家庭而言,收入水平应该也能过上岁月静好的日子。

2007年,老公研究生毕业,我本科毕业,我们来到深圳开始了打拼。

最初我是一名代课老师,老公在互联网公司上班,2012年我考入编制,因为身体各方面的原因,老公也离开了互联网行业,考进了公务员

2013年,因为有父母的首付的支持,我们顺利地结婚买房。房子虽然老旧,但在深圳能有自己的安稳的家,也很知足。

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后,虽然开支增大,但因为这几年每年有差不多10W的绩效,我俩人均到手能有30W左右。除去保险费用、双方父母的医疗赡养费、孩子的医疗教育费等固定开支,经济压力也还在可承受范围之类。

也开始考虑咬咬牙,给俩孩子准备相对好一点的初中学位,于是,再买一个小一点的学位房列上了日程。

然而,今年,一切都变了。

降薪成了主旋律,公务员和教师的绩效被直接砍掉,王炸组合的我们,家庭年收入至少少了近20W,还有各种不确定的小道消息在传着,到手的薪资可能还会再少,最后到手可能只有15W。

年收入15W应该不如月嫂的收入吧?同事们都相互调侃着,养育过孩子的我们或许可以去兼职做份月嫂的工作来补贴家用。

我不敢想象,在深圳,如果家庭年收入30W,供房,养两个孩子,养四个老人的生活……

收入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却在不断增加,老公无止境地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

失去经济带来的安全感,我和老公开始计算着怎么减少开支,比如两个孩子的教育培训费,比如要不要断交保险费……

因为人近四十,离开体制内,已经完全没有了勇气,而且目前外面的行情也不好,好几个朋友在大公司也遭遇裁员减薪,我们好像能做的就是接受现状。

有时我俩也会自我安慰,我们幸好来得早,买房早,还算好的。也幸好我们还买不起第二套房,要不然一定会断供,压力会无敌大。而且看到我周边很多年轻的同事,这两年刚买房的,房贷每月得还至少2万块,这一降薪,工资都不够还房贷,已经有人扛不住压力,在考虑卖掉深圳的房子,回老家找份工作了。

大概从去年开始吧,我听说很多地方的公务员都开始降薪。高中同学在老家省会城市当公务员,年收入30万左右,去年直接对半砍,工作量一点都没减少,收入却降到了15万。他妻子在省直机关,收入参照全省公务员平均线,一年也就10万出头。

他们本来计划生三胎,去年降薪之后就放弃了。不足30万的家庭年收入,在省会城市养两个孩子还行,再多也就费劲了。更重要的是,在短期内也看不到收入提升的希望。我们上次聊的时候,最后就变成了互相安慰:

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吧。

04 一家三口,两地生活

我在农垦系统当公务员,薪资打包,一年7万。在黑龙江,这个工资算挺不错的。而且,日常生活几乎可以做到不用花钱。

我们系统下面有九三集团、北大荒集团,完达山乳业,米面油奶肉等等产品,都不花钱,按月、按季度都分。我跟我老公都是农垦系统,单位分的东西,一家三口都吃不完。

从福利待遇方面说,我们还算不错。我的一些同学,在市直系统当公务员,待遇跟我们比就差一些。

东北,很多地方依靠其他省份的转移支付。政府挺穷的,我某位同学说,他们区的区长,最重要的工作是借钱发工资。

我们日子过的没这么紧,农垦系统企业多,还算宽裕。

但是农垦系统的工作单位都比较偏远,基本上在县里,还是离市区较远的县。我跟我老公,2016年在市区买的婚房,通常周末回去住。家到单位,通勤距离110公里,平时我们住单位居多。

大人好说,折腾一些无所谓。孩子上学比较麻烦。我女儿,今年上小学,只能在市里的学校念书,我们系统的学校教学质量不行。这就导致,我跟他爸没法儿接送她上下学,孩子都交给父母管。两家老人年纪大,都很辛苦。

前两年,我跟老公商量,要不要其中一个人,借调到市里工作。但一直没有好机会。或者说有好机会,也轮不到我们。

我也考虑过,要不要选调,考到市里的单位工作。考虑到收入上的差距也一直没实行。在黑龙江,农垦是很好的系统,薪资福利比省直的都高。人往高处走,我也不能往低的系统调啊。

目前,我们一家三口,过着“双城”生活。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能够凑在一起。

05 2年没有买过新衣服

我在一座18线小县城的事业单位工作,是退伍转业安置的。刚去上班时,我们全家都特别高兴。在县城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最体面的工作,收入稳定,有地位,认识人多,也好办事。

但上班之后才发现,事业单位跟公务员终究是不一样。最简单的,公务员有晋升空间,而事业单位真的就是一眼望到头,从进门到退休,一辈子就交代在这里了。

上班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穷。

因为副业没搞起来。进入体制才知道,靠死工资是没有出路的,我的同事,以及那些在体制内的朋友,或多或少都会搞一些副业。家底厚的,会承包工程,开汽车经销店,搞加油站。差点意思的,也会参股搞饭馆、烟酒店。

因为我爸是搞建筑生意的,我在5年前也子承父业,跟着干些工程。其实我爸一直反对我干这个,累,回款慢,赚的都是糟心的钱,不像体制内稳定。但体制内要想爬上去,就要搞关系,我不想搞关系,就只能另外想办法挣钱。

结果,5年前承包搞完的工程,拖到今年还没结款。对方是政府部门,我也没法使劲催。

当年做工程的几十万成本,我是从银行贷出来的,每月利息就要5000多。而我的工资呢,每月到手也就3000-3200左右。没辙,只能到处东拼西凑,比如信用卡套现、银行贷款,想办法把利息给还上。

现在我连副业都没有了。手里没钱,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前两年我还跟亲戚学炒股,想靠投资挣点钱还债,但这条路显然不靠谱,去年年底,我就清仓不玩了。

我今年32岁了,名下没房、没车,跟老婆孩子都住在父母家里。我已经2年没买过新衣服,平时除了应酬,基本不下馆子。偶尔我会买彩票,但最大的一笔奖金只有10块钱。

去年我考虑过辞职,去深圳,跟朋友一起搞商用卫生纸的工厂,也去拼一把。但又怕失败,两头落空,得不偿失,最后还是继续留在单位上班了。

说实话,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肯定不会选择这条路。我刚刚看了下工资卡,从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0日,我的工资总收入是43591 元,在北京上海,估计就是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而已。

我以前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会逼着我好好学习,现在被社会毒打之后,才知道读书真的是最靠谱的出路。我现在也在严抓孩子的学习,就是希望她将来别跟我一样被困在这里,而是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欢迎来到真实的公务员世界  公务员  公务员词条  来到  来到词条  真实  真实词条  世界  世界词条  欢迎  欢迎词条  
综合

 中国会更多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吗?

中国一向秉承进口气源多元化的战略,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不可能在短期内激增,长期来看也不会占比过高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事冲突改变了地缘政治的角力砝码,全球油价、气价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