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愤怒都是不受大众欢迎的情绪。但是现在负面情绪的商业价值为何突然崛起,其产业化的路上又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
一向喜欢在大尺度边缘游走的Netflix,前不久果然又“不负众望”地推出了一部重口味美剧《Bonding》。单看海报,粉色的背景,黑丝袜S女主,锁链皮鞭之类的话题,无不闪瞎路人的眼。
但如果你抱着“搞黄色”的想法去追,可能又会惊奇地发现,这居然是部彻彻底底的“治愈系”喜剧。随着剧情的进展,客人和男女主自己,通过这种隐秘的方式释放情绪和压力,最终得到救赎。
都说影视作品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Netflix确实有过度夸张和吸引眼球的成分,不过针对普通人的情绪释放产业,确实在近两年成了“刚需”并且备受欢迎。当然,大众化的情绪释放活动肯定不会像剧里那样在公序良俗的边缘作死,它们大多是为用户提供一种安全私密的发泄场所。
比如日本Ikemeso Danshi公司推出了哭泣服务,让顾客在在“泪液信使”的指导下观看催泪的电影或是漫画,比如《阿甘正传》之类的,尽情大哭而不受社会的评判和注视。甚至还有公司将这项服务列入了团建项目,员工们集体哭泣来宣泄压力和放松,真是让喝惯了福报鸡汤的围观群众目瞪狗呆。
除了哭泣,愤怒也是一种不受大众欢迎的情绪。为此,伦敦愤怒俱乐部每个月会组织游戏,让参与者把房间里的东西杂碎,在指定的空间内安全地释放愤怒。
负面情绪的商业价值为何突然崛起,其产业化的路上又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
大众潮流变化的脚步总是特别快,明明几个月前还流行“佛系”“秃头”“岁月静好”。突然之间,情绪宣泄方面的种种服务,就崛起为一种“试过都说好”的新兴活动。除了哭泣房、愤怒室,还有不少“天秀”企业研发出了智能击打/呐喊宣泄仪之类的硬件。再也不必担心亲朋好友会因为“情绪垃圾桶”而另眼相看了,智能宣泄仪,想喊多高喊多高,还支持LED彩灯和循环播放哦亲亲!
放眼望去,哪个不是熟人面前光鲜亮丽、网络世界快乐沙雕,就连所谓的“丧文化”,也有点自我妆点的意味在里面。怎么突然“负面情绪”都能淘金了呢?这种崛起,可能跟特殊的天时有关。
1. 传统情感规则和现代生活的不兼容。长久以来,公开展示哭泣、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被认为是一件相对禁忌的事。因为社会主流规则是,人应该在特定时间和地点表现适合的情绪及情感类型。
前不久女歌手Ariana Grande在华盛顿举办的演唱会上,因为唱到已故男友写的歌曲泣不成声。演出结束后,她登上了Instagram和Twitter对粉丝道歉,并感激粉丝“接受自己的人性”。哭泣,对于更多普通人来说,第一反应也是抱歉。
除了场合,情感规则在某些文化和性别上,都有着特殊的规范。比如男人在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必须表现出更大的克制力。亦或是用“为母则刚”之类的老话,来限制女性合理的情绪表达。
不过,快节奏社会的压力之下,恪守传统情感规则,进一步导致了情感释放时间和场所的不足。越来越多的人身陷这种情感空虚中,自然有人看到商机,能够安全发泄的场所也就迅速涌现。
2. 技术发展加剧了情绪敏感和过度消费。融媒体的兴起,让信息变得百花齐放,让观众产生了“在场”的感觉,但在商业价值的驱使下,很容易变得以激发强烈情绪为目标。
比如,电视真人秀会创造一个虚拟社区,促使观众产生激动的情感反应,而完全取代真正的情绪。以或者在媒体报道中,以可怕的视觉内容来刺激焦虑、恐惧、不满等追求眼球。曾经风头无两的咪蒙系,依仗和激发的正是人们这些负面情绪。
在这样的催逼之下,情绪释放产业崛起了。那么,一个安全、有效的情绪释放服务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
无判断力环境:负面情绪剿灭记
情绪释放如果无标准,很可能就会像《Bonding》中描绘的那样挑战公序良俗了。如果非要给这类服务一个定义的话,可以用三个特质来总结:
1. 能够用来唤起特定情绪的空间。这需要对环境进行精心策划和改造,提供了一种娱乐性,游戏性的物理平台,来缓解现实中的紧张情绪。比如愤怒活动中往往提供许多击打、破坏性的道具。哭泣酒店则会为顾客准备好催泪的短片和定制的纸巾。
2. 志同道合的同伴。同伴的存在可以为宣泄者提供行为和情感上的安全感以及接受感,从而真正感受到被治疗。比如哭泣酒店中的“泪液信使”,亦或是医院为产后妈妈们开设的“情绪宣泄小屋”,让参与者感觉到伙伴的支持,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情绪储备,帮助人们在宣泄过后更乐观地应对现实。
3. 逃离主流文化情感规则。如果仅仅是释放渠道和倾诉的话,那么找好朋友喝顿大酒或许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情感释放市场的火爆,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它能够让人暂时逃离主流情感规则的审判。
它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面临心理健康危机的时候,男性往往因为无法谈论或释放自己的情绪而受到更严重的影响。在英国和美国,50岁以下男性的自杀率比女性高四倍。这或许与社会通常阻止男性表达自己的情绪有关。因此,创造一个无判断的空间,让男人可以敞开心扉,非常重要。
只有在这三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具有疗愈性质的社会情感空间。
昂贵的炒作,还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那么,这种情绪释放类的治疗服务是否昂贵呢?老实说,比起普通的娱乐项目,还是要高出不少的。比如北京的一家发泄屋中,参与者身着防护服、头盔和橡胶手套,进入一个封闭房间,30分钟内砸碎约25个酒瓶,盛惠近200元左右。据说,一天最多砸掉2000个酒瓶。
如果想要砸点其他的东西,则需要另外加钱——“电视400元一台,可以附送一个键盘;女模特300元,男模特350元”。
作为一次性体验,显然只有少数中等收入和高收入者才能负担这样的“宣泄方式”了。
更关键的,与情绪释放相对应的是,无论是哭泣还是砸东西,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它们原本也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但这种无法对现实生活带来切实帮助的体验项目。
可以想见,在新鲜劲儿过去之后,用户会很快意识并回归到那些对情绪状态介入更多的健康活动中,比如运动、冥想、有朋友交流,而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不仅是一个月或几个月,而是永久性的。那么,情绪释放产业很快会在爆发之后,迎来自己的瓶颈——如何持续获客。
无论是可以引导“暴力性”的发泄,或是制造更多焦虑,显然都不是可取之道。毕竟释放情绪是为了缓解压力,而不是在释放过程中增加副作用和新的问题。
目前来看,情绪释放产业还处于真正爆发的早期。其价值在于,和饮食、运动等健康活动相比,它是一个尚未开发但不断增长的细分领域,有望在6320亿的全球健康行业中分到一杯羹。并且,如果我们勇于接受并且承认自己正在被焦虑和抑郁所捆绑,那么释放自己的痛苦和煎熬,或许是对精神世界的第一道自我救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