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早把写爆款文章的秘密,藏在这个高中物理定律里了。
前言:万物皆可熵
小时候语文老师批改你的作文,一定给过类似这样的评语:文章太过简单,缺乏真情实感。
如果你毕业后继续从事文字工作,你的主编也一定把同样的意思挂在嘴边:写的太简单了,走心,走心啊!
被教训后的你咬咬牙,化悲愤为动力,奋笔疾书,第二天自信满满地拿给他看二稿,结果又被主编骂:乱死了,写的啥玩意?
此时的你低着头流下委屈的眼泪,心怀愤懑:简单也不行,复杂也不行,你到底要哪样?
以上场景不仅常见于媒体,几乎会出现在任何与创造性相关的行业。设计一张图,甲方爸爸说太简单,你精心修改后又被批评太复杂;写一首交响乐,老师说配器太简单,精心修改后又被批评改的太乱。
他们口中说的简单和复杂,到底是什么?难道只是凭感觉挑刺?
显然不是。
他们觉得合格的文章、设计图、音乐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是”用简洁的手法表达丰富的内涵“。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是”以小见大“;如果用一句俗语表达,是”浓缩的都是精华。“
这个道理一点都不复杂,你也不会不知道,但关键是就算知道,你依然写不好文章,依然要被主编骂,因为你并没理解它的本质。
而这个道理的核心思想,恰好和我们高中物理学过的一个重要定律相吻合。它出现在150多年前,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是科学技术的开端。
爱因斯坦曾由衷赞叹这个定律是所有科学定律之最。如此评价一点都不夸张,除了在学术上应用广泛,现代商业逻辑很多都可以拿它解释。比如任正非就用它管理华为,腾讯用它做产品。
搞懂它,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它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也被称为熵增定律。
一、理论篇
熵的物理公式这里不谈,它是物理状态量,表征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随机性程度)。便于理解,我叫它”听天由命“的程度。
系统随机性越高,越“听天由命”,熵就越高;反之系统随机性越低,越“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熵就越低。
举三个例子:
1、你妈生你时如果顺产,这个熵就比剖腹产大,因为顺产更“听天由命”;如果你穿越回古代,你妈直接找个接生婆在家生,那熵更大,因为你能否存活的随机性更大,更“听天由命”。
2、你5年前只有100斤,之后每天暴饮暴食,睡了吃,吃了睡变成120斤,那熵就变大。如果你坚持锻炼,控制饮食又瘦回100斤,那熵又减小。
3、你随便瞎写文章,不动脑子,想到什么就写,初稿连语句都不通顺。然后你花半天时间把稿子一字一句的改完,这个过程就是熵变小的过程,因为第一稿的随机性更大,更加的混乱。
总结以上你会发现:一个系统,如果没有第三者插足帮忙,那么这个系统的熵是不会自动变小的。而越帮忙,熵越小,同时那个第三者耗费的能量越多。
还是上面三个例子:
1、你妈剖腹产耗费医院的能量,要大于顺产耗费的能量,更大于产婆在家接生耗费的能量;
2、你每天坚持跑步减肥要消耗大量能量,以及要逼迫自己让意志力与懒惰做斗争;
3、你要写一篇通顺的文章,需要耗费脑细胞将无序的文字变得有序。
近一步理解,其实熵就是一种对外做功的能力,它和一个我们都懂的物理量很像——势能。
如果你花费能量把一块石头举过头顶,这时这块石头的体积、质量都还和在地面上一样,但明显对外的“做功能力”不一样了。那怎么描述这种状态呢?于是有了势能。
熵也是这个道理,它本来是形容气体对外做功能力的,后来因为太普世,被用到了各种领域。
比如薛定谔把它用到了生物学。他在《生命是什么》中提到生命之所以能称之为生命,因为它有抵御熵增的能力,也就是对外做功的能力,或者叫改造世界的能力。
作为生命个体,我们都能有通过消耗能量把乱糟糟的被子叠好的能力;
但作为社会人,我们的抵御熵增的能力完全不同。大公司老板一句话就可以让几万人一同准守一个规则;张小龙一个微信改动就能让10亿人同时使用一个新功能,而作为普通家庭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恐怕只有让家里的狗狗不随地拉屎的熵减能力。
信息论之父香农把它用到了通信学。他在其开山大作《通信的数学理论》里概括说,信息的本质就是确定性的增加,也就是熵减。
写文章不就是创造信息吗?也就是在创造熵减的能力。
把笛卡尔和香农的理论一合并,就很自然的可以用熵理论,解释作者、文章和读者的三者关系,也就能找到”怎么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钥匙。
你的写作价值体现在你消耗生命能量,将混乱无序的事物用简单清晰的信息表达出来,并被读者理解。
文章耗费你的精力和智慧,是你生命的衍生。它对无序到有序的改变跨度越大,说明它的价值就越大,作者写的越好。
也就是文章开头说的”以小见大“、”浓缩的都是精华“。
理论介绍完,关键问题来了:怎么利用熵的理论,指导我们具体写作呢?
写文章就像练武,招式可以快速学习,但内功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今天”厕所实验室“提供的只是外在的招式,是一种实用主义写作,你靠它成为不了作家,但在新媒体时代写10W+,一定没问题。
二、实战篇
【步骤推导】
我们回顾一下根据熵增原则得出的结论:
新媒体写作就是通过作者的精力和智慧,把某些无序信息重构成有序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好坏评判包含三点:
1、初始无序信息越无序越好;
2、结果有序信息越有序越好;
3、所有有序和无序的评判权归于读者。
“无序信息”是指对于读者混沌的、陌生的信息。如果本身无序,但读者因看过别人写的文章,在他头脑里早已变成有序,那只能算有序。这就是“一切评判权归于读者”。
用一张图说明最终公式:
X-Y越大越好。也就是读者一开始对某件事混沌的感受越强烈,看完文章后对这件事确定性越强烈,则文章越好。
为什么呢?
因为读者分享文章的意愿,和他感受到的这篇文章的熵减能力成正比。
宇宙万物都在熵增,人类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有熵增倾向,即有懒惰、不爱学习、没有责任感、任欲望摆布的倾向。而生命的本能又会去抵御这种“堕落”倾向,此谓之神性。
每个人都有神性,有的人利用它改造自己,改造社会;而有人利用它寻求自我安慰,获得短暂满足。分享带有神性,也就是熵减能力的内容,是人类的天性。这就是为什么上面说的X-Y(熵减能力)越大,文章就越容易成为爆款的根本原因。
依照以上公式,我们在策划文章时,可分四步走:
1、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混乱系统?
2、这个混乱系统导致它混乱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你要用什么样的简单模型讲清楚问题?
4、模型的算法是什么?(算法就是通过重复某个动作,不断在读者心里强化你的观点)
【案例分析】
我拿近期在朋友圈出现的三篇非热点爆款文章举例,从熵增角度一看便知他们为什么能成为爆款:
案例一《如果把中国422位皇帝放在一个群里,他们会聊些什么?》
1、混乱系统:中国2000多年的王朝更迭
2、核心问题:如何讲清楚中国422位皇帝的各种典故,太复杂
3、简单模型:微信群
4、模型算法:把皇帝们都拉到一个群里,让他们不断互动聊天
这篇文章是近期少有的10W+点赞爆文,典型的超级熵减案例。把2000年的王朝兴衰典故,浓缩在所有读者都再熟悉不过的微信群场景,输入的信息足够混乱,输出的信息足够简单。
这种创意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用熵增理论瞬间就能看破玄机,按照上面四步走,再复制一篇不难。
案例二《1年1张,100年南京》
1、混乱系统:南京100年
2、核心问题:如何讲清楚这100年,太复杂
3、简单模型:老照片
4、模型算法:重复列出图片,一年一张,一共100张
这种爆文套路已经被用烂了,但依然百试不爽。为什么?还是因为它用一个非常有序的信息,讲清楚了一个超级混乱的系统。
上面两个例子都很类似,写历史为何就一定要用复杂的故事讲清楚?一个微信群、100张图片就能把读者感受到熵减的震撼。
案例三《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聊的人》
1、混乱系统:越来越无聊的现代社会
2、核心问题:不知道如何消解无聊,获得生活的动力
3、简单模型:以无聊对抗无聊
4、模型算法:重复最各种无聊的事,每一件都做到极致
这篇文章是最近少有的现象级爆款,凡是看完的人,没有不被触动的。为什么主角王村村的行为如此打动人?
1、“生活无聊,没有动力”是现在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强烈感受到的混沌系统。为什么“哈哈哈哈哈哈”以及各种沙雕视频能如此风靡,就是因为大家太无聊了,生活缺少内在驱动力。
2、能把这个混沌系统讲清楚的模型有很多,但是门槛都过高。类似徒手攀岩、创业故事等等,离普通年轻人太远,他们能感受到的系统没有变得特别简单有序。
3、而王村村提供的简单模型真的简单到了极致,且让人感同身受。别谈年轻人做不到的事,“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行。你不是很无聊吗?我比你还要无聊1000倍!于是他花了6小时数出一碗米有16250粒,花3小时数出一颗草莓上平均有289.2颗草莓籽,等等。甚至他做到后面,这种极致的无聊竟然开了智慧之花。
所有看完文章的人,都能体会到“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后产生对抗世俗的强大力量”。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这就是典型的熵减行为。
再回头看一下这张图,王村村的“X-Y”是不是大的惊人?
总结
以上三篇文章的案例分析充分说明了熵增理论在写爆款文章时有多实用。对于“写文章四步走”每一步需要注意的点,总结如下:
1、你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混乱系统?
这个混乱系统一定是读者熟悉的,正在强烈感受或者埋藏脑海多年的
2、这个混乱系统导致它混乱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被解决彻底,一但解决就能拨云见日,看清系统
3、你要用什么样的简单模型讲清楚问题?
这个模型一定是读者非常熟悉的,高频接触的
4、模型的算法是什么?
算法就是重复做一件事,让读者在你重复的动作中不断被“洗脑”
以上模型不仅可用于写文章,它几乎适用任何互联网产品、影视剧,甚至艺人经济等产业研究。
为什么偶像能被粉丝喜欢?因为偶像本身就是一个标准的具有熵减能力的产品。公司通过消耗一个团队的能量,包装出这个完美的产品,粉丝把自己对美好的憧憬寄托在他们身上,他们通过重复曝光自己的内容(颜值、唱歌、演戏、人设等),达到给粉丝“洗脑”的目的。他们的熵减能力越强,越能一呼百应。
为什么黄家驹、海子去世这么多年,依然还有无数人记得他们。因为他们的名字能将复杂的时代和情感聚焦在一个具体的点上,具有强大的熵减能力。比如黄家驹代表香港乐坛的摇滚精神,海子代表内地回不去的诗歌年代。
其实熵增原理不仅如此,它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不同于牛顿经典的机械论、还原论,它的核心是用系统思维看问题,而且这个系统一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比如所谓的绿色能源真的都环保吗?殊不知,为了生产这种能源,特殊材料所造的环境破坏可能要比直接烧媒发电的危害还要大。
比如华为把熵运用到企业管理,提出著名的华为活力引擎模型。它认为企业和人如果顺其自然,一定会走向不可逆转的熵增,导致最终的灭亡。如何抵御呢?靠的是外部开放、内部流动的机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激活人的神性。
任正非说:“熵减的过程十分痛苦,但结果确是光明的。”
无论是写好一篇文章、开发好一款产品、管理好一家企业,寻找熵减能力或许都是不二法门。而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就掌握在你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