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有趣的关系强度、结构洞、制度理论

好久以前发现了这三个有趣的理论,关系强度理论、结构洞理论、制度理论。它们源自社会学,今天已经广泛延伸到了商业经济领域。

下面我想用最原汁原味的语言写它们,浓缩的、准确的、意味深长的三个理论。要实现这几点效果就一定得像使用说明那样写。原谅下文可能出现的晦涩,也许会有点烧脑,但我觉得,我们各个人都能从中领悟到些什么。

社会网络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节点与联系。节点即为网络中的个体,包括个人,群体;联系则为社会互动形成的各种联系、关系,如亲属关系、交易关系

关系强度理论

1973年,Granovetter在《弱关系的力量》中提出了(社交的)强弱联结概念。他根据个体间的互动频率、感情深度、亲密程度、互惠互换程度,将社交联结分为强关系、弱关系

其重点在于,Granovetter认为,弱关系更有可能充当连接不同社会之间的桥梁,从而可带来更加新颖的信息和资源。

也就是说,弱关系在社会中往往能带来更多机会,强关系非也。

Borgatti和Halgin对弱关系的力量进行了总结:

关系越强,社会越有可能重叠;

桥连接是新颖信息的来源;

强连接不是新颖信息的来源。

如上图,A与G的连线即为桥连接,A与G直接单一的连接,而并不互相连接与对方相关的其他节点。因此,A和G能够相互获取对方所连接节点的新颖信息。

若A与G是强连接,即A与G都相互直接连接对方所连接的节点,也就是说A也直接连接G身边的3个节点,G也直接连接A身边的4个节点。

节点间的重复连接,会形成节点间的冗余信息。比如:我爸是李刚。小明、小黄、小李认识我,那么李刚这个信息资源对于明、黄、李均为新颖信息资源,毫不重复冗余;如果明、黄、李认识我的同时,也分别都认识我爸李刚,那么,李刚这个信息资源就不是新颖信息资源了,而是重复冗余的。小明、小黄、小李去直接和李刚建立节点关系是多余的。

这里小结一下,在关系强度理论中,普遍存在一种观点:网络内部个体间由于个人背景、价值观等相似程度较高,通过强关系在这些相似程度较高的个体之间传递的信息和资源具有较高的冗余度,而弱关系由于存在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中,能够获取更多异质性信息和资源,从而构成自身优势。

所以,Granovetter采用弱关系的力量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找到工作,往往是通过相识的人,而非亲密的朋友。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异见,Burt指出,由于强关系具备牢固的信任基础,其所传递的信息和资源质量,相较于弱关系,会更高,同样能发挥“桥”的作用。

总体而言,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往往可以带来更多的知识和商业扩展;弱关系可以带来更多的新机会。在个人求职、企业发展、产品创新方面,强关系扮演基础性角色,而弱关系扮演派生角色。

1997年,Bian认为关系强度理论对就业的影响有点儿特别,他认为强关系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会产生一些情感关联。人们往往是通过强关系进行求职的,非弱关系。因为在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中国社会,“信任”和“义务”是求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这2个因素通常是存在于更为密切亲密的关系中,即强关系中。

2017年,Oesch和Ow进一步分析人际关系对就业的影响。他们认为,以工作为代表的弱关系会影响中高层求职者;以亲友关系为代表的强关系会影响工人阶层求职者,进而导致中高层求职者的薪酬高于工人阶层求职者。

关于关系强度理论对企业产品创新、竞争力的影响。这里还延伸出2组专有名词,集群内关系和集群外关系、长关联和短关联。

集群内关系,指集体性学习和知识共享的关系。这种关系带来的是冗余知识,就是集体内已存在的知识重复讨论,死循环,没有引入外面的新知识进来,集群内关系是缺乏创新的关系

集群外关系,指为企业提供潜在的、更为广泛多样信息的关系。这种关系带来的是与时俱进的知识,与内部知识不重复的知识,是一种富含创新的关系

长关联和短关联是什么?这里的长短指的是供应商与终端用户之间的距离,即供应商与终端用户间存在多少中间商。若中间存在的中间商较少,距离就较短,这就叫短关联;若中间存在的中间商较多,距离就较长,这就叫长关联。

长关联是一种弱关系,短关联是一种强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关联越短,即供应商与终端用户越近距离接触,越容易促进产品的实用性创新,但越容易阻碍产品的探索性创新。随着这种关联长度的变化,2种创新此消彼长。

结构洞理论

结构洞是指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如果两个关系人之间是强关系的话,他们就是重复关系,强关系意味着缺乏结构洞。如下图中的4个大圆圈,即为结构洞。

在同一个结构洞中的关系,是强关系,是密集冗余的社交网络,这样的社交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行为是具有更强同质性的,这种同质性令人沟通交往更轻松、舒畅。

而在不同的结构洞之间,是弱关系,是简洁单一的社交网络,这种群体内成员间的信息、资源、行为是不相似且异质性的,彼此之间的交流令人感觉不那么顺畅,甚至有压力,但这种交流能带来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新机会。

结构洞理论考察自我网络,即一个节点周围的节点群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如上图所示,对于节点A和B所在的自我网络,两者与周围节点的关联数皆为3(即周围与之直接相连的黑圆点数量为3)。

和B比较,A的自我网络往往能够为A提供更多的新颖信息,因为A身边存在三个结构洞,而B只存在于自身一个结构洞中。因此,A因接收到更多新观点和新信息,表现能力会更好。

为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人们往往倾向跨群体交流,即跨结构洞的交流。

群体间的分割会形成网络结构中的洞,跨越这些洞并且连接不同群体的行动者,则成为获取新颖信息资源和机会的重要路径。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中介,便在做跨越一个个结构洞的事情。经纪人可将群体内的同质信息转移到其他群体。较之封闭网络中的行动者,经纪人往往可获得更丰厚的薪水,更快的晋升以及更高的奖金。

制度理论

North定义制度为:人为设计的,限制人们之间互动的因素。

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即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劳动保障制度等。

非正式制度形成于人们长期的社会交往过程中,非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是共同分享的社会意识形态或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它刻画了一个社会个体间的凝聚力和协调性。

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文化、行为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价值观等。

正式制度只是制度限制中的一小部分,非正式制度才是普遍存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约束因素。

制度理论认为,个人、公司在做经济决策时,很多时候受“同构性”与“合法性”两种重要因素的影响,而非总受利弊权衡的影响,而非总受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影响。

同构性,指在制度约束或指导作用下,企业、个人在组织结构以及行为方式上趋于相同或相似的过程。根据同构的机理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强制同构、模仿过程(同构)、规范性压力(同构)。

强制同构,即组织外部具有权威或者强制力的重要机构,会强迫组织、个人采用某种结构或者行为模式。

模仿过程,即为了降低风险或提高生存率,组织、个人会分析并模仿其他成功组织的行为。

规范性压力,指社会规范会产生共享观念或思维方式,组织、个人在专业知识的形成及推广中逐渐接受这些社会规范或思维方式,并趋于相同。

合法性,指企业、个人的种种行为与决策很有可能是为了获得制度正当性,而并非提升效率,将某种“公认的”正当性视为企业的选择逻辑。也可将正当性定义为环境对组织、个人的高接受程度,企业、个人的行为与社会制度规范高度相符。

所谓的正当性,就是被各利益相关者视为正确可取、合理合情的。“合法性”的获取与维持是企业形成和个人行为决策的重要条件、影响因素。

综上“同构性”与“合法性”两个核心概念,可以得出制度理论的基本逻辑:

为了获取“合法性”,企业、个人会在强制同构、模仿同构和规范性压力的作用下,其组织结构、行为模式会逐渐变得相似或相同,即使这种结构和模式并不利于企业、个人的经济效益。

个人、组织系统的发展并非仅仅趋向经济最优化选择,同时,也受社会制度力量的影响,制度因素使得组织更为相似。

这就是关系强度理论、结构洞理论、制度理论,我觉得很有趣并意味深长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强度  强度词条  有趣  有趣词条  理论  理论词条  结构  结构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  
热点

 尼尔森十大交互原则实用总结

这其实是一篇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所写的关于用户体验的深刻忏悔书。如果当初没有进入产品经理的队列,笔者说不定也是互联网程序猿中的一员。做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有好也有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