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4年产品经理的知识沉淀为基础,结合各位产品大佬的见解,分析了什么是产品与区块链通证产品。
一个事情做上一定时间,如果没有做出足够的成绩,你会开始忍不住去想很多问题,比如到底做好这件事的关键是什么,这件事本身到底是怎样的。
我做产品已经快5年了,做币乎这款通证产品设计也经历过一年多,很多地方没做好,这篇文章,是我对产品和通证产品的个人总结和反思。
什么是产品呢?其实很多人下过定义。
百度前副总裁俞军说:产品经理,应该让世界更美好,也就是说,产品是让世界更美好的一种事物。
乔布斯和张小龙的文字里,更多把产品当成一种工具,一种提升效率的工具,所以乔布斯曾经想给电脑取名自行车,因为自行车是经典的让人变快的工具。
张小龙也一直说他理解的微信不是平台,是工具。所以 ,他认为AI如果能为人类所用,提升效率是好事;反过来,AI超出控制,则失去工具的属性,不是好事。
车和家李想也问过这个问题——什么是产品呢?
他认为打造一个公司,打造一个服务,打造一个APP,打造一个功能,甚至写一篇文章,都是在做一个产品。而这些事情对能力的要求,都是相同的,产品力不是一种技术能力,而不是一种专业技能,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能力。
至于通证产品,目前我感觉世界也还在摸索阶段,我自己还没看到权威的广为人知的被认可的定义,在对通证产品设计的理解上,有过很多误解,导致了一些错误。
对我自己来说,以前以为能满足人的需求的事物,就是产品。
现在,我却不这么看了。
因为在思考比特币的时候,我觉得比特币更重要的,不只是说一种满足需求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他是个有非常优秀的规则。如果规则失效了,比特币就不是那个比特币了。这个规则像一个永动机一样,促使这个系统不断发展、壮大;而动力,就是人的自利心理。只要你够自利,进入这个系统后,就会自然而然的成为系统的助力,辅助这个系统,越来越强大。
这是一个互联网世界全新的事情。比特币本身没有界面,没有安卓版、苹果版,有一天,也许google和苹果倒闭了,比特币依然还会在。只要网络在,比特币就会在。而且还会不断吸引发展更多的人。
我觉得有的,大自然就是。
大自然从诞生有机物,诞生生命以来,就只有两个规则:
遗传
小范围基因突变
就是这么简单的规则,从开始到现在,没有变化,孕育了世界上如此多的生命,包括人类。
遗传就是最大的基因动力。是所有生命和基因的唯一目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如果是同一个事物,可以永生的话,那么他一定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果环境突然变化了,他就可能适应不了,就凉凉了。
所以,遗传+基因突变,就是一种更有效的策略。在复制多个自我的过程中,又让个体产生差异,每个个体在环境中自我学习、进化,因为要遗传 ,就要生存,当资源有限的时候,彼此一定会竞争,于是,就有了优胜略汰。剩下的更好的,继续复制自己+基因突变,一代又一代,从头到尾 ,至始至终,这个规则始终没有变过。
这是在地球这个环境里,用遗传+基因突变这样的规则,延伸出一个生命系统。而且这个系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强大。
比特币,其实是在网络世界的一套规则,网络世界中的我们,只要还是有自利的动力,就会推动则他一直发展。
其实,市场经济也有这个感觉,它和计划经济一样,也是一套制度,一个规则,只是这个话题太大,我肯定把握不住,不敢写。
我觉得,这是顶级的产品。是一个纯规则的系统。这个系统,有他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系统自己发展壮大,而且系统节点越多,越强大,比如比特币一开始是脆弱的,现如今,已经几乎是不死之身了。
是规则+功能。
如果只看微信的第一版,其实是没有规则的。是纯工具——你可以给给我发消息,我可以给你发消息。文字、图片、语音,这个时候,就是纯效率的PK,谁的速度快,谁的系统稳定,谁的体验好,谁赢。
附近的人
漂流瓶
摇一摇
这三个,更注重的就不是功能,而是一种规则,一个群体互动的规则。规则都足够简单,最关键的是——有动力推动彼此互动。
在当时的环境,你会想知道身边的人是谁、发生了些什么。当然,你也会想要通过这方式揽客,让身边的人来找你,发展你的业务。
这就衍生了附近的人。互动简单,有动力。
漂流瓶和摇一摇也是,都是你有动力才去发现的。
那为什么它们今天反而不火了,因为,动力没有当初那么强了。
朋友圈也是一个规则。你只能看到互为好友的点赞和评论。一个简单的规则,跑了8年,还是很有生命力。
我认为这是第二个层次的产品,就是在小范围内有简单的规则;还有在一些需求上,是功能。
纯功能
第三个层次,我觉得是纯功能。
绝大部分纯工具型产品,就是如此。比如一个锤子、一张凳子、一把椅子、播放器、日历、行情工具、编辑器等等,都是纯功能,彼此没有互动,卖一份,是一份。
一个工具做出来,做得好,可能会有口碑,然后这部分人帮你在系统外推广,就好像昨天的ZAO一样。
如果做得一般,就需要靠运营销售,不断的推广,因为,这不是一个有动力的系统。每个节点是孤立的。
运营性功能
第四个层次,我觉得是运营性功能。
什么意思呢?
纯功能的产品,你来了,就能用,虽然你不一定会去推广,但是你会用,比如日历、闹钟,你至少会每天打开。
那运营性功能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如果没有开放,你连用都用不了。比如某种活动。他需要不要的有人去推进,需要有运营去做功,才能运转一次,他无法做到有用户就能自运转。
很多需要运营推动的活动,就是类似的情况。
以上,我觉得产品,是一个系统,有规则、功能、运营。规则驱动的产品 ,会自我增长状大,是产品驱动。而功能驱动的产品,能自我运转,留存取决于功能本身高频低频。运营驱动的产品,则需要不断的对系统做功,才能运转。
而功能的,不会自己增长,但也不会有损耗;
运营性,则需要不断做功能,有系统损耗。
同一个产品,可能三种都会有。以某种方式协作运转,最终,PK的,当然是综合效率。
上面,是我对产品的理解。
而对通证产品的理解呢?我有过一段错误的理解期。一开始,我觉得通证产品应该是这样的。
所有的价值都是可以衡量的,应该有一个算法,衡量出每个人为系统做出 的贡献,分配相应的价值。
通证产品的每一个功能,都应该是有通证激励的,否则就不像通证产品。
经历过一些思考和实践后,我就知道,这是不太对的。
产品的PK,本质还是效率的PK。规则、功能、运营性功能,会有自增长、无增长、损耗等效率区别。
而通证,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好了可以大大提升效率的工具。
如果一个功能,增加了通证激励,会大大增加系统效率,那么这个功能就应该加入通证 。反之,则不如不加,因为通证也是会有副作用的,比如羊毛党;而且互联网产品是无法完全捕捉现实生活在的真人使用情况的,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羊毛党模拟真人,根本无法杜绝。那如果提升的效率,不如对羊毛党防范做功的损耗,这种情况,就不应该增加通证激励。
同理,对所有的行为进行价值测算和衡量也是需要很多资源的,而且付出多少得到多少的“公平分配”,未必是效率最高的。大部分时候,放大头部的激励效果,是激励效果最好的,彩票和抽奖活动已经证明过这点。
而且,还是因为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分离,真正准确的价值测算本身也是不可能的,越想要准,需要消耗的资源越多,这个效率不一定会高。所以,针对核心功能的头部做激励,往往反而是效率比较高的一种方式。而测算所有人的所有付出,网上反而效率不足且不容易实现。
最后,通证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降低创业的成本,更好的绑定和社区的关系。区块链技术和交易所的存在,等于让项目在一开始就多了一种市场融资手段,而给通证赋权,又能很好的稳定币价,利益相关可以让用户和项目方关系更牢固,虽然这些都是双刃剑,都有它的负面性。但是,项目本身向好的时候,就是的产品有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多的手段存活下去。
如何衡量一个通证设计的好坏,运行越久,人越多,你越轻松,就是一个好的设计。除非环境变化,否者可以持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