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万象、白领小资到二次元文化, 一条条记录生活的Vlog从不同维度开始点点滴滴改变着我们的娱乐生活,以及Vlog市场的发展轨迹。
开车、吃饭、做视频、睡觉……房车旅行博主东子每天做的事情,几乎和前一天没什么区别。但就是这样重日复一日的内容,依然让他在一年时间内积累了将近60万的粉丝,每条Vlog都能有5~10万的播放量。
在如今指不胜屈的Vlog博主中,开房车旅行的东子算不上最受关注的那一类,而像他这样通过视频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Vlog博主,在过去半年多时间正在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包括众多明星、网红在内,记录并分享自己生活的日常,似乎正在取代短视频成为时下最潮的一件事儿。
一个普通人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怎么就成了Vlog大V?
或许,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各大内容平台在背后的全力推动。如果说短视频是网络用户自发掀起的一次热潮,那么如今国内的Vlog就是平台推动下的一轮狂欢。
这其中,微博、抖音、百度等平台更是砸下重金。4月25日,抖音推出“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鼓励用户用Vlog创作;5月7日,微博宣布发起首届微博VlOG大赛,并投入价值千万的传播资源作为支持;5月10日,百度好看视频发布针对创作者推出“Vlog蒲公英计划”,提供5亿现金补贴,20亿流量扶持……
继这些流量平台相继宣布以资金及流量大力推动Vlog之后,B站也迅速跟进。前不久,哔哩哔哩(B站)宣布上线“Vlog星计划”,表示将从流量扶持、现金激励、账号认证、活动支持、深度合作和平台招商登六大资源对Vlog内容进行扶持,扶持计划包含全年500亿次站内的流量曝光,每月100万专项Vlog奖金支持等等。
从社会万象、白领小资到二次元文化, 一条条记录生活的Vlog从不同维度开始点点滴滴改变着我们的娱乐生活,以及Vlog市场的发展轨迹。
一、两点一线年轻人的“视界”
当短视频行业刚刚进入下半场,起源于意大利电信运营商、爆发于YouTube的Vlog,瞬间成为各个视频内容平台的焦点,它们希望Vlog可以成为短视频之后另一个新的风口。
Vlog的主要内容形式是播主拍摄记录生活,分享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对于博主们而言,这一段段Vlog或许是他们的休闲生活或许是日常工作,而对于屏幕前的观众而言,每天这十几分钟的视频内容或许就是他们心中寂寞的解药。
“现在大家都很忙,能一起玩游戏或者出来喝酒吹水的机会也少了,对于我这种单身狗而言,基本上没有时间出去旅行,每天回家看看各种新奇的Vlog也算是一种打发无聊时间的解闷儿方式吧。”在辽宁沈阳一家传媒公司做文案的小崔对懂懂笔记说到。
作为一名地道的沈阳小伙儿,小崔在2016年大学毕业后就回到老家在传媒公司上班了。由于公司的制度规定,小崔每周要工作六天,只有周日才能休息。平时加班也是家常便饭,冗杂的工作时长也让他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去寻找“理想的生活”。
用小崔的话说就是:“周休一天和我的钱包,不允许我去寻找诗和远方。”
如今,像小崔这样每天两点一线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不仅仅是类似他这样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那些在北上广深写字楼里拼搏的上班族,也早已经习惯了在微信运动里刷存在感、在网络小说中找爱情、在游戏里找成就感。
孤独,似乎成为这一代年轻人愈发普遍的共性。
美国健康服务公司 Cigna在2018年一项全美城市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46% 的测试者选择了“有时/总是感到孤单”,43% 的人则选了“有时/总是觉得他人的关系没有意义”。而在所有测试者中,年轻人的孤独感是最强烈的,“Z世代”的孤独感平均分高达48.3,远高于72岁老年群体的38.8。
这份寂寞,或许也在不断催生着类似Vlog这样的事物。对于孤独的年轻人而言,社交应用、短视频以及V log都是他们缓解寂寥的工具。如果说,十几秒一个短视频,能不断刷新他们的注意力,那么10分钟的Vlog,则让他们沉浸在更多自己想看、想做但却无法实现的事物中。
Vlog相比短视频内容有着不少优势,由于大量第一视角的存在,其参与感和沉浸感也会远远高于此前各种视频内容形式。能够让自己融入到视频内容中,这份参与感是此前众多内容形式难以做到的,而这种亲密感,对于类似小崔这样的年轻人而言,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如今,国内互联网市场一旦有一个产品形态具备1%的机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便会得到最大程度市场行为的催熟。而且,很多时候这种人为催熟带来的不仅仅是正面影响。
二、从记录生活到“绑架”生活
“以前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现在是打开GoPro。”曾经的网络主播,如今的Vlog博主小单对懂懂表示。
对于那些走在潮流最前线的博主而言,当Vlog的风潮袭来,不管从业者愿不愿意,都必须将自己融入其中。Vlog的最初设定是非常随性的记录博主自己的生活,展现、分享最真实的点滴时刻。但当它被赋予更多意义,不再是博主们自己的兴趣(而是谋生工具),它就不再那么随性和真实。
对此,小单表示:“最初拍视频的时候想着是简单地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但如今打开镜头开始拍摄,自己也就成了一个表演者,思考和顾虑的因素自然就会变得很多,生活中很多东西还是相对隐私的。另外出于对播放量的考虑,我也会担心Vlog内容的质量,所以会尽量在每一期去呈现更多新奇好玩的内容。慢慢地会发现,自己的Vlog不再是简单记录生活,因为自己已经成了一个表演者。”
超过10分钟以上的Vlog,相较于只有十几秒的短视频而言内容创作门槛显更高,这也使得过去的网红博主们需要重新考虑的重点,是内容的创意和构思。由于Vlog的内容定位,播主们的每天生活正在逐渐变成一场自导自演的秀。
对于这样的Vlog拍摄和制作,相比以前做直播和短视频,小单只想说两个字:“很累。”
在他看来,首先拍摄战线会拖得很长,虽然每期内容只有10几分钟,但自己却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来拍摄,很多时候是记录和拍摄大半天,然后在剪辑成10分钟。其次内容方面的考量也变得更加复杂,要让自己的视频保持活力,博主需要强迫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更多有趣的事情和话题,但想要找到让绝大多数观众满意的思路或方向越来越难。
或许,很多国内博主所拍摄的Vlog已经脱离了单纯记录生活的初衷,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表演比记录往往更能获得点击和关注。只是,这样的Vlog已经从记录生活变成了“绑架”生活。
结束语
作为舶来品,Vlog博主们将这一新颖的内容形式带入国内后,市场也由此出现了先有内容、后有平台的情况。同时,从量变到质变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常规路径,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内容平台都在发力Vlog。
显而易见,Vlog内容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内容体系和生态环境,而越来越多的Vlog制作者和平台加入,也会令市场变得难以形成有序、良性的发展态势。
或许,“孤独”的年轻人每天依旧会沉浸在自己喜欢的Vlog内容里。但对于各平台方而言,如何在投入资源大力发展Vlog的过程中,促进行业规范化,形成良性的竞争,才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毕竟,用户可以持续杀时间解闷,但博主们并不愿意被长时间被Vlog无偿“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