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重新审视中国元素: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善于发觉国外品牌的好,由点及面;也擅长发现国产品牌的渣,以偏概全。

自从2015年张馨予以一身“大红大绿”的东北花棉袄“亮瞎”了第68届戛纳电影节,随之而来的就是各路明星,甚至连“超级英雄”都逃脱不了的颜值大测试,能不能“Hold住东北花棉袄”顿时成为了一种通用标准。

而这之后,赤膊上阵的T台的“摇滚老头”王德顺再一次身着“东北大棉袄”轰动2015年的中国国际时装周。

东北花棉袄到底有多火?

连2018年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都忍不住染指,此次的维密内衣秀集合了格子、东北花棉袄等中国元素;但其实维密上的“花色”是设计师本人的招牌元素,由于没能很好呈现,反倒过于艳丽又缺少层次感,才被大家戏称为“东北四件套”。

至此,大家几乎就能发现普罗大众对于“东北花棉袄”的审美界定:它是一种很俗、很Low的设计元素;张馨予是在“哗众取宠”,王德顺传达的正能量也是因为大家主动回避了花棉袄元素关注点在老爷子的“精气神”之上,至于把维密印花的失败栽赃给“东北花棉袄”,那是因为人家实在“俗”得举世无双。

如果说这一阵“东北大棉袄”之风火得一言难尽,那么2018年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火得就有点“京世骇人”,先不说本届百花奖的各种猫腻,吴京直接入选PS教程素材模板被各路网友“调教”的遭遇,和2018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马奖比起来,金鸡百花的海报简直是教科书般的“滑铁卢”。

当然,从古至今,中国元素不止“东北花棉袄”和“金鸡百花奖”,远一点我们有兵马俑、丝绸、茶叶和陶瓷享誉全球,现阶段我们有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电子商务的输出,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们始终没有“错过”历史的舞台,哪怕新中国成立前那段“灰暗”的历史,也依旧可歌可泣。

但我们无法否认在那段特殊的历史阶段,我们丢失了很多曾经属于我们的荣耀,属于我们的信仰和坚持。

曾经我们被誉为“东方大国”,马可波罗更是甘做中国文化的“布道者”为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那个时候的中国,何其“地大物博”;但是现在,我们崛起了、也开始振兴,但是却遗留下一些“触目惊心”隐患:比如部分国人“崇洋媚外”,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觉得国外的品牌就是好;为此,他们愿意承受国外大牌的傲慢和“瑕疵”(三星炸机&萨德事件,却依旧占据0.8%的市场)去国外抢马桶盖,也不愿承认国产品牌的创新和“崛起”(华为在5G这件事情上没错吧,爱国也没错吧,但是“华为+爱国”似乎就大错特错)。

我们承认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给大家廉价的定位深入人心,但是大家却忘了“中国制造”性价比的属性;鬼知道这些年日本制造乱象频出,只能炫耀手工艺的特殊时代为什么还被尊崇“工匠精神”?

现在的状况就是:我们善于发觉国外品牌的好,由点及面;也擅长发现国产品牌的渣,以偏概全。

那么像是这种“东北大棉袄”“金鸡百花奖”元素代表的中国田园审美主义就真的百无一用么?

不,其实它们一直都在“负重前行”。

一、自卑

在消费者眼里,甚至是在设计界,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汉字有天生的缺陷,二进制的电子屏幕对于汉字的呈现很不友好,甚至是歧视:很多东西写上英文,简单排版之后就显得“高大上”,但是如果用中文的话,就会显得Low,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有点“强人所难”。

这一点和东北花棉袄相较于欧美印花的处境比较类似,在金鸡百花的海报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不否认在中国互联网的语境下,不管是双微一抖、还是淘宝京东,又或者是旧时代的四大门户,它们繁复的文字排版,图文组合总让人有一种不够“高级”的错觉。

但其实这和中国的文化语境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从小接触的就是教科书上纷繁复杂的文化熏陶,对于处理复杂信息尤为擅长;另一方面我们的设计更多的是为大多数服务,讲究“大而全”从而忽视了“小而美”,这和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消费需求是分不开的。

出于对国外先进交互理念以及特效呈现的欣赏,总有不少人推崇欧美设计,并且不遗余力的为欧美品牌打call。

不是说他们错了。我们也不怪他们,只不过推崇欧美品牌就能让他们产生“优越感”并因此来贬低国产设计,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但这种匪夷所思的状况却是很长一段时间国产品牌“必须承受之重”。

我们自己有多自卑,就对别人有多痴迷!

二、痴迷

同样的元素,同样的东西在中国就是“土”,但一转身从国外进口就成了“潮流”,而且他们还真敢“狮子大开口”。

这一点,尤其在奢侈品行业愈演愈烈。

LV 2007年春夏时装大秀推出的女士提包,除了包面印着硕大的品牌logo,外型几乎与我们印象中的「蛇皮袋」别无二致,官网售价近2万人民币。

Balenciaga2016年秀场上推阵出新的新版五颜六色「蛇皮袋」。

Burberry2018年春夏大秀直接发布全新配色、全新材质的独家格纹元素「蛇皮袋」 。

瞧瞧,仅仅只是一个「蛇皮袋」,就能够被各大品牌视为珍宝。

殊途同归,LCDC 设计公司创始人 Luke Cardew 在2018年12月份利用在中国各地常见到的红白蓝三色条纹防水布设计了名为 Market Trench 的雨衣。

Luke Cardew 将其当作一个艺术项目对待,售价 288 元 。

同样的元素,同样的东西,似乎经过国外设计师又或者是知名品牌就能够“脱胎换骨”,我们似乎就能够坐下来静静欣赏它带来的“虚荣感”和“艺术价值”。

但是放在国内,却往往是“无人问津”,甚至都无法像是国外品牌“跨界”做点什么引起轰动。

同样是人力,在国外就是手工艺,在国内就是作坊。

这也就导致了不少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撞脸,竭尽全力谋求国外资本介入、找国外明星代言、取个外文名字,甚至在发布之前需要到国外“镀金”的尴尬现状;国人对于自己品牌的自卑导致了国产品牌的不自信。

但国外大牌做的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么?

很显然,不是的。

而且现阶段他们之所以“迎合”中国,“讨好”中国消费者,还是眼红中国市场想要分一杯羹。

但他们却又往往错估了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以及中国网民的“智商”。

三、觉醒

很显然,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你蹭热点可以,但不是每一件产品都可以“佩奇”化的。

虽然这一类产品相比于更多“贴标/碰瓷”的品牌稍微有点不同,他们为了“迎合”中国元素,也是做足了功课。

但她们忘了“扪心自问”,自己的产品“拟态”真的能够给用户“会心一击”么?

又或者,这只是他们自嗨!

就像D&G一样。

他们或许觉得自己的品牌百搭,而且自己的品牌进入中国就已经是对中国消费者的重视了,杂七杂八加一点中国元素也比不过是为了卖的更好罢了!

这一点,上到特朗普、下至库克都不能免俗。

但他们忘了,在中国市场更加“炽手可热”的同时,中国品牌正在“觉醒”,中国消费者变得更加“感性”,中国元素也在“迭代更新”。

就像20日晚《国家宝藏》彩陶的出土对于“中国画”“中国风”的重新定义。

不要忘了中国制造最早虽然廉价,但是中国质量始终如是,而且现阶段中国品牌开始创新,开始赶超欧美更多的是品牌力的“飙升”,就像华米OV战胜苹果、三星那样。

而且现阶段中国消费者因为中国中国制造的全面复兴,正在慢慢恢复对于国产品牌的自信,对于中国元素的信心。

我们可以相信在《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中国元素伟大复兴”新载体的弘扬之下,中华田园审美已经蜕变成中华元素。

四、一切皆有可能

2018 年 2 月,中国品牌李宁在纽约首次登上国际 T 台,以 “悟道” 为主题,方正的中国汉字,红黄的传统配色,印有李宁年轻时赛场历史照片的 T 恤、卫衣,惊艳了全世界,也刷爆了整个社交网络。

在整个时尚圈都在忙着 “年轻化” 的今天,李宁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的“拐点”。

尤其是李宁这两季的设计仿佛找到了感觉,它完全颠覆了国内消费者对“本土运动品牌”固有的理解,打破了传统、乏味的国内服饰品牌印象:原来中国制造走上T台,有点酷、有点潮,还有点可爱。

当然,李宁的出现只是给传统国产品牌树立了一个榜样,要知道在科技互联网行业中国制造几乎不输国外,从 Copy to China 到 Copy from China ,中国元素又一次走上了历史舞台。

而且,面对簇拥而来聚光灯的拥趸,中国品牌还保留着中华独有的“谦逊”,就像华为与苹果之间明明是竞争关系,华为的崛起不代表苹果就此陨落,但是华为的崛起必然是“拿回”了曾经被苹果占据的心智;在5G&孟晚舟事件激起大家的爱国主义时,任正非却没有幸灾乐祸,他依旧有着足够的胸怀:“中国有些民众提出要抵制苹果手机。我们的态度是不能为了我们一家公司牺牲了国家利益,牺牲了国家的开放改革政策。当我们近期在西方受到很严厉的挫折,我们还是支持我们国家继续走向更加开放。因此,我认为,中国只有更加开放,更加改革,才会形成一个更加繁荣的中国”。

这恰恰是国外品牌不具备的品质。

虽然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田园审美主义颓废之后,遭到了国际友人的鄙夷,甚至连国人都开始自嘲;中国制造背负“廉价”的界定太久;但我们无法否认正是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给中国制造创造了足够的生存空间,让我们有机会优化自己,日新月异。

我们并不否认当下的中国制造中依旧有不少“设计力”薄弱的中国产品,而市场(拼多多)也给了喘息的余地,我们不否认这一部分消费者他们“消费降级”的需求,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更多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诉求是越来越“严苛”的,他们想要好,以及更好的产品,而不局限于颜值、品质和感知。

就像我们在《2019,工业设计也需要分级?》中说的,在如今这个供过于求的时代,合格的产品实在太多了,我们需要更多“超级产品”来打穿欧美品牌的认知绑架。

而这个时候,重新审视中国元素,并且用好中国元素相信对于每一家中国品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  中国词条  审视  审视词条  机遇  机遇词条  元素  元素词条  重新  重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