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学习笔记,收获有二:第一,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都是基于技术的科技公司或互联网生态企业。第二个:选择生态切入方向很重要,本质上是选择经济体的方向,决定了生态的未来,个人选择也不例外。
以下是数字化转型的分享线路图,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为序号❸的分享:生态圈建设。
以下是正文:
前面在新保险第一节说过,未来科技即业务,实际上,整个互联网生态的建设,都要完全依赖保险科技,可见的保险科技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增强现实、基因编辑等等。前面三节分享了支付是生态之门、信用是生态之魂、平台是生态之体,这一节分享的重点是保险科技是互联网生态之基。
2016 年 8 月 1 日,对于互联网科技领域是个标志性的日子,全球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首次全部花落互联网科技公司,并且都来自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湾区的 Apple、Alphabet 和 Facebook,以及西雅图附近的Microsoft 和 Amazon。全球 15 大互联网科技公司和有上百年积累的工业时代标志性公司的市值相当,均超过 3 万亿美元。
在技术、标准、商业进化共同作用下,全球特别是中美电子商务领域蓬勃发展,并且大大加速了文化、教育、娱乐、影视、旅游、出行等领域数字经济进程,按照阿里研究院的说法,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进入了 2.0 阶段。
2018年8月2日,Apple市值突破1万亿美金,成为人类史上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美金的企业,Apple和Amazon的也是截止目前市值突破1万亿美金的两家企业。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都是基于技术的科技生态公司或互联网生态企业。
01 技术对经济的作用
近 20 年来,技术驱动全球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技术拓展经济边界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渗透日益深入,未来经济发展的技术延展性不断增强,商业、产业、企业活动的边界不断拓展。
在数字产业方面,智能制造和智能产品成为德国工业 4.0、中国制造 2025、美国工业互联网战略的核心诉求,智慧物流、普惠金融成为服务新业态。
在数字生活领域,网络游戏、网络约车、分时租房、智能交通等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日益活跃。
在社会领域,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信用的市政管理、城市交通、企业生产经营决策、行政管理,日益成为管理者创新和变革管理模式的重要选择。
2018年天猫双 11 全球购物狂欢节 2135 亿元的销售额、每秒订单创建峰值达49.1万笔,是未来 5 年消费场景的实战性预演,背后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力量的支持。
2. 数据驱动经济增长
从计量的角度看,PB 是大数据的临界点。根据IDC《数字宇宙报告》,到 2020 年人类拥有的数据量以 ZB(1ZB = 1,048,576PB)计量。预计,随着 IoT 的应用普及和在线化,人类将迎来“数据核爆”。数据将如同农业时代的土地、资源、劳动力,工业时代的技术、资本一样,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
3. 技术驱动发展范式持续创新
传统工业时代形成了包括科技研发模式、标准化流水线、批零体系、物质资源消耗等在内的发展范式,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消费者成为推动创新的核心力量,产业模式的变革围绕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展开。
4. 在线常态化
到 2018 年,根据《世界电子商务报告》全球网民人数达41.5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4.4%,亚洲网民数占全球网民数的比重最高,达48.7%,在线用户将逐步拓展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
到 2018 年春节,微信月活超过10亿,基本上渗透了除了老人和儿童以外的所有人。微信聊天、网络购物、支付宝、滴滴打车等已经成为路边小贩卖菜,偏远农村地区大妈购物,上班族出行的新常态,在线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存在。
5. 协同治理渐成共识
随着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复杂性不断增加,对治理对象、手段、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去中心化特征的协同治理,逐渐成为社会新共识。
如何界定生态系统中政府、平台、企业、消费者、用户、技术服务商等各种角色的责、权、利,如何判断“数据”、“账户”、“虚拟人格”等涉及的新规则、法律适用性、甚至社会伦理等,都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作为滋养生态的环境,就决定了生态未来的规模。如果生态建设选择了一个下行的经济体,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在一个上行的经济体中,生态、平台、参与生态建设的企业、个人都是相互赋能的关系。只有多方共同努力,相互赋能,个人才能成长、企业才能壮大、生态才能成形、经济体才会不断上行。
因此,选择生态切入方向很重要,本质上是选择经济体的类别,决定了生态的未来,个人选择也不例外。
02 互联网生态的三大特征
如果把互联网+称之为数字经济2.0,那么数字经济1.0的核心是IT化,目前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处于IT化的阶段,是互联网刚刚开始发育或刚刚开始应用于业务的阶段。也就是说,当前保险业,正处在通过推广应用IT技术,正在提升原有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阶段,同时通过互联网初步的应用进入2.0的探索。
总体而言,当前险企的发展并未找到在全社会形成成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像平安这样通过大力构建技术生态对外输出,目前也并未充分论证是真正完全可行的模式之一。
保险公司建设互联网生态是典型的数字经济2.0时代的布局,架构在新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之上的数字经济 2.0,具有平台化、数据化、普惠化三大特征。
1. 平台化
互联网平台是数字经济 2.0 的基础。依托“云网端”新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创造了全新的商业环境。信息流不再被工业经济供应链体系中巨头所阻隔,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距离大大缩短,沟通成本大大降低,直接支撑了大规模协作的形成。信息的透明使得企业信用不需要和规模挂钩,各种类型、各种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接入平台获得了直接服务消费者的机会。
在物种上,成熟的数字经济 2.0 平台上的物种极为丰富。以阿里巴巴为例: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基础、标准的服务,大量个性化的商业服务,由生态系统内各种各样的服务商所提供。
目前,服务市场已聚集数万家服务商及服务者,为千万淘宝及天猫卖家提供服务,年交易规模数十亿,提供了包括店铺装修、图片拍摄、流量推广、商品管理、订单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外包等相关服务与工具几十万个。
借助数字经济 2.0 平台能够实现超大规模的协作。在大淘宝的零售平台上,大淘宝平台5.7亿+消费者和超1000 万在线商家,共同构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分工、协作体系。 2018 年Facebook 月度活跃用户突破20亿大关,微信月活用户也突破10亿人。这种超大规模的用户数,是工业时代的公司无法比拟的。
2. 数据化
新兴的数字经济 2.0,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度数据化。工业时代的公司,以 IT 技术为核心实现数字化,数据的流动以及在线化范围有限,数据应用场景主要局限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的生态圈之中。数字经济 2.0 时代,数据的流动与共享,推动着商业流程跨越企业边界,编织全新的生态网络与价值网络。
正如埃森哲首席科学家齐韶先生所言:
“云计算模糊了企业内部 IT 与外部 IT 的界线……公司间传统的数据与程序相隔离的状态将有望被打破,随之将出现新的商业生态和价值网络……未来五年,公司间的业务流程可能会高速增长,这反过来将有助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公司 IT 系统一旦穿过防火墙,就非常容易与其它公司的 IT 系统实现信息交流与交换,从而越过公司界线执行业务流程。”
3. 普惠化
在数字经济 2.0 环境中,“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特点,实现了普惠科技、普惠金融和普惠贸易。每一个人都是生态网络中至关重要的节点,成为新商业形态的共性,也是特性。
在科技领域,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按需服务业务形态使得个人及各类企业可以用很低成本就轻松获得所需要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而不再需要购买昂贵的软硬件产品和网络设备,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根据阿里研究院测算,云计算的使用可以使企业使用 IT 的成本降低 70%,创新效率提升 3 倍。
在保险行业所在的金融领域,以互联网信用为基础的新型信用评分模型,对于普惠金融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数据统计概率计算,可以使得不同风险的个体得到精准的风险评估,从而能够匹配差异化的金融信贷服务,让更多的个体享受到适合其各自风险特质的金融信贷服务。
据网商银行计算,假设不良总金额保持不变,如有新型信用评分模型的支撑,那么可授信的客户数量将大幅提升。可授信的企业类客户数量将增长360%,为原有数量的 4.6 倍;可授信的个人类客户数量将增长 1600%,为原有数量的 17 倍。
在全球贸易领域,数字经济 2.0 为全球带来了普惠贸易的全新局面。普惠贸易意味着各类贸易主体都能参与全球贸易并从中获利,贸易秩序也将更加公平公正。
普惠贸易包括以下几个特点:弱势群体能够参与国际贸易;贸易流程更加方便透明;国际贸易信息对称;全球消费者能方便购买来自全球任意地点的商品;贸易中的参与主体,如消费者、小企业,都能从中获益。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eWTP 理念得到积极认可,正是普惠贸易快速发展的例证。
4. 技术是数字经济2.0的支撑层
数字经济 2.0 可以大致分为四层架构 :
支撑层,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技术;
商业层,是基于支撑层和数据层的经济活动;
治理层,是整个体系的治理规则和制度安排。
所谓支撑层,即数字经济 2.0 的新基础设施已经变成以“云网端”,即云计算、互联网 、物联网、智能终端、App,为代表的技术平台。
(1)云
作为在线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的主要技术,经历近 10 年的发展,其成本、效率优势已经逐渐成为创新的后端技术基石。小企业、大企业、政府和金融行业都纷纷拥抱云计算服务,云已经成为普惠科技的代名词。更大规模的并行计算、混合云、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等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 GPU 芯片的发展也将助力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
同时,阿里研究院还判断,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可能成为并行发展的趋势,形成互联、智能到自动自主的三个发展阶段。
(2)网
作为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是用户端体验的关键。将于 2020 年推向市场的 5G 网络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同时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的网络体验需求。
同时,以谷歌气球计划和 Facebook 无人机计划为代表的创新技术结合不断发展的卫星网络会在不远的未来带领大家进入“空中网络”时代,使得尚未联网的人们不管多么遥远,多么偏僻,都会成为在线的一分子。
(3)端
过去 20 年发展的端主要是手机、电脑以及手机端的 app,并带来了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未来物联网智能终端的多样性以及工业设备的智能化,会为万物互联网奠定“物物在线”的基础,也会成为未来“数据核爆”的最重要因素。
传感器技术、标签技术、控制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操作系统等技术及标准的统一将会成为发展的关键。
低功耗内存和电源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是重要方向,不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技术变得格外重要。同时,伴随着端的智能化水平提升,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可能成为并行发展的趋势,边缘计算会赋能端设备更强的智慧,形成互联、智能到自动自主的三个发展阶段。
(4)新技术跨界融合是未来
目前,公认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生物识别等等。
1)人工智能
伴随着“云网端”基础设施技术的成熟,以计算 + 算法+ 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成为未来万物智慧的基石,推动生物识别、区块链、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VR/AR、3D 打印、人机交互等多种泛 ICT 技术的成熟。
制造业、交通、服务业、医疗行业、金融业等多个传统行业,都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崛起而变得不同。
比如:
未来无人驾驶汽车主宰的交通系统,将不再需要红绿灯和交通标志,驾照也将是个过时的概念;
机械制造未来可能由智能机器与人协同完成,机器的行为会基于数据 + 算法不断迭代优化,成为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机器人还将被用于快递、清洁、洗碗和强化安全,未来用于家庭娱乐和教育的机器人会走入寻常百姓家;
另一方面,很多职业都会消失,比如司机、客户服务人员、电话营销人员、会计审计、零售人员等。
2)区块链
如果说今天的互联网是信息通过 TCP/IP 协议进行点对点的传递,是信息互联网,那么,价值(比如电子货币、电子资产等)怎样才能脱离第三方进行点对点的转移?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实现价值互联网的一种可能,会成为保障虚拟和物理世界一致性的技术。
3)生物识别
身份识别是实现人的虚拟与物理身份一致、保障账户体系安全的核心手段,强安全性、防篡改是身份识别技术的主要特征。我们看到身份识别的技术在从传统密码转向生物识别的方向,脸部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都已经开始在很多账户体系中得到应用。
未来声纹、虹膜识别、掌纹、心跳、DNA 识别以及行为生物识别等技术会获得长足发展,集计算机与生物技术于一体的多种生物特征的融合认证,会成为身份认证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二层:数据层。阿里曾鸣教授在他的《智能商业》一书中说,物理世界要实现在线化、数据化,最后达到活数据才真正具备价值。数据“在线”远比“大”更能反映其本质 , 数字经济2.0 是在线产生的数据,是活数据。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 2.0 的核心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价值体现需要利用支撑层的技术群落实现:从数据端(App 或智能终端)产生,通过网络传输到云端,在云端的大数据平台上进行存储、处理、共享和分析,通过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相关算法实现数据在不同业务场景的应用价值。
工业经济时代的能源概念更多是指以石油和煤等自然物质资源为代表的能源,而数据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新能源。数据是物理世界在虚拟空间的客观映射,过去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以人人在线为主要特点,仅仅是数字经济的开始,未来物联网时代,物物在线,原子比特世界融合成一体,人、事、物都在实时被数据化,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瞬间就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才真正使得在线成为常态。
数字经济 2.0 是在线产生的数据,是活数据。数据用于记录、反馈和提升互动体验,过往杂乱、无用、静态的数据因为在线而变得鲜活,数据拥有了生命,能够用于量化决策与预测。发掘数据价值的技术成本降低,数据可以用在全局流程及价值优化,并且实现真正的数据业务化,产生新的社会经济价值。
以阿里巴巴为例:基于淘宝和天猫的大量消费者和商家数据,支撑起了蚂蚁小贷、芝麻信用等相关业务。
03 不重视技术就不会有平台,也就不会有生态
平台经济体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并由高度协同的经济活动单元所构成的,开放、共享、普惠的在线经济生态系统。
1. 技术创新催生平台经济体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解放了人的体力,人类第一次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生产组织从工场进入到工厂时代,并奠定了之后大规模生产组织的雏形。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电力,相比于蒸汽机,电力是一种均质、稳定、可控的能源,不需要复杂的传动系统,生产组织从工厂时代进入到公司时代。
IT 时代,公司开始数字化进程,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组织变革的新动力。最早的计算模式以大型机和小型机为中心,界面对用户不太友好,空闲时会浪费计算资源,更无法激发用户的主动性。
这些很明显的缺点,正反映和适应了工业时代典型的组织管理方式——命令与控制。随后的“客户机 / 服务器”计算模式,一个很大的缺点,则是难以支持大量用户的并发请求,这其实也正反映了当时被信息赋能了的员工与企业的集中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DT 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实现了连网,当越来越多的业务流程在线运行,当一线员工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当“云 + 端”的结构成为信息处理的主流,原来那种基于信息掌控的组织管理方式必将改变。互联网的技术特性,也将在组织管理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比如:开放性、分布式、对等性等特征,在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都已经得到了体认与实践。
平台经济体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并由高度协同的经济活动单元所构成的,开放、共享、普惠的在线经济生态系统。它的出现,是当前全球商业组织演化进程中最新型、最突出的形态。
2. 平台经济体的网状协作
供应链是跨国公司的典型协作特征。这一供应链体系,通常是一种巨型的网链结构,跨国公司和其他参与者主从关系明显。这不是一种柔性的、可以快速建构和解构的合作关系,当然也不利于对个性化需求的快速满足。即便作为链主的核心企业,清晰地了解现有供应链运行的不足,但它作为最大的受益者,基于天然的自利导向,仍可能缺乏足够的变革意愿去持续改进这一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相反,挤压非核心企业,却经常成为它自然而然的一个选择,血汗工厂的出现即是一个例证,供应链正是工业时代商业连接最复杂、最极致的体现。
1959 年,全球最大的公司通用汽车的销售额是 110 亿美元,资产为 79 亿美元,雇员超过 50 万人。今天,沃尔玛在全球拥有 11500 家分店,2016 财政年度(2015 年 2 月 1 日至 2016 年 1月 31 日)的营业收入达到近 4821 亿美元,全球员工总数高达约 220 万名。
平台经济体的平台、消费者、服务商共同构成了网状协作。平台是平台经济体产生的新物种,一般由一家或者少数几家公司构成,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为消费者、商家提供信息、交易、物流等基础设施。
海量的消费者和服务商是平台经济体的主体,他们通过平台进行连接,完成信息交换、需求匹配、资金收付、货物交收等经济活动。平台经济体的参与者是自发、自主、快速聚散的柔性共同体,没有绝对主导的一方,整个组织呈网状结构。
体系内的企业能够互相影响,协同治理,相互合作,进而为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可能性。大淘宝平台、6亿消费者、超1000 万在线商家,共同构成了全球最活跃的零售生态系统。
3. 平台经济体产生的两条路径
平台经济体的产生有两条路径:
第一,是互联网公司的演化路径。
互联网原生与跨国公司转型。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等都是出生于互联网,不以产品作为战略导向,而是着力建设平台、培育生态,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爆发性增长。特别是在“云网端”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之后,各种类型的平台经济体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未来,技术会不断拓展平台经济体的边界,可以预见随着新一代技术的成熟与应用,生于互联网且融合实体商业的平台经济体会迎来下一波爆炸性增长。
第二个,是传统行业跨国公司的演化路径。
传统行业跨国公司也在逐步培育自己的平台经济体。在工业设备领域,以 GE 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加速部署机器互联战略,通过终端的信息收集设备和统一的数据平台,沉淀海量的机器运行数据,将形成一个全新的机器设备运行维护的生态系统,GE 的 Predix 已初见雏形。
汽车是手机之外最重要的移动终端,车联网一直是各家整车厂商的必争之地。生态涵盖范围已经拓展到车况跟踪、全生命周期保养维护、以及和汽车相关的各种消费等。
在医疗领域,除了大型医疗设备互联以外,问诊平台创新了以往纯线下的看病方式,患者在医生选择、就医方式方面都有更多选择。在最传统和保守的金融行业,我们也看到了通过平台生态系统进行营销、软件开发的案例。
未来的平台经济体发展一定是双轮驱动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发现,开放共享的平台经济体的网络效应要远远超过传统的供应链优化带来的价值。跨国公司转向平台经济体是必然的,但未必是 100% 平台经济体化。
总结、思考与说明
选择生态切入方向很重要,本质上是选择经济体的方向,决定了生态的未来,个人选择也不例外。
本来此篇是准备自己写,但是阿里研究院《数字经济2.0》报告内容是我认为目前市面上讲技术乃生态之基最具价值最好的一份资料,自我无法超越,所以本文大部分内容源于该报告。还是坚持一贯原则,只分享最好的观点。
GE这家公司很特殊,历史上所有企业起起落落,只有GE保持百年不衰,最大的特点是其继承者策略的有效性,每一次GE危急之时,都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这个有没有使你想到我们国内互联网巨头的现状?腾讯、阿里、京东等等,哪一家的人才建设最具传承性?
参考资料:
阿里研究院《数字经济2.0》
相关阅读
保险公司触网,App还是微信小程序?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二)
赋能型生态演化路径与六大竞争制高点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四)
保险公司互联网生态建设的切入方式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六)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九):信用体系
平台图谱及演化之路 | 保险科技生态建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