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医疗健康行业中那些相对正确的产品方向

在对行业做了深入分析后,作者对“互联网+医疗健康”中的正确产品方向提出了一些思考。

最近针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基于全行业产业链做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把前面写过的三篇文章贴出来,供大家追溯查看:

医疗健康产业互联网的思考分析

当我们谈慢病管理时,我们谈些什么?

医疗健康互联网C端产品的一些思考

过往花了些时间把“互联网+医疗健康”从行业分析、慢病管理、患者端产品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从集体政策到个体用户,都做了一些思考和整理。本文将基于之前的分析结果更抽象、更概括、更本质的来说一下,在医疗健康这个领域中有哪些相对正确的产品方向。

我们主要来讨论什么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正确产品方向,为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先从行业分析来着手。

一、行业分析

通过上面几篇文章的思考和总结,我对于医疗健康思考的结论,在这里再贴一下:

行业特点:

医疗健康是一个场景化的行业,在互联网产品中要还原线下医疗健康的场景,构建诊前、诊中、诊后的全医疗场景。

医疗健康是一个专业性门槛的行业,互联网无法消除这个门槛,只能去匹配这个门槛,包括构建线下的医疗资源(含医生、医院等)来提供相关服务。

医疗健康是一个知识性行业,可在互联网产品平台上构建专业知识内容,来解决用户对内容的需求。

行业核心:

医疗健康的核心还在于线下的医疗资源,这个是解决真实患者实际疾病的关键,拥有这类医疗资源的平台会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无论患者使用什么产品,他的核心诉求都是找到高效治愈自己疾病的途径,因此谁能够把握住线下医疗资源这个核心关键,谁就可以更好的胜出。

行业问题:

医疗资源的供应跟医疗服务的需求严重不匹配,需求远大于供应,行业供需关系严重失衡。

基于上述分析,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中能够做出比较不错成绩的产品方向,一定是围绕行业核心,遵循行业特点,来解决行业问题。

二、发展趋势

再对行业分析总结一遍后,在对该问题深入展开前,先来回顾一下这几年“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

以目前市场上,某些相对成熟的用户端医疗健康产品来说。

这里成熟也只是相对而言,“互联网+医疗健康”直到目前仍然没有被公众大范围的认可。核心原因仍然在于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产品没有能力掌控线下医疗资源,造成产品所提供的服务仍停留在非常浅显的泛健康类环节,不能解决用户的核心问题。

丁香园,最开始是医生端再教育的平台,后续通过提供一系列C端健康工具延伸到用户端,最近几年融资后,在线下布局丁香诊所,企图在诊所中通过诊疗服务从保险侧、用户侧收费。

微医,最开始是一个预约挂号的工具类产品,后续在全国各地开设互联网医院,产品核心也变成线下的互联网医院,线上部分也围绕这个核心演变成为对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工具的闭环类辅助产品。

企鹅医生+杏仁医生,最开始做医生工具的,通过工具提升医疗效率,因为专业性的问题,某些工具更多相对偏重的是医生非核心业务层面的非医疗环节,如审批、病历整理等。二者合并后,业务重点也变成在全国各地开设互联网医院,通过医生多点执业,医疗资源流动来解决地域性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产品核心也变成了线下的互联网医院。

春雨医生,最开始是医患互动平台,通过线上的“轻问诊”方式,在患者诊前和少部分诊后的场景中介入,提供一定范围内的医疗帮助,目前也不断在线下开设春雨诊所。

从上面简单的追溯中,我们可以发现针对院外场景对C端或者部分医生端提供服务的互联网产品平台,都在陆续拓展自己的线下策略,不惜重金在线下去开设诊所/互联网医院。

我认为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项目初期在线上对用户可以提供一定帮助,并积累一定流量,但因为缺乏线下资源的强力支持,再往核心问题深入时线上服务也如镜花水月一样,难以为继。

基于上诉几个平台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演变中,线下医疗资源始终是绕不过去的门槛,是无法回避的基础条件。

三、深入展开

为了解决医患供需不足的核心问题,针对供给侧的方向,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提升医疗效率;

增加医疗资源。

提升医疗效率:

主要指的是对院内市场的介入,通过新研制的医疗器械、医疗方法、医疗工具、辅助诊断工具等方式提高医生诊断效率,这里面涉及到的是医疗器械技术的提升、AI医疗技术的提升。

类似依图科技在做的影像学解读系统、处方自动审核系统、多科室诊断辅助系统等等都属于通过计算机视觉、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来提供AI医疗的方式。这种方式因为也是实在地在解决医患供需失衡的问题,在未来也会获得持续的发展和提升。

增加医疗资源:

增加医疗资源包括(好)医院资源的增加、医生资源的增加。

(好)医院资源的增加主要指的是在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下,通过资本、政策的有效介入,对某些区域的中低端医院做有效的介入,通过资本运作,投后管理,实现对所投医院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升,从而最终实现被介入医院的医疗等级提升。

如一级医院提升为二级医院,二级医院提升为三级医院,通过医院级别提升来实现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当地患者也可以就近享受更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如:北京爱康医疗集团对黄石爱康医院的投资运营,成功将地方性医院升级为区域性的三甲医院,为当地所在区域的患者提供了实在可见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医生资源的增加主要指的是通过资本、政策的介入影响,促进医疗人才的流动,完善医疗人才的职业进阶路线,通过好医生的流动和好医生对团队人员的水平提升来一定程度上增加医生资源。

为解决医患供需不均衡的核心问题,必须通过增加医疗资源这个核心办法来核心解决。

总结

正如目前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变成智慧零售,从线上电商到线下店铺,从“互联网+零售”到“零售+互联网”,盒马鲜生、盒小马、小米之家等线下场景的大规模铺开一样。虽行业基本不同,但人性大致相同,这些传统互联网巨头在线下的动作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告知我们一定的产业方向。

过往几年,我们看到的都是“互联网+医疗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原来纯互联网公司开始在线下开诊所、开医院,我们需要把握住这种行业趋势。

未来Healthcare行业一定从“互联网+医疗健康”,逐步演变成“医疗健康+互联网”。(AI医疗除外,AI医疗介入方式是科技手段,不是业务模式手段。)

拥有核心医疗资源的医联体、医疗集团通过内部对互联网的重视和孵化,将资源跟互联网结合,通过:

诊前:患者在院外通过线上获取健康内容,预约挂号。

诊中:患者到院内基于线下医疗场所进行医疗场景化就诊。

诊后:患者在院外通过线上的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网上签约等方式来确认和维持诊疗结果,并不断循环这个过程。

这样,线上和线下,诊前、诊中和诊后,院内和院外几个维度都能够将患者和医疗集团深度黏连,形成非常有效的医疗正循环,这才是最终能够比较深度解决医患供需失衡的根本方式。

基于上诉分析,我个人是强烈看好“医疗健康+互联网”的,看好独立的医疗集团通过对自身已经拥有医疗资源的优化和整合,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串联起来患者全生活场景,从而更好的保证患者健康。

本文针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做了简单的思考,比较粗略。

这个行业有着巨大的前景和宏大的未来,后续也会继续思考和分享,本文也仅仅是针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第四篇文章。

后面也会不定期的继续对Healthcare这个行业做持续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请大家继续关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相对  相对词条  正确  正确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  方向  方向词条  医疗  医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