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类似于网红和视频博主的公会和经纪公司,原本是视频达人和平台、广告主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而现在却在毁掉整个行业。
喝完大杯的星冰乐,张大兴(化名)再次查了短信和银行账户,微视补贴还没有到账,他挠了挠头,啪的一下把手机扣在桌子上,愤怒的脸上带着无奈,讪讪的说:“微视4月份补贴到现在还没到账,我真的对他们无语了。”
他口中说的他们,其实并不是微视,而是和微视合作的MCN机构!
MCN类似于网红和视频博主的公会和经纪公司,原本是视频达人和平台、广告主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而现在却在毁掉整个行业。
正在疯长的视频MCN
从2017开始就是中国网红和短视频的大年,由于短视频项目越来越火,相关的MCN发展也越来越迅猛。
根据易观刚公布的《2017年中国短视频MCN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
2017年短视频MCN呈400%的速度增长。
像国内每一个热门领域一样,MCN行业也吸引了各种各样的机构和创业者。根据白皮书披露:
在2019年,短视频MCN有望发展至6800家,其中包括视频创业者、经纪人公司、广告公司、视频平台等,投资人也来掺和。
一时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整个行业鱼龙混杂。经过早期的野蛮生长之后,整个行业正在洗牌。
今年4月,为了狙击抖音短视频的高速扩张,腾讯微视推出大规模的补贴政策。
微视补贴金额为30亿(后来官方否认这个数字,但未公布具体多少),补贴时间为4-8月。补贴标准都是一条视频S级3000元、A级1000元、B级300元。补贴款每月进行一次对账,对账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收到补贴款!具体金额后续又有所调整。
微视主要签署的对象就是MCN, 这条消息几乎同时点燃了大大小小的视频MCN机构的热情,很多原本做广告,做电商等业务的公司,为了补贴业转型做MCN。他们利用资源和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赚取差价,在微视补贴中,一些机构给网红的补贴原本3000的S级内容,只给到600-800元一条。
根据上半年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公告中提到,已有超100个短视频原创内容创作机构与其取得联系及合作。
这原本对行业和从业者来说,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但很快很多网红反馈没有收到钱,或者拿到手的与承诺严重不符。引爆微视讨薪这颗地雷的事一家天汇星娱的公司,这家公司是腾讯的资深合作方,但是在微信刚推补贴政策时,他们推出了远比微视官方更激进的补贴政策。
微视S级内容是3000,天汇给到3500,最高甚至开出过10万一条的天价。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就是为了快速吸引网红达人加入参与,排挤竞品,反正后台是在MCN手上,考核标准是在自己手上,最后啥级别,多少钱,都是他们说了算。
MCN的害群之马
一位匿名的与微视合作的MCN创始人说:由于一部分不专业不负责任的MCN 的加入,导致了整个环境急剧的恶化。这些不负责不专业的机构,为了达到炒作和传播的目的,盲目抬价,导致其他MCN机构无法签约更多的网红艺人,但是这些已经和他们签约的网红艺人,根本得不到之前承诺的利益,但又被合同条款锁定,没有办法抽身离开。
最后导致包括MCN、网红达人等每个环节都受损,整个行业陷入恶性竞争,最后无法兑现,引发集体的情绪反弹甚至舆论危机,最后连微视平台也被拖下水,真正是害人害己又害行业。
从这点来说,微视原本是一番好意的补贴,结果搞得毁誉参半,得不偿失。
国内的MCN,目前更多像是广告代理或拉人头的公司。很多公司称自己是MCN,他们没有服务,没有某一个领域的特殊的标签,因为竞争特别激烈,没有被签到的人,马上红的那个人绝对迅速就会被一家签掉,它更像是一个广告代理公司或者网红的集合公司。
“他们其实就是短视频界的羊毛党,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薅更多平台补贴,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品牌,更不会在乎网红的生死,微视等平台经营好坏也和他们无关。”
文章开头提到的张大兴,原本是受微视补贴的吸引,推了其他机会,签了一家MCN,结果钱没赚到,也失去了原本更好的发展机会。“我现在房租都是借的”,张大兴离开时说的这句话,也许说明了大多数被伪MCN坑害的网红的现状。
行业发展离不开优质MCN
其实,在短视频行业发展过程中,MCN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于平台来说,通过MCN ,批量的获得优质的内容和生产者。对于创作者来说,他们更加聚焦内容创造。通过MCN支持更好获得商业变现和平台资源支持,这是有利于平台,MCN机构,创作者三者良性发展。
在短视频早期,凭借着对于行业发展形势的把握,内容的创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诞生了一些IP的头部内容,比如:PAPI酱、办公室小野等。在IP化形成以后,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内容丰富性,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商业化的更大变现。
围绕已有的大IP,会孵化更多相关的子品牌和短视频内容,形成内容的矩阵,从而达到平台化的目的。比如:PAPI酱就搭建了papitube,办公室小野背后的洋葱视频就推出了办公室小作,办公室小武等等系列节目。
蜂群文化是国内知名的微博营销公司,CEO莫力洋在和笔者交流时说:
包括他在内,都是微博大v或者段子手出生,本身网感都比较好,对用户和内容有充分的了解。
蜂群旗下拥有“我的前任是极品”、“留几手”等数百个多个微博KOL,依托头部大V流量,布局电影、美食、游戏等泛娱乐短视频IP孵化及产业链衍生开发,已经发展成国内知名的短视频MCN机构。
在此之外,由于内容市场和短视频的火热,与这个行业其他相关市场机构和公司,他们利用原来的资源和积累,有可能是网络营销,技术支持,网红经济等形态,进一步的拓展了商业模式,升级为MCN机构。
专业的MCN,包括网红的筛选、孵化、内容的开发,自我内容平台技术性支持、持续性的创意、用户的管理、平台资源对接、活动运营、商业化变现和合作、子IP的开发等等系列的链条和繁杂的工作,而非专业的人士很难系统性的协调到位,MCN道路上处处是大坑。
即使是成功的MCN,持续性推出网红也存在着不可复制性,内容最大的瓶颈在于非标准化。短视频IP爆火的确存在大量不确定不稳定因素,MCN的模式正是为了将这些不稳因素形成方法论,能更有规划地把控。
孵化现象级别红人这事本来就是概率事件,无论个人还是机构都有机会成功,而MCN机构只是能让这机率变得更高。
不同的内容,所适应发展的平台也有所不同。带货网红适合淘宝,图文营销号适合微博……
2017年最成功MCN网红办公室小野,火了之后,洋葱视频推了办公室小野,办公室小作,数据一般。直到推出七舅脑爷等子品牌,才开始再次走红。
暴走大事件CEO任剑在与笔者交流时,在他看来,MCN一开始它存在的理由是为了节约成本,形成集成化效应,规模化经济。创作者与平台进行高效的沟通,在这个模型基础之上,MCN开始做招商,因为商务管理更方便,招商之后分配给每一个底下的人。
也因为有了这层商务的关系,和服务的关系绑定,所以平台、MCM、每一个创作人有很好的平衡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