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社交电商带来的高交易额以及不菲盈利,淘宝推出淘宝特价版,通过补贴的手段吸引消费者,以此撬动微信的用户。京东紧随其后,通过减价拼团的购物方式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同时大量拼团App相继涌现,加入社交电商的新模式,企图分得一杯羹。社交电商正在崛起,那么社交电商的未来是“畅通无阻”还是“寸步难行”?
主流电商发展的红利期已过,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电商逐渐朝社交电商转型,同时随着供应链和支付环节的完善成熟,社交途径的延伸,加上当下人们的生活被各种新闻、社交、视频、游戏等充斥,导致信息传递、场景应用等变得多元化。
1. 电商产业成熟
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在不断的上升,各企业皆在打着“互联网+”的口号来达成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目的。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金额由12年3.5万亿元增长到17年13.35亿元,同比增长27.1%。
产生高交易规模的背后,是由于电商和物流体系的成熟。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17年4月,淘宝天猫的商家数量约为18万家,京东整合约为19万家。线上市场的发展迅速,使得线下物流体系越发成熟。根据电商物流指数显示,在“双十一”活动的拉动下,16年11月日均快递业务量超过1.25亿件,同比增长44.5%。
线上到平台商家,线下到物流体系,两者融合,落实了交易订单精准,物流配送及时,从而促进了电商产业的成熟。
2. 借助社交,低水平消费用户被挖掘
2018年春节期间,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用户数量超过10亿,这意味着,微信正式成为国内第一个月活超过10亿的社交软件,微信已近成为国民的社交基础设施。
随着微信对小程序入口的不断开放,目前在微信上线的小程序高达58万个,其中包含蘑菇街等电商小程序,微信入口的开放,为更多电商小程序打开通往社交电商的大门,为电商提供了基础平台。
正因为如此,社交电商凭借微信社交平台,使里面的商品信息通过社交的渠道进行传递,低价格产品以及拼团模式得到宣传,吸引了低消费水平的用户。
社交电商们,抓住了低消费者的需求,在淘宝和京东两大电商的夹缝中绝地求生。
1. 低价拼团带来的假冒伪劣产品,没有可靠的售后服务
阿里称一些制售假货的产品开始朝着朋友圈、微商等社交平台以及其他电商平台转移。
从中国消费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网络购物投诉达到2.9万件,比较2016年同期增长30%,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假冒产品、商品质量以及服务不完善。
“便宜没好货”这是大众共通的一个道理,而社交电商平台里面,充斥着大量9.9元商品以及砍价低价购买商品,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消费者购买之后,经平台投诉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赔偿,从而导致用户的流失。
2. 破坏社交关系
此前曾出现多次社交拼团分享到微信的链接不能打开,因包含诱导分享、关注等行为,被微信平台封杀。虽然很快得到解封,但也能看出社交电商破坏了社交关系。
微信作为其强大的社交后台,通过微信的渠道,大量的广告、砍价、拼团等商品信息在朋友圈中传递。大部分人已经对这样的商品消息感到疲倦,甚至反感。严重破坏了社交的关系。
“砍价”是用户自愿而非道德绑架强迫所致。
3. 消费升级,对低价商品的抛弃
随着用户的消费升级,消费者的个性与特性划分愈加明显;二来是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跟不上生活的节奏,大部分人没有时间去做商品之间的对比。
基于这样的情景下,网易严选应运而生。在17年网易发布的Q4财报中,网易严选等电商业务的净收入为24.75亿元,成为了网易的第二大营收主力。精准地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的消息,成功的引领消费升级。
消费者逐渐注重商品的质量而不是价格,低价格的商品不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靠拼团、低价的做法只能是短暂应对市场的策略,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
4. 电商巨头插足,市场竞争激烈
为了应对社交电商对市场的冲击,传统的电商平台开始涉足社交电商,淘宝推出淘宝特价版、京东推出各种购物节。
淘宝推出淘宝特价版,彻底走低价路线,重拾低价,重拾中小商家。虽然淘宝没有社交渠道,但通过砸钱补贴的方式,也能撬动微信、QQ的关系链,从而达到吸引低水平消费者的目的。
同样,京东拥有微信入口,加上完善的物流与售后体系,也能撬动社交电商的部分用户。
1. 平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首先,要确保商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把假冒劣质发展为高质精良产品,这样,商家才能留住消费者。
要想社交电商平台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只有做到用户认可平台;平台管制商家,商家满足用户这样的闭环效果,层层梯进。
2. 平台保证商家的盈利
作为一个电商平台,首先要管理好内部的商家,杜绝出现因产品质量而滋生的事件。
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不仅仅丢失用户,还让平台名誉受损。对于出现假货产品或是产品质量不过关的商家,平台应该加大惩治力度。
当然,平台在加强管理商家力度的同时,也要保证维护好商家的利益,商家流失,用户自然流失。
3. 逐渐摆脱对社交的依赖
社交电商平台,要想把流量优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必须减少对社交的依赖。
以微信、QQ为社交为基础的社交电商,若是找不到全身而退的方向,终将会被优胜劣汰。而微信多次封杀社交电商的链接分享就是对社交电商的预警。
为了应对社交存在的未知风险,社交电商的未来应该把重心从社交转移到新零售上去,专注对三四线城市的红利、对线下市场的拓展,结合大数据,快而准确的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