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有话题文化中心的,成都太古里就是其中之一。
在知乎,这里是中国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优秀设计典范;在淘宝,这里是潮牌时装店主最好的外拍背景板;在快手,这里是寻找个性生活的最合适取景地;在微信公众号,这里以“来成都必去的XX”的姿态多次占领朋友圈。
跨越产品壁垒、跨越诉求边界,几乎所有和互联网有关的故事都能在这里发现踪迹,也很好地解释了“互联网文化中心”的定义:源源不断地给社交网络输送着热门话题,也源源不断地将互联网文化投射到线下。
只不过,“文化中心”的作用是双向的:这里既可以代表着某种文化的繁荣,也可以催生文化繁荣下的极端。就像那段诞生于此“主播变魔术袭胸”的小视频——不仅是太古里的一次风波,也给互联网行业露出了“PUA”,一个有关“知识付费”的地下江湖。
单纯根据事件表象来解读,“太古里魔术袭胸”并没有什么噱头。
这倒不是说袭胸事件的性质不恶劣,而是在于经历了电钻吃黄瓜、大锤砸豪车、睡觉露内衣、皮皮虾和黄鳝之后,网络主播秀下限博关注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文化中,一个周期性出现的固定栏目。
所以即使发生在光鲜亮丽的太古里、即使是有魔术作为包装、即便被袭胸的女生数量不少,也很难有人会对这件事进行区别对待:“又是个秀下限博关注的主播吗?我们才不让他得逞。”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归类为“主播秀下限”的负面事件,因为在标签化的快速传播过程中,人们忽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一个“搭讪大师TV”的LOGO,一段讲课式代的开场白。
倘若你不是很理解这两个细节的重要性,大可以打开QQ的“查找群”页面。只要搜索“搭讪”或者“PUA”这些关键词,就可以发现许多少则上限500多则上限2000、以泡妞、恋爱、“泡学”为标签、以美女为头像的活跃QQ群。
这些QQ群存在的意义会直观地写在群简介或者群空间里:如果你感到寂寞却无人陪伴,如果你追求许久却毫无效果,如果你暗恋多时却无从下手,这里会有专门的“导师”为你答疑解惑,甚至还会带你进行实战练习,对你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当然,除了通过直播进行炫技式的教学,剩下的一切都不是免费的。
在国外,这种文化现象被称作PUA,即通过系统化学习、实践、不断自我完善情商以提高搭讪异性成功率的一种独特学科。
中国自有国情在此,PUA随之发生了一些进化: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网络的繁荣,PUA逐渐成为了一定程度上的刚需,在行业之下的里世界里同样实现着“知识付费”模式的繁荣。
所以,其实咱们对于“变魔术袭胸”这个事件的定性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这哪里是一次主播相关的孤立事件,这是一次亚文化圈反馈线下的必然事件。
所以,被扭送派出所反而是一个不错的结局:至少人们口诛笔伐的是一个耍流氓的主播,丝毫没有影响作为一名学科导师的身份。
导师、学员、成功之路
虽然走肾的元素让PUA这个话题自带流量,但PUA社群绝不是一个适合卧底的地方。
在其他亚文化圈卧底的体验中,你可以收获猎奇带来的快感,或者在感受到阶层鸿沟之后带来的优越感,但在pua社群内你可能接受到的冲击,不仅限于社群中的大尺度照片带来的生理不适,还有其“荒诞却不廉价”的魔幻色彩而产生的心理不适。
好在PUA社群的结构比较纯粹。在陆陆续续经历了22个QQ群后,我逐渐找到了组成PUA社群的三元素:导师、学员、成功之路。
首先,导师的角色类似一家互联网公司中的用户预约。这些导师的任务是每天为“搭讪不利”的用户们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每天定时定量)、定期展示优秀学员的学习成果(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组织并带领大家完成定期的线下活动(引导完成付费行为),是与用户接触的一线人员。
其次,每一个社群都会有几名“身经百战”的优秀学员。几乎每天都有优秀学员在QQ群里,炫耀他们在各种社交软件中收获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可能是聊天记录的截图,也可能是大尺度的姑娘照片,除了引得其他用户们的一阵热议之外,也会被导师们采纳,作为吸引新学员的最新教材,上传到团队官方网站/群公告内。
再次,每一个社群都为用户提供了解决需求的方案,也是变现的核心环节。PUA的导师们总结了一套高搭讪成功率的标准,对有需求的用户进行针对性包装,形式包括且不限于:拍摄社交网络上展示页的照片(高端房车表)、线下实战练习(KTV、酒吧聚会)、线下课堂教学,价格为200-500单次不等。
在这三要素的相互协作下,即便PUA的生存状态近乎于暗网般的存在,但一个容量500的QQ群,基本上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填满。按照每周一次5-10人线下活动的频次计算,一个中等规模的QQ群每月盈利上万并不在话下,而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魔幻却不廉价的知识
按照一个创业项目的标准来判断,PUA拥有让投资人青睐的一切要素:精准洞察了人们的需求(性or情感方面的宣泄),拥有非常清晰的引流思路,拥有问题的全套解决方案,还有可以给核心业务加分的增值服务。
但当人们真真切切接触到PUA文化圈的时候,却很难将其当做一个创业模式看。甚至当你时刻代入“2017年”这个大的时空设定后,PUA的存在会显得更加魔幻:
人们以为屌丝文化已经开始边缘化、以为杀马特早已没有了让他们落脚的经济基础、以为物化女性早就是路人皆知的红线,以为互联网可以实现无数人曾经梦想过的“理想国”……可web3.0时代的网络热点换过一茬又一茬,“D8”、“摇人”、“漂流瓶”这些上古关键词依旧焕发着难以想象的生命力。
更矛盾的是,PUA存在似乎正契合了人们所追逐的“知识付费”——这个词语代表着人们脱离物质层面的更高追求、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消费升级、甚至可以成为跨越中产阶级门槛的敲门砖。
所以每当我和朋友聊起这事儿的时候,朋友总是很配合我的忍耐力:“PUA这种东西,即使公司报销卧底费用我都觉得亏。”
这句话可能来自于互联网人的天生骄傲,但根本原因或许是“知识付费”这个行为的定性,已经绑架了人们对于“知识”的认知。
在表世界的知识付费领域主要呈现两种趋势:第一种试图帮助人们提升工作技能,以此在职场中换取更高的收入;另一种试图输送给付费者们常识之外、有较高接触门槛的内容,以此在生活中得到更高调性的评价和话语权。
但同样不能被忽略的是,“为知识付费”是一种好行为,但“付费得到的知识”却不一定——无关于主观出发点是好是坏,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可以被称为知识,就拥有让人买单的价值。
这就是讽刺的地方,真正解决问题的PUA,只能成为人们谈之色挠的江湖传说。
跨阶层的幻像
在很多人看来,迷信PUA和那些追捧喊麦的都是一类人:
他们只有初高中学历,最好不过大专;阶层上升困难,蓝领阶层居多;生活苦闷,让他们不具备全面审视问题的能力;年纪不大,但是早早的碰到了天花板,他们抱怨自己工作也很累,但为什么发不了财泡不到妞,想来想去,只剩下了两条路——喊出“众人皆醒唯我独醉”的口号,或者将自己打造成上一个阶层的模样。
但当你真正置身于这个圈子的时候,你却发现自己很难找到说服他们的理由。唯一可以算作黑点的就是PUA教程上的千篇一律,只是这个弊病并不孤立存在于PUA,几乎是所有线上付费知识的通病。
每周总有那么几天,在成都IFS的那只偷看优衣库的熊猫屁股底下,你会遇到许许多多拿住手机、熟练地操作着各种社交软件的热血青年。他们会给许多创业者制造假象,让创业者们相信社交依旧是这个社会的刚需,只要找准了他们的痛点就能塑造出另一个风口。
然而如果不是那个主播的偶然曝光,PUA依旧安静地在人们的视野下野蛮生长;就算是那段短视频的疯狂传播,PUA们也并不打算借势起步,依旧采用着原始的“网站+QQ群”模式低调求生。
或许我们正需要这个知识付费的地下江湖,来打破我们对于“需求”、对于“解决方案”的固有认知:需求从不需要过分拔高,用户在意的也只有需求的解决——这样的导向对于来自资本市场的评价显然是个死穴,但产品也从不应该是待价而沽的兜售品。
PUA永远不会被杀死,但也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大起来。
我还记得在加入QQ群两周后,终于有人提出了他的质疑:“网上那么多pua专家的书,谁的可信?还是都是一个概念,并不都可信。”
“任何时候,你能把自己升级到8分,就不怕把不到7分的女生,如果你只有5分,那学什么也没用,老老实实去把3分的吧。Pua的真谛就是,你是一个有价值的男人,这个价值包括身材,长相,风趣,见识,有钱,之类一大堆。”
一个优秀学员如此回复。接下来的一张张朋友圈截图中,满是他半年PUA沉淀后成为现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