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产品经理,总能跟“背锅”、“踩坑”这些词联系起来。挖掘用户需求,也许一不小心遇上了伪需求;版本延期上线,兜兜转转也许又是产品经理的“锅”……总之,产品经理就是神一般的背锅人物。
其实说到踩坑这件事情呢,相信不管是哪个岗位,都能滔滔不绝。那些在职场中总是被羡慕成长飞速的人,也许他们就是在踩坑之后,真正认真总结的小伙伴。每一次的坑,踩时都是辛酸泪,踩后仔细回想收获良多。
6月11日(周日),起点学院公开课邀请了酒店哥哥网COO子鼠、Ping++解决方案负责人Nada、《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进阶修炼》作者杨晓平,与大家聊聊他们在产品路上踩过的那些“坑”。
工作人员刚布置好现场,就有小伙伴早早的来到场地签到了!
听分享的过程中,小伙伴们也都在认真地记笔记。
开始正式的分享内容,干货满满。
子鼠:高效的产品研发团队是如何打造的
子鼠,现任职酒店哥哥哥网COO,13年互联网产品、技术、市场以及团队管理经验,负责所有的线上(产品+技术+市场)业务以及线上团队管理。
他在开场一针见血地指出创业团队普遍遇到的坑:“一群笨蛋在走一步推一步的状态下,经过一个臃肿的流程做出了一个市场不认可且质量很差的产品,在上线后还有一堆问题,却谁也不想修,一修一堆问题,到年底还嫌弃自己的工资低要加薪。”
如何避免踩坑,他分享了5条锦囊:
1.人才3比7
30%的人才,要聪明、懂业务,剩下70%的人,对业务有兴趣,并且专注于执行。
2.三层目标清晰
产品经理是核心,需要同时做到向上沟通(领导)、向下调研(用户)、中间连接(同事),也就是说要清楚每个功能为什么要做或不做,用户是否真的需要以及确保团队成员是否清楚需求的意义。
3.职责做到满分
很多创业公司都忽略掉员工的需求,要成就、要成长、要薪水,所以公司上层需要给每个员工提供清晰的成长路径,把每个职位的明确职责贴在墙上,这样才能激励员工在把工作交付给他人之前,可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只要每个环节都做加分项,最终出来的产品质量一定会非常高。
4.一致做事原则
嘉宾子鼠列举了9条一致的产品研发的做事原则和统一的产品开发流程(非Bug类)。他还强调一定要有数据报表,核心业务数据公司看,每个产品数据团队看,单个功能的数据自己看。
5.制衡的激励
公司需要设置清晰的绩效政策,团队从业务业绩、项目工期与质量、产品开发业绩等角度评估,个人从垂直经理、核心干系人、组内其他成员维度去评估,并且公开公布结果,比如本季度最佳小组、小组中突出的个人、项目贡献榜单等。
关于如何打造高效的产品研发团队,子鼠的五大锦囊是人才、目标、职责、机制和激励,你学到了吗?
Nada:场景下支付设计的升级之路
Nada,是Ping++解决方案负责人,曾就职于迅联数据,支付行业资深从业者,工作经历涵盖了从境内支付到境外支付、从线上到线下支付等各种支付场景。
嘉宾Nada从一个平台商业模式的支付场景,分享了关于支付领域会遇到哪些坑,以及如何解决的。
当用户在平台发起支付时,业务系统会创建订单,支付渠道处理请求,对交易进行处理,并返回结果,业务系统更新处理后的结果。
但是在实际中却发现这套流程“太肤浅”,因为有两个问题:
问题1:场景中存在组合支付(1条业务订单对应N条支付订单)和合并支付(N条业务订单对应1条支付订单)
于是在原来的流程上需要增加支付系统,也就是在业务系统创建订单后,先向支付系统请求,支付系统创建支付,支付渠道处理资金,返回结果给支付系统。
问题2:渠道收取手续费
平台产生的每笔业务订单,如果存在第三方支付的情况,就会有手续费的支出,这就涉及到账务问题。账务用来记录由业务引起的资金,在各个角色的账户之间转移的信息。所以,在支付流程上还需要添加账务系统才算完整。
在用户完成支付后,平台需要和商户进行分润,在这个环节里,会遇到第三个问题:清分向谁分,分多少。以分销代理为例,会有制造商、一级、二级代理商,是中心式地分润,还是直接分润给每个商户,这很难确定。
Ping++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以API的形式自定义分润,建立清分模型。
最后Nada还分享了关于支付接入时的一些坑,比如不同支付渠道的订单支付和退款有效期是不同的,退款完成的定义不同等等。
杨晓平: 产品的“道”、“法”、“术”
杨晓平,《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进阶修炼》作者。前盛大、携程资深产品经理。
嘉宾杨晓平从产品的道、法、术三大角度层层分析如何做产品。道对应着哲学层,法对应着战略层,术对应着执行层。
在哲学层上,他提出用户和市场是检验产品价值的唯一标准,产品守恒定律、三大互联网定律。
在战略层上,需要做正确的产品。感性和理性结合,需求采集是感性的,市场分析偏理性和静态;行业与市场结合,从行业端洞察用户需求,从市场端满足用户需求;理想和现实结合,意识到新进入者和替代者的威胁。
在执行层上,产品经理需要明白产品目标为先,业务规则次之,产品元素最后。真正搞清楚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比拼”UE、UD“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