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聊天会话将会取代 App?别闹了,一个微信就够你研究的了(下)

所以,我们可以把中国过去几年的尝试视为“伟大的会话界面实验”。在这里,你的信息平台能够满足用户和商家的双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Facebook、Kik以及Telegram将会因此而死)。它只要尽可能的接过“让每一次互动都是一场对话”的火炬就可以。不断的向API添加各式各样的功能,然而获得真正成功的却是那些向用户传递了剥离谈话界面约定的程序。更具教育意义地是,这些成功是建立在观察用户以及商家是如何实际应用这些App并对此进行优化的基础上。

你会发现那些早起进军机器人领域的企业,例如 Facebook,已经有了相同预感。Telegram则一直忠于它在IRC风格斜杠命令中的灵感。

实话实说,各式各样的App和服务居然能够被全部塞进一个对话式的用户界面,的确挺神奇的。毫无疑问,它会与伟大的人工智能和并没有什么用的用户界面可视性一起延伸到世界各处。

我必须承认,在一场聊天中完成特定的任务会有一些额外的好处。相较于App,它可以以一种低宽频、时髦并且始终如一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对于发生的一切,我甚至可以留下一个便利、具有时间标记以及离线可见的记录,我可以对其进行搜索并且快速跳到媒体资料和链接上去。我还可以在程序内对这些内容进行剪辑处理、转发给朋友或是保存到归档文件中。

通过一款即时通讯类App而不是各种各样独立的App来获得具体服务,当这一切发生时,我自然会加以注意。我的对话框会在收件箱中如同泉涌一般,但信息却不会迷失在推送通知以及邮件的海洋中。

尽管非常明显,“对话式用户界面”所拥有的不过是终将失败的自负而已,但是文章接下来的部分会比开头更精彩………

收件箱是新的首页

收件箱真的是适得其所。尽管偏见严重,但是我依旧认为微信是同类App中做的最好的。我甚至会说它是在App行业中被忽视的天才。以下是它的一些关键改进(相较于我们所使用的电子邮件收件箱和短讯服务类App):

置顶聊天:如果我一直想停留在收件箱中的某个对话页面(无论是个人、组群、官方账号还是其它)时,我可以把它在收件箱中置顶;

消息免打扰:我可以对任何一个联系人设置通知静音,但是新消息依旧会出现在我的收件箱中。唯一的差别在于新信息数量不再是数字表示,而只是一个红点;

删除联系人:如果我不再想接收某个联系人的消息,只需两步,我就可以删掉他;

信息等级:官方账号可以向我推送新闻和促销信息,但是收到时,它们只是被归为“订阅”消息类,并且只会显示最新标题,而不会干扰其它消息。当某项服务以个人形式向我发送消息时,这条消息才会出现在收件箱中。我觉得这一功能要优于Gmail将此类信息挪入其它收件箱的做法(脚注2);

状态项目:持续性的操作或是状态会在页面顶端一个特殊的气泡中呈现。这包括登录到网页或是客户端、使用微信账户授权验证开通WiFi、播放歌曲或是手机间传输数据;

搜索功能:主页面最上端的搜索栏不仅可以搜索我的联系人,同时也可以搜索群组、聊天记录、收藏内容、网页文章、我的订阅新闻以及微信其它功能。

微信的一切都是在本地化中进行,用户点击的第一下不是“聊天”或者“收件箱”(像其它即时通讯类App那样),而是App本身。事实上,整个微信体验的基础是常见且基于分层的消息、通知以及新闻流。毫无疑问,微信及其家族并不是短消息系统的替代品,而是手机OS(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美好的未来愿景,因为它并不是严格的以App、消息(严格的说,是以聊天为中心)为中心。

当你以这种方式思考时,我的收件箱中所陈列的那些消息本质上不再是对话,从抽象的角度来看,它们是推送给我的更新和通知,位置会改变、会被标记为已读或是未读。最最基本的是,用户可以以上述的方式对其加以控制。

如果我们真的把这个想法发挥到极致的话,那么在我点击收件箱最上端的气泡后会出现根本不重要,可能是对话框、一首歌、视频、新闻标题、显示着我线路的地图、定时器等等,什么都有可能,真的。我觉得至少要是一些动态或者基于服务的信息(我当然不想以这种方式访问我的计算器或者照相机)。

墨西哥玉米片式App的崛起

App这个词实际上非常古老,但却是随着智能手机的诞生而进入公众视野,这并非巧合。 大约是在2007年出现的App这一词形是对我们那时台式电脑巨大进步的体现。第一次,软件是如此容易的就能够进行安装和卸载操作,并且不会在系统中有所残留(得益于沙盒机制/权限模型)。

当时,智能手机App被视为台式电脑应用程序的小兄弟。在iOS系统中,像是Mail(邮件)和Calendar (日历)是为了唤醒它们的Mac版本。苹果后来推出了袖珍版本的App,比如 Pages、 GarageBand和iMovie。在最初的几年里,设置iPhone时甚至需要将其连接到台式电脑上,并且通过一个叫做iTunes的程序进行同步。

尽管有些App不过是对我口袋中超级计算机加以充分利用的桌面程序迷你版,但是半数以上的App还是要被归为另一类。这些程序只是一个容器,其中的新闻、通知、消息以及其它信息最终的停留地还是后台服务。它们自己能做的并不多,这就是像是一片墨西哥玉米饼的主要价值并不在于它的自身吸引力,而是与奶酪、辣椒的交融。

如果你认可的话,我们所使用的智能手机系统很大程度上还是基于迷你台式电脑的定位,而不是一个完备的信息系统。因此,如果你想要开发这样的App,那么你的产品必须每天都能给用户带来新鲜事物,否则将无法生存。它的信息最好是通过用户经常使用的App,比如社会新闻提要或者即时通讯App进行推送。OS系统能够提供给这些App避免如此命运的唯一资源就是正中要害的通知推送(以及像是今日插件(Today widgets)或者安卓主页小工具)(脚注3)。

智能手机OS系统令我们失望的其它方面当我在中国完全依赖微信之后,它似乎树立起了自己独立的环境。毕竟,微信中不仅仅有我的聊天框,还有我的社会新闻提要、新闻和博客订阅(许多仅限于App阅读)、电子钱包以及书单。它甚至可以通过我和朋友使用的蓝牙设备读取我的步数。它还具备我的手机系统本应具备但却没有的(后面详细讨论)扫描二维码功能。它甚至还能够识别正在播放的歌曲,从图片中识别出书籍或是其它物体。你可以非常轻易地以自己期望的方式在微信的不同区域调动这些数据。

有时候,微信会让我想起九十年代初的日子。那时候,有些人或许推出了Windows或者DOS的其它Shell环境,然后偶尔回过头去做一些其它事情。就是这一过程缓慢的将微信推上了我的首页,将微信植入了其它App。

说来并不奇怪,我觉得我的OS最近似乎帮我做不了太多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目前,一款智能手机OS的职责,除了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低级苦差事(管理内存以及线程池等)以外,还能为App提供所需的一些常见基础设施和高级别的服务。这样App就能专注于做自己作为擅长的事情。不过,似乎许多领域的OS之间并无太大区别。

下面的每一条好像都是非常琐碎且无关紧要的烦恼,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特别像是来自狂言四溅的安迪·鲁尼(Andy Rooney)的评论,但是它们积少成多!

推送—我扫了一眼主屏幕,未读消息的提醒红点满屏都是。我先挑几个我能解释清楚的来说说吧。首先是微信,然后是邮件。我的收件箱中有8108条未读消息!不过我敢肯定的是,数字变成8109的时候我一定会注意到的!

“社交”文件夹的未读信息有四条,一条来自于Facebook,这条我一定会看,另外三条来自于其它零散的App。我并不确定这些App打算传递给我什么信息,或者说我打开这些App之后需要去做些什么。我想其中一条应该是因为我的好友在几个星期前返回旧金山的路上访问了我的Foursquare主页,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当时我就站在他身边,看着他完成了操作,并且当时就收到了提醒。还有一条或许是来自于Instagram,应该就是例行的提醒,告诉我要时不时登录看看。不过,如果“社交”类的未读消息只是三条的话,我可能不会去看,四条或五条倒值得去瞅瞅。

当我还在主页时,系统Messages App (消息App)显示的未读消息是39条,大多都是一次性口令,来自银行的事务通知以及垃圾信息。Messages大部分时间都没什么用。“新闻”文件夹里有大量的App想要通知我最近的新鲜事。Airpocalypse告诉我目前广州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为93。

星巴克也有一条未读信息。会是什么呢?我有一张可以兑换的免费咖啡券?要不是一份司康饼?我看看。哦,不,它只是一条从43天前就躺在收件箱中的系统消息—“欢迎使用星巴克App”。搞什么?!我之前的主页上还收到过比以上这些内容糟糕的多的通知。每当我安装一款新的App时,我通常会选择打开通知推送按钮。其实我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因为我不知道通知推送的频率和内容会是怎样。当大量无用的推送出现在iPhone(甚至iWatch)上时,我并没有任何对它们进行分辨的方法。“闭嘴!再也不要拿这些无聊的信息打扰我。”我必须在设置中翻翻找找,找到这个App,然后关掉消息提醒功能。通常情况下,直接删除程序会更简单。MIUI及有些安卓系统应用至少能让我在看到消息提醒时进行“无视”操作。许多App可以让用户对值得推送的内容进行设定,不过通常都是在不同位置,不值得麻烦。

在iOS系统中,如果我因为想要打电话或进行其它操作而错过了锁定状态下的某条重要推送时,截至到目前,并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快速找到这条信息。iOS 9的通知抽屉(notifications drawer)与安卓类似,能够对所有推送进行逆时排序而非按照App分组,这是一个酝酿了五年才得以实现的功能。

此外,事情还因多种设备的连接使用而变的更为复杂。当我下班回家打开笔记本电脑时,我会重复收到这段时间以来的所有Facebook消息,所有我已经看过的LinkedIn邀请(因为已经给我发了邮件,有些还已经推送到了我的手机上),以及我所有的好友生日提醒。

二维码—在我离开美国那会儿,二维码还是个笑话。给事物加上二维码仿佛就是在告诉人们你缺心眼,跟喜欢大量使用标签或是佩戴蓝牙耳机差不多。之前在中国也是一样,直到微信给它带来了春天。现在,二维码被广泛用于个人、群聊、品牌、支付、登录等等,在其它App中也非常常见。如果人们了解如何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它们无疑会是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且将线下和线上世界进行奇妙快速连接的妙招。不过,二维码也有弊端。其一就是它们看起来像是机器人的呕吐物。另外就是,当你用错了App扫描二维码时,会收到一个告诉你去下载正确App的页面提醒,如果不照做的话,事物会变的迷之复杂。曾经被视作是公开标准的二维码如今也不再不实用了。我预测Facebook和Snapchat会在二维码的潮流上有些亡羊补牢的举动。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我的手机OS能够对所有二维码进行扫描(或是在图片中监测它们)并且准确,不过机会之窗似乎已经错过了。

App发布—除了明显的抱怨以外,应用程序市场还有糟糕的发现机制和不统一的批准流程,这些我都曾在最近的一篇关于iOS的App store在中国未能达到目的的文章中提过。简而言之,它慢如蜗牛,而且不支持二维码(几乎在每条App广告中都会出现)。

App太占空间—不得不说,现在的App真的是大的没边了。Twitter只能发送140个字符的应用占用的空间居然有72MB。过大的App很难进入下载列表,甚至会破坏WiFi连接。这些App很容易被删除,这就迫使用户每次都必须经历设置过程。苹果公司尝试通过App瘦身和按需式资源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似乎并无任何成效。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曾在他名为《16GB是个糟糕的体验》(16GB is a bad experience)一文中敏锐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在此,我想加一句,这是一种在发展中世界里大量移动用户需要面对的问题。

联系人和社交图—这种联系类App(超越了单纯的按照名字记录电话号码)背后的想法实际上扮演了只需进入某人名片就能看到此人全部电话号码、地址或者我所知道的其它方方面面信息的存储中心角色。iOS的版本扎根于OS X和NeXTStep通讯录。理论上,为了解决手头上的任务,我能够调用一个App来存储或寻回某个人的信息,而不是在以App划分的数据库中反复存储同一个联系人的信息。在实践中,这一套并不可行。在Facebook或者微信中,某个联系人的概念在配置文件中非常杂乱。

不仅如此,添加联系人更棒。当我头次遇到的某位可爱女孩想要扫描我的二维码时,我的眼前一亮(这要比输入我的电话号码或者在Facebook上搜索我要好得多)。一旦我养成了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蓝牙)添加刚刚认识的朋友或者同事的习惯后,我就从未想过再用其它的方式。为什么我不能拿出手机、滑动解锁、添加某人到我通讯录的同时就能获得此人愿意向我公开的电话号码、主页或者社交App昵称等全部信息?

连接—此前,我曾撰文讨论过App该如何应对用户不愿它们占用自己数据流量的情况。我曾提到微信、支付宝以及小米如何让它们的WiFi依赖用户生活变得更轻松的尝试。在这中国是个非常巨大的问题,在好多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这是一个OS能够更为直接解决的问题,无论它是提高了在公共热点的验证过程还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流量监控方案。

身份验证—当我头次打开大多数App时,它们要么要求我通过电子邮件、Facebook或者其它第三方账户登录,要么使用现在更为普遍的方式,输入手机号码然后接受一次性口令的方式进行登录。这些方式真的是繁琐到家了!程序应该在我首次打开时就已经登录完毕了。OS应该为App提供更多无需询问、拿到许可并且补充细节的灵活身份验证方式。如果用户必须切换身份的话,或许一个类似于Mozilla Persona的系统可以被采纳。无论哪种都要比现在App所采用的验证方式好的多。

数据交互操作—我的App在数据共享上的表现真是令人堪忧。许多好友会以我分享文章、聊天、推文甚至是其它App截屏的方式来分享隐含的信息。要么压缩失真会导致文字难以辨认,要么就是当我想要阅读剩下的文章或者以某种方式参与到截图的内容中去时,我就要抓狂了。如果我想要在Twitter上分享Facebook的某个页面时,我不得不选择“在Safari打开该页面”、重新加载然后再分享(尽管Facebook非常清楚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我希望App中的数据是原子级的并且能够进行免费分享、离线可读并且有着统一的搜索方式。但是自OpenDoc和OLE问世之后,这就成了一个白日梦,所以这仅仅是你不该做的诸事之一。

离线存储和存储管理—因为用户并不愿意使用自己的流量套餐,所以App会在离线存储上占用大量的空间。所有的音乐和电影App都是如此,并且新闻类和第三方浏览器一样受欢迎。一些开发商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接口来管理存储,甚至是小型的饼状图。我喜欢这种级别的控制,并且希望手机中的所有App都能具备这一功能。我宁愿不去想存储,但是当我不得不去清理数据时,我更愿意是通过一个中央用户界面,而不是进入每个App去清除各自的存储内容(或是因为挫败感直接删除程序)。

支付—我之前曾写文探讨过中国的在线支付是多么出色。任何网页或是App都能与我的支付宝或是微信钱包完美契合。在美国,我必须在每个新安装的App上键入和更新信用卡信息及地址。我们的手机系统中也有Apple Pay 和 Android Pay,但是它们能够使用的地方非常有限,并且严格遵循近距离通讯(NFC)的要求,对网络使用效果造成了限制。这个问题完美的解决方案就是程序能够覆盖多少的使用场合和硬件,无论是昂贵且要求我举起手机的POS机、去扫描商人贴好的已经事先生成的二维码标签、网页支付、第三方App支付、未连接的正常用户间点对点支付。无论是一家App初创企业还是夫妻杂货店,你都没理由去拒绝以上任何一种方案。而作为用户,没有任何方式能让你的钱悄无声息的花掉。什么时候美国的App市场才能让我的辛苦钱花的如此顺畅?

未来的元平台之争

所以这些元平台:微信、Facebook、 LINE等等,已经解决了上述的许多问题。它们所交付的这些既不是开放网页,也不是在封闭的应用程序存储模型背后的解决方案足够协调、贴心,或者说值得投以生产。

最初,我们与锁定设备和App市场所承诺的整个交易能在“围墙内的花园”中更好的进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杂草丛生,许多人来了,又在这当中圈出了新的花园,并且另寻了看门人。

九十年代,OS的制造商涉足web浏览器的非居间化投资前景,但是却花了另一个十年的时间来让下一位挑战者尝试通信类App的各种形式。尽管它们想要替代OS提供给用户和App开发商的高级别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看见它们入侵的脚步了。

身处此地的我们该做些什么?

少说多做!

尽管我并不了解你,但是我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希望我的OS主页上的第一个标签是能有我聊天App一半好的中央收件箱,我能够通过它管理我所有的联系人、电子邮件、新闻订阅以及推送,并且享有很大程度的管理权。没有无处不在的未读消息提醒,不用刷新来看错过的推送。内容丰富些,并能与原程序进行良好的互动,在不同设备间能够实现同步。当我打开时,就展示出全部,并且控制起来的方法要简单。我将会把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浏览页面上,但是当我需要登录Calculator或者Infinity Blade的时候,我刷一下就好。把有用的信息以主菜的形式呈现给我,而不是一堆乱七八糟的玉米片。

下次当我回到美国本土的时候,我想要我的手机能够支持诸如Chrome Apps的程序,但是仍能保留一些并不是那种占用大量空间、只能联网的怪异程序。我想要坐在星期五餐厅中(脚注4),扫一下餐桌上的二维码就能链接到餐厅WiFi,并能完成下单和支付,一切都不需要使用我的流量套餐去下载一个巨大的App、开通账户并且在安装时绑定信用卡。想象一下,我还能够以这种方式在医院或DMV进行注册、购买电影票或者查看航班信息。

作为用户,无论是本地还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冒牌App,我希望它们能有统一的身份验证、支付、离线存储以及数据分享概念。我想要快速以面对面或通过网络的方式将某人添加到我的联系人中。当我下一次创业时,我想要花时间专门为我的用户解决难题,而不是让他们再次面对上文中提到的阻碍。

其实,我并不关心它会怎样发生。或许OS的制造商会将游戏升级。或许Facebook、Telegram以及Snapchat会通过在他们的通讯产品中植入解决方案来为我解决难题。得了吧,或许Chrome或者UC Browser会这么做。又或者一些神奇、链状发布、获得GNU许可证的解决方案会突然冒出来。就像人们对于必胜客的评价,达到目标的方法有很多。

但更重要的是,与其说与机器人随便玩玩,我更希望科技行业能够专注于解决这些主要问题,处理一些常见的用户问题,这样我们的电话应该会比现在更好用。

脚注

有些人可能会用“语音识别怎么样?为什么不能像《钢铁侠》中的贾维斯那样?”的论调来反对上文中所提到的点击计数方法。首先,你不是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其次,语音识别的用户界面仅在口述任务要快于输入的特定任务条件下才更实用。我可以用一个关于Siri的例子来说明:当我离开自助洗衣店时,我告诉Siri“设定一个35分钟的计时提醒”,这样我好返回店内把衣服丢进烘干机。也就是说,口述“设定计时器”这几个字要远比去设定计时器省时的多。利用语音界面去执行比如预订披萨这种复杂且多种选择的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要比上文中所提到的优化对话式界面多的多(特别是当每次我还要等着人工合成的声音快速做出回应时)。在长于一个指令的对话中,使用上述界面的确会像钢铁侠,但是感觉起来会更像是在与《疯狂动物城》中的树懒交流。这东西我觉得只有在我腾不出双手的时候才有用。

我一直想要推销一种能够让用户把每条聊天都放入文件夹的功能。这样可以让用户对他们越来越多的群聊进行很好的管理,决定哪些可以优先显示,并且更容易追踪。不过,我担心这太复杂。

实际上,对于从不同来源或App呈现及时信息有一些不错选择。你可以选择常规的收件箱、上文中提到的App式现代收件箱、仪表盘小工具(dashboard widget)(就像是Windows的Metro风格用户界面)、Facebook式的新闻过滤、未经过滤的Twitter式提要或者谷歌现在的卡片。不过我觉得文中所提到的对话式收件箱才是最实用的。

 闭嘴!它绝对是你离开一年后会想吃的食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会话  会话词条  取代  取代词条  聊天  聊天词条  研究  研究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  
热点

 浅谈中国版square的入乡随俗

 昨晚,一位前辈就square向我提了四个问题,分别是:1.这个产品解决什么问题?2.有没有需求,需寻求有多大,什么场景有这个需求?3.中国能做么,和国外有什么...(展开)

热点

 内容付费VS时间付费:谁更有可能...

内容付费模式已经有太多讨论,这里暂且先着重聊一聊时间付费。鲁宾斯坦说,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这句话几乎会让我们面临评价城市时无从下手的尴尬。虽然传统...(展开)

热点

 平安产险收购汽车之家26%股权

【TechWeb】7月23日消息,平安产险收购“汽车之家”26%股权。银保监会近日批复同意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汽车之家股权:平安产险以自有资金投资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