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160份问卷:设计院青年生存调查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设计院了?”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萧条,设计院的负面消息从没消停过,网上的许多言论,更是将设计院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

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设计院?我们以调查问卷+电话采访的形式,收集整理了160余位建筑行业里年轻人的回答,看看他们眼中的设计院

以下11个建筑师,既有刚迈入大门的设计院新人,也有直接跳过设计院的人;既有入行五年仍在院里的中坚主力,也有从设计院离开走向各方的人们;既有95后一代的犀利言论,也有设计院70后的当局者观点。

这些正处于漩涡中心的人们,他们给出的,远远是比爱憎分明要复杂得多的答案。

寒冬里,他们选择了设计院

建筑业的黄金时代不再。

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里迈进职场的年轻人,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容易。在过去的黄金时代,设计院这块“大饼”显得美好而乐观,让学建筑的年轻人们非常憧憬。它让人相信,只要努力,只要跟着大流走,一切就会很美好,甚至都不需要过多的想其他方面,就能获得该获得的东西。

然而,与第一个10年前相比,整个建筑行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带着从学校着被训练出来的干劲——“我们被教育着、也相信着只要博杀,就一定会有未来”,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态进来,发现现实跟自己想象中的并不一样,落差也就在所难免。这般感受,对于2012年从老八校硕士毕业进入一线城市国营设计院工作至今,同时历经了“寒冬前-寒冬-短暂回暖”的李夫,体会尤其深刻。

而那些在2015年前后毕业,迎面顶着寒冬暴风雪进来的年轻人,有着另一番的体会。

2015年毕业的宁静,经历了行业惨淡时的找工作艰难。几经周折,经老师介绍选择了一家主要做垃圾发电厂等工业项目的国营设计院。至于迷茫,正如许多年轻人一样,从毕业开始,宁静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在去年,宁静曾经有一段时间很讨厌自己所在的设计院,因为整个设计的流程偏模式化,有时只需要改些尺寸或局部就能出一个新的方案,缺乏挑战性。随着市场回暖,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赶,只能选择粗放式设计,缺乏推敲。

从今年1月开始,宁静开始寻找其他工作,面试过地产然而并没有下文;春节前开始尝试联系设计院里的独立工作室,去了设计院里的著名建筑师工作室面试后,对方回复说需要先实习一段时间再决定去留。对于已经有三年经验的宁静,这样的要求难免有些苛刻,但她决定去搏一搏。

毕业于2014年的江川,最开始时选择了一家大学附属设计院,项目多为养老项目、医院等,工作节奏较慢。两年之后,江川跳槽去了跟市场更为紧密的一家民营设计院,对接的是万科、华润等房地产甲方,设计师需要以很快的节奏去适应——没遇到节点时的工作节奏是“996”(朝九晚九、一周六天),“遇到节点时,周天也就进去了,‘白加黑’(日夜加班)的状态也是家常便饭”。然而节点几乎从来没有离开,当另一个节点结束时,另一个节点很快也就来了。这样的高强度让人很累,却也逼着江川去快速学习和推进。

江川现在单身,过年回家时父母逼婚:“哎呀你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不结婚?”“但我也很苦恼啊,我天天加班,就算有介绍的对象,人家十一点钟都睡着了,我十一点钟还在加班,个人生活就这样子被耽误了。”

生活不应该只是没日没夜的加班。在江川看来,年轻人应该利用工作之余去享受生活,或者学习一些其他技能。建筑师并不是靠天天画图养出来的,需要去观察,去交流,去体会。当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时,身边的很多建筑师都选择了睡大觉,起床之后吃个饭马上就到第二天继续赶图加班了。

离开设计院的100种理由

喜欢的理由或许是惊人的相似,但选择离开的理由却有千百种。

“尽管我之前在的大院氛围不错,但一心为一个集体的它,更像计划时代经济的产品,靠大家的凝聚力去支撑,这种模式并不适合现在的市场,有竞争力的人会慢慢离开这个团队。”

“在设计院里的视野与能看到的格局相对较小,我希望从一成不变的环境里走出来,在新的环境里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新的东西。”

设计院的内部层级太多,沟通成本非常高,我不明白自己的时间耗在哪里了。”

设计院所担当的工作越来越靠近产业链条的尾端,刚进去的年轻人处于链条尾端的尾端,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没有能动性,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画那样的图。”

“尽管自己清楚早晚要从设计院里出来,但并没有离开的勇气,2014年的寒冬成为了离开的导火索。寒冬里尽管有暴风雪,但它也‘推着’我往前走。”

“要么赚很多钱,要么学到很多东西,但自己所在的设计院,两者都相对欠缺。”

设计院工作的性价比极低。这是采访中许多人提到的共同点。近几年,设计院的人纷纷往地产迁移,很大一部分也是这个原因。虽然像万科、中海等地产的工作也累,但在薪酬待遇上确实要高出设计院不少。正如一位受访者表示,当自己在设计院拿着微薄工资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时,心里难免会升起愤怒的情绪,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性价比低的背后,除了抱着希望进来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外,还有着多方面的原由。经历了粗放式发展之后,国内的建筑行业并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职业体系,在职业化建设和管理上不到位。纵然设计者有着一股热情,很多时候却只能是无效地挥霍。举例来说,在现在的市场环境里,没有合同,设计院甚至都可以做到施工阶段。方案空空如白纸时,却已经开始去做效果图了,这在其他的一些行业里是滑稽的事情。整个行业并没有足够的法律或条例去保障,而行业内的各种潜规则,更是拉低了整个性价比。

建筑是一个重度依赖人员技术的行业,毕竟它做的是实体产品,盖楼是一个实体行为,它需要大量的不同专业的人相互配合。另外,建筑设计是一个定制行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照搬,不像软件IT等,在哪个地方都能使用操作。建筑设计在不同城市、不同纬度、不同市场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虽说在外形上具有可复制性,但在内涵上却没有,即使技术再发达,也无法达到完完全全的批量生产来解决这件事。

在目前的建筑行业里,设计院没有自己的技术壁垒。一个项目能否通过,解释权不在设计院手中,而是在政府手中,在甲方手中,设计院只是作为其中的协调角色,手里并不具备核心的东西。现在的许多设计院,没有底气跟地产、政府、甚至施工图单位说“不”,因为它不具备足够的话语权。

相比于寒冬时期,尽管近一两年来市场回暖,设计院承接的项目也多了起来,然而里面年轻人的收入并不见得成比例增长。

一线城市里的国营设计院管理层赵士坦言,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局面,是因为设计院的营利能力太差——整个勘察设计行业的营利率,只有百分之六点几。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线城市的房价不知道涨了多少倍,但设计费并不见得有涨多少,甚至是一分未涨。用十年前的设计收费标准来接今天的活,怎么能给在里面的年轻人开出好的薪酬?“现在许多设计院提供的技能,并不能为甲方带来更高的价值。一个房子卖到10万一平米,并不是因为设计做得好;换一个很烂的设计院,它也能卖到9万9一平。”

而在李夫看来,尽管这两年的行情有所恢复,但在“蛋糕”变小的情况下,分蛋糕的人并不会给下面干活的人比以前大的蛋糕块。那批分蛋糕的人,是从建筑行业繁荣时代走过来的人,他们曾经在那个时代里尝到甜头,自然希望在不够理想的当下仍能保住自己上升的势头和份额,那么剩下的留给年轻人的,自然也就不多。如果蛋糕变大了,当然皆大欢喜,但蛋糕变小了,总有一部分人的利益首先被牺牲,在设计院里首当其冲的是年轻人。这是分利模式导向的结果,在哪个行业都一样。

守?返?不入?

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选择留下;有人选择进来,有人选择直接跳过。比起盲目选择,更重要的是看清自己接下来要走的路,适合的是哪一种状态。

在2016年进入设计院的大白看来,建筑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它可能有特别繁荣的时候,可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个行业是一直被需要的,不会消失。它是一个有创造性的行业,创造性的东西永远不会被取代。尽管去房地产,同样工作两年的朋友收入几乎是设计院的两倍,然而自己并不会羡慕。之所以继续留在设计院,是因为做的也是有趣的项目,工作的压力主要来自于项目而非人际交往,在地产需要处理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而2014年毕业,进入北京一家地产公司做设计管理的小夏,在工作一年半后辞职进入国营设计院工作至今,并希望继续深耗其中。逆向从房地产去设计院的人并不多,小夏表示身边只有她一人做了这样的选择。之所以离开房地产,是因为没在设计院里呆过,经验相对不足,最开始跟进方案时问题不大,后来管理到扩初、施工图时显得有些吃力,所在团队的领导对于是否有设计院的经历比较在意。考虑到自己继续在甲方呆下去,很多东西无法经历,专业知识提高得很慢,因为只能通过看别人干活一点点去了解,这跟自己(在设计院)干活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选择了设计院

在大学时做过许多社团工作的小夏,本以为甲方的工作会更适合自己。但经历过后,发现自己可能还是更喜欢务实的技术工种。尽管同学聚会时,有人聊起地产的待遇,好多同学表示心动。经历过的小夏只是一笑而过。“光鲜的背后,各有各的难处,有些路,只有自己趟趟看才知道。”如今在北京某国营大院工作的小夏,有机会接触到行业里推陈出新的、研究性的工作,相对比较满意自己的工作状态。

“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如果是正常水平,从设计院过去甲方,并不会难适应,相反也一样。没有在设计院的工作会把人呆傻的说法,如果一个人傻,到哪儿都是傻。”

尽管在学校,我们中的许多人还是被教育着“刚毕业出来的人,去设计院积攒技能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在近几年里,校招的地产公司越来越多,从设计院挖人去地产的趋势已经蔓延进入校园。

16年规划系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地产公司工作的李想,现在在产品开发部门工作,主要从事长租公寓等非传统房地产模式的商品研发。对现在的工作相对满意,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现在的工作还是偏战略研究,很多可能无法落地实现。

当初没有选择设计院,是考虑到在设计院的工作强度,并且作为女生的李想表示在应聘设计院时对方更喜欢男生,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设计院是比较单一、纯技术的工种,接触的面较窄。相比之下,房地产很“接地气”,多变性强,可以接触很多事,和政府、设计院、事务所,和各种人打交道,涉及的面很广,很适合自己的性格和喜好。

近几年,有许多人大学毕业之后直接选择了地产公司,而地产公司也纷纷从设计院收割人才去跟进项目。在国营设计院的易生看来,尽管地产可以给出很高的薪水,但非常不建议大家都往地产跑,要有自己的判断,而非盲目地跟从——如果这个地产在做的是面向未来的事情,比如城市的运营、智慧城市,发展新兴的战略发展业务,去这样的地产没有问题;如果这个地产还在做传统的业务,拿地、设计、卖房子,那不建议去,因为土地跟煤矿是一样的,会有用完的一天。也许在不久之后,甚至三到五年,房地产的人也会面临大量的离职或失业。现在房地产给出来的高薪酬,跟它目前的高营利有关。

还在考虑是否要从设计院转去地产的李夫表示,当然,过个三五年甲方可能会崩塌,谁都不能预测。但是三到五年内,设计院有没有可能出现改革?三到五年内,甲方出现崩塌的可能性大,还是设计院出现变革的可能性大?如果三到五年内设计院不会出现变革,那甲方崩塌又有什么所谓?设计院如果已经崩塌到水底了,那崩塌的甲方说不定还能跳海。甲方起码有资本可以运营,而设计院目前太脆弱了。

2014年硕士毕业,国内顶尖院校结构专业的陈凡,在二线城市一家桥梁设计院工作至今。本科班里同学有80人,只有5个去了设计院,其他大部分的同学都去了房地产,因为赚钱快。之所以没有选择房地产,陈凡的理由是国内房地产属于过度开发,相当于把国内未来十年甚至更远的容量都开发出来了,虽然目前收入比较可观,但它不是一个可以吃到老的行业。在房地产里,可以赚几年快钱,但它没有长远的可持续性,不保底。与去了房地产的那些同学聊起,尽管有些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都觉得先不管问题,不愿意去考虑如果房地产出问题之后该怎么办。

“房地产跟设计院是绑在同一条船上的,设计院不行,房地产也会不行。”陈凡表示。建筑这个行业正在走下滑路,最先感到寒冷的是设计院,接着是房地产,最后是施工单位,设计院成为了顶在最前面的人。

按照读书的轨迹来计算,读完硕士正式步入职场已经是二十五、六岁,面临着成家立业,以及相应的买车买房等多重压力。设计院是个中规中矩领工资的地方,许多人选择相对高薪的房地产,在前几年尽管不一定能够解决成家立业的问题,但压力也小很多。尽管没有选择去做甲方,但陈凡表示很能理解那些毕业直接去房地产的同学的选择。

设计院“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在采访的前一天,宁静在一个app上回答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第一份工作重不重要?”宁静表示,自己刚到这个设计院时,会有焦虑或不安。“许多人会说设计院的诸多不是,但它不是一个大坑,并没有把我埋葬。”宁静这样评价自己的三年设计院经历,而前阵子带新人时,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自己当年的焦虑。三年过去,宁静觉得自己还是懂了许多东西,虽然远远称不上专家,但对于工业建筑的设计积累跟收获颇多,细数下来,自己参与的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项目也有70来个。

在许多人看来,设计院的经历,是让自己更加认识自己的一条路。

除却施工技术上的技能,许多受访者表示,自己在设计院里学会了一套非常严格缜密的设计标准,让自己终生受用。即便自己哪天去了甲方,可以拿这把“尺子”去衡量项目。当然,在地产可能也会收获很好的一套标准,一套甲方的标准。

设计院工作两年,现在在独立事务所工作的晴岚,表示那段经历非常难得的是与其他各专业配合的机会,对于项目的整体把握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这点在事务所里很难做到。然而现在自己与施工图的设计院其他专业配合时,他们的效率很低,因为要走很多流程。他们手里的活非常多,主要是在承担责任,无暇处理设计上的事情。与我对接是高我10级的同校师兄,“看到他每天忙于处理设计之外的琐碎杂事而分身乏术,我明确告诉自己,绝对不要走他那样的职业道路。”

目前在事业单位做设计管理工作的张亮亮,2013年毕业时选择了一线城市里的国营设计院,缘由是它对自己的注册建筑师考试会带来不少帮助,且成熟设计院在操作规范上也要高一些。之前在设计院3年多的工作经历,让他对设计院知根知底,知道对方的运作和常见的弊端,在做设计管理时可以有的放矢,根据设计院的工作流程去分阶段把控设计,“替”设计院想办法解决问题。

张亮亮表示,目前有许多设计院并没有什么纠错的能力,本来应该是设计院找到自我纠错的地方,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他们经常被动到希望业主给他们答案,自己仅仅甘于做绘图员——一些成熟的房地产公司,自身的设计管理部门也会有建筑师,他们会构思一个建筑方案,设计院对他们来说只是“绘图员”的角色。在这样的过程中,设计院的建筑师的身份被剥离了。一些具有主动性的设计院,会从业主的角度去设想方案,而有些设计院却完全放弃了,甘于做一名绘图员。这样的消极模式,对于设计院里仍有着职业的成就感与情怀的人,造成不小的打击。

近几年设计院的图纸质量,下滑得很快。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设计费收得低,设计院被迫要多接活拿项目,具体分到每个项目的时间变少,时间一少只能应付甲方,没有时间思考,提出一个好的方案。而在许多设计院内部,审图流程存在不少问题,在具体环节里,有些上层不够负责,直接让下属员工与业主对接,对下属的成果不把关或把关的投入精力不够,出来的图纸质量自然不高。

“有时候甲方的设计管理的设计师甚至代替了设计院的设总这一角色,却协调设计院内部不同部门的工作,因为设计院的设总这一角色“缺席”了。”张亮亮表示很感慨。

而在李夫看来,设计院的图纸质量下滑问题,从某种层面上也与甲方逐利的要求越来越多有关。在完全电脑化的现在,画图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少的人会把画图这一项需要时间跟人力投入的因素考虑进去,甲方会反复提出变动调整的地方。而在过去,如果设计图纸出不来或者需要大改,那么代价是非常高的,所以那个时候的设计院手里反而握有主动权,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压在周期节点上,改乱了之后很难将图纸按时完成。而现在不一样,因为图怎么样都能画出来,牺牲的是图纸的质量。有些设计院会直接把质量的锅甩给地产方,认为这个结果是甲方一手造成的——当甲方罗列出一个非常急的节点、非常赶的工期,而设计费却非常低时,设计院里的项目负责人可能就直接派个人随便做了,造成恶性循环。而在目前许多设计院内部的考核系统里,图纸的质量,并没有被列在重要的考核位置。

举步维坚是因为管理层不思进取?

“他们为什么这么不给力?”“他们为什么这么没有理想?”“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加班?”在设计院里,50后60后70后——在设计院里持着话语权、具备权力的那一批人,与同龄的设计院管理层聊起时,总会抱怨90后的各种不好,泼年轻人的各种污水。

“你不能让90后的年轻人为你的理想去付出啊,他们愿意为自己的理想去付出,你想干的事情人家没兴趣,你却说人家为什么不愿意干,拧巴的地方在于这里。”对于抱怨年轻人的说法,同为设计院管理层的肖总表示嗤之以鼻,非常不屑。

在肖总看来,是老一辈的这批人搞错状况了,因为他们的很多想法,很快将被时代淘汰。在过去,设计院是以经验见长的地方,里面有非常多有经验的老师傅,但在今时今日,许多传统的经验已经不值钱,而他们却还在用自己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未来的陈旧预判来告诉90后95后“你应该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传统设计院在做的是传统设计,而这些设计已经不能代表未来的方向,比如在某城中村拆迁时,为了研究原本住在里面的人流往何处,在当下完全可以用他们持有的公交卡运行的大数据来获取。与其用那些可能过旧的想法去捆绑住年轻人,或许更好的方式是给年轻人更多的空间,给他们试错的机会,年轻人在发展的同时,让他们带着老一辈的人学习新东西。

可怕的是,在设计院里的管理层,十个人里还有七八个在往后看。抛开五十岁的人不提,四十岁的这批人在思维上也很固化,当“为什么招不到人!这些年轻人为什么不加班”“设计院的底子在,有人走很正常,不怕招不到人”这样的声音还很响亮时,我们也就知道,现状依然不美好。

“他们为什么不努力?”

“你为什么不努力?你本应该带着个一千人的团队往前走,带领着走向未来。你给了他们(年轻人)什么?你没给。”当听到同行抱怨年轻人不努力时,肖总只能这样去怼对方。

设计院内部,最核心的问题在于那些管理者有没有改革,有没有在向前走,有没有在面向城市与建筑的未来去探索。然而真正在做尝试的设计院并不多。绝大多数的设计院管理者们,还在营造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处于顶端的他们,希望基座的所有人为着他们的目标去积极努力。或许,惟有打破顶层人士构筑起来的金字塔,才能带着设计院的团队向前发展。

然而,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最近十年内几乎没有看到有改革出现。毕竟,抱怨市场总是最简单的,而改革需要很大的魄力。在这个已经固化的行业里,连一个技术的改革都很难,需要很大的力度才能推动。

设计院的突围之路

在社会的构架上,设计院是一个小的细胞,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即便今天不在设计院,在地产公司或其他,年轻人面临的很多问题是一致的。

在当下的社会里,最赚钱的是科技企业,因为它们正在创造越来越多的新价值,相比之下建筑行业相形见绌。据相关数据统计,勘察人员的收入在直线下滑,而人员的数量还在逐年上升。尽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近年来有些许反弹,然而它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大势已经往下走了。

从国外传进来的建筑师体系,为了适应国内的快节奏建造,设计的过程被分解成为产业链,在带来高效率的同时,却也导致责任被分解,设计人员对于项目的关注和投入的精力也被分解。设计院内部人员的高流动性,使得这个过程进一步被分解。在国内目前成熟的产业链里,设计院是必然存在的一个环节,然而这个环节在产业链条里所处的位置越来越后。然而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涉及到如何设计方案并将图纸落地,设计院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行业的背景下,设计院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据了解,不少设计院正在转型向“工程总包”,把自己在产业链上负责的链条拉长,这不失为值得去摸索的方向,与国家目前在推行“工程设计总分包”“设计施工一体化”“全过程咨询”的方向相契合。

在目前的市场上,设计项目的前期立项、勘察、设计等环节是分散的,分包招标给不同的单位去做。随着行业的发展,甲方更希望设计方可以整合资源被串联起完整的各环节,梳理资源管理流程,给业主方提供集成性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非常综合过硬的能力和团队,这点设计院具有它的优势,虽然目前还是处于摸索阶段。

然而,设计院的这一条出路,目前让人看到的也是非常矛盾的点。因为在市场的要求下,包括地产在内的甲方,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它更需要的是一个整合的机构,包括从咨询到落地都能提供服务的机构,需要这个机构有着非常雄厚的经验积累。然而,现在的许多设计院正在往小型化发展,往切分小块付出盈亏的方向发展,将技术切分得越来越薄越来越分散,资源的整合也变得越来越难,这与市场的要求是相悖的。目前的设计院架构,还是固守着图纸,固守着为图纸服务,这样的架构是非常脆弱的,只要市场萎迷,就会严重受创甚至死掉一大半。

有效地沉淀和整合资源,或许才能找到突围之路。

过来人的择业忠告

在许多人眼里,90后的年轻人是迷茫的一代,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但从其他角度看,或许这一代人,更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在采访的20位年轻人里,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佩奇:在设计院实习的那段时间感到非常无聊与机械化,每天就是cad和su,接触不到设计层面,学校学的各类软件都用不上,像cad、su这类软件普通专科生比我们用得还好,完全可以让他们来做,我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

光光:之前大院可以解决北京户口,现在政策变了,无法解决户口问题,肯定不会选择设计院了。

老马: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就是想亲自去看看,设计院到底是个啥样,实在是不适合自己再考虑别的职业,但是一定要自己亲身感受才知道。

亚张:我目前在家备考,争取早日考过“一注”,通过挂证可以有点稳定的收入,然后自己就可以浪点儿别的,以后往小尺度家居设计方向发展。开心就好,情怀对我来说无所谓。

卢社:自己经历得不多,只是觉得许多公众号突然集体猛踩设计院让我很诧异。对我们这批90后选择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扰……现在已经不好意思说自己毕业了要去设计院,仿佛这是一个“looser”的代名词,呵呵哒。

“你问我将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对,大海空空如也,惟有风浪相伴。或许谁都无法给出答案,惟有自己走过才能了解。在采访的对象里,每一个有过工作经历的受访者都被问到的问题是“作为经历过的人,你会给在学校里的年轻人什么样的建议?”他们给出了如下的回答——

作为就职者,付出的是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去换取回报,在市场里它是有一个市场价的,即是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现在可能设计院里的大部分人觉得回报低了。当然,我个人觉得这是会慢慢平衡的,现在好多人都选择跳甲方,那可能不久后甲方任职的人也会不好过,会重新回归到设计院

我给的建议可能不会是考虑去甲方还是设计院,而是多去实习,多去了解行业里面不同职业的具体工作,既而在里面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就行。

如果有着自己非常热爱的并且擅长的转行方向,建议转行,因为建筑业现在在中国是总体周期性向下的行业,城市化率摆在那里。

其实每行都一样,都有它的酸甜苦辣,现在的选择这么多,所以请想清楚自己喜欢干什么,用心积极地去做就好。

大家都会觉得建筑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但现在这样说的话可能有点太过了,因为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我要看个人的取舍,没有哪个是对哪个是错。自己要看清楚整个事情,而非只是抱怨,最主要的找到自己合适的道路。

或许,他们的答案,能够给予我们提供航行的参考方向。

(文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采访时间:2018年3月15日-3月25日。)

撰写 |林楚杰

采访 |林楚杰 杨春(实习生)

视觉 |陈嘉滢(实习生)李菁琳

校对 | 李菁琳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取得联系。

投稿邮箱

media@archiposition.com

有方 设计院 建筑行业 年轻建筑师

有方 设计院 建筑行业 年轻建筑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设计院  设计院词条  问卷  问卷词条  生存  生存词条  青年  青年词条  调查  调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