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社交伪命题:去中心化与中心化

近日,拙作《后微信时代的社交困境》发表后,得到了一些朋友的肯定,这让我受宠若惊。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还有的朋友批评结尾处的几段写得不好,逻辑混乱,关于这点我并不否认。在结尾处,我下了一些论断,却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造成了大家的误解,是我的一个失误。在此,我觉得有责任将上篇文字中没有解释清楚的地方,拿来说明一下,并做一些补充。

在《后微信》一文中,我提到“优秀的社交软件应该秉持‘去中心化’的原则,让人们在平等交流的状态下,通过对彼此价值观的认同而建立新的关系链。”这点让一些朋友产生了误解,认为这样的去中心化,是在抹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强行制造平等。其实,不是这样的。

中心化是一个前置条件,去的是人在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属性,营造一个通过表达的内容来定义人的氛围。让大家把关注的点从“人”转移到人所表达的内容。当然了,这也并非是让大家只关注内容,不去关注人,而是先关注内容,再关注人,这其实是在制造一个重新认识人的过程。

我曾有幸拜读过原研哉大师的一本大作《设计中的设计》,他在此书中提到了一个“Re-design”的概念:

“下定义或者以文字记叙下来,并不能成为了解,而是将已知的东西未知化后,尝试挑战其真实性,才能对其更深入的了解。”

——原研哉

而去中心化的动作,就是这个“未知化”的过程,这种“未知化”为的是更加深入的了解。举个例子微博女王姚晨(姚晨本人及其粉丝见谅),如果大家只是奔着她大明星的名头而去关注她,难免会受限于一种自以为了解的了解,在浅层次的了解上止步不前。

关系链的建立,是需要通过不断的了解,不断的深入才能够去巩固与形成的。所以,在这之前的去中心化动作,即是抛去既有认知,打破思维定式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个过程,建立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而这个真正的认识,才能够有效地去推进这条关系链的建立。因此,我们应该理解去中心化的本质,以及它的目的,而不要被其表面的一些现象所迷惑。

我所希望的社交中心化,不是让一些全知全能的公知跳出来指导人们的方方面面

社交关系链的建立,必然伴随着一些节点的产生,也就是所谓的中心化。这样的中心化,我是认可的。这种中心化,不仅能够帮助处于这个节点上的人去表达他的思想,更能让那些关注他的人得到符合他们审美趣味的信息。这种区别,可以简单理解为明星明星与草根明星。

但仔细分析,也不尽然如此。草根明星何尝不是另一种明星,这种中心化所完成的造星运动,难免也会停留于一些浅层次的思考。

我所希望的社交中心化,是一种人人都有掌握话语权的机会,人人都值得被关注,人人都是中心的一种社交。他需要的不是大明星,而是每个垂直领域的大触,或许这个大触在另一个领域或者是在主流社会中是被定义为废柴的那个家伙,而不是让一些全知全能的公知跳出来指导人们的方方面面。这可以称之为多元化,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而这每一个闪光点,都有被值得被另一个人所发现。这样的氛围,形成的是一种多中心化,多价值观的多元社会,它需要的是一种包容,而这种包容,来自于平台管理者秉持一种不去判断价值的价值观。这也是我反感那些过分强调运营,忽视产品逻辑,内容依靠编辑,而不是用户的社交平台的原因。

中心化,是为了分众,是为了在那条长长的尾巴上展现出更多的精彩

它或许是一张小众的CD,一本晦涩的小说,一部难懂的电影,一个在某一领域滔滔不绝却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但放眼望去,我们的主流社交平台的管理者们,还是在通过一些点击榜、热榜、大V推荐来进行信息再组织的。这样的再组织,岂不是从原则上否定了去中心化。这种去中心化,又反中心化中心化路径,不仅得不到去中心化的好处,反而让人们开始怀疑去中心化的思路是否正确,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自然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理解这一层,不仅要明白为何去中心化,更要明白如何在保持去中心化的胜利果实的基础上中心化。这不是理论方向的问题,而是方式方法的问题。这不是要不要去中心化的问题,也不是要不要中心化的问题,而是在去中心化之后,如何中心化的问题,也即是我反复强调的碎片化信息的再组织问题。

所以有的朋友说,人本身的差异性决定了二者(去中心化社交中心化社交)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归宿,我是不同意的,这种论断忽视了环境因素、语境因素。退一万步来讲,如果真如这位朋友所言,那这个社交软件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呢?社交又体现在哪里呢?我们不应该通过错误的方式方法所带来的结果来否定理论,再否定之前,先扪心自问是否已经把理论搞懂了。

还有的朋友说,社交无非两类,以人为导向的社交和以内容为导向的社交。对此,我是不同意的。因为所有的社交都是以人为导向的。何来以内容为导向的社交,内容会社交么?内容只是社交的方式,主体是人,而且也会一直是人,因为只有人才会有社交的需求。至于内容,只是达成这种社交的媒介、方式、方法而已。这就像,有人通过观看动漫发弹幕来社交,有人通过KTV唱歌来社交,有人通过足球运动来社交,有人通过酒桌吃饭来社交,如此而已。

中心化的本质是去权威?我认可这一点,但也不完全认可。去权威只是去中心化的一个附带效果,更重要的是去既有认知,去建立另一个价值体系。而这个价值体系也并非建立在社交平台之上,而是建立于每个人的心中。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份表达,自然也尊重每一个判断。相信群众,拥抱多元化。

还有的朋友说,自由表达不是每个社交软件都可以完成的么?说这句话的朋友是在怀疑,是否有必要通过去中心化来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体系,让人们来自由表达。这位朋友或许觉得,这个去中心化的过程,有点多此一举,人们的自由表达根本不借重于此。对此,我是不认同的。平等是自由表达的基础,不这样认为的人或许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没有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这个社交平台来说就是个路人甲,那他自然可以自由的表达。这里的平等,更多的是为那些非路人甲的名人们所准备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现象,为什么大家喜欢的歌星,在微博上总是发一些自拍照,为什么喜欢的作家,在微博上总是发一些美食图片。怎么不唱歌了,不写书了?种种现象,不难理解。还不是为了保持自己在人们心中的既有认知,娱乐明星们好不容易公关出的演艺形象,自然要小心驶得万年船。

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他们的微博仿佛患上了失语症,从而也失去了更加自我的表达。就像马化腾不会在自己的微博里像我这样吐槽微信的关系链难以拓展一样,说到底,就是因为这样做会对他们造成一种确实的冲突。要都像我这样随随便便,那明天股价跌不跌,粉丝哭不哭,以后演的电影还卖不卖。

而若去中心化建立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呢?这不仅对普罗大众有益,他们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表达权的平权,大明星们也得到了自由发声的自由。这就是我所表达的那种平等所带来的自由。

以上,便是我针对上次没能充分讨论的问题的一个回答。希望对此有自己看法的朋友批评指正,在此,谢谢你们的关注与参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交伪命题:去中心化与中心化  中心化  中心化词条  命题  命题词条  社交  社交词条  
热点

 共享单车大战之后的回顾思考

笔者按照共享单车大战的时间轴,不仅梳理了整个发展历程与外部影响,还细化分析了各家共享单车的产品技术运营手段。距离共享单车大战已过两三年,战后存活知名的单车品牌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