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与苏宁互相持股这么大的事情瞬间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分析,若以宏观视角看这件事,对于阿里而言就只有一个目的:通过与苏宁互相持股的方式扩展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平台。张勇说二者将全面打通电商、物流、售后服务、营销、大数据等线上线下的体系,而这些都是阿里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O2O消费时代与苏宁成为战友是延续阿里生态的一种方式。
“包容”苏宁,正式设立一种向线下延伸的方式
阿里与苏宁相互持股这件事有很多方向可以分析,而且各个角度看都有非常大的探讨空间,但整体而言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阿里生态的延伸。从阿里的角度来说,此次投资苏宁是正式打响全面进军线下的信号,这比之前投资银泰的战略价值更为显著,一来是阿里与苏宁敌对关系转变为互相信赖的合作关系,二来苏宁全国1600家门店间接成为阿里线下延伸的资源。新的市场形势之下,让阿里的态度发生了扭转,进而影响了阿里生态观的转变。
过去,阿里对线下生态的构思一直是想以平等的态度去包容更多的合作方,包括与各大商场、各类品牌门店都有合作,但商场对于阿里的合作意愿有着天然的提防心态,而品牌方门店与阿里的合作也是建立在流量、红包等资源补贴基础上的。事实证明,这种弱关系的合作不能为阿里的线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阿里的很多资源也都无法深入落地,包括之前尝试的3.8节、双十一等活动,线下都未能为阿里带来实际性的帮助,几次尝试之后这让阿里对于发展线下了有新的认识,单纯的合作关系是不行的。
要打开铁板一块的线下商业体系,必须采取“离间”的策略打开突破口,先吸引最有影响力的企业成为合作伙伴之后,其他的线下零售企业自然会有紧张感和危机感,那怎么能让其他公司信任阿里呢?投资持股是最有效的合作方式,之前阿里间接成为银泰单一最大股东只是一次尝试,这次成为苏宁的第二大股东是阿里正式“收编”线下合作伙伴的开始,这种持股合作的模式将成为阿里向线下延伸的主要手段。
生态是推动阿里高速成长的核心,需要不断扩容
阿里一直强调生态平台的建设,而生态平台也是保持阿里高速成长的核心,随着阿里一步步壮大,阿里的生态平台也在不断的扩容,最开始的电商生态,到现在的金融生态、数据生态、文娱生态等。然而如今阿里赖以生存的电商生态正在遭受时代变化的冲击,单纯的电商生态已经不足以为阿里下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了,所以无论怎样,阿里都需要想办法把其电商生态扩充为包括线上和线下的零售生态。
之前阿里对线下的构思更多的偏重于流量落地,也就是想把流量卖给线下。而现在阿里是想以资源落地为核心重新构筑一个能补足线下短板的零售生态平台。这也就是张勇所说的与苏宁合作将全面打通电商、物流、售后服务、营销、大数据等线上线下的体系。阿里愿意把核心资源拿出来与苏宁互通才是二者合作关系的基础,至于相互持股的那一二百亿根本不是双方所在乎的,那只是达成亲密关系的一种形式,最主要的还是资源上的整合。
将苏宁的资源整合到阿里的生态之中的话,未来就有了更大的运作空间。包括线上电商品牌的落地,线上线下的数据互通,3C家电的互助互补,支付金融上的互惠互利,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活动促销上的互为载体,物流与售后的互相支援等。在与苏宁成为紧密的战友之后,至少阿里可以真正做一些线上线下业务融合的尝试,接下来,双方在很多细节方面还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深度合作。例如在3C家电这块业务上,阿里和苏宁要怎么去合作?若是单纯的苏宁在天猫开店那意义不大,要是苏宁承担天猫电器城的职能,那阿里新生态的影响力才会对京东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生态不是独活,大家都有利可图的生态才能长远
实际上,关于阿里与苏宁的合作,本质问题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如果能解决好利益分配的关系,那么其他的任何问题都不是什么难题了。这也是阿里强调的“生态”的魅力所在,第一生态的核心之一就是有钱大家赚,有些方面阿里甚至可以少赚一点换取更多的合作资源;第二对于阿里而言生态越大赚钱的机会越多,在这里少赚钱,在别的地方多赚点也就都回来了了。赚钱不是阿里一心构建生态平台的目的,那只是结果而已。
这种“财散人聚”的开放性生态具有无限包容的可能性,与苏宁联手只是阿里构建新的零售生态的一个开始,接下来无论是在国内继续推进落地战略,还是向外的国际化扩张,阿里都会采取这种策略。例如近期阿里对商超业务特别感兴趣,接下来以类似的方式联手沃尔玛也不无有可能,若能先在中国市场与沃尔玛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的话,下一步就很有可能会在国际业务上有更多的合作。拿线上资源换取线下资源,拿中国市场换取国际市场,在线上向线下延伸之后,阿里生态下一步的扩建方向会从国内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