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某大佬创造了“风口的猪”这个词后,各种猪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2014年。我们看到了一堆外卖神器在外卖市场厮杀。我们见证了打车市场的疯狂,医疗领域则是方兴未艾,P2P则让人想起了早年的团购市场,洗车市场各种零元洗车满天飘。这些市场投资金额一个比一个高,千万级别的都不叫融资了。仔细分析这几头“猪”,它们都具有以下特点:
行业资源利用率不高,无论是餐饮还是还是P2P市场,资源整体利用率不高;
市场足够大,要么是高频的要么是大额的;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下一个风口的“猪”停车App,它同样也具有上述特点,根据频次、单次金额、市场规模来对比市场中的“猪”。
一、市场分析
1) 频次
比起洗车一周一次,停车是每天一次,所以它的频率更高
2) 规模
早在2012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在201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4亿。在许多大城市,由于道路规划、环境质量、车位规划等方面因素考虑,对于新车的上牌数量进行控制。即使这样,开车难、停车难已经成为开车一族最头疼的问题。前一阵子媒体热报的各大城市每年几十亿的停车管理费不知所踪,而这仅仅指政府管理的车位,可见市场有多大。
高频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停车市场是一个体量大,机会多的市场。
3)衍生服务
停车难这个用户核心的痛点如果能解决好,那么与汽车相关的保险、洗车市场等增值服务将会是衍生出来的更大的利基市场,而车位所处位置的定位可以更便捷的了解用户去哪、干什么,相应的增值服务市场将会更大。比如定期往上海红房子医院跑,那么她家人很可能怀孕待产了。在停车位供应方,停车系统设备、定位设备等市场空间也是非常巨大。
4)技术的发展
用户停车习惯往往是到了附近再找车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很好的满足用户上述需求。于此同时室内定位技术、二维码扫描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停车定位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5)便捷用户和车位供应商
在许多写字楼停车,收费处往往要排起长龙,收费员收钱、找钱,客观上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停车APP若能形成有效的线上线下闭合,比如给用户发放可充值会员卡,用户进停车场时可以扫一下,出停车场时扫一下直接扣费。可以大大降低车辆排队时间。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媒体报道上海公交卡可以在机场航站楼使用,许多车主觉得是极大便利。
二、资源利用现状
目前车位供应主要有市政管理部门(部分车位外包给个人)、开发商(物业管理服务商)、个人(自行购买的车位)。市政管理部门的车位具有“高峰时一位难求,非高峰时空荡一片”,物业管理服务商也具有上述特点,个人车位则效率更低。此外,许多被忽略的资源利用率更差。在市区,饭店和宾馆白天时都会有部分车位空置,在郊区,厂区内车位往往也会有空置。
O2O本质上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停车位资源利用率的低下,不就正好为为停车app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的么?
三、用户需求分析
四、目前停车市场现状
目前国内参与这个市场的app都还处于呀呀学步阶段,内容、团队、产品都不大成熟。
1、背靠大树型:背靠深圳交管局的宜停车app,提供深圳交管局管辖的车位信息,可以停车,但是需要到现场,输入泊位车号、支付密码才可,实在太复杂,最主要的是由于只是深圳交管局下面的app,很难想象他会迈出脚步到其它城市拓展。上海交管局也在开发一款停车app,据说明年出来,同样的道理,不是很看好。
2、易停车、停车宝等几款不靠政府靠自己,他们的主要推广运营方式,就是和线下的停车位供应商洽谈,将固定的车位承包下来。通过在车位附近贴二维码,用户预订后到指定车位扫一扫,即开始计时收费。这几款停车软件,我相对更看好停车宝,主要原因是线下洽谈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而这背后的支撑就是资金,停车宝去年得到了1000万的融资,有资本的支撑,相对扩张更容易。
无论哪一款app,由于缺少太多资源支持,目前往往还处于区域战斗。而这不正是资本市场最愿意做的事么?投钱——抢市场!停车市场不就是等着被风投看中的那头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