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和另一半一起创业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来源:燃财经(ID:rancaijing)

  文/赵磊 黎明 苏琦 唐亚华 孔明明 闫丽娇 陈石磊

  俞渝大战李国庆的闹剧还没有结束,“夫妻创业”的话题仍在升温。从1999年共同创办当当网开始,李国庆和俞渝作为夫妻,一起经历了创业的大起大落,也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但最终闹得不欢而散、彼此怨恨,实在是令人唏嘘。

  婚姻本是一件私人的事,但和公司商业利益深度绑定时,就变得无比复杂。前有土豆网王微离婚耽误公司上市,和因此诞生的“创始人离婚需董事会同意”的土豆条款,后有2012年李彦宏夫妻离婚传闻导致百度股价连续暴跌,以及亚马逊贝索斯离婚支付天价分手费,让“夫妻创业”在创投领域成了高风险的代名词。

  回到创业者本身,“夫妻创业”让他们“痛并快乐着”,夫妻之间的支持、体谅和帮助是其他合伙人难以给予的,但生活和工作无法分开,婚姻的感性和创业的理性混杂在一起,也让很多夫妻创业者吃尽苦头。

  “家其实就是另一个团队,另一个公司,面对孩子,面对家庭,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是在经营另一个团队,唯一的区别就是,丈夫和孩子我无论如何不能Fire掉、放弃掉。”有道上市当日,有道CEO周枫的妻子庄莉(前蔚来汽车软件负责人、现镁佳科技CEO)陪着丈夫一起见证,一路走来,两个人在创业上的烦恼都可以找对方倾诉,彼此理解、彼此扛得住、还能彼此出点主意,她觉得很幸运。

  不可否认,夫妻合伙的模式存在公司股权架构不明晰、影响决策和战略等重大风险,也容易使夫妻感情出现裂痕,影响家庭和睦,但有时,夫妻一起打拼,共同成长,也是一段值得铭记的人生经历,个中苦乐,难以说清。

  本期小酒馆,燃财经采访了6位夫妻创业者和1位投资人,他们中,有人为了拿外部融资不惜放弃去领结婚证,有夫妻双方立下君子协定不在下班时间谈工作,也有人在公司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选择离开。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点,也许这些故事会对你有所启发。

  工作带回家、彼此不留空间挺好的

  徐智明|“真心爸妈”自媒体打理人

  快书包、龙之媒书店前创办人

  我觉得夫妻创业这个话题不成立,靠不靠谱也是因人而异。不是说因为是夫妻创业就一定成功,或夫妻创业就一定不成功,不能一概而论。所有的事情都是偶然,成功之后再去总结,其实好多时候规律是没用的。

  对婚姻有一句经典的话:天底下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夫妻创业成功的都是一样的,比如夫妻合心、角色互补、一起努力,夫妻创业不成功也有各自不成功的原因,跟是不是夫妻没什么关系。

  我从1995年创业,我爱人是97年加入的,她95年去读研究生,98年毕业时,书店业务开始膨胀扩大,团队也变得比较大,她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书店工作,开始合作。一开始也没有打算一辈子在一起工作。

  我做快书包时,有融资,投资人倒不太在乎这一点,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他们觉得私是私、公是公,大家谈清楚就可以。我当时融资的时候也说的很清楚,我说我们俩合作一直很互补,从性格、能力各方面不太一样,你们要认这一点。

  在公司里,我一直当董事长,我爱人一直担任总经理,我们俩性格很不一样,我爱人性格非常缜密,我思维比较跳跃,想大事、想长远的事比较多,所以这二十年都是我太太在做管理。我们俩的合作逻辑是这样,因为我的新想法比较多,一般我只对我太太一个人,除了有一些具体业务单独负责,其他的业务都由她来管。一般我有想法就跟她讲,她去甄别我的想法是否靠谱。

  在这个过程中,争执的机会很多,大事小事都会有争执,处理方法一般是,我们俩在家里边一边吃饭喝酒,一边讨论,把事情形成一致意见,再去向其他同事传达。

  把工作带回家,我觉得延长工作时间挺好的。夫妻之间没有什么好留空间的,如果留有各自的空间就会产生隔阂和怀疑,这是人的本性。互相没有空间反而会对工作更有促进、更亲密,在家还能有话题可聊,夫妻感情会更好。

  我发现日本有一个现象:日本男人60岁退休以后,有一个离婚潮,因为原来是男人上班、女人在家,60岁退休回家之后夫妻天天面对面,就开始产生口角。中国也有这样的现象。

  我俩现在50多岁了,回过头来看,过去20多年的创业给我们带来一个特别好的现象,就是我们俩现在每天在家里边是不烦的,过去因为工作会发生矛盾和口角,也会吵架,经过20多年的磨合,处于退休状态后,生活反而很和谐。

  当初为了拿外部融资,我们甚至没有领结婚证

  贾思明 |创业服务机构CEO

  都说夫妻店不被看好,当时我们准备一起创业的时候,唯一的信心在于看了一下国内有几个成熟案例,比如百度的李彦宏和马东敏、阿里的马云和张瑛以及探路者(中国第一个科创板上市的运动品牌)的盛发强和王静。看完他们之后觉得稍微有了点鼓励。

  一直以来,为了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包括和各部门、客户、市场之间的沟通,我们一直对自己的关系进行保密。

  当时考虑到有一些投资人想追加资金,我们甚至连结婚证都没有领,就是担心一旦资金进来会受影响,后来我们干脆不拿外部资金了,自负盈亏,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全部被这些东西捆绑。

  但夫妻店的优势也特别明显,就是哪怕你找到再厉害的猎头,或者找到关系再好、能力再强的合伙人,都不可能有这种合作的默契,这是最大的天然优势。

  很多夫妻创业都是从这份优势开始的,但面向市场之后一些尴尬的问题就开始浮现了。夫妻企业的稳定结构非常强,这就会导致一些问题。

  比如不容易对外开放,这会使得未来的经营活动相对不那么容易;再比如和投资的关系会有些复杂,当年,土豆网因为王微与杨蕾的婚变问题,上市计划泡汤。此后,风投开始把夫妻关系当作考量因素之一,并在投资协议中要求“土豆条款”——所投公司创始人结婚或者离婚必须经过董事会,尤其是优先股东的同意。

  最后,为了保证客户的体验感,特别是to B的服务,就必须要保持很公正客观的合伙人关系,很多人也会选择隐藏夫妻关系。

  我俩的角色分配和职务划分非常清晰,她偏向客户和媒介关系,我偏向于策略和资源对接,我们会分配不同的资源库,各自的项目组都是由自己独立负责。合作三年多,一直是这个模式。

  但其实公和私根本不可能分得那么清楚,当时合伙开公司一年之后,我们就在商量让她换一个更轻松一点的角色,因为我们都太清楚,如果两个人一直都是这种高压的状态,肯定会受不了。

  再比如,生孩子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孩子的属相一直在向后推,原本应该是属狗的,现在可能连鼠都属不上,这个问题其实没法解决,其中必须有一个人向后退一步,但是事情越多就越退不下来。

  所以现在我们也在努力增加一些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一边物色一边培养,一方面能够让我们在管理上拓宽思路,增加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一方面也能帮我们分担一些事务。

  夫妻创业初期经常吵架,谁是CEO听谁的

  陈琳珊|火星人俱乐部合伙人

  我和我先生在创业之前几乎很少吵架,但是创业之后吵架的次数就非常多。

  吵得最凶的一次是在2015年,我们做了一段时间户外营地,效益很好,我先生提议去北京周边的农场里建一个实验室,但我不是很赞同,因为当时我们的资金并不充裕。我们吵了很久,但他是CEO,最后还是按照他的意思做了。

  这样的事有很多,有时候会吵得非常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夫妻双方感情。

  后来我们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如果实在达不成统一的意见,那就还是听他的,因为他是CEO。不是CEO的那方,需要快速做出角色转变,需要妥协,因为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

  我的性格有点强势,所以刚创业那会有时候两个人互不相让,就会吵架。如果另外一方不是很强势,那么两个人做好分工,而且权属特别明确,就不会有太多矛盾。现在我们很少因为工作的事情吵架了,因为磨合出来了。

  后来我怀孕生小孩,正好也是一个契机,没有那么多精力参与公司业务,于是就慢慢退出对公司实际业务的管理,尽力帮助他去做一些事情,就像一个随时待命的秘书,起到一个辅助的职能。但在公司战略和营销方面,有时候是我和他一起去做决策。

  以前我们会因为创业而经常吵架,但现在不会了。现在我们的权责划分非常清楚,所有大问题都是听他的,我可以提建议,但做决定的都是他。夫妻创业,吵架很正常,但一定要认识到错误就改,认清谁是老大,只要认清了,不管老大做什么决定,都听他的,都要执行。

  我觉得创业让我们的关系更紧密了,因为会讨论很多公司的事情,可能聊天会更多。而且会经常讨论创业圈的事情,发表各自的看法。能更了解对方的三观。

  等到孩子长大一些,我可能会选择别的公司。因为不能一直做家庭主妇,也不能一直没有实际能力,女人本身也是要掌握一些真的能力的,一直做后盾,能力都没了。

  夫妻创业两年,在引进合伙人时选择了离开

  黄薇|黄薇工作坊创始人

  2012年我老公开始做风险投资,2013年邀请我一起加入,他是创始人,我分管募资。当时我也想加入,原因是我原来在传统行业,跳到投资行业感觉维度会更高,另外他当时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募资人选。

  之后我们一起共事了两年左右,平时由我来负责整个家庭运作,他配合我的分工,在公司则是他负责整体运作,我们这个角色共识还是有的。公司的事基本上是他决策,或他跟我商量,最后达成共识。

  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夫妻两人长时间相处,不容易控制情绪,而且家庭问题也容易被忽略。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家庭关系跟工作关系没有任何区分,因为创始人本身就是24小时运转。所以经常有一个现象,一件公司的事情,我们在公司时、吃饭时、睡觉时都在讨论。

  这样长期工作跟生活之间没办法区隔,就会有情绪,情绪积累到某个事情上就开始爆发,而且不好的情绪会蔓延。有时候互相不爽,但是都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很容易吵架。而且家庭的问题容易被忽略,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有老人的问题,另外我受不了他作为领导提示我或者说话语气不太好。

  我感受中最深的就是,公司发展不顺利的时候,他作为创始人压力很大,会不自觉地把所有的情绪往外发散。我作为妻子,既要帮她分担情绪问题,同时作为合伙人又要承担公司的财务性风险。如果他整天愁眉苦脸,我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种状况久了就会受不了。

  后来到公司需要引进合伙人和高管,我们担心那些人很尴尬,不知道他到底在公司里面是一个老板,还是还有个隐形的老板,公司变的不职业、不专业,我就离开了,现在出来自己创业。

  就我个人感受,夫妻创业有利有弊,但是如果有选择还是开始就不要一起创业。两人一起的好处在于公司初创期夫妻可以绝对信任,对薪资没有过多要求,尤其另一方能力比较强的时候,可以一起短时间内把事情做起来。但到了公司需要引进合伙人或更多专业的人的时候就一定要有人做退出,要隔离,不然的话别人不愿意加入,公司也做不大。

  另外,夫妻创业可能需要在权益上做保障,甚至应该找律师做一份协议,比如创业后期有所牺牲的一方享有什么样的权利。

  假如我遇到夫妻感情破裂,利益走到了博弈的阶段,像李国庆、俞渝这样的,还是会走到法律程序,把利益明确化,只是会考虑怎么处理得更好,考虑孩子、亲人的感受,做一些妥协。

  其实像我们现在这样分开创业挺好的,在自己的领域创造成就感,互相之间能够补充不同的视角,对于家庭而言,也能分散风险。

  所以我的感受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一开始就不要在一起创业,因为后期要退出来,会有很多不舍。夫妻如果把角色关系混乱了,很多问题都鉴定不清楚,很难理性处理。

  曾和老公达成协议,下班时间不谈工作

  施楠 | 电动生活总裁助理兼品牌总监

  我先生和我,创业前虽然不在一个公司,但都属于一个圈子。他负责汽车内容的管理工作,我负责汽车广告的线上公关和品牌工作,我俩有交叉的工作内容、相同的社交圈,也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在工作中,他也会给我更多指导和看问题的不同视角。

  2015年,我们有了自己的宝宝“小兔墩儿”。人生面临新的选择,工作也需要新的挑战。同时十几年的工作和财富积累,也让我们有了一定的底气,再加上正好有几位优秀的联合创始人加入,我们最终选择了一起创业。他是创始人兼CEO,负责公司的一切。我是总裁助理兼品牌总监,负责公司品牌建设、商务合作、市场拓展等。基本上,大部分家事都是我做主,但在公司,无条件是他的话语权更大。

  公司的重大事项,往往都伴随着风险与利益的平衡,一般是创始团队一起决策,但他有一票否决权。我不会干预重大决策的项目,我们各司其职。所以关于公司经营的严重矛盾,并没有遇到过。但小的分歧,当然也有。

  创业初期,我们会把矛盾带回家。意见不同时,因为还没行动,所以也不能确定谁的决策是对的。每个人的决策背后都会有过往经验和所谓的理论支持,甚至是其他伙伴或友军的案例参考。在执行一段时间,仍无法看到向好的结果,就比较容易发生矛盾。而又因为两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在一起,就更容易连私人时间也被工作全部占用,甚至会将情绪带到饭桌、卧室里。之前我们比较多的矛盾点集中在:我更重视人的感受,所以很多事情容易感性导向。但我先生是结果导向,某个事情哪怕过程再艰辛,结果不行在他那里就等于不行。

  随着公司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很多生死存亡的时刻之后,其实你会意识到,很多事情没有达到最终效果就是在浪费公司资源,所以我和大家都慢慢认同了他的决策和判断力,慢慢矛盾也就比较少了。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我认同他的决策,并不是简单的屈从,也不是因为他是老板,我就什么都得听,而是经过很多事情后的价值认同。后来,我们甚至达成了君子协议:下班时间,除非紧急,不谈工作、不伤感情。现在看,我们都在磨合中渐渐做到了。

  其实我没想过有情感破裂的一天。情感不会一成不变,再好的夫妻关系也需要经营。我是金牛座,恋旧且长情。对于我先生,虽然我们之间的激情没有当时恋爱时的澎湃,但我俩都比较重视夫妻间的爱情保鲜,所以一直在经营、修护我们的爱情。

  我们都认为,如果爱情全部转化成亲情,那夫妻也就变成了兄弟或者姐妹了,那婚姻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爱情有保鲜期,两个人维持爱情的状态一辈子也有可能,关键看人心吧。

  拆迁后成了老板,但生意只是生活的陪衬

  张月 | 北京中型超市夫妻创业者

  我和他(丈夫)都是北京并不富裕的普通家庭,两家以前离得近,一起上过学,家里长辈撮合,我们就结了婚。结婚后他开出租车挣钱,我开了一家小超市。

  后来因为市区改造赶上了拆迁,一下子富裕了好多。为了不让我俩都闲着,我们就用多出来的钱雇了4-7个人,在北京北三环那边开了一家300多平的社区超市。超市守着我俩以前上小学的地方,每天早上七八点和下午四五点接孩子的人很多,整体下来也能稍微盈利。

  他以前开车,不懂超市经营,所以一开始超市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我负责,他就主抓超市的补货和对周边商家的一些合作。

  超市本身挣不了多少钱,所以没有多大的分歧。

  有的话就是后来他想做新鲜果蔬的生意。因为我们都没弄过,所以我就不同意。后来我们商量好以一个月为期,先拿出40平的一块地试一下,约定好能盈利就继续摸索着做下去,不能盈利亏损超过2万就停下来。

  一个月后,他的那块小地方赚了不少钱,比超市的其他商品盈利多,我们就慢慢把果蔬区域根据周边的消费力情况,扩展到了现在的100平。现在一年下来,他的果蔬区域营收和我的超市区不相上下,唯一的变化是果蔬的生意物价变动大、保质期短不好打理,他比以前更忙了。

  经营几年,因为补货的工作变多了,所以后来就变成他只负责补货、我负责其他事情。

  有了那次经验之后,超市经营上的分歧,我们现在完全按照之前的模式解决,给彼此的想法一个实验空间,设置好止损的额度,能行就保留,不能行就砍掉,比生活上的分歧好解决多了。

  做了这些年下来,挣了一点钱,但远远比不上两家的拆迁款,所以也很少为这点钱吵得不可开交。

  有一次,因为生活和工作上我俩意见分歧很大,他来哄我的时候就说:忙一辈子都赶不上你家有钱,我和富婆生啥气?听完我一下子就乐了。

  因为之前两家人联系比较紧,我们也没想过离婚。真要到了过不下去的时候,想想女儿也就过去了。

  创业后期,夫妻档更容易散伙

  王曦 | 某投资基金投资分析师

  我之前倒是看过夫妻创业的公司,其实“夫妻创业”在投资人眼中不是一个很大的减分项,也不算是加分项,因为本质上我们还是看赛道,然后看这个团队,如果夫妻两个在团队里面是最重要的角色,你首先不能把他们当夫妻看,而是正常的业务同事关系,看这个团队怎么样,等评估风险的时候再把“夫妻”这一层面考虑进去,比如股权比,这时可能就会有一些具体的约定。

  其实创业都会面临这样的风险,就是散伙,合伙人、团队里两三个关键的人有一天要决定分开,会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战略和业务,有多大影响,这都需要提前考虑,夫妻创业的风险就在于,往往两个人都占比较高的比例,这个不像很多创业公司有一个比较完美的股权结构,就是一个人占股比较大,其他人包括二股东、联合创始人什么的都比较低,这样公司会比较稳定,如果夫妻两个人都占30%,就非常麻烦。

  一是公司的话语权不确定的话,会提高沟通成本,影响公司发展路线;二是,当创业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阶段,虽然没上市,但夫妻两人都已经很有钱了,这时候外部的诱惑可能就会多一些,导致他们选择分开,加剧这个风险,比如C轮、D轮的时候,相比于创业初期的共患难,风险会更大一些,产生复杂的利益纠葛。

  当然,也不是说“夫妻合伙”没有好处,比如淘宝直播的MCN机构,里面最头部的谦寻,其实就是夫妻档,薇娅是谦寻旗下最大的主播,而谦寻的老板正是薇娅的老公,这样有一个好处,在MCN这个业态里面,主播和机构的关系相当于明星和经纪公司,如果主播爆红,她可以选择跳槽,或者索要更高的佣金比例之类的,如果是夫妻档就会好一点。

  但据我所知,在对谦寻的投资过程中,投资机构还是在投资协议里明确约定,如果他们离婚,要对机构进行补偿,这也是防范风险的一种措施,也能警醒创业夫妻,离婚要慎重,尤其是比较年轻的创业者。

  从行业来看的话,我个人觉得重运营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干很多年,慢慢干起来的,夫妻档相对会好一些,比起一般的创业兄弟,夫妻之间能够互相搀扶,走过艰难的一段岁月,会走得更长,因为他们都已经经历过那么长时间,比如十年,这样慢慢做大,感觉彼此会有更多认同,磨合得也会更好。

  而很多互联网企业,靠流量迅速发展,会面临非常多的诱惑,这些互联网新贵普遍比较年轻,创始人、合伙人也都比较年轻,不像那些重运营的,公司上市时普遍都四五十岁了,年轻人会更冲动一些,离婚率会高一些,而四五十岁的人可能更慎重一些,风险会小一点。

  夫妻创业也有许多好的例子,比如来伊份,零食上市公司,他们也是夫妻档,两个人一起慢慢做了二十年,再比如黄光裕的老婆杜鹃,在他服刑的时候把国美打理得非常好,虽然我不确定这算不算夫妻创业,但也可以看出夫妻合伙的一些好处,当然也有些坏处,这就得具体来看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贾思明、张月、王曦为化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半  一半词条  什么样  什么样词条  一起  一起词条  体验  体验词条  创业  创业词条  
热点

 要高度重视防治无症状感染者

“要高度重视防治无症状感染者。”李克强总理3月26日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无症状感染者”全称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指无临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