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创业者朋友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路艰辛刷怪,凑齐了团队,搞出了产品,终于把首次融资提上日程。可是,当自己热情洋溢地写出一份商业计划书(BP),然后把BP通过邮件发往从网上扒来的一堆投资机构邮箱后,却大多数杳无音信,石沉大海。
为此,奉上五个简单实用的小细节,可以大幅降低创业的BP邮件被“忽视”的概率,希望能帮到创业者。
1、不要让投资人看出你在群发
在平常筛选项目的过程中,时不时会遇到一些创业者的BP邮件,在抄送列表中大摇大摆地“明送”十几家投资机构,俨然上级机关发文指导……这样的邮件,特别容易被投资人直接扔进垃圾箱。
向投资机构投递BP,其实就是一次简单的商务沟通。是否有基本的商务沟通能力,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往往是投资人进行快速筛选的一个评判标准。胡乱群发,正是商务沟通之大忌。
创业者想获得多家投资机构的注意,一个BP投递多家机构没问题,但尽量别用一封邮件明文群发;如果硬要群发,也要在邮件里表现出“专一”的真诚——就像两个人面谈,看着对方的眼睛,一对一地交流,才是最好的。
还有一些邮件的低级错误,比如字体不统一,文字颜色不统一,乱用标题等,都是欠缺基本商业沟通能力的体现。
2、不要试图在邮件里“感人”
经常会在邮件中看到类似这样的一大段内容,“您好,我是一名大四学生。我从小就特别喜欢xxx,有一个梦想……”,“尊敬的投资人,本人是连续多年的创业老兵。现因资金匮乏,恳请……一定会坚持走下去”,“……非常自信我们的商业模式,期待与贵司一同创造奇迹!”……
这些感性内容,往往只会降低沟通效率,甚至给投资人的印象大大减分。
从过往的一些媒体报道中,我们看到过很多创业故事,草根逆袭,成了独角兽企业,看到一些创业者谈到情怀和理想,困难和坚持。这些故事的背后,是他们对商业本质的坚持,每一个投资都绕不过商业本质。所以,对于所收到的BP,投资机构会更多地关注它的商业逻辑和可行性,来决定是否投资。情怀不但不能加分,反而会减分,显得创业者不够专业和成熟。
让商业回归商业,情怀的我们见面再聊。
3、不要隐藏自己的背景和团队
我们常说,早期投资,就是投人。
创业项目初期没有数据,能呈现在投资人面前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团队。
一些创业者朋友或许无意,或许是觉得自己背景经历不够亮眼,在BP邮件中习惯对自己和团队一笔带过地简写,甚至忽略不写。殊不知,这样反而更可能被投资人直接筛掉。
正确的做法是,在邮件正文中就大大方方地把团队的背景和经验写清楚,并尽量发掘一些价值标签来展现。
诚然,太草根的队伍的确不容易获得投资人青睐。但是,经验和背景写得越清楚,信息展现得越充分,就越能消除投资人心中的未知,反而有助于投资人主动寻找团队和项目的契合度,增加约见的可能性。
4、不要自造生僻概念包装你的项目
“一句话讲清楚你的项目”,这是一条基本常识。
但是,许多创业者似乎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就是把各种概念盲目套用在自己的项目上,例如“跨境垂直的自媒体电商社群”,“定位于发泄情绪的健康社交O2O”……也许对投资人来说,尝试理解这些概念就是一次酸爽的思维旅行。
投资人的确喜欢概念,喜欢把项目装进一些熟悉的模式去理解。但是,这种概念化思维的目的是为了简明直观,以便迅速判断方向和估值。概念不代表创造价值,胡乱套用只会适得其反。如果你实在拿不准从哪个角度包装你的项目,那就用最容易懂的那个吧,至少投资人不会看晕。在投资人看明白后,或许还能换个角度帮你找准价值。
5、事先对投资人做一点点功课
最后这点其实是最重要的。每一个专业投资机构,在网上都会有许多公开信息,介绍其关注的领域、团队、趋势判断、投资偏好等。投资人也会时不时地在各种媒体发表一些观点文章来增加曝光。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创业者,就一定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找到能和你项目联系起来的线索,进而顺藤摸瓜地去触达相应的投资人。双方的关注点契合度越高,达成投资的概率也会高一些。
“近日在xx上看到您的文章《xxxx》,我们的项目也是……”当作为作者的投资人看到类似这样的邮件开头时,会感知到一种被关注或创业者细节上的用心,能感受到你的真诚,更愿意进一步交流。
这五点只是小忠告,一个项目的好坏终究在于其商业价值。但在能够探讨一个项目的商业本质之前,这些细节能帮一个创业者得到和投资人探讨项目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