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霸和无限手套
《复仇者:无限战争》已经上映了。
当然大陆还没有上映,并且我也没时间跑去香港看,所以……请不要给我剧透。
前不久,漫威影业其乐融融地庆祝了自己的第一个十年,先是放出了帅气的大合照,之后又放出很燃的10周年宣传片,既是向所有粉丝和影迷致谢,也是为《无限战争》作上映前造势,更是漫威影业十年历程的最好总结。预告片的发布激起了粉丝们的阵阵狂欢,漫威电影宇宙(MCU)中几乎所有英雄都在这部影片中集结了,蜘蛛侠正式与复仇者并肩作战,身残志坚的终极大反派灭霸也自2012年以来第一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电影史上,漫画超级英雄应该是第一次受到这般瞩目——全世界都在等待复仇者们奏响战歌,再次拯救世界;而老对手正义联盟,几乎无法对他们的胜利造成影响。看上去,这似乎是漫威最好的时代。
漫威影业全家福
但随着MCU的不断壮大,外界的质疑声随之增多:有人认为漫威电影太过于娱乐化和爆米花,纯粹是堆砌大场面;有人认为漫威电影剧情缺乏深度,英雄形象不够厚重;也有人认为漫威电影非常套路和公式化,是彻头彻尾的流水线产品……
确实,MCU系列影片定位于全年龄观众,坚持合家欢动作大片的路线,令他们能够迅速占领市场的核心元素就是好看、有趣、酷炫、帅气、主旋律。为了保持系列的长期活力,漫威一直稳扎稳打,用功相对保守,这保证了即使某部作品不够出彩,也不至于太令人失望。
shall we dance?
也许是认识到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为了使MCU始终保持新鲜有趣,漫威也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各种风格创新,不断拓展世界观,引入新角色,甚至是注入喜剧元素,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整体来说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比如大放异彩的银河护卫队系列,一队宇宙级逗比伴随着复古热单,一路嬉笑怒骂顺便尬舞拯救世界,种种反套路收获一致好评;蚁人里的飞贼斯科特朗与伙伴一路插科打诨,最后在托马斯小火车上干翻了大反派;雷神3里托尔放下金发猛男的偶像包袱,牵手好弟弟洛基,在欢声笑语中迎接诸神黄昏。
漫威也加快了引入新角色的节奏。酷炫的奇异博士,费尽心思从索尼拿回影视改编权的当家花旦小蜘蛛,史上第一个黑人超级英雄黑豹,都以全新的姿态进入了MCU。对于电影观众来说,这些全新的英雄不但带来了全新的故事,也拓宽了MCU的格局。
你的友好邻居蜘蛛侠
但是漫威的变革与创新始终伴随着自身的局限性。
在《蜘蛛侠:返校季》中,漫威将故事背景放在了彼得帕克的高中时代,隐去本叔意外遇害的桥段,将整部电影打造成了气氛轻松、结局明朗的校园青春片,描绘了少年蜘蛛侠的英雄成长史。《返校季》的完成度不错,娱乐性强、特效扎实、人设完美,但弱点在于格局较小,被一些评论诟病剧情过于简单轻浮,更像是大作之间穿插的轻松小品,少了些故事内涵。
上个月的《黑豹》,则体现了漫威探索故事深度方面的尝试。影片不再仅是聚焦于正邪斗争,更把视角放到了理念、路线之争上,剧情中积极拥抱黑人民权斗争、女性力量甚至是持枪权等热点政治话题,并且塑造了MCU中最为有血有肉、令人叹息的反派形象,颇为改变了漫威的一贯风格,可以说有着不小的野心,在国外市场也收获不俗反响,甚至成为了北美影史上票房最高的超级英雄电影。《黑豹》现象级的成功,也引发了豆瓣上许多作者的广泛讨论。
黑豹大战金钱豹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为了引出接下来的《无限战争》,《黑豹》花费了大量精力去打造瓦坎达的视觉奇观,以进一步连接MCU——仙宫被毁后,瓦坎达自然就成了这一阶段的奇观担当——这对影片自身的基调造成了影响,致使导演无法放开手脚进一步挖掘黑豹这个角色的叙事潜力,最终导致剧情和人物都略显单薄,整体观感不咸不淡。在国内,由于观众对于黑人民权、国家意识等政治话题并不敏感,因此这部电影的口碑可谓十分平庸,几乎达到近年来漫威系列电影中的最低点。
这背后的成因,也许是漫威当前正面临着的一个不小困境——MCU开始变得过于庞大和复杂,甚至对影片和观众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不同角色,认得全吗?
首先是设定越来越复杂,提高了观众的学习成本,影响了观看体验。早些年,如果有人想入坑美漫,第一步可能就会因为对漫画中的人物、历史、多元宇宙等复杂设定感到无从下手而被劝退。MCU则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美漫故事的背景、人物和剧情,对新人十分友善,也确实吸引了很多粉丝入坑。但随着电影中的设定不断丰富,影片的人物剧情体系越来越庞杂,发展壮大的MCU似乎走上了漫画宇宙的老路,产生了一定的劝退门槛,对非粉丝的观众渐渐变得不那么友好了。看一部《无限战争》还得补习十年的前情回顾?这对非粉丝的普通电影观众来说似乎有点难以想象。
其次是为了保证MCU整体平衡协调,迫使单体电影牺牲个性做出妥协。MCU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品牌,复仇者是其最核心、最成功的产品,如同苹果的iPhone。为了保证品牌的统一,旗下产品当然得保持相似的设计语言和设计逻辑,如同iPad、Apple Watch、Macbook等产品线,虽然功能、定位不同,但整体风格都不得不朝iPhone上靠。
《无限战争》海报,非常还原漫画了
对漫威来说,要保证MCU的质量,就必须保证其中任何一部电影都不会扑街,因此难免打出套路化的安全牌,使剧情走向、色彩基调甚至是导演个人风格都不得不受到限制(毕竟华纳已经花大价钱付出了血泪的教训),而且还得尽量向复仇者、钢铁侠这两个核心系列中那种明亮、酷炫、科技感强的风格上靠拢——这就导致系列电影的整体基调看上去非常相似。更糟糕的是,为了保证电影宇宙剧情上的连贯性,单体影片很难形成一个真正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更像是一年播两三集的大制作美剧,英雄们各自的故事几乎都沦为了推进复仇者剧情的铺垫。蜘蛛侠的成长故事中为什么会出现钢铁侠这样的神助攻?这极大地削弱了他的英雄形象,也不符合漫画设定。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iPhone扑街了,恐怕整个苹果品牌都得轰然倒塌。复仇者同样是MCU的品牌担当,面对保大还是保小这种终极难题,漫威艰难地做出了他们的决定。
漫画封面
协同的宇宙和固定的制作模式虽然能够保证漫威电影的整体质量,但也注定了难以诞生出《黑暗骑士三部曲》这种气质、深度、剧情俱佳的独立系列。而银河护卫队之所以广受好评,恐怕也是因为其外星打怪的剧情初期相对独立于MCU主线之外,才得以保留了独树一帜的影片个性。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对漫画资源的消耗。
全宇宙干灭霸
当年观看第一部《复仇者》时,我在激动和感慨之余,也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些搬上大荧幕的超级英雄故事,会不会成为一锤子买卖?在MCU早期,每部单体英雄电影中的彩蛋都令我们惊喜,因为这些彩蛋见证了英雄们的成长与集结,见证了MCU的格局逐渐打通成型。但现在,等彩蛋成为了一种例行公事,而彩蛋的内容也很少再具备推动剧情的作用。毕竟,复仇者都已经组队作战好几年了,大牌英雄们早已坐而论道,终极BOSS灭霸也已经现身,整个MCU的剧情格局和大体走向已经相对清晰。可一旦打完灭霸,全宇宙的终极威胁消失,MCU的主线故事又要怎么延续下去呢?
在欧美超级英雄漫画中,角色往往独立于剧情而存在,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宇宙中中,经历着大大小小的冒险。某些英雄的个人系列已经持续多年,甚至会分散在数个不同刊物中同时进行。另一些英雄,或者他们组成的团队,则可能只会出版十到二十期的系列故事。但即使故事完结,这些人物也不会消失,他们或许会出现在其他刊物里,或许会出现在复仇者故事中,甚至可能新开系列。
小蜘蛛和死侍两大漫威台柱带着二三线角色出来浪,蛛丝是蜘蛛侠系列的衍生人物,如死侍所说,其个人刊物已经被砍
每年,漫画中都会发生联动性很高的大事件,将英雄、反派们聚集起来大战一场。但在事件结束后,英雄和反派们依然会活跃在原来的漫画宇宙中,甚至死去的角色也会复活过来,而你很清楚无论如何下周都会有全新的故事开启。半个多世纪以来对角色、物品、事件、世界观等素材的积累,使漫画编辑们可以自由运用手中资源,不断开启气势宏大的全新剧情。换句话说,只要漫威、DC不倒闭,英雄们的传奇就将永远继续,没有结局。
电影则完全不同——电影总是需要结局的。电影观众恐怕没法接受漫画里那些看上去似乎总在反反复复的故事;如果要拍续集,你必须有更多的人物,更强的反派,更大的阵势。但MCU年纪尚幼,相比漫画而言规模十分有限,积累的素材也不够丰富成熟。在市场环境下,为了避免剧情发展停滞、确保每年的影片上映数量,漫威已经过快地消耗、榨干了那些最容易被搬上荧幕的经典人物和素材,哪怕呈现的效果是不总是尽如人意;例如《钢铁侠》中的满大人和绝境病毒,《美国队长》中的红骷髅和泽莫男爵,《复仇者:奥创时代》中的快银,还有被大幅度简化的英雄内战。想象一下,漫画里蜘蛛侠对抗九头蛇的戏码将无法出现在当前的MCU中,只因为之前的《美国队长》里已经清剿了这个反派组织。漫威影业与漫威娱乐的龃龉,则神盾特工、惩罚者和捍卫者们与复仇者渐行渐远,两个世界观逐渐割裂,角色交汇的可能性近乎渺茫。
恶灵骑士回到漫威,却不大可能出现在大荧幕上
电影产业自身在资金、预算、周期、营销上的诸多限制,使超级英雄片无法像漫画一般天马行空地组合角色,设计舞台,创新剧情——一年能出版上百本漫画,但电影能拍几部?《无限战争》铺垫了十年,但演员们能有几个十年?对经典元素的消耗正在影响MCU的根基;即使漫威有心突破格局延续剧情,恐怕总有一天也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处境,甚至某些角色的潜力尚未完全被开发,就不得不终结整个系列。
可是观众的口味只会越来越大。看过了《复仇者》,他们就不再会满足于《钢铁侠》第一部里的小打小闹;看过了《无限战争》,他们可能会觉得连《复仇者》都太过于简陋。于是,为了满足观众,制作方不得不加大投入,不断扩大电影的剧情格局,甚至在单体英雄的电影里塞入更多的客串角色——例如被称为复仇者2.5的《内战》。新的英雄被推进MCU,制作新的独立电影,然后被放进规格更大的《复仇者》中……
这意味着成本的增长和风险的叠加。但即使拿出整个MCU当做赌注,仍然无法保证漫威电影能跟上观众口味的变化,甚至可能连现有市场的票房瓶颈都无法突破——所以,为了给票房和营收带来新的增长,迪士尼和漫威急切地把目光放到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生市场,于是我们都看到了不久前漫威宣传中国站里那尴尬的一幕:以唐尼为首的漫威主创们居然将舞台让给了八杆子打不着的国内歌星,只因为迪士尼和漫威希望通过这些人所带的流量将MCU品牌下沉到一、二线城市以外的市场,推动实现中国大陆票房的进一步突破。
果不其然张杰张靓颖又来蹭热度了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 漫威和MCU当下的发展具有着不可逆转性 ,如同一列无法刹车的列车,飞驰向未来的某一个终结。
这是漫威的焦虑,其实也是DC的焦虑。对于以统一宇宙为核心的超级英雄漫改电影系列来说,这样的问题是终究无法避免的。只不过当DC还在游移不定、蹒跚学步时,隔壁漫威已经开始触碰超级英雄电影的天花板了。
DC当然并不一定非要跟在漫威屁股后面——大宇宙模式已经被漫威玩透了,市场不见得会再接受一个纯粹的模仿者。虽然《黑暗骑士三部曲》之后从《钢铁之躯》到《正义联盟》口碑都不咋地,但依然打出了不错的票房。你看《神奇女侠》发挥稍微正常点,就得到了评论和市场的一致鼓励。DC有太多优秀的资源了,蝙蝠侠、超人、神奇女侠三巨头和正义联盟的故事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只要找准人物定位,扎实拍好这两个团队的故事,就不愁大卖。超人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不是因为他是电影里那个力大无穷的中二病,而是因为他的身上兼具了神性的纯洁与人性的复杂,既是世上最强大的英雄,又是个普普通通的丈夫和父亲。华纳和DC真的更应该考虑沉下心来挖掘现有角色的深度,而不是用一堆散乱的故事线和前后不同演员扮演的角色来强行拓展DCEU。
多么可爱的超人,看看渣导把他糟践成什么样了
不过,在《无限战争》之后,漫威也将面临演员更换的问题。对于持续时间很长的系列电影来说,演员是一个不可控的要素,他们的年龄、片酬变化,个人的发展意志等,都会影响他们扮演的角色,进而影响到整个电影系列。我们都知道不久以后钢铁侠、美队等复仇者老人会离开我们,但我们不知道会以何种方式;也许漫威早已谋划好他们的离别,但却并不一定能够服众。对如今的MCU来说,任何设定上的改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让角色死去,从电影中消失?还是以某事件为契机,引入新的扮演者?新加入的演员和未更换的演员之间又应当如何协调?
类似的事情,其实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经在X战警身上做了实验,通过一部《逆转未来》将新旧两班人马联系在了一起,虽然依旧留下了一些bug。而《金刚狼3》中金刚狼和X教授的最终落幕堪称完美,令人震惊和心疼不已。但MCU的宇宙规模和人物网络相比主要以单一团队为核心的X战警来说,复杂程度要高很多,很难照搬经验。其实漫威并非没有更换过演员的先例,但那都只发生在MCU的早期。正如我们只认同休杰克曼的金刚狼一样,当下MCU中的各位演员早已深入人心,很难说想下船就能够下船。
泪崩
那如果只是让原有角色退场呢?想象一下,我们真的能够接受一个没有美队、铁人、雷神铁三角的复仇者联盟么?他们的接班人又能够扛起漫威电影宇宙的重任吗?纵然漫威能够将二线团队银河护卫队推上一线,但拿新角色填补已有经典角色的空缺依然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贸然重启,则可能严重打乱早已铺陈的故事线,况且新的宇宙应当以怎样的面目示人?
恐怕各个故事线平行交错但并不共通的多元宇宙形式,真的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而这又将会极度考验漫威的剧情设计和制作调度能力。正如同熟悉蜘蛛侠背景的你肯定不愿在大荧幕上再看到他第三次失去自己的本叔,事实上漫威也确实淡化了这一经典情节;但这样一来,新一批电影观众可能又无法全面了解蜘蛛侠的生平和经历,他的人物形象也就不再完整。这依然是个两难的局面。毕竟,电影不是漫画。漫画玩脱了,重启就好了。但电影要重启,则是对整个系列翻天覆地的颠覆与重塑。
Marvel Legacy
而更加重要的是,市场、观众对超级英雄类型电影的热情,还能够保持到MCU重启,甚至DCEU真正走上正轨的那一天吗?
(以及,我重申一遍我还没看《无限战争》所以谁-都-别-给-我-剧-透,谢谢)
其他文章
赛博朋克:未来的阴暗面
无论是否有人陪伴,这个情人节你都可以听听这15首情歌
来了又走了的“中国嘻哈”
我还有一个公众号“UFO攻击磁器口”,不定期更新,欢迎关注。
电影 漫威 美漫 ACG 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