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一个豆友每月整理读书笔记,以月分单位梳理。心生羡慕,也学个样子,依葫芦画瓢。这是我的三四月的读书报告。
三四月,多雨,有时下起大雨。这两个来月读了十来本书,一些中短篇小说,若干文章和诗。挑些有感触的予以短记录。
1。林白的诗集《过程》
一月你还没有出现 二月你睡在隔壁 三月下起了大雨 四月里遍地蔷薇 五月我们对面坐着,犹如梦中 就这样到了六月 六月里青草盛开,处处芬芳 七月悲喜交加, 麦浪翻滚连同草地,直到天涯 八月就是八月。 八月我守口如瓶, 八月里我是瓶中的水,你是青天的云 九月和十月,是两只眼睛,装满了大海。 你在海上,我在海下 。 十一月尚未到来, 透过它的窗口,我望见了十二月 十二月大雪弥漫。
过程
7.4
林白 / 2017 / 辽宁人民出版社
林白用这一首诗,写尽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诗里头有个故事,一个说给那个人听的故事,以独白的方式,从一月铺展到了十二月。一月你还没有出现,一个还字,真是无比撩人,似乎等了许久,等了整个一月。二月你终于来了,睡在隔壁,历经三月的大雨,四月的蔷薇,五月了我们终于坐在了一起。这三个月发生了什么?如何开始的,怎么对话的?遇到大雨了才有了相识的机会?是一同闯进了四月的蔷薇么?
犹如梦中,五月两人终于对面坐着, 就这已足够惊喜了,就这样六月就到了,青草盛开的六月,盛开二字意味深长,道尽爱欲的全部美妙,最美好的时间定格在这一回,像梦一样的时间从五月盛开到了六月,真短啊。
七月的悲喜如期来了,一样的欢喜和爱意,却开始有了争吵?有了来回,但依然灼热,依旧翻滚,像那麦浪翻滚在草地上,沉甸甸的,柔软的,彼此贴近的力量和速度,诗人用了“直到天涯”这样的誓言般的词语,那显然是热恋中人、深陷爱欲中人对彼此的试图确认。
八月。翻滚的激情,遭遇了夏天的冰封,戛然而止。所有炙热的相遇与故事,大概都是如此吧!八月之前,遍地蔷薇,犹如梦中,还有那隐喻的翻滚的麦浪,蕴合着种种的喜悦和激情。到了八月,却直转急下,起了变化,九月就已云水相隔,如天上的云和瓶中的水,真是残酷的比喻,再到大雪弥漫的十二月,归于终结。
全诗无一字之忧伤,却又满篇忧伤。无一字说到爱,却又满篇都是爱。情到深,爱到深,记忆之浓烈,连月份和日子都是清楚的。真正的痛楚是难言的,十一月还没到来,就已经望见到了十二月,在我所望见的地方,大雪弥漫。这等痛真是蚀骨。
这首诗收于林白的诗集《过程》,是2017年6月的集子。她被视为小说家,我更愿意称她为诗人,一首诗能写尽一年的相遇与分离。
林白在上海国际文学周读诗
2。盖伊·特里斯的非虚构《被仰望与被遗忘的》(Fame and Obscurity)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8.1
[美] 盖伊·特立斯 / 2017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读过了不少关于纽约的小说,这一次彻底跌进了盖伊的文字旋涡里。
我最喜欢书中写的一个地铁售票员,他发现来买票的人都苦着脸,便贴了一张纸条在窗口:哥们,这活儿已经够苦了,你能对我笑一下么?果然,买票的人看到这张纸条,都会心地笑了。然而,售票员发现,他们一进了车厢,笑容就消失了。
盖伊就像高明的摄影师,拍下了许多人的镜头,有擦鞋工,理发师,按摩师,地铁售票员、建筑估价师、叫早员等百十种职业人,这些有故事的镜头,经盖伊之手,剪辑成长片,那些人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正是一个热闹乏味的城市,正是那热腾腾的无聊生活,正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意义。
书中写了一个叫早员。是一个太太,闹钟一响,就迅速穿上衣服,冲进工作间,拿起电话,用爽朗却又令人厌倦的声音说:先生,你该起床了。二十年来,她叫醒了两百万纽约人。
善于使用数字是盖伊的独家秘诀,他写到了会用27国语言说“要擦鞋么?”的擦鞋匠,在联合国附近擦鞋。与人不同,擦鞋匠的眼睛不会放过任何一双脏皮鞋。关于如何书写一座城市,盖伊创造的新新闻的方式,写出了纽约城里的那些平凡的人们。每个人都可以像他这样,打量、观察和记录,身边的街区、城市和身边走过的人。用盖伊·特里斯的话说:
纽约是一个巨大的、无情的、被分割的城市。在这里,早报29版上登的是死人的照片,31版登的是订婚男女的照片,头版上满是那些现在主宰着世界、尽情享受着奢华人生,但终有一天会出现在第29版上的人们的故事。
正如书名“被仰望与被遗忘的”所示的那样,大概不仅纽约城市,全球都差不多吧!
盖伊·特里斯
3。帕蒂·***的随笔《只是孩子》(Just Kid)
只是孩子
9.0
[美] 帕蒂·*** / 2017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意外之喜。根本没想到这本书,会让我如此动心。
朋克教母、美国传奇艺术家帕蒂·***的随笔作品,被誉为鲍勃迪伦《编年史》之后的最伟大的摇滚歌手回忆录。如果只是这些加粗的内容,也没什么了不起,然而这本书直到下半部分,才开始写到了她的成功。之前都是写她和爱人的穷困和落魄。
有过身无分文,有过流落街头,有过迷茫焦灼,帕蒂一心想当个诗人,罗伯特想做个装置艺术家和画家,最终他们一个成为摇滚歌手,一个成为摄影师。意外很迷人,那些我们坚持不懈的东西,未必是我们的真正才华。
帕蒂和罗伯特混迹在著名的切尔西旅馆,那里曾经有过许多艺术人士,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在虚幻和偶尔而来的肯定中度日,才华、毒品、激情、酒精,伴随着穷困,不少人不过三十几岁就离开了人世。如果生命是燃烧,那些短暂在世间停留的人,都是燃烧得过旺的生命。
夹了纸条的《只是孩子》
帕蒂有一次去看演出,是大门乐队,看到吉姆·莫里森时,周围的人似乎陷入了狂欢和被惊呆了,帕蒂却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以一种冷冷的、十分清醒的意识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产生了一种感觉,“干这个我也行”。没有过任何演出经验的她,突然有了这样一种念头。这是72页的故事。直到218页,帕蒂才举行了第一次诗歌朗诵会,她还认为自己能当一个诗人。
20岁认识了罗伯特,从此开始一段爱的旅程。年轻时候的爱多么纯真的,穿越贫穷和潦倒,相抱相拥,燃烧着希望之火,生死与共。所谓的灵魂伴侣大概就是这样吧。罗伯特后来发现自己是个双性恋,离开了帕蒂,最终病逝。彼此依旧理解,坦然面对。两人生活轨迹渐行渐远渐无书,却依旧心存感激和挂念。
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没去领奖。作为好朋友的帕蒂·***受邀去颁奖礼演唱,知道好友迪伦获奖,临时改主意唱了一首他的 《A Hard Rain’s a-Gonna Fall》。
灵魂伴侣罗伯特和帕蒂
4。威廉·特雷弗的小说集《雨后》(After Rain)
雨后
7.9
[爱尔兰] 威廉·特雷弗 / 2017 / 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
此君被称为爱尔兰的契诃夫,可见他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有着怎样的高超技巧。如果说契诃夫的小说,意在写出了许多“平常人陷入了不平常的际遇”,多少还存有一份戏剧性。那特雷弗的小说就彻底放弃了陷入的戏剧性,即平常人的生活暗角,可以那样多姿多彩,甚至汹涌澎湃。
第一篇小说,写一个盲人调音师的前后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异常耐心,用语言给调琴师详细描述了身边的世界,大到一个建筑,小至一个摆件,都细细说给调琴师听。语言多有魔力,等于建造了盲人的全部世界。后来第一个妻子因病去世,盲人调琴师有了第二个妻子。
第二个妻子逐渐意识到,他始终活在前任描述的世界里。为此,当她开始描述眼前的世界,在盲人听来,已不同于前任,甚至颠覆了前任的描述。这看似前后两个女人的较量,深陷其中的调琴师,似乎开始不确定身边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这个故事具有隐喻,叙述和描述具有怎样的力量,你所听到的,甚至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相。文学、音乐、绘画,甚至雕塑,都是一种语言,描述着我们的生活,时间久了,我们就信了。如果一直习惯或者相信一种叙述,会不会更加幸福一些?
老爷子威廉·特雷弗
5。钱佳楠的《不吃鸡蛋的人》
不吃鸡蛋的人
7.3
钱佳楠 / 2018 / 中信出版集团
钱佳楠善写窘迫,但是窘迫是生活的表象,那个真正窘迫捆绑的外在,时小说中写了一个母亲。
这个典型的中国式母亲,她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为了女儿过上好生活也奋不顾身地燃烧自己,毫不客气得规划女儿的未来,统治女儿的婚姻,炫耀女儿的成就,在亲戚之间获得被妒忌的资格。
钱佳楠写出了一个母亲的恶,这份爱寄生在爱的身上,伴随着爱一同起伏。窘迫毕竟是物质上的,而精神之恶却附着于物质的缺失,却又独立于物质。不必诅咒穷困。贫困并不必然地产生冷漠和无意义的挟持。除了这个母亲,钱佳楠还写了一群亲戚。
中国式亲戚的攀比心理,戏谑又幼稚,彼此冷嘲热讽,虚情假意的来往,七大姑八大姨,比工资,比房子,比孩子,比老公,接着比孩子的学习,比孩子考取的大学,继而比孩子的工作和房子,再下去就是比孩子的孩子,如此循环,似无尽头。赢了的得意洋洋,输了的垂头丧气。作为被比照的物化了的对象,孩子从小便失去了真正的主动性,被安排就像宿命一样。
母女关系,和父子关系一样,都是一种权力关系。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权力没有被改写,延续的依旧是曾经的基因。现代生活的兴起,也没有完成基因的重新编码。《不吃鸡蛋的人》看得真是沉重,即便里头也有一段爱情,被母亲的观念左右的爱情,将是多么的尴尬。
钱佳楠
6。菲利普·罗斯《垂死的肉身》
垂死的肉身
7.4
[美] 菲利普·罗斯 / 2010 / 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是一本老书,三月重读了一场。《垂死的肉身》的故事很简单,一个62岁的男教授,与一名24岁的女学生,发生了一场不同寻常的爱欲。
老男人沉迷于青年的肉体无法自拔,年轻的女孩臣服于教授的年龄、地位和某部分权威。老去对一个男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62岁的男人面对一个24岁的女人,无论你知道多少,无论你想了多少,无论你筹划、你密谋、你计划了多少,你在性关系上都不会占有优势。
这就像与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打球。并不是因为和他们在一起打球,你就感觉自己只有二十来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和他们一起打球,你才深刻地知道你已经衰老了。
老人失去的不止是性的优势,而是衰老和必然的颓态,以及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力,和只能盘旋于头脑中的行动力。老年的失去则让许多人恐惧。因为恐惧,才贪恋各种各样养生的信息。因为恐惧,才越发在乎被。老人最害怕的事情是变得无足轻重,他们比孩子更需要肯定。与其说人害怕老去,不如说真正害怕的是失去。
写得这么深刻,是不是意味着菲利普罗斯经历过这样的事件呢?罗斯说: 小说家对那些没有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一样感兴趣。哈哈,好吧!聪明又深刻的罗斯老师。
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
7。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
刺杀骑士团长
7.5
[日] 村上春树 / 2018 / 上海译文出版社
许是年纪大了,这本小说我竟然很喜欢,甚至可以说是我喜欢的村上作品。在我看来,这就不是一部写给青少年看的情爱小说,而是典型的中年之书。大抵只有过了而立、不惑之年,才会对村上笔下的骑士世界更有感慨,才能感受到此君的从容与自由。
一个画家,在36岁之前,为了生存,一直画着赚钱的肖像画。他知道从艺术上讲,肖像画没有价值,自己充其量就是一个花匠,但他并不并不因此就瞎话一气,而是努力做到最好。随着妻子爱上了别的男人,于是离婚,画家搬走,本来以为陷入低潮,未料却迎来一次生活的转机。画着画着找到了画画的艺术感觉,进入了历史。
突然的一个时机,生活就换了一个样子。村上的小说人物在迷失中寻找,小说中的三段故事,从历史到现在,三个人物都经历着一次转机,都慢慢知道自己最终要的是什么。无论是穷困潦倒的画家,还是腰缠万贯的生意人,或是那个进入历史中的老者,都在一次转机中悟透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
也许,村上的意思是指,好的生活需要完成一次刺杀骑士,当然是作为隐喻的刺杀,也是作为隐喻的骑士。
近期更新文章:
聂小倩:月夜不寐,愿修燕好。宁采臣:你出去。
御弟哥哥,还不来占凤乘鸾?
读书误我多少年 | 我的阅读史十佳
被遗忘的人:再卑微的生命也有故事
被克制的爱,未完成的师生恋一种
读字** 李伟长 林白过程 读书 情感
读字** 李伟长 林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