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上方 “富爸爸穷爸爸”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来源:鸣金网(mingjin-wang)
一
真相总是出人意料!
央行发布最新统计数据,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了8.07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较去年6.07万亿增长6.6%。
也就是说,今年前3个月,平均每天有710亿资金被存进了银行。
没错,在多数人都要靠消耗余粮度日的两个月里,银行存款不降反增。
另一个数字更夸张,一季度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了1.86万亿,比去年的3328亿暴增了5倍,表明央行开闸放出上万亿的水已经流到了企业手里,他们才是振兴经济的主力军。
一边是为了抵御风险,加速把钱从其他渠道退出后存进银行,另一边是为了鼓励消费和投资不断放水,这一冲突让钱又更不值钱。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它的收益率已经跌破2%,创出历史新低,1万元一天的收益不到5毛钱,已经很接近银行定存,但背后依然是持续增加的规模。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货基规模为8.08万亿,比去年末的猛增9605.52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流向了***。
越存越穷,越穷越存,就是当下最反常、也最真实的经济状况。
这也是为何我们国家不能像欧美一样,直接发钱刺激民众消费的根本原因。
二
历史不一定会重演!
17年前的非典,中国各行业零售消费2个月就达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全年经济增速基本没受影响。很多人以此类比,认为这次疫情过后也会迎来报复性消费。
他们却忽视了重要的外部环境,非典的打击是局部的,主要在广东和北京爆发,除了学校封闭管理外,其他地方的管控同新冠根本不能同日而语,经济生产也只是小范围受限,绝大多数人只受到了轻伤,疫情过后稍加刺激,大家的信心很容易快速恢复。
但这一次疫情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力,用专家的话说,至少10倍起跳!
光是前两个月,国内十个经济大省市已有超过10万家企业破产,背后是数百万人失去了饭碗。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失业人数达到了4803万人。如果算上那些潜在的失业人数,实际情况更是不敢想象的糟。
维持生计都成了问题,还想他们增加消费,还要报复式的?
之前叫喊着等武汉解封后去赏樱花、吃热干面、要疯狂买买买的人,有多少硬是把抢到的消费券放到过期都不用?
17年前的“假摔”后强势反弹,可能再也不会有了。
别忘了,当年非典基本都在国内,国外只是零星发生,我们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连擦伤都算不上。
而这一次,三条腿都瘸了。1、2月份我们抗疫的时候,出口只能先挂着,3月份我们开始缓过来的时候,国外疫情大爆发,只能眼看着订单纷纷被砍掉。
所以国家将注意力放到了投资上面,这几十万亿的“新基建”计划,既是投资,也是消费。
看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全球的经济展望,中国的期望是最高的,但也只有1.2%,是去年的1/5,不过明年会迎来报复性增长。
问题是即使能顺利熬过今年,明年这个时候,你还会记得报复性消费一把?
三
跟美国40%的人拿不出400美元(2700元人民币)比起来,我们的钱包确实鼓了许多。
根据央行4月10日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截至3月底,我国住户存款余额为87.8万亿,折合人均存款大约有6.3万元。
当然不能这么简单平均,可以参照多被采用的银行业“2/80定律”,就是不到2%的人,掌握80%以上的存款。
更进一步说,就是14亿人中的2800万人,人均存款超250万,而剩下的13亿7000万人,平均人均存款只有1.2万,这是更符合真实情况的数据。
这1.2万存款,要承担一个人一年的衣食住行开销,平摊到一个月也就1000块,在一二线城市勉强活着就不错了,还拿什么去报复性消费?
倒是那2800万富人肯定有这个想法,却未曾想,还没来得及报复性消费,就先被报复性涨价来了迎头一棒。
人均110的海底捞涨到了200以上,西贝就更离谱了,这些个两个月之前纷纷喊穷的餐企,却在疫情刚稳住的当口,磨刀霍霍意图把损失一股脑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被架在舆论的风口上烤了几天后,纷纷松口恢复原价,是他们良心发现不能干竭泽而渔的事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们没想到那些富人对涨价也这么敏感,客源流失率超过了预期,收益还没有不涨价高,所以干脆的认错,捎带还挣了一**免费流量。
四
也忘了年前给自己定下来的买房、换车的目标吧。
2020年,能活着熬过去,就是最大的成就。
这次疫情,让所有人都深刻的明白了:
生命无常,健康是最好的免疫力;
家里有粮,才能心中不慌,那些习惯了超前消费的人,当灾难来临时,只会死的更快;
世事难料,必须未雨绸缪,拿到手上的现金,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为最好的结果去努力,同时也要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这样当最终结果来临时,一定会比预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