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五年的十月,秋夜已经冷得峻切。夜半时候,传信人忽然拍着门大声呼喝,惊起辗转未眠的杜牧。大半夜的,哪里会是怎样的好事?他急急忙叫人取了火烛来,就着光拆开,不想却是一封一点也不紧急的信。叙得还是一桩闲事,来自集贤学士沈子明。
沈子明说,我有位好朋友叫李贺,去世之前曾经把自己的诗集托付给我。这些年辗转各处,总以为已经散轶了。没想到,今天晚上醉而复醒,睡不着了,翻箱倒柜,居然找了出来。一时间,李贺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我曾经与李贺一道吃饭,喝酒。去过的地方,经过的季节,竟然一点都没有忘。不觉泪下。李贺没有妻子儿女,没有人能让我抚恤问候。我常遗憾地想,竟然没有人能够继承他的诗与志。求您为他的诗集写个序,也算了却我一桩心愿吧。
杜牧在这封再三推辞而不得的《李长吉歌诗叙》里录下了这封信。
《李长吉歌诗叙》是难得的好文章,讲李贺的诗源出屈原,兼有乐府的音乐感,更有南朝宫体对于步韵的细腻追求。唯有不足,是情过而理未及,但他才二十七岁呐,二十七岁就死了的年轻人,谁又能要求他更多!
这之后,哪怕后代谈论李贺的诗论如过江之鲫,也没有人能讲到比杜牧更准确,更温厚。
但论起“情”来,却是这封信。
“悼亡文学”发展到晚唐,也不稀奇了。有怀悼亡妻的,词浅情切,很能唤起人的遗憾与内疚,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直到今天也很受追捧。
还有一种,是墓志铭。 做书的与墓主也许关系好,也许印象里根本货不对版,但翻翻有名诗人的集子,谁没写过几个墓志铭?“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一生写过七十五篇墓志铭,收价不匪,歌功颂德,号称一代“谀墓”大师。
总之,人死了,一定要说些好话,是文坛俊杰,当朝大佬退让不过的“人情工程”,也是表现自己文章地位的“活招牌”,更是发家致富的“捷径”。
但是沈子明的悼亡来得这样不知所措,竟然是半夜喝醉了酒睡不着,才想起亡友来。而李贺那四编文集被他乱搁乱放,以至于他自己都以为弄丢了。就更让这场悼怀显得不庄重,不娴雅,不讲规矩,实在莫名其妙,也实在很可爱。
李贺的朋友虽然不多,但文坛大佬倒也有些。上面讲到的韩愈就是最欣赏李贺的大佬之一。李贺却把自己苦心编订的四卷文集托付给了这样一个今天看来既没名气也很粗心的沈子明。但这实在是很有眼光的托付。
杜牧也这么认为,所以他在这篇本不长的序文里录下了沈子明夜半三更写来的这封信。因为它感人。短短一封信,只讲了一件事情——我十分想念李贺,我想为他做些事情。可是李贺没有妻子儿女,我没法帮忙照料,只能替他好好编订诗集,找一个最合适的人,替他写篇序文。
按照杜牧的原话,沈子明在诗文上也算“深妙奇博”,又了解李贺,本可以大笔一挥自己替李贺来一篇序文。他这样做了,也没人能说他不尽心——毕竟李贺自己选择把诗集托付给他。可是他不。他觉得杜牧是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半夜写了信,半夜就去敲人家门(沈子明是不是白羊座?)。
我十分肯定,读到这封信的杜牧曾有与我一样的感动。杜牧是个怎样的人呢?眼睛朝天,桀骜透了,顶看不惯虚头巴脑的应酬。他的墓志铭是自己写的,他的文集序是专门嘱咐外甥裴延翰写的,他就差在脑门儿贴上“老子不需要你们这些大佬的提携,老子自己就是大佬”。越恨假的人,越珍重真情。而沈子明情真,杜牧便惶恐而用心,终于让李贺的集子与这篇序文一起,成了千古奇书。而沈子明却失掉了一个绑着李贺留名千古的机会。之后李商隐也为李贺写过传,陆龟蒙也在传后又写了补记,然而,还是杜牧的序写得最好。沈子明,做了一件顶正确的事。
到现在,沈子明的名气几乎磨灭,但透过这封信,也能一窥其文笔。他写,“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上一次这样写,追思昔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咏不能忘,而在深夜频动心肠的,是曹丕,写在两封《与吴质书》里。曹丕在《与吴质书》里,追忆了亡友阮瑀,陈琳,徐幹,王粲,而后,曹丕当仁不让,指点江山,把“建安七子”里的这几个人评点了一遍。
而沈子明“当仁而让”。《礼记》讲对父母最大的孝,是“乐其心,不违其志”,转而用在朋友之情上,也可以讲——他想做的,我帮他做到最好。作为李贺最深信的朋友,对于李贺,沈子明未发一言。他什么也没有说,却又什么都说尽了。
悼怀的深切,在这里。
=======
杜牧:行书张好好诗卷
孤陋寡闻如我,才知道,哈哈哈哈,沈子明就是沈述师,就是歌姬张好好的主人,就是杜牧写《张好好诗》的辣个张好好,就是故宫三五不时拿出来展一展的辣个《行书张好好诗卷》,就是诗序里的“沈著作述师”了。
大概2010年我在故宫“见过”沈述师,然而重点在美女张好好与情深意切的风流才子杜牧之,根本没记得这家伙。没想到,七年之后,才知道,还有这一段大半夜敲门的故事。
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得停不下来#
============
更多的内容:
更多古代诗书:https://read.douban.com/column/929092/
更多古代艺术家: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1001179/
或者在我的公号找到我:
人文 历史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