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结尾曲:来日方长
跟刘姥姥学做人
1. 礼数周到,与人为善。
跟贾母学做事
1. 深谙世故,通达人情。
《红楼梦》中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情世故,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一个话题。
有人恼它,最恨逢迎之事;有人爱它,最善左右逢源。
其实,一个成熟的人,可以是“知世故而世故”的。
贾母是贾家最大的长辈,按理说,她大可恣意享乐,不去操心那些家族琐事。
但她不仅没有贪图享乐,反而处处照顾他人:黛玉敏感、宝玉顽皮、熙凤泼辣......是贾母一一将他们的性情记在心里,细心呵护,使众人百花齐放、各展所长。
看得透人心,让所有人都觉得舒服,这才是做事的大智慧。
有一次贾母生病,家人请大夫来诊脉。
面对满满一屋子人,大夫紧张地不敢抬头,贾母仔细看了大夫的衣服,推断出他的太医身份,于是便笑着问道:“供奉好?这位贵姓?”
接着又夸道:“记得当日太医院有个王君效,好脉息。”
太医回道:“那是晚生的家叔祖。”
贾母又笑说:“原来也是世交。”
简单的几句客套话,就让客人倍感亲切,世故老练,使人如沐春风。
《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凡事如果能做到体察人情,使人人满意,就已经成功了大半。
一个成熟的人,要懂道理,更要通人情。
深谙世故的人,往往情商更高,事情也就做得更漂亮。
2. 御下有道,尊敬他人。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作为富贵人家的老太太,拜寺庙,舍米舍钱给穷人,似乎是常规操作,但贾母对下人,还多了一份平易亲和。
刘姥姥来道谢,贾母吩咐下人给板儿抓果子吃,让人带出去玩,就连自己的菜也分给刘姥姥,头上簪花也喊刘姥姥。
如此周到有礼,哪里是把刘姥姥当下人,分明是真正把她当成了亲戚。
那天,凤姐翻出了几匹“软烟罗”,引得众人连连称赞。
对这比御用还好的料子,贾母却随手送刘亲家两匹做帐子挂,剩的做些夹背心给丫头们穿,免得“白收着霉烂了”。
东西再好,也没有人重要,一个简单的举动,让众人感动不已,自然也就无人不拥戴她。
御下之道,在于引领而不是压制,给足别人面子,别人才会给你面子。
笛卡尔说过:“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尊重别人,就是在装点自己。
所谓说话办事,无非一个态度问题,而想要把事办好,就要放下架子,学会用心交流。
3. 适可而止,养身惜福。
金满堂,银满堂,富贵名利,儿女情长,是《红楼梦》一书的主基调,但贾母和刘姥姥初遇这一段,却极其朴实自然。
刘姥姥向贾母请安说:“请老寿星安。”
贾母也欠了身问好:“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两个老人没有多加寒暄子孙等事,而是讨论起眼睛、牙齿,刘姥姥说:“都还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
面对比自己大几岁,却还是身强力壮的刘姥姥,贾母笑呵呵地告诉她:“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对一个老人来说,功名富贵远比不上身体康健,贾母对众人的一番玩笑,既是自嘲,也是服老。
凡事不强求,这是贾母的养生之道,更是处事哲学,假如凤姐能学得贾母这般豁达,或许便不会在生病时心力交瘁。
凡事努力是为不留遗憾,但做不到的事,也应懂得量力而行。
一个懂得放下之人,才更懂得珍惜拥有,更能福泽绵长。
对不可为之事,如能抱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自己的人生也可清减许多。
▽
《明贤集》中有言:“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贾母和刘姥姥这两位老人,明明处于完全不同的圈子,却能相谈甚欢,正是因为她们的灵魂同样高贵。
人的高贵与否,从来无关地位和财富,而是看你对人生的态度。
愿你能够读懂两位老人的故事,成为更加通透练达的智者。
国学文化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