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调查|淘系直播链条中的价值博弈(下)

文章目录

直播带货的价值:供应链前置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多方混战

直播内容与消费趋势的变革

变革供应链,流量仍是绝对主导

相关阅读:调查|淘系直播链条中的价值博弈(上)

613 直播活动的前一天,服装供应商大麦家的直播团队忙到了凌晨两点,就为了赶上这场官方的联合活动,活动旨在为 5 天后的 618 大促预热。他们马不停蹄,几天之内就把 100 多平米的直播间装修好,前一天的晚上还在闲鱼上买了两个大风力电扇,给新装修的直播间去味。

当天直播活动的强度是平时的三倍,平时,一天有一场、最多两场直播, 6 月 13 号的官方活动,一天做了 3 场。

“心力交瘁!”大麦家的负责人小白龙(化名)感叹,“装修时间太仓促了,一直担心直播过程会出现故障,当然最担心还是交易额不达标。”

“像你们这样的工厂老板,最焦虑的问题是什么?”《财经涂鸦》问。

“永远是销售问题。”他说。

直播带货的价值:供应链前置

对销售的焦虑,不仅让商家认识到了直播电商的重要性(参考《淘系直播链条中的价值博弈上篇》),也将热度传染到了供应链端。

2019 年 7 月,通过一个做“达人直播”的朋友,小白龙的团队第一次接触到淘宝直播。进行试水直播后,团队发现了直播的妙处:“一天播一场能卖十几万,很厉害,同样的销售额在平时根本无法达到,除非是烧钱买很多流量位或者双 11 冲销量。”

尝到了直播的甜头,小白龙也感叹,“我们切入直播算是晚的了”,进而开始有意识地布局和启用直播的模式销售商品。

 “现在是全民都直播了,我们自己做工厂的,只要有货,基本都想通过直播去卖货,因为快,还走量,吸引力很大。”小白龙说。

小白龙负责的大麦家有两家工厂,一家是外贸工厂,主要是接国外品牌的订单,帮他们做货;另一家是内贸工厂,主要帮国内品牌做贴牌生意,也会给像深圳南油批发市场这样的地方供货。

小白龙认为,对于供应链,未来直播也将成为一种常态,要积极地去拥抱。

但对于刚“入行”不久的厂家,找主播是个技术活。

淘宝会给参加活动的商家推荐一些主播,商家也会自己去找客户,并找熟悉的主播来看货,如果能匹配上就能来参加。“主播主要看货品,货品不好,他们也不愿意播。”

找到主播之后,商家要判断,主播是否适合公司的货品。通常手段包括:看主播以往的直播回放,通过达人号去淘宝中找到主播的观看数据、销售数据,看主播所售产品的价格区间,看粉丝量,看场景,还要看铁粉、钻石粉的调性和价格段。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都能找到合适的主播,“这只是一个大概判断,像活动当天,有些主播也并不是非常匹配。”

从 6 月 1 号开始,忙碌近半个月的时间,小白龙和他的团队总算完成了快节奏的大促直播,“三场直播,销售不到 30 万元,大概 20 多万吧。”小白龙表示,“我们确实也卖了几十上百万了,但也还是没挣钱。”

大麦家也分析过同样做直播其他供应链商家,成功商家主要的成功原因是,货源和主播的匹配度,而且稳定地做直播,“大部分应该是有利润的,要持续做。只做几场,肯定是亏的。”

对供应链商家来说,直播带来的改变是几方面的。

首先,直播要不断上新,这就要求供应链反应足够快;其次,是要配备直播配套的人才,比如中控、场控、与主播对接的人员以及客服发货等等;最后,厂家还要懂直播间的运作,比如装修时,需要用什么背景、打什么灯,而传统的直播间已经没有了吸引力,趋势是把直播间打造成类似专柜的形式,而这都需要专业的人才。

已经是淘宝上两个皇冠的卖家,但大麦家在直播领域也只能算“刚起步的那类”,很早就开了淘宝店铺,但一直没有做流量运营,店铺很多功能都不完善。各个品牌店在推店铺直播之时,像他们一样起步不久的厂家都还停留在请主播来带流量的阶段。

在淘宝,店铺直播才是交易的主要力量,但对他们来说,店铺直播现在依然非常弱小。

“店铺直播是私域流量,我们目前观看量很低,转化率也很低。”最重要的是,找外部主播虽然会分钱,但外部主播带货专业,有流量也有购买号召力,“店铺直播都是员工去做,不专业也不分佣,员工没有积极性。”小白龙说,商家肯定都想培养自己的店铺主播,但现在条件不够、流量不够,精力也不够。

值得注意的是,发家于线下的大麦家还有很多其他渠道卖货,这样的优势是,如果某款商品在直播中卖不动,可以找其他渠道清掉库存。直播是新渠道也是重金投入,但渠道也的多元化或许是大麦家能持续投入直播的原因之一。

“供应链厂家都在探索直播,平台也在试图深入引导,现在很难说已经成熟。”小白龙表示,这种探索的心态,也体现在商家、主播的焦虑上。主播在担心自己能做多久,商家也在担心投钱做了直播,风口会不会很快就变了。

“很多主播现在的心态就是能多捞点钱就多捞点,因为大家不知道风口有多久。”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乌泱乌泱涌入直播的厂商,给供应链端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淘宝直播基地负责人吕齐认为,直播能帮助纯线下的商家“往线上翻”。

在当天直播活动中,很多商家都是线下零售商,没有做过电商。这些商家可能是阿迪达斯的代理商或者专卖店,也可能是维秘的某家代工厂。

蒲公英直播基地面对的也正是纯线下的商家。“直播基地本身的核心是针对线下商家的货,基地就是通过线下的模式帮我们去筛选这些货,把好的留下来。”吕齐说。

像大麦家这样以前在后面做白牌做代工的,现在却直接走到了前端。供应商往前走,也意味着中间商“要死掉了”。

“淘宝为什么越来越便宜?因为厂家直接卖到客户了,中间商也没法活了。”小白龙表示。

在传统模式中,厂家面前还有很多代理商、中间商,而很多商家没有工厂,中间商的价值在于,厂家没有太多精力涉足下游,需要代理商帮厂家宣传、销货,这样的模式,自然导致代理商更懂电商的玩法。

“随着真正有实力的厂家进来,中间商会被洗牌,乃至被淘汰。”在小白龙看来,厂家具备碾压中间商的优势,“我们货丰富、品质好,价格有优势,是真正有性价比的,我们的服务也在慢慢跟上,当我们把这些环节都打通了,用户没理由不选我们,这是我们信心的源泉,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淘宝店是在一手、二手(中间商)拿货,这种竞争力就很差。”蒲公英基地负责人王剑锋判断。从基地角度来讲,直播模式就是要去中间化,找到最源头的供应链。

供应链的切入点首先是产业集群,比如深圳南油作为全国最大的服装一级批发市场,其中的供应商已很专业,直播基地会去类似的产业集散地做招商,“直接找最好的地方,效率上应该是最高的。”王剑峰说。

除了龙头产业集散地外,包括平台,基地也会邀约品牌方和产业集散地进驻,“虽然线下的供应商完全没做过线上,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货源。”王剑锋表示。

除了要把供应链“翻”到前端,直播还加速了厂商的优胜劣汰。以服装产业为例,工厂主要分两大类,一类做订单加工;一类做供货,小单、快盘,卖完了再生产,款式也有很多。以往,大麦家一周上新一两款服装就可以,但随着直播的介入,供应链的节奏在加快——主播需要不断更新货品以吸引消费者,要求供应链更快响应。另一方面,更快的速度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快速循环之下,库存压力会不断增大,“很有可能明面上卖了 100 万,最后挣了一堆货。”

但这种风险也没有阻挡工厂前赴后继做直播的热情。“工厂就是不懂,但参与的欲求很强,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小白龙说。

直播对供应链的考验越来越严酷,反映在直播基地,体现为商家对优质供应链的极度渴求。

“我们现在最焦虑的事情是招商,怎么能更快、更好地去找到更优质的供应链。”王剑锋表示。换言之,有好的产品,就能吸引到好的主播,“我们肯定是要做最顶尖的那部分商家的生意。”他接着强调。

每一个新的模式都有被流量红利影响的历史。起初,新的模式能聚集流量,降低流量成本,但都发现这块流量洼地之后,大家蜂拥而至,赛道拥挤,流量进而变得昂贵,总流量没变,流量的红利就被摊薄乃至消失。

况且,电商平台上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商品互相杀价,而流量成本却在上升,如此一升一降,商家的利润空间就被挤压,想要维持利润空间,只能降低产品成本,最后(平台)上便是假冒伪劣横行。

电商的逻辑要能成立,供给侧就必须让利给需求侧,只有供应链有优势的商家,才有向需求侧让利的空间,这是所有电商能够存在的核心动力。”穆胜企业咨询创始人穆胜表示。

抢供应链,抢得就是让利的空间和能力。

多方混战

流量绑定供应链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也给不同电商平台的差异化扩张带来了空间。

2018 年,服装品牌电商星柚集团就把宝押在唯品会上,“最疯狂的的时候,100%的销量都来源于唯品会。”星柚集团负责人钟学良告诉《财经涂鸦》。 2018 年 5 月,星柚在唯品会的销量依然在增长,但显然,公司也不能只依赖一个平台了,“短期内销量不会下滑,但长期来看一定会,主要是唯品会的平台模式决定的。”

实际上,业内人士向《财经涂鸦》描述,唯品会更像是线上+线下的模式。

公司在全国有 5 个大仓,线下仓储物流压力非常重,更像是线下商城,类似银泰、万达。

“唯品会本身是基于线下的逻辑做出来的线上平台,虽然在线上运作,但思路还是线下的思路和基因。”业内自身人士介绍,唯品会的品牌特卖抽佣率达30%,“线上商城”模式决定了其客单价一定是高的。据了解,唯品会的客单价平均在 200 多元,高于淘宝等大众电商平台在服装领域的客单价。

唯品会的倍率曾经大概在2.8-4. 2 倍之间,即100 元的东西卖280~ 420 元,因为唯品会抽佣比较高,大商家大概是20%左右,小商家更高,所以倍率必须要到 2.4~3. 2 倍以上,商家才能有盈利空间。

但在拼多多上,目前服装的平均倍率是1. 5 倍,同样 100 元的商品售价是 150 元,比唯品会便宜30%-50%。

“我们在唯品会的平台费用会高一些,拼多多的平台费用相对低,但对商家来说,利润空间是一样的。”钟学良表示。而这些都是两个平台模式不同所导致的,对星柚来说,多渠道经营是新的选择,唯品会占比60%(之前约90%),拼多多占比约25%-30%,淘宝天猫占比约10%-15%。

电商正在直播混战,社交、内容平台也并不甘心只是看戏。快手早早就做起了直播电商的生意,在淘宝有薇娅、李佳琦,快手上已成长起来了辛巴和散打哥,而在快手上的大主播带货能力也可谓一骑绝尘。

快手主播“辛有志 辛巴 818” 2019 年直播带货总GMV达 133 亿,同年薇娅引导成交的销售额 300 亿。快手头部主播的带货总额已接近淘宝头部主播的一半。不同的是,薇娅卖品牌货,客单价高,而辛巴带货的平均客单价则远低于薇娅,却也意味着惊人的销量。

新流量平台对传统电商的冲击是巨大的。淘宝和唯品会作为电商平台冲击了传统实体店,而快手、抖音、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内容平台自然吸引了比传统电商更多的流量。

据抖音和快手官方公布, 2020 年 1 月,抖音的日活跃用户数突破 4 亿,快手日活在 2020 年初已突破 3 亿;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 2020 年1- 2 月,淘宝日活为2. 1 亿。

“只要能把自己的供应链搭建好,后面的爆发或许比淘宝和唯品会这样的传统电商更厉害。”钟学良依然在强调供应链的重要性。

“因为电商的路径一定是从供应链直铺消费者的,达人和机构都是阶段性产物,转化的链路越长,单价就越高。”钟学良表示,而平台一定希望这个链路越短越好,链路越短,平台的竞争力就越高。

抖音和快手还没有达到淘宝的成熟度,“他们想一步到位,让商家去平台开店,把流量和商业化倒到商家号,商家垫钱做,平台跟商家也绑定更深。”

总结看来,电商直播的发展路径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测试、野蛮生长、树立标杆和规范管理。业内判断,淘宝和快手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规范管理阶段;而抖音和拼多多,前者在野蛮生长,后者尚在测试。

2018 年中,快手官方电商工具“快手小店”正式上线,支持自建小店。今年 5 月,快手电商负责人宣布,快手电商日活已破 1 亿。

5 月 25 日,快手与京东签署战略合作,京东零售将优势品类商品提供给快手小店,双方共建优质商品池,快手用户可以在快手小店直接购买京东自营商品。

5 月 29 日,据网友透露抖音小店的独立App“抖店”于近期上线,“抖店”是一款针对抖音小店商家的后台软件,具备店铺每日数据以及商品管理、订单管理、售后管理等应用功能,

目前“抖店”App还处于内测阶段,但近几个月入驻抖音小店的商家数量激增,已逼近了百万级别。而抖音母公司则更进一步,据媒体 6 月 18 日报道,字节跳动刚刚完成了一轮针对电商业务的组织架构大调整,正式成立了以“电商”明确命名的一级业务部门,而抖音是落实这一战略业务最核心的平台。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平台,阿里必须给出更好的应对策略。

2016 年,阿里提出内容电商战略,此后阿里相继试水淘宝头条等内容产品都未能突破,直到抓住了直播这道利器,撕开了内容电商的口子。流量焦虑是巨头的普遍命题,更是那几年淘宝的致命问题,而直播电商是聚焦流量的新形式,输出内容、信息的同时也能更轻巧地拿到流量。

淘宝找到了直播,暂时缓解了流量焦虑,但也只是暂时。

从财报看,阿里的广告收入比例是大于交易额抽佣的,业内有声音认为,阿里把本该抽佣的收入前置到了广告里。

“广告变现不算是最厉害的,交易抽佣变现才是最好的。单纯赚广告费的其实是没有做电商赚抽佣加广告的收入来的更好的,所以抖音、快手的逻辑一定是走这个方向。”穆胜表示。

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就在 6 月 13 号前一天,抖音和快手在杭州开始大张旗鼓的招募主播和供应链,而杭州是阿里的阵地所在,亦是目前的直播第一城。

直播内容与消费趋势的变革

对于内容,虽不及快手、抖音、小红书,淘宝依然选择“全线押宝”。

“消费者不知道要买什么,希望渠道能够给到一些参考信息,内容是最能承接这些需求的,直播能承接这些内容的点,直播是选货的通路。”吕齐说。

从卖货的角度来讲,直播也更能产出优质内容。更重要的是,直播和塑造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商业价值的转换。

在打造信任上,传统方式是以打造品牌做信任背书。阿迪达斯、维秘等消费品牌,其品牌调性代表了商品的品质和目标消费群的属性;而直播则是更真实地将产品的品质传递出来,品牌溢价低、但质量不差的产品价值更能在直播中体现。

同时,消费者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这是《财经涂鸦》对中国新消费品牌商家调查后得出的共识。一位电商平台的资深员工向《财经涂鸦》分析,奢侈品——比如大牌包包——其成本并不高,但“贴个Logo就能卖 100 倍的价格,这在本身是不合理的溢价”,远超正常范围。

如今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愿意再为这种高溢价买单。

在另一个极端,过于低价的商品由于质量太差、用不了多久就要换新的,同样正在被市场抛弃。

“划算是相对的,低价也是一种消费者教育的过程。”吕齐表示。

从长期来看,这实际上一直就是经济市场化之后,消费者与商家的博弈过程,而随着这一博弈游戏的重复,价格与品质会达到均衡,形成某种类似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状态——即消费者眼中的“划算”,其核心就是性价比。

因此,直播的未来也将不止于此。“未来的直播绝对不是低价,直播最初给人印象是低价,未来方向肯定不是,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仅仅是追求低价格。”吕齐表示。

而在内容端,淘宝有更多想法,这些新的想法是伴随着用户成长周期而出现的,其背后是用户需求的日趋多元化。

“未来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元化,我们最近也在研究新的内容行业,比如理财,我们也在跟理财公司(谈)合作,或许可以直播教用户如何理财。”吕齐表示。

阿里做内容出发点是为了电商的流量,抖音快手也是在内容基础上做转化,本质上大家都是为了流量或流量红利,但似乎每一个参与者都没有越界。

“阿里也清楚,自己成不了完全的内容社交平台,仍会以电商为主、基于货品来做相应内容和社交。各平台有自己的核心,在交界线上有厮杀,但最后大家也都是固守在大本营。”穆胜表示。

变革供应链,流量仍是绝对主导

丰富内容生态,仍然是淘宝平台获取流量的策略,旨在延长用户停留时间,增强用户粘性。

而在另一端,更多的想法还是落在供应链上。“直播电商的深入发展,会加速货物从厂家直接到客户的这一转变,不仅如此,甚至会产生客户反过来定制的模式。”小白龙说。

这种模式就是C2B和C2M的模式。

C2B(Customer to Business)主要在消费互联网领域,撮合商品或服务的交易;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则更近一步,用户直接面对制造商,相对于C2B这里更强调了“去中间化”。

C2B的模式,一个例子是做用户预售。淘宝预售可以排一定的期限,先交定金,需求多就可以定制生产,需求少不能生产,退款就行了。

C2M最早由制造企业发起,由于B端的基因,这些企业根本无法直接触达、理解和影响用户,比如,即便海尔坐拥COSMO Plat这样的利器,也依然需要通过大量的第三方渠道商出货。

平台型互联网电商早已开始深入上游的供应链,这将是未来的新战场。

2016 年,网易上线网易严选, 2017 年,阿里上线淘宝心选, 2018 年京东推出京造,它们都从自营切入,与制造企业展开ODM(制造商提供设计和制造)合作,后各平台开始转为OBM(允许制造商经营自己的品牌)合作。拼多多和淘宝旗下的天天特卖甚至想通过条码、RFID、摄像头等设备对工厂进行轻量化的物联网式改造,将工厂的生产数据与网店打通,实现极致的按需定产。在这种模式中,巨头的目标是瞄准找不到销路的中小企业,技术赋能,“谁有流量听谁的”。这套逻辑几年运行下来,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上述的合作变迁中也可得知,平台不能取代供应链,供应链也无法跳过平台。平台有流量,但平台不能做“重”——因为它们没有做重资产的基因。相反,供应链可以做重,但供应链的技术能力无法打通C2M,而且,供应链致命问题还在于没有销量、没有订单,而订单/销量才是决定供应链生死的关键所在。

所以,现阶段的关键仍掌握在平台手中,它的代称是“流量”,前述淘宝之所以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做内容也在于此——稳流量、蓄流量,这是淘宝撬动商家乃至供应链的砝码。

直播电商的集客能力很强,平台跟品牌商提需求时,品牌商就有诉求去改造自己的生产线和供应链。“一波波的流量红利在冲击供应链,因为流量代表着集客能力、聚单能力,有这种能力后去要挟,后面空间会更敏捷,我认为工业4. 0 也是在流量会去推动它,变得越来越走向现实。”穆胜表示。

对平台来说,更进一步的模式是S2B2C,S是Supply Platform(供给平台),这个平台对小厂商或者主播的作用在于赋能,包括流量的赋能、供应链的赋能。S2B2C赋能包含流量、供应链、管理、金融等方面,赋能帮助小B快速成长,而小B的成长也会反哺平台,这对于大的平台是未来的方向。

“像淘宝这样的平台不应该去做反向供应链改革,而应该是推动工业4. 0 和C2M,因为只有他们才有号召力做这个事,成功后能打造一个超强的供应链,去支持前端的小B去卖货。”穆胜认为。

“平台在推动直播,包括去挑选更好的供应链,在整个链条里,平台是做主导作用的。”小白龙表示。而且,淘宝现在对直播基地的扶持也是因为供应链目前还处于混乱的状态,分散各地,管理起来也不方便。

对基地来说,供应链是基础,夯实基础之后,重点也是平台。“供应链整合好,第二步就是跟平台的合作,对我们来说,平台方很重要。”王剑峰表示。

“未来淘宝会上线能够匹配选品的系统,帮助基地和主播进行线上对接。”吕齐表示。

中国目前线下的商家至少有几十万个,主播和机构的触达范围都很有限,也无法一家一家地去跑供应链,即便是基地,对供应链的覆盖也是有限的,而线上选就没有服务半径的问题了。“主播的粉丝偏好、消费能力等这些数据是在淘宝里面的,我们会根据这些数据去匹配货品,主播和机构选择商家也是基于其粉丝喜欢来选品的。”

平台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也是平台的基因决定的。平台有流量有销量决定力,平台在B端和C端都有服务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有壁垒的。

“你很难要求To B的商家会有To C的能力,这种ToC的能力是指从整个盘子去考虑,怎么服务好消费者,而To B的逻辑就只是这个单我要卖掉。”吕齐表示。

也正是B端和C端的逻辑完全不同,导致制造端无法成为C2M的主角,搭建未来模式的重任,也自然落到了既有销量决定力又有B端和C端服务能力的平台上。

“淘宝的优势是货品,所以我们直播是在基地上做,淘宝更侧重于供应链或者货品对主播的拉动,我们的核心还是服务消费者。”吕齐强调。

回到当下的直播玩法上,虽然店铺直播共享了70%的交易量,但同时平台在直播的整个生态营造上也不会只看交易量。单个品牌多数吸引力并不大,复购频次也并不高,很难一直能做直播,比如手机这样的单品,一年出几款,用户也不会换得很勤,这种直播就会没有持续的输出。所以公域流量仍然需要,不管是淘宝官要拓展直播的内容范围,还是大主播更加明星化,本质上都是想持续的产生内容,持续的吸引用户,因为流量意味着决定权和主导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链条  链条词条  博弈  博弈词条  直播  直播词条  价值  价值词条  调查  调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