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商业转折点到来之前,都有一个普遍征兆,就是新技术的涌现。然而,一个新技术从诞生到投入商用,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18 世纪末,美国人口调查局职员赫尔曼发明了电子打孔机,这项技术帮助美国人口普查效率迅速提升,将人工十年才能完成的数据缩短到六周。但这项技术并没有迅速被投入商用,赫尔曼靠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并注册了公司,但并没有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直到后来的华尔街金融家弗林特受够了这家公司,并联合建立了IBM,这才将人类历史上的信息数据化革命引爆。
在商业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近十年,最受人关注的金融网络领域技术莫过于区块链,但从神坛走向泡沫,不过几年时间。盲目的资本趋利让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曾一度被紧密捆绑,从泡沫走向低谷,从新兴技术走向“营销骗局”。
虚拟货币让区块链技术用更简单、暴利的方式和金钱挂钩,但也抹杀了技术背后可能带来的更长远、更有益的市场价值。
这未必是一件坏事。相反,反而是任何跨时代技术诞生之前所必经的去伪存真、大浪淘沙的过程。
大量的资本涌入区块链,启发了包括腾讯在内等许多科技公司、金融机构、咨询公司和初创企业等组织思考用更利于市场需求的方式,研究和开发区块链应用。除了电子发票,腾讯还在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票据、司法存证和数字内容保护等方面都进行了应用尝试。
今年 4 月,云南省开出了当地首张地铁区块链电子发票。如果你在昆明地铁乘车,会发现只要通过腾讯乘车码搭乘地铁,就可以在乘车之日的 90 天内,一键申请开具区块链电子发票。
这背后,是所谓的“区块链泡沫”破灭后所沉淀下的真正价值,也是淘去尘土后,技术所绽放出来的光芒。只有腾讯、阿里、百度这类“古典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布局区块链技术在各个垂直行业的应用,这个划时代的技术,才算是真的发光了。
“掘金者”不如“引光者”
如今谈区块链,已经很少有人再直接和虚拟货币挂钩了。那么,区块链到底还能做什么呢?
从根本上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技术,属于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和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述和公开透明等多个特征。这项技术背后提供的核心办法,是创造了一种关于信任的协议。
4 月 20 日,在国家发改委的例行发布会上,区块链被正式纳入了新基建,将其定义为和人工智能、云技术等同等重要的新技术基础设施。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区块链技术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数字对象的唯一性,不可篡改性,能够帮助传统产业应对产权挑战、隐私挑战等无形资产的数字化交易。此外,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虽然互联网可以快速生成信息,但已有的技术依然无法保障互联网上高价值数据的流转。
无论对于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区块链就如同独立的、绝对安全的、不可挑战的“保险柜”似的存在。因此,任何涉及征信、数字资产、数据追溯等方面相关的产业,都能够直接从区块链技术上得到保障。
201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聪正式对外发布了比特币, 4 年后,区块链技术作为脱胎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正式面世,blockchain成为一个正式的专有名词。追随比特币而来的那些“掘金者”,以莱特币、以太坊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了区块链的知名度,但也并没有给予这项技术除了投机和赌博以外,任何实际的产业应用价值。
在这一点上,互联网企业们所扮演的更像是一个“引光者”。在腾讯最近发布的《产业区块链》一书中也指出,让区块链走向产业改革,微软、谷歌、IBM等科技企业都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近几年,在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带领下,区块链技术还被延伸到了电子发票、物联网、智能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所涉及的行业也大大超出此前人们的预料,覆盖了金融、社会治理、文娱、教育和智慧城市等十几个行业。
掘金的人,往往受利益驱动,他们的行为除了投机以满足私利以外,再无其他。但有幸的是,这些掘金者也让更多人看见了区块链背后的光。在这一点上,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所扮演的“引光者”角色,也更值得让人尊敬,其所能带来的价值也更加深远,更加普惠。
引光者的下一步:让区块链渗透进产业互联网
马化腾为《产业区块链》一书作序时,谈到,过去一年除了更多人上网,更多企业上“云”,还有更多产品业务、以及不同的产业都开始尝试“上链”。“上链”之所以能够成立,离不开背后互联网企业们几年来的区块链布局所夯实的地基。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自 2015 年起,腾讯就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并进行自主研发,从研究、技术、平台、应用及生态五个层面突破。
最值得一提的是, 2019 年,在税务部门和深圳地铁的主导和推动下,深圳开出了中国第一张地铁区块链电子发票,整个过程中腾讯提供了底层技术和能力。
腾讯乘车码产品负责人吴镇权回忆当时整个项目的推进,指出深圳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流动人口大,且不少是外地游客和商务人士,这些人每天选择乘车码的比例达到60%。
相比于传统电子票据,区块链能够提供更高的效率。“传统电子发票的开票流程相当复杂,企业税务要先去税局申请税盘,每个税盘的开票额度有限制,当额度用完又要申请一遍。否则,额度不够会导致业务暂停,同时产生大量客户投诉,人力维护成本很高”,吴镇权说。
区块链电子发票上线后,企业端所有的开票数据、乘车数据从支付到开票全部上链,确保了发票的真实性,也减少了企业的投入,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
截至目前,深圳乘车码区块链电子发票的累积开票量已经超过了 300 万张,成为了区块链电子发票的最大开票渠道,帮助乘客成功解决了传统纸质发票排队取票时间长、保管报销不便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乘车码和区块链电子发票的成功推进,让交通——这个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产业,第一次认识到了区块链技术的价值。
在此之后,这个模式被快速复制,并被其他城市所应用。腾讯区块链技术负责人李茂材介绍,在紧接着的昆明地铁的乘车码应用上,腾讯只用了 19 天时间。今年 4 月,昆明地铁也开出了乘车码的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
“当前整个社会都在谈数字化经济和数字化转型,但这过程中,数字信息的产生过程和信息传输过程难以保障。”
电子发票让各个行业发现,一次性借助新技术能够直接实现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化,让上云和上链能一步到位。这也是目前腾讯所进行的产业互联网改革中,所致力于解决的核心痛点。
利用自己的技术研发,将“区块链的光”引到不同的产业、城市和社会服务上去。腾讯区块链的布局更加“落地”。
例如,供应链金融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在于征信数据有限。中小企业寿命短、可供参考的征信数据少、缺乏更科学的征信模型,银行出于坏账率的考量,很难给他们放贷。
腾讯和其投资的保理公司联易融易通建立了微企链平台,通过区块链链接供应链中的各个公司/机构,完整正式记录资产的发行、流通、拆分和兑付。
此外,腾讯云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和瀚华金控一起,搭建了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平台瀚华云链。企业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线上身份认证、远程签约等功能。疫情期间,让企业能够在平台上得到无接触式的线上化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在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方面,区块链也提供了有效帮助。企鹅号发布的内容能一键上链,让原创者的内容在发布的同时,在区块链上得到无法撤销的记录,让抄袭维权得到有效处理。
在腾讯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下,区块链成为了产业互联网的关键基础技术之一,化作了产业互联网中“毛细血管”一般的存在。 2020 年,腾讯推出了区块链产业加速器,进一步扩充“毛细血管”的容量和势能,通过整合全球区块链产业资源,聚合优秀的区块链企业,助力区块链的技术应用落地更多行业场景。
当数据被“正式”认作新的生产要素,区块链的价值也正被产业重审。从“连接“到“链接”,它有力支撑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成为了数据生产要素化、数据资产化的理想支撑平台。
在《产业区块链》一书的推荐序中,经济学家、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教授这么判断。“2020 年也是区块链与产业结合的重要年份,一个产业区块链化和区块链产业化驱动的未来正悄然来临”。
在产业区块链的道路上,腾讯已经走了很久。最直观的数字是,通过建设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基础建设,截至 2020 年 4 月,腾讯共提交了 1300 项区块链专利申请,位列国内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的第一名。
正如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所说,“把技术应用在实际的业务场景中,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方向。区块链不仅仅是技术服务,它的集成应用也应当在产业变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产业区块链,就是这样一条漫长而艰难的技术征途。在这条路上,腾讯已经走了很久,也绝非其他后来者能够依靠非技术的手段一举超越。
疫情下的转机,引爆光的时刻
疫情会进一步加速区块链技术的爆发。
特殊时期下,在线开会和快递,与普通人的链接越来越频繁,这些链接很多时候是在不同时空、在线上线下同时诞生的,这些都可能产生信任问题。而一切信任缺失的地方,也是区块链技术被严重需要的地方。
但从总体的形式来看,此次疫情中,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存在感还是比较弱。李茂材在最近的“数字转型线上策略会”上提到,这也正是区块链还处于早期的原因所在,目前的区块链没有非常好的商业模式,还属于偏平台和底层的技术。
他还发现,疫情期间,无接触开票被引爆。 30 秒就可以开票处理,同时不需要和人面对面接触,在疫情的特殊期间有效降低了办税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也成为了腾讯发布《产业区块链》一书的原因,翻阅全书,谈的不是腾讯的成果,更多的是在区块链技术的思考和发现。仅凭一已之力,引来的光必然很弱,只有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将光汇聚到一点,并最终引爆。
这本书里,既有对过往尝试的总结,也有对未来趋势的探索,更重要的是,会有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对区块链的重审之中,最终真正去发现这项技术对于财产、商业、经济乃至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能够参与一项革命性技术的诞生到最终引爆,普惠全行业,我们都是其中一员。这件时代难遇的事,着实让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