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不知道买什么的时候,就去逛LOFT吧
是杂货店,也是生活博物馆
杂货,是生活留下的一点甜头
如果你是一个日式杂货爱好者,或许你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LOFT在上海开店了。
LOFT是什么?是受到日本年轻人与游客的热烈追捧,被称为「时间黑洞」的巨型杂货店——
各层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不同用途、不同种类的生活小物件,一旦你不小心走进了店门,再出来很可能就是三四个小时之后,手里还拎着一袋子莫名其妙就付钱了的、买来不知道干什么的小东西。
不管是可以一秒折好的购物袋、刚好能塞进随身包的保温杯、有几十种印花图案的修正带,还是季节限定的香皂、联名款巧克力……你需要的、喜欢的、感到新奇的、或是闻所未闻的吃穿住行用品,都能在这个神奇的空间里被找到。
也难怪很多旅游攻略会把LOFT列为去日本的必逛景点之一,当你看到商场门口LOFT巨大的黄黑色标识的时候,就意味着有地方可以去快乐地浪费时间并被吸干钱包了。
自从 1987 年LOFT在东京涩谷开出第一家店面之后,它就凭借独特的魅力在日本竞争激烈的杂货行业站稳了脚跟,逐渐发展壮大。如今LOFT在日本已经有了超过 120 家实体店铺,并今年 7 月把它的首家海外直营店落户在了上海徐家汇。
尽管开业时还多少有些疫情的影响,热情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各种关于LOFT上海店的图片更是让众多不在上海的人纷纷羡慕嫉妒。
所以,为什么LOFT如此吸引人?或者说,当我们身心愉悦地在杂货店里挑挑拣拣的时候,我们又在快乐些什么?
这些不起眼的生活杂货,其实在悄悄改变着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不知道买什么的时候,就去逛LOFT吧
在我们日常的思维里,应该是一个人先有“我有东西需要买”的明确想法,或是“我好像还缺点什么”的模糊念头,才会想到说:哦,周末应该去一趟商店。
因此,常规的超市与商店为了让顾客能更便捷地找到目标,大多会选择按照商品的品类与功能性进行排列,讲究理性与效率——人们找到商品、挑选、拿起商品离开。
而LOFT的理念则是:让没有什么购买目的 ,只是想随便逛逛的人,能在这里有一些关于生活的新发现,意识到:“原来我还缺点这个”。
位于东京涩谷的LOFT总店足足有 7 层之多,被很多人称之为“一进去就出不来”的巨型杂货店完全体。
地下一层主要是文具用品,一层卖雨伞一类的生活日用,二层是化妆与护肤,三层集中着各种锅碗瓢盆,四层有被套抱枕浴帘香皂,五层是箱包与野营专区,六层则留给了艺术摆件与纪念品。
这大致概括了LOFT的营业范围——在这里,几乎你生活的一切边边角角都能“被包办”,但是这些杂货却并不是以一种等待的姿态安静地陈列在那里,而是通过不同主题的展览、情景展示与现场体验,主动冲上来向你展示,日常生活还有着这样那样的可能性。
LOFT的商品柜台并不固定,会在不同时节按照不同主题来进行排列,所以同样的店在不同时间去逛也能找到新鲜感。
春天的樱花主题、夏天的UV主题,还有以颜色为主打的白色主题、明黄色主题、以及过了时间就再也找不到的各种限时专柜与特别活动。
当然,LOFT吸引顾客的重要一点,就是里面的很多产品总是能触及生活的细微之处。
比如很多中午带饭的人都遇到过饭菜做得时多时少,不能放进一个固定大小的饭盒里之类的问题。
而店里主推过的一套饭盒,里面就包含了从小到大的几种实用饭盒尺寸,现场还提供了饭团等常见食物的等比模型,让顾客可以真实感知到自己的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此外,LOFT的展示柜经常并不是展示商品本身,而是在展现它可以与你产生什么样的联系。
比如用来收纳演唱会门票并做各种记录的票夹,并不是冷冰冰地摆在那里,而会由店员写好一本放在外面做展示,你在翻看的时候就会开始联想:我看过的票根是不是也要留下来贴好?是不是也应该记录一些当时的美好回忆?
相比于常规的杂货商店,其实LOFT更像是一个永远新鲜、永远有趣的买手店。它里面的很多选品都贴心得让人有点受宠若惊,原来生活里那些微不足道的不满足与不舒适,都可以被看到、被重视、被抚平。
这也许就是LOFT所提出的「时间之器」这个概念的某种解释:它提供的不是某种切实的刚需,而是一种感性的消费氛围。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又花样翻新的杂货用品,不仅可以让你纵向感受到时代与潮流的变化,还在为走进来闲逛的人们提供一些看待生活的新角度,或是启发出一些新的生活方式。
LOFT店内海报:“认真对待‘喜欢’。”
如同银座LOFT的馆长藤野秀敏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过去,杂货是配角;但是现在,它真正成为了生活中的主角。”
是杂货店,也是生活博物馆
日式杂货,时常被写作Zakka,源自日语的“zak-ka”,意为“各种物品”。
这个词最早指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零碎日用品,而放在现在的语境中,则代表了有品位的、经过挑选的、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生活杂物。
1960 年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民众拥有了充足的财力,杂货文化也逐渐兴起。引领杂货文化的,正是年轻人这个消费群体的出现。
在那个年代,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手里可以自由花费的钱增多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青年人热衷于去城市谋求发展,独居的比例大大提高。
在物质条件逐渐丰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千篇一律、人人趋同的生活,年轻一代开始通过消费物品来表达属于自己的生活哲学与价值观。
1974 年诞生于东京的文化屋杂货店,在富有审美导向的筛选下,开创性地把文具饰品、零部件、日用品这些被人认为不相干的商品放在一起进行售卖,就此定义了杂货一词的现代解释。
1978 年,东急百货公司的杂货品牌TOKYU HANDS开业,他们所宣扬的理念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具有自己风格的生活”。
1981 年,主打少女方向的杂货品牌Afternoon Tea在涩谷开业,店内所营造出的甜美、清新的欧式风格受到了众多年轻女性的喜爱。
1983 年,大名鼎鼎的无印良品开业,其独特的设计美学以及产品风格,一度让简约美成为了杂货的新潮流。
1987 年,LOFT在涩谷开业,它的命名受到纽约SOHO区「阁楼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买手店导向的杂货店,LOFT更加追求创意、设计感与特立独行的风格。
随之而来的泡沫经济时代,更是让杂货文化到达顶峰。消费的乐趣得到了彻底的礼赞,人们用杂货塞满自己生活的同时,也是在选择支持某个杂货品牌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买下它,就是用脚在为自己的生活投票。
而在泡沫经济破碎之后的萧条时期,看似可有可无的生活杂货并没有走向末路。在未来没有盼头的黑暗年代里,价格便宜又能带来直接幸福感的杂货,为在生活中挣扎的普通人提供了触手可及的慰藉。
日本哲学家鞍田崇曾说:“随着二十世纪这个重大时代的终结,人们对新世纪的来临充满了期待与不安。这样的时代气息,让人们不知不觉将目光投向‘生活’这个最低限度的确切领域。”
在 2016 年,东京的21_21 DESIGN SIGHT美术馆曾举办过以杂货为主题的特展,展览的介绍语里这样描述杂货之于日本社会的意义:
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称为“杂货”的物品存在。“杂”这个字,可以指“不能分类”,或“混杂了不同东西”的意思。每个时代都会渐渐渗透外来的生活文化与新习惯,融入生活之中,而能够象征日本人生活史的就是“杂货”了。
通过探索、挑选、购买、使用、装饰、配搭等行为与经验,再次发现物件本身的魅力,为生活带来趣味,“杂货”不知不觉成为现代人生活空间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这个展览将“杂货”的使用环境与感性一面,俯视世界独有的文化,重新注目于设计的魅力。
我们“拣选”、“购买”生活用品的行为,正好反映我们“如何生活”。
杂货,是生活留下的一点甜头
时至今日,“杂货”所代表的含义早已超越了零碎的生活用品本身,成为了人们对恬淡日常的向往,也成为了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某种程度上来说,杂货是消费社会中用来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也是身不由己地生活在社会重压之下的人们,所能给予自己为数不多的一点补偿。
难以避免的加班与高强度的工作,不断压缩着我们对于业余生活的要求。一个工位中的螺丝钉,在喘息的片刻下单了某个没必要买但是赏心悦目的杯子,也算是短暂地脱离了工作带来的异化,拥有了片刻“我在好好生活”的感觉。
城市生活中频繁的搬家让我们不敢购买大件的家具,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资格一边说着“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一边大肆改造自己的房间 。
就像《三十而已》里面,主角之一的王漫妮作为拿着高薪的奢侈品柜姐,却依然不敢买一个饮水机,她的独白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一个饮水机只要一百块,但是我负担不起带着饮水机搬家的代价,所以只配用饮水泵。
这时候出现在生活边角里的杂货,又像是一种代偿机制,填补了某些我们无力完成的空洞:大件家具郑重得像是一个承诺,而杂货则是能在生活里找到的一点甜头。
现代语境下的杂货文化,看起来像是口红效应的一个翻版,是一种用处不大的安慰剂。
但是断舍离总是那么难,可能因为人类就是一种又胆怯又期待被拯救的生物吧,哪怕是闲逛时遇到的一柄雨伞,一张贴纸,也想从里面偷到一点点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原来,值得的事情还有这么多 。
我迷失在杂货店的时间里,找到了作为螺丝钉以外的、对生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