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全面二胎,听一听女性的声音

国家根本没有为女性生育创造条件,生育的成本最终由女性独自承担。我认为,国家在全面放开二胎之前,至少应该为女性生育做一些制度性安排。比如规定女性生育期间的薪酬福利由丈夫单位支付50%,或者强制规定男性员工也休几个月产假……

十八届五中全会悄然落幕,全面二胎一夜之间占据了微博热点,早上起床一看,无数人喜大普奔,欢庆胜利。然而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我对此高兴不起来,不但高兴不起来,甚至还忧心忡忡。

如此重要的一个政策,就这么由一帮男人关起门来决定了。十八届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人数加起来376人,其中女性32人,占9%。也就是说,这91%的男人决定了中国六亿多女性生育

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被忽略了。不管是一胎化还是全面二胎,没有人来征求女性的意见,她们的声音淹没在无数“放开生育”的男人呼号里。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国女性从来没有拥有过完整的生育权。生育权包括消极生育权和积极生育权,也就是不生和跟谁生、生多少。在男权话语体系下,不生从来就不能成为一个理直气壮的选择,不信你问问自己,问问亲朋好友,对身边不生孩子的女人都是怎么评价的。

除了消极生育权,中国女性生育还必须跟婚姻绑定。直到今天为止,单身生育依然不合法,不但要遭受法律政策歧视,还要遭受社会偏见歧视。

而积极生育权被国家和男权双重控制。一是不能想生多少就生多少,比如你想生三个,但国家不允许;你只想生一个,但老公和婆家不允许。二是无奈承担了性别筛选的痛苦:怀了女胎就要被打掉。

抛开中国女性没有拥有完整生育权这个前提来谈“全面放开二胎”,是不理性不客观的。控制女性子宫的,除了国家,还有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而后者更隐蔽,更强大,更深入到每一个毛细血管。

一胎化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跟男权对抗的一个武器。至少不想生和不想多生的女性可以拿这个挡箭牌来抵御四面八方的压力。众所周知,消极权利能否保障,才是衡量自由的标准。自由并不是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何权利都有边界),自由是我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一胎化政策也让许多开明或轻度男权的父母把家庭所有资源都投放到女孩身上,让女孩享受到跟男孩一样的教育,培养出一大批经济、人格独立的女性。她们是中国性别平权的成就和坚决拥趸。

在这个节骨眼上全面放开二胎,我们担心依然强势的男权会重新控制女性子宫。

也许有人说,你摒住不让男权控制不就行了?对此我回答,图样图森破!男权不仅是无形的思想,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偏见和歧视。比如教育歧视、就业歧视、法律歧视、观念歧视等。

举个例子:一个女胎,侥幸躲过性别筛选,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父母就琢磨给她生个弟弟。然后在姐弟俩都面临升学而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弟弟。姐姐可能早早打工补贴家庭,可能早早嫁人换取彩礼。在招聘会上,无数次因为“是女的”被拒绝。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用人单位还必须提前签订“五年之内不许怀孕”的不平等协议。第六年终于怀孕了,休完产假回来一看,岗位早就被人取代,只能干点打杂的活。没过多久,婆家又在催生二胎。索性辞职回家当主妇,从此要在老公手里拿钱,看人脸色生活。忍无可忍离婚吧,发现法律站在他那一边……

这就是结构性压迫,即使你不婚不育,依然无法突围。因为你总要工作啊。你总要在这个社会生活啊。当微博上讨论“什么样的女人容易被强奸”而不是“什么样的男人容易犯强奸罪”的时候,你能安然坐视吗?

国家根本没有为女性生育创造条件,生育的成本最终由女性独自承担。为啥这样说呢?还是举刚才那个例子:用人单位在招聘女性员工的时候是格外挑剔的。未婚未育的不要,已婚未育的不要,已婚已育的担心她要照顾孩子精力不够用,从今往后又要担心她随时扔下工作回家生二胎。国家规定企业不能辞退生育期间的女员工,而企业不是福利机构,不得不考虑用人成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男性。

女性因为生育在职场上被歧视,回归家庭后又怎样呢?对不起,你看一下婚姻法,根本不认可女性生育和家务方面的付出。你花了那么大代价来干这些事,其价值是零。离婚的时候一分钱都不算。婚姻法只保护资产强势的那一方。也就是说,假如你以不生育换取事业晋升和发展,要比无偿生育做家务公平多了。至少得到了薪酬和尊严的回报。

我认为,国家在全面放开二胎之前,至少应该为女性生育做一些制度性安排。比如规定女性生育期间的薪酬福利由丈夫单位支付50%,另外50%由国家支付。或者强制规定男性员工也休几个月产假。相比之下,我更赞同给男性放产假,而且是强制。因为对于企业来说,生育成本不仅是那几个月的薪酬福利,更是员工的时间成本。一个项目做到一半,团队中有人要回家生孩子,会打乱整个工作安排。必须让男性也承担这样的代价,让企业不管是招聘女性还是招聘男性,都要面临这个成本。这样一来,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男女员工的成本就相对持平了。不会刻意去歧视女员工。

每一项政策出台,政府都应该听一听与之相关的当事人的声音。尤其是生育政策。严格来说,女性是唯一的主体。因为男性没有子宫,在生育方面仅仅拥有“不提供精子”的部分消极生育权。他们既没有积极生育权,也没有承担任何生育成本,却越俎代庖替女性发言并做决定,似乎不太妥当吧?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全面二胎,听一听女性的声音  声音  声音词条  全面  全面词条  女性  女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