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腾讯公司官微正式宣布开启视频号的内测,从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内容记录与创作平台,许多视频号创作者自此开始发光发热。
2021年1月20日,视灯研究院发布首份《2020年视灯视频号发展白皮书》。据白皮书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底,视频号DAU破2.8亿,视频号总数3000万+,平均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9分钟。
对于大家来说,现在入局视频号晚吗?内容该如何定位?视频号怎么变现等问题还有待探讨。
本期浑水对话几位粉丝均1w+,但在变现及粉丝转化方面都很可观的视频号创作者,他们将从账号定位、运营策略、推荐机制、视频号底层逻辑等维度,将他们的运营经验干货全面分享给大家。
一、选题大众化,包装需有记忆点
@野马财经、@晓姐姐侃财经 创始人李晓晔
视频号粉丝1w+
我的选题一般都是围绕财经新闻热点来做,因为自己做的领域就是财经新闻评论,灵感来源主要就是看某个事件自己想不想吐槽两句。在创作方面自己从发现选题、撰写文案,再到录制、剪辑大概要一个半小时。
忽然起量的是一条提示“割韭菜新型套路”的视频,有十几万的一个流量,粉丝也涨了500多个。
从内容定位上说,我建议大家选题不要太小众,要让大家都能够参与并引起共鸣的这一类型的内容最好。
比如我之前录制过“北京新冠疫情确诊者的共性”,大家都是打工人,为了生计不辞辛劳所以免疫力低下。这个视频不管是不是在北京的人看到了都能吐槽两句,所以就火了。
在运营策略上跟大家分享以下几点:
1、视频需要有视觉锤,使用的视频包装要有记忆点,不要总是更换,要用其强化粉丝记忆。
2、不管是视频字幕还是发布文案,不要有错别字,你的用心,粉丝能够感知。
3、#标签 非常重要,并且@一些相关领域的大v,我会花一些时间去推敲我的发布文案。有时候觉得效果不好,会隐藏视频重新修改发布。
我也曾经跟大家做过互推互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而且特别浪费时间,需要赞多一些的时候,我更喜欢发红包,简单粗暴求赞。
在参加打榜活动的时候也见过“灰色运营”的方式,折腾了大半天发了几百元红包,获赞才几百个。但你看到别人的视频,一分钟之前赞只有几十,一分钟后就上了大几千。
我认为这种方式不适合做原创视频内容的人,因为数据失真,容易影响到数据分析的工作。做内容其实就是要通过读者的反馈,分析出来哪一类的内容受读者喜爱什么样的题材及表达方式,垂直去做帐号才容易起来。
如果数据本身有水分,这个分析工作可能越分析越跑偏,就没有办法修正视频上面的一些短板,因小失大犯不上。
我的视频号已经变现了,接过不少广告,客户主要是一些有To C产品和需求的企业。圈子比较小,关于报价我一般依据市场价,和其他财经大V保持相对一致。
目前视频号广告类型除了传统的硬广之外,还有内容的软性植入、导流性质的广告,还可以做内容电商类的带货,包括售卖一些课程、实物产品以及IP化衍生品的打造。
以我为例,比如“晓姐姐同款梳子”、“晓姐姐牌瓜子”,都可能是未来可以去尝试的方向。
但前提是你的内容要做到极致,吸引足够多的粉丝才有机会,我目前做的还不够,还在继续努力中。
我很看好视频号,它分发逻辑是基于社交链的,所以你可以分享一些你认为值得分享的硬核、有一定深度的观点和内容。
不管你做得多么小众,你的朋友会点赞,就能扩散到朋友的朋友那个圈子,最终会吸引来认同你、喜欢你的那批粉丝。
二、在擅长领域做输出
@职尚圈 创始人苏明佳
视频号粉丝1w+
我们是有团队的,人不多,一个人负责讲,一个人负责剪辑。2021年我们的flag是链接10000人,精准陪伴1000人,共创200位CEO。
在内容这块我建议大家在擅长的领域做精准输出,比如我们是职场博主,做垂直领域是有一定粉丝基础量的。
那我们就专注做人力资源方面,关于社保、公积金、个税、劳动法等等的内容,这样输出会显得非常成熟。
我个人觉得视频号的推荐机制会根据视频完播率、点赞、收藏量、转发率和评论率来判定,都很高的话,会获得官方的推荐。
关于运营技巧我推荐大家以下几点:
1、多参加视频号联合举办的活动
2、经常与认证博主进行互动
3、运营初期在社群进行互推互赞
4、用视频号直播吸引粉丝的增长,增强信任度
由于我们的视频号还在起步尝试中,所以目前还没有广告变现,未来预设的变现方式依然是在人力资源服务这块。
对于视频号的风格品类,我个人更倾向于励志类的,比如北漂往事,可以引发同频同感,也推荐大家大往这个方向尝试。如果说认为生活中哪些品类的视频号比较好引流,我觉得一禅小和尚不错。
三、To B企业,更要看重视频号
@IP智造 创始人 陈星言
视频号粉丝1w+
我大概是2020年4月入局做视频号的,最早一批和我一起做视频号的朋友们很多已经不更新了,他们之中有很多非常有才华的博主,但可惜没有坚持更新下去。
所以我说心态建设非常重要,做自媒体需要耐得住寂寞。在早期流量还很少的时候,我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更新100期个人品牌轻知识。
是这个flag让我度过了非常难过、无人问津流量特别低的时刻。
今年在元旦的时候我做了一个2020心路历程的视频“一个普通女孩的2020”,瞬间这个视频就火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过多去关注流量和数据,这样容易患得患失。
当你的量变累积到质变的那一刻,收获的机会、合作和认可可能远超过你之前的想象。
我自己总结了一个关于内容创作二八法则,分享给大家:
80%的内容主要聚焦于你的专业领域,这样吸引的受众很精准;20%的内容,需要做出圈内容和流量。
我建议大家把视频号当作一个现有业务的线上工具,比如我之前在报社工作,跟相关部门对接过,本地一些国企和政府领导看了我的视频,让我在2020年收获了一些很优质的年度IP合作客户。
视频号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工具,对于To B的企业,更要特别重视视频号。
最后想跟大家说,我特别看好视频号的直播,首先能感受到官方平台特别重视直播这个产品,一直在优化,也不断推出各种直播系列活动。我也参加了视频号和十点读书组织的“我在视频号直播·读书给你听”等活动。
上周我很随意的打开视频号直播,一场直播观看人数破万,甚至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都来到我的直播间。这种情况也只有在视频号这样的初期平台才可能出现。
其他短视频平台,我们这样普通的创作者真的已经很少有机会了。
最重要的是,大家使用微信支付的习惯让直播的时候成交变得更高效,直播入口也更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我能感受到视频号直播的氛围更像和朋友聊天,这真的是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
这也是由视频号底层传播逻辑决定的,因为基本上进来你直播间的人要么是你的朋友、粉丝,要么是朋友的朋友,这样的传播链条,决定了视频号独有的一种社交圈层氛围。
以上三位视频号创作者有着不同社会身份及商业变现的想法,比如有人以媒体人身份为自己商业化变现赋能;有人想要运用社群进行变现;有人将视频号当作现有业务的线上工具…
然而他们的相同之处则是有着相似的粉丝基础,有着无限的创作热情,以及有着对视频号这个平台满满的期待。
正在观望视频号的你,还会觉得现在入局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