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芒种特训营之“文史之星”培训专项课程实录,课上“有画说”账号负责人观心带来了主题为《文史视频创作难?四招打造爆款视频》的分享,以下为具体内容。
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文史领域其实有很多知识渊博且水平非常高的创作者,我认为文史领域创作者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比其他领域都要更高。
这虽然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同时也增加了文史类创作者脱颖而出的难度。在这样一个高手如云的领域里面,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够让自己脱颖而出?今天我便与大家分4个方面的内容,帮助大家提高爆款文史短视频的产出概率。
01:
选题难怎么办?缩小选题范围
平时我也会和很多文史领域创作者进行交流,发现最让大家头疼的问题是文史领域内容的选题。很多人之所以会选择文史领域作为创作方向,都是认为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光是历史就有海量的题材,再加上国学、诗词、文学、艺术,能够写的内容可以说是无穷无尽。
但是当我们真正进入到创作阶段,或者说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却会发现自己面对海量的内容题材时,却找不到合适的题材了,这是文史创作者大多会出现的情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境?因为大部分的创作者都想要写有流量的题材,或者说希望自己每一条内容都可以形成爆款内容。那这个时候你对题材就会非常的挑剔,很多题材你会觉得他没有成为爆款的潜质,一番挑三拣四下来就没有题材符合你的期望了。
那么,面对这个问题解决方案是什么?反其道而行之,进一步缩小自己的选题范围。
从自媒体的专业层面来说,进一步精确自己的垂直度。比如我做历史内容的创作,之前是上下五千年统统都写,发现哪个历史事件或者说哪个历史人物有爆款的潜力,就会去做这个内容,这个时候选择范围太大很难抉择。
而旦将自己的选题范围进一步缩小后,比如咱们就把选材的范围控制在明代,如果做的时间够长、内容够深,不仅可选题材足够丰富,而且在内容平台上整体权重会有提升。
具体到实操方面怎么去筛选题材?还是拿历史来打个比方,历史内容无外乎两点,一是历史人物,二是历史事件。
当我们把垂直度和范围缩小之后,可以给自己拟一个计划:在未来一个月,我只做历史人物类内容,将明朝整个朝代里面的历史名人梳理出来,这一个月的时间挨个写下去。
到了下一个月,我们又可以如法炮制专门去写明朝的历史事件,当明朝的人物、事件都基本写过之后,我们就可以换个朝代用同样的模式去做内容。
如果换做是诗词国学内容,那也可以采用这样的一个方式,比如这个月做唐诗,下个月做宋词,我们将自己一个周期内的创作范围选定,把我们要做的题材方向圈定好,甚至把一定时间周期之内的题材进行罗列备用,这样咱们就有一个中长期的题材规划。
这个时候可能有小伙伴会问,咱们这样把自己的选题范围限定了之后,虽说看起来是有创作题材的规划,可以按部就班地去做,但范围的缩小是否会导致爆款题材更加难找?
这就是接下来我要分享的第二个要点——从冷门的题材当中去发掘热点,让看似冷门的题材变成爆款内容。
02:
从冷门题材中发掘热点
事实上文史领域的爆款往往都是隐性的。一般而言,当我们把题材里面潜在的热点成功提炼出来,它就可以形成关注度很高的文史内容。
大家常说文史领域的题材都是冷门题材,因为不管是哪个题材,都不会出现对内容有刚性需求的读者,读者和观众更多出于一种兴趣才有可能顺手点开看一看。
因此如果我们去总结文史领域的爆款内容,会发现它之所以会形成爆款,要么是引发了受众的好奇,要么是创造了一种争议,要么就是引发了用户的共鸣。
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鲁迅先生有一篇很有名的散文《藤野先生》,如果今天我们 以此为题材来做一个内容,我想很多人都会觉很难做成爆款。因为首先虽然大家都了解它,但是却好像没有什么亮点。
但去年我们靠这个做了一条将近50万阅读的视频——
《鲁迅对藤野先生“永志难忘”,藤野先生回应:鲁迅是谁?》
这则视频通过引发好奇和制造争议,让看上去冷门的内容形成了很好的传播。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身对题材的敏锐程度,只要你的题材不是非常生僻,其实都有可能做成爆款。
除了通过缩小选题范围的方法之外,我们也要擅于借助一些大数据工具,在自媒体行业里有很多专门提供给自媒体作者的数据分析平台。
比如说易撰、人民智作等,这些平台都是自媒体内容的数据整合平台,他们把所有自媒体平台上面的内容全部检索分类整理罗列了出来。
比如你可以查询企鹅号上的图文数据,可以指定检索时间,还可以检索指定关键词。当然,要注意的是咱们只是借鉴题材,而不是说去抄袭对方的内容,或者说对他的内容进行洗稿,咱们还是要进行原创内容创作。
03:
视频文案创作技巧
这一点关于视频文案的创作技巧。题材的问题解决了,咱们也有办法把冷门题材做成爆款的能力,那接下来进入到具体的创作阶段。咱们都是短视频创作者,都知道视频实际上还是基于文字内容,也就是视频的文案创作。
大家都是自己找题材,自己写文案,自己拍视频,这个工作量其实也非常大,把整个视频文案写出来的过程是比较占用时间和精力的。我在做视频之前一直在做图文内容的创作,从写作这个层面上来说,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真人出镜的语境环境下,把内容用聊天的方式分享出来,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求内容要高度的口语化。
因为假如主播在节目里照着一篇书面化的图文稿去念,那节目效果肯定会很差,观众也会和你产生距离感,但如果你的文稿是高度口语化的,和咱们的主播说话的习惯也非常吻合,那节目做出来的效果肯定会有亲切感,观众还会产生互动感。
后来我是如何解决的?在进行文案创作的时候,改变原来图文创作的习惯,变为记录式写作方式,也就是说我自己先模拟聊天的状态,把想要表达的内容自己先说出来,就像平时和朋友聊天一样把内容说出来,然后再记录下来,包括语气助词也都要写下来,所有文绉绉的内容通通不要,咱们的视频文稿就会回到一个最自然的状态。
如何起一个吸引人的好标题?
文案里还有一块很重要的是标题。如果说内容是一幅画,那么标题就是画龙点睛的那一笔。标题取好了,整幅画就活了;标题没取好,再好的一幅画也可能会毁掉。我相信有非常多的内容创作者都对起标题的技巧下过很大功夫,甚至有人觉得做自媒体成败的关键,80%在于标题。
但是标题只是战术,而不是战略。不管多么强悍的战术,他想要发挥出作用,就必须基于一个非常优秀的战略。如果整个战略是失败的,你的战术能力再强,仍然会打败仗。所以我们一切关于标题技术的探讨,一定都是要基于优秀的内容创作能力,假设你的内容好但标题不行,那就吸引不了读者点进去看内容;如果你的标题非常吸引人,100个人里面有99个人想要点进去看,但是内容不行,那么点进去的这99个人会大骂你是个标题党。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说在自媒体上看到“花季少女昏迷之后,被7个侏儒拖进森林”这样一个标题,然后大家都好奇点进去看,结果写的是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的故事,这就是典型的标题党。虽然这个标题成功的把很多的人骗进去了,但是由于被骗进去的人体验到了非常的大的落差感,就会让读者极度的反感。
所以取标题时的心态和技巧,如同“阴谋”与“阳谋”的关系,一个基于优秀内容的好标题,可以起到放大内容的作用。
关于爆款标题的技巧,我想大概还是逃不出几个核心的思维。跟之前聊关于选题的问题一样,爆款标题也没有其他的绝招,只有三个核心:好奇、争议和共鸣。接下来咱们就从这三个核心点来举几个例子。
首先来说说“好奇”,“好奇”是要让受众在瞄到标题的一瞬间产生好奇心,或者说在他的脑海里马上产生一个疑问,忍不住想要看到这个答案,这个时候标题就可以驱动受众马上去点开我们的标题。
举个例子,前不久我看到一个标题是《朱元璋以少胜多,战败陈友谅,经验值得学习》,我的第一感觉是比较平淡。因为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比较清楚,标题还说这个经验值得学习,但是这种经验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学习的意义可能不是特别大,所以能够驱使观众点击的吸引力不是很强。
然后我完整地把它的内容看了一遍,我发现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数据:当时朱元璋的兵力是20万,陈友谅的兵力是60万。所以我把标题优化了一下,改成了《实力悬殊,为何只有20万兵力的朱元璋,能完胜60万兵力的陈友谅?》,改过之后的标题里面有两个阿拉伯数字,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到20万和60万的这种直观对比,让朱元璋和陈友谅实力悬殊的对比效果大大加强。
同时我们主动向观众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大的实力悬殊,朱元璋到底是怎么赢的?问句直接会在观众的心中产生的一种疑问,这就是通过问句式的标题给观众制造好奇,“吊胃口”。
说完了朱元璋这个标题案例之后,咱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标题。刚才咱们说的主要是如何激发“好奇”,接下来这个案例主要的核心点就在于“争议”,因为很多时候网友很喜欢有争议的话题,有时候甚至评论区里会有两拨人直接开始吵架。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一个问题,凡是引发了广大争议的话题,往往都可以形成传播。有了热度、有了传播,爆款就形成了。
所以我们在考虑标题的时候,其实就可以把“争议”在标题里面巧妙的展现出来。举个例子,之前有一个同学给了我一个视频,讲的是高力士给李白脱鞋这件事。根据他的研究,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假的,所以它的标题是《还在说高力士为李白脱鞋吗?千万别让传言给骗了》,这个标题明显带有标题党的味道,我觉得不是很理想。
再说,高力士给李白脱鞋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即使被骗了也无关痛痒,后来我就给改成了《李白让高力士脱鞋,是确有其事,还是子虚乌有?》,我们把李白放在高力士的前面,因为李白比高力士更有名,所以把李白放在这个标题的前面会更加的醒目,让李白的粉丝更容易看到。
然后我们再给读者两种选择,确有其事还是子虚乌有?这样就创造了一个争议点。两种立场不同的读者就会点进来弄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会在评论区里面进行热烈的讨论。
有时候我们要善于把题材内容当中的争议点给找出来,然后通过标题直接摆在观众的面前,让他想要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就可以制造出一定的热度和传播,从而让我们的内容获得更好的推荐效果。
最后一个爆款标题的核心思想是“共鸣”,共鸣可以形成爆款的原理也很简单,因为凡是可以引发共鸣的东西都是群体性的,即触动某一个特定群体。比如说情绪也好,或者说观点也好,一旦有很多人可以代入到你所表达的情绪或者观点当中去,就必然可以形成传播。
这里也举个例子,有个内容创作者主要分享诗词方面的历史知识,他有一期视频做了一个关于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的诗词分享,标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他,写了一首词,让人凄然泪下》。
这首词主要表达的是失恋的情绪,原标题没有出现欧阳修的名字,但同时又圈定了唐宋八大家范围,这让读者根本不清楚你要说的是哪个词人。另外,由于诗词类的受众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然后再加上这个标题信息不够明确,隐藏信息故弄玄虚,所以导致原本就不多的受众面更加的狭窄,算法推送机器就不知道要推荐给谁去看。
此外,原标题当中的“让人凄然泪下”是不是有点莫名其妙?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原因可以让人凄然泪下。
所以我们优化之后的标题是《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一首“失恋”词,道尽爱情苦》,这个标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精准锁定用户的同时,利用标题把受众面扩大,其实没有必要去隐藏欧阳修的名字,反而欧阳修还自带粉丝,可以让欧阳修的爱好者更加精准的看到。
后半句则是扩大受众面,突出失恋题材,那有过失恋经验的这部分人群也被锁定了。就像失恋的人喜欢听悲伤的情歌一样,他更容易产生共鸣。最后道尽爱情苦,进一步加强和渲染这种共鸣的效果,从而来实现内容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