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个职业,快被骗子玩坏了。
先是一帮演员冒充神医,在各大电视台“违背祖训”地行骗,一骗就是十几年,到了如今的短视频年代,他们正在卷土重来。
在短视频平台拥有近千万粉丝的医生博主“咖喱”告诉开菠萝财经,最近不少粉丝被他的仿冒者骗了,可无论是发多少条视频澄清、告诫大家,被骗的人数还在增加。他感叹,违法成本太低,而维权的成本过高,这与自己“科普”医学知识的初心背道而驰。
骗子们不仅套路多样,“繁殖”能力也很强,有的靠抄袭、直接搬运医生的内容,就能迅速火起来,然后迅速带货变现;有的混迹于医生大V的评论区,与前来求医问药的患者搭话、私信荐药,等待病急乱投医的人自投罗网。
更夸张的是,很多通过平台官方认证的医生也是假的。背后有一批专业办理假认证的组织,为他们的行骗账号盖上“官方认证”。
假医生在短视频平台上制造的“科普垃圾”被点赞、转发,而真医生的流量越来越少、声誉渐受影响,每天忙于辟谣和维权。当短视频上的医生群体都开始劣币驱逐良币,谁来救救“走投无路”的患者呢?
骗子行骗,医生背锅
现在的年轻人,躲得过假科普,却躲不过家族群。“熬夜的五大危害,你一定要知道”“长时间久坐,会得这些病......”这些话术对于焦虑的父母来说非常好用,一看到这些字眼,就忍不住转发。
这些短视频里的医生大多是身穿白大褂、挂着胸牌、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说话慢条斯理,符合人们对医生的印象,也会加深父母对视频内容的信任感。
这些人只是“长得像”医生。实际上,平台上经过官方认证的医生应该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有蓝V或黄V标志,其中蓝V是企业认证,黄V是个人认证。只是一般人可能不会注意到。
开菠萝财经在抖音上搜索“医生”关键词,发现没有官方认证的医生博主大有人在,账号一样做得风生水起。比如抖音账号“中医高智颖”,简介中没有注明医院、科室和真实身份,只有一句“谢谢你的关注”,却拥有260多万粉丝,获赞数已经近千万。
图源/抖音
“皮肤科裴裴医生”的账号也是如此,没有官方认证,简介中只是介绍自己是“大型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账号视频总获赞450多万,粉丝数140多万。由于资料太少,开菠萝财经无法确认裴医生身份的真假,也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质疑其身份和专业度。
在裴医生的一则视频中,她向网友推荐了一款改善色素沉着的软膏,但一些用过的网友在评论区反馈,效果并不明显,“用完一支了,还是那样。”“越抹越黑,一点没好。”同时,不少网友开始质问,“裴医生在哪家医院?”“关注你也没什么用,咨询的问题根本不回答,你只是在要关注和流量!”对此,裴医生始终没有做过任何回应。
图源/抖音
在抖音账号“儿科小银医生”的商品橱窗里,销量最高的商品是一款海外品牌的鼻腔冲洗水,销量已达2.6万,但有不少购买过的网友对这款商品很失望。“智商税,不要上当。”“亏我还这么信任医生的推荐,都是为了赚钱,又贵质量又差。”“售后极差、骗取好评。”
图源/抖音商品橱窗评论区
在没被网友扒出黑料之前,很多“医生”利用医院的名气以及医生这一职业的权威,通过所谓的科普骗取流量、博得信任感,然后在抖音橱窗、快手小店里带货。可等到东窗事发,这些“医生”又会宣称自己的言论和观点与所在医院无关。
开菠萝财经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上, 除了有一批没经过认证,无法确认身份真假的医生,更多的是没有内容生产能力、仅靠搬运的抄袭党。
在抖音搜索“木鱼医生”,账号列表第二位就是“木鱼来啦”,这个账号没有任何官方认证,头像、简介和视频内容都来自木鱼医生。同样,在快手上也能搜索到擅用木鱼医生名字和头像的账号。
从左到右依次是,抖音上的木鱼医生、仿号以及快手上的仿号
这并非个例,医生博主咖喱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近千万粉丝,他告诉开菠萝财经:“这种事情太多了,我们有一个科普的医生群,里面都是上百万、上千万粉丝的医生博主,无一例外都被冒充过。”咖喱在平台上更新了近1000条视频,至少有一半视频的评论区里混迹着骗子。
“用我的名字和头像、搬运我的视频,这些骗子太猖狂了,拉黑一个来十个,永远‘消灭’不完。”咖喱吐槽道。
假冒号带的一件劣质商品就能让真实的医生陷入骂声之中,那一群冒充真医生的骗子呢,恶果难以想象。
真正的医生大V,成了行骗者的工具人
骗子们是有备而来的。
一些医生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科普的时候,粉丝们会在评论区提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但医生无暇顾及到每一个提问,这就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甚至可以说是“精准行骗”。
很多人可能难以理解,那些一看就很假的话术为什么能让那么多人受骗,甚至被骗者还会遭到嘲笑。“你理解不了,是因为没有得这种病。”这些年咖喱见过太多病急乱投医的患者,一是医院看病比较贵,想买些便宜的药治病;二是因为真的没其他办法了,不管是不是真的,他们都愿意拿来当作救命稻草再试一把。
据咖喱称,这些骗子正是抓住了病人的这种心理,顺势佯装成他本人或助理,在留言区寻找目标对象,再利用“你这个病可以用某某药”“我是咖喱本人,这是我的小号”等话术等鱼上钩。其中一个网友,在骗子的忽悠下买了膏药后发生了过敏反应,却被各种搪塞,拒绝退款。
图源/受访者供图
几天前,咖喱亲自下场battle,他发布视频称,平台上有很多人用和他一样的重名账号,在他的评论区截留病人,推荐膏药,收到钱之后就玩消失。他在视频中特别注明,“我不会推荐和推销任何药物、疗法,也不会让大家来找我看病。”
但让咖喱无奈的是,除了冒充本人或者助理,有些骗子段位更高、套路更深——在医生大V的视频留言区钓鱼,通过留言引诱用户去咨询,进而私信卖药骗钱。
在抖音账号“妇产科牛医生”的视频评论区,有网友问:“孕妇怎么办”,骗子接话称自己也是孕妇,一直用益生菌,随即对那些已经上钩要益生菌牌子的用户进行私信,开始下一步的1V1套路。
图源/抖音
这些骗子“相信概率学”,他们看似不分场合地寻找着“猎物”,实则是料到,只要网撒得够广,总会有人上钩。在妇产科医生、骨科医生、皮肤科医生、儿科医生等大V博主的评论区,随处可见骗子的身影。
一位骗子就在妇产科医生的视频下方发布了一条钓鱼的帖子称:“牛皮癣好了以后到底会不会复发呀?”打开主页后,该账号显示没有任何作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托儿,可还是不少得牛皮癣的网友忍不住问:“想知道你是怎么好的。”
图源/抖音
当开菠萝财经也在下面评论后,果不其然,这位网友发私信过来,开始套路加微信卖药。“我现在两年多没复发了,是舅舅给我推荐的这个医师,你加我微信,我把他推给你。”
图源/抖音截图
加上微信后,这个网友向开菠萝财经推荐了她口中的医师,并再一次强调:“西药里带着激素,断药就复发,我用这个中药,断药两年多没复发了。”
骗子的钓鱼话术和朋友圈
咖喱这些医生大V还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企业利用。此前,有一家卖艾草颈椎贴的企业截取了多个医生科普颈椎病的视频放在广告开头,很多粉丝看后以为是医生推荐的,用完没有效果就跑来找医生本人维权,医生们这才知道有企业在打着他们的名号招摇撞骗,自己的声誉莫名大打折扣。
假医生,正在批量被制造
“在短视频平台上,靠假医生IP变现太容易了。”咖喱感叹,因为造假成本低、维权成本高。
医生的胸牌和白大褂在一些电商网站上一搜就有,而且还能定制,假医生背后的机构也有一套完整的引流话术,演员照着念就可以。比如,吃了什么东西、用了什么小妙招,就能预防以下各种疾病。“只要和这些内容沾边儿,就不用担心流量上不去。”
相比之下,那些上海中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里很难挂到号的抢手专家,在短视频平台上做科普视频却难有流量,粉丝量也就几万。“如果他们也整天瞎讲的话,粉丝量可能早就上百万了。”咖喱苦笑着说。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普通用户用来判别真假医生的黄V、蓝V认证,也是能造假的。
一般来说,医生的黄V认证相对更严格,申请门槛更高。“首先必须是三甲医院以上的医生,其次需要上传卫健委资质截图、医生执业证、科室和职称证明等相关材料。”一位曾认证过黄V的医生告诉开菠萝财经。
但现在,在百度贴吧、知乎、小红书等平台上,随手一搜就能看到帮忙办理短视频医生认证的广告:“帮忙认证抖音医生,2000块。”
图源/贴吧、小红书、知乎
开菠萝财经找到一位做认证的服务商,对方在朋友圈简介中写到:“有偿解决抖音、快手、小红书各类问题。”一天时间内,此人发了数条朋友圈,均与代办证件相关,其中一条显示:医疗蓝V,无执照也可以做了,可以指定医院。
图源/服务商朋友圈
但此人警惕性很高,一再要求开放朋友圈进行验证,“不给看的一律不能做,风险太大,不能露出马脚。”
这样靠着“办理认证”为生的组织或公司很多,不光是医疗蓝V认证,美容、养生、保健、金融蓝V都“包过”。
一位在小红书上开展此项业务的服务商对开菠萝财经表示:“小红书、抖音和快手的企业认证流程十分简单,只需要提供手机号和头像,没有营业执照也可以认证。小红书的认证费用共需900元,另外赠送一个快手认证。如果还想开通抖音认证,需要另加600元。”
“代办营业执照属于合法行为,但在过程中弄虚作假就属于违法行为,比如提交虚假材料骗取注册登记等。”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李圣律师告诉开菠萝财经。
而真正的医生们的维权路却异常艰难。咖喱称,如果想举报投诉骗子账号,每次都需要交一堆材料,证明自己的身份,并证明对方的哪项操作违规,即便维权成功,“最终的处理结果对于骗子来说就像是‘挠痒痒’一样,这个号被封了,还有很多备用号等待启用。等到医生这个职业被玩坏的那一天,患者们还能去相信谁呢?”
可怕的不是那些已经浮出水面的假医生和骗子,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已经被推到了大众能看到的亮处。真正让人害怕的,是那些在暗处给骗子提供“繁殖能力”的医生资质认证的造假产业链。他们可以无限复制粉丝量不过万的小号,就像数不清的触手,在平台监管的盲区等待乱投医的病人。
在这场造假盛宴中,医生和病人都是受害者,只有骗子可以游刃有余地骗钱,一个账号被封、被罚,还能再造成百上千个,被一个平台封杀了,就再去寻找一个新的流量池。
*题图来源于《卖拐》。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咖喱为化名。